第六章 云端服务器与意识层级的类比
宏观本源内有着许多层级的意识流,这可以被理解为在巨大网络数据中心内,同时运作着的不同服务器终端。每个服务器被指派计算与存贮的服务面向不同,服务器内置的内在时钟速率也不同——一个量子服务器与一个机械硬盘服务器,在处理相同问题时所需的时间可以相差万倍以上。这导致不同服务器在相互调取数据、彼此访问时运算延迟是不对等的。
每个大型服务器内又分设着众多的内置独立硬盘,每个硬盘就好像一个物理上独立的超我主账号。但是,你在访问它们的时候,你是无法感觉到这样的区别的,就好像你打开谷歌的页面和百度的页面,你不会觉知到后台物理与电子运作的差别。
每个超我会细分出多个本我单位,就像一个硬盘中有着数个不同的物理分区。当然这些分区可以依据需要,被撤销、合并或按需求重新分配其在硬盘中的实际占比。
本我层下有数个高我,就好像你的C或D盘中有多个根目录一般。每个根目录下,又依据其内在的需求和成长,划分出很多子目录与子目录的子目录。如此甚至可以无限展开。高我下的第一级子目录是小我,而小我可以备份或分化出自己的新建文件夹1、2、3、4……
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目录可以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得异常重要,被从很深的子目录中提升出来直接放入根目录里,成为高我;进而专门划分一个硬盘分区给它独立保存,成为本我的存在;或者它大与重要到需要一个完整的独立硬盘来保存它,那这个小我就一路逆袭成了超我存在体。其实每个现在的超我都是由最初某一个意识能量微粒成长起来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每一个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它的识魂是不会成长的。
识魂是角色的人工智能驾驶员,就好像车载电脑系统里的人工智能核心程序。它始终跟随着车的一生,把你按照约定从起点送到终点。这一路有着历史中确定了的宿命的规划。当然作为乘客,你有权利要求中途变更目的地,或绕道做出变革,但这样的权利少有人知,多数人只会乖乖地坐在车上,乐滋滋地觉得自己在运用着自己的自由意识——红灯停,绿灯行,路口左转,确实没绕道。
当你到达终点后,你可以下载与观看一路上行车记录仪的音像记录,回忆一下一路的感悟。有些乘客一路都在玩手机或睡大觉,根本没有留意都发生了什么。
车把你送到地方,车子就自动回到了起点,而车载系统也被自动格式化,好迎接下一位乘客。而下一个乘客或许是别人,或许还是你,因为你在一路上好像错过了太多的东西——同样的城市,同样的午后,同样的风景,就连路人都是一模一样的——你会再一次经历。或许这次你会多留意一些细节,或许不会。不过无所谓,时间有的是,多死几次会变聪明些的。
灵魂和人类正好相反:人类在极力地发展人工智能,好让自己无脑化生存;而灵魂极度渴望自己能拿回方向盘的主动权,而让识魂臣服跟随。
好几次我想要偷懒的时候被很高维度的意识问:你干哈来啦?心里没点儿数吗?
高我按自己的意向,可以同时开设多个小我。每个小我在意识层面上是彼此独立的,但可以在梦境中达成信息共享,而且荣辱与共,彼此涟漪。这里几个小我虽然相互不可见,甚至都不知道还存在其它的自我,但彼此间的能量频率是相互影响的。就好像一个杯子里的液面,水平面因为不同的原因,一时间会有高有低,但最后还是取平均值达成水平面。这使得小我内在总是莫名其妙地会渴望善待与帮助其它的角色。活得越明白的人,这种渴望就越强烈。
犹如家庭内有一个苹果或安卓的主账号,在同一账号下有多部手机、平板、电脑同时登录使用着。每个电子设备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独立的IP地址,但数据库是相互涟漪的、相互修改的。你在千里之外用手机拍摄了照片,同一时间家里电脑上的照片云端库中就可以看到新照片了。生活中所有的经历数据既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实时地被备份到了云端中。如果你的手机意外坏了丢了,所有的数据也不会遗失,分毫不差地都在你的账号云端中;哪怕你的网页浏览记录——一些没有成为言行被表现出来的念头也全部被记录在案。
这些个人记录会无限期地被保留着,供下一个使用这一角色的人做宿命的备选方案,或者你再次激活这一角色时给自己提个醒。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其实有三层含义:
其一,演绎灵魂的自我意识,作为本源自我意识片段的克隆体,它会分裂增殖,会成长壮大,会与其它意识合并消失,但是不会凭空湮灭或被所参与的、所观赏的故事情节所杀死。就像你看的最血腥的二战电影里也没有一个人真的在那硝烟纷飞的摄影棚中丧命。
其二,没有消失了的意识。一个植物或动物,哪怕矿石或空气,都是由原子、分子、粒子构成的,而世界中的每一枚基础粒子都富含着自我意识,这是意识能量微粒构成的立体显化像素。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我们几乎吞噬一切,但是被我们消化了的各种形体,从物理轮廓上消失了,并不意味着它们失去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完整性和内在意识的完整性。你吃下去的东西会和现有的你达成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继续利用你的身份继续着它的旅程。
其三,除了宏观意识不灭、微观意识不灭外,经历、思想、见闻形成的记忆与非显性记忆也都是不灭的。就好像你每天随意地浏览着网络世界,你或许不能想起两年前的今天你都看了哪些网站、什么内容,留下了怎样的评论,哪个网页看了多长时间,你的鼠标在页面的哪里停留了超过一秒,但是这些数据就算百年后它们也都还在,随时可以被精准地还原出来。我们的内在思想、外在言行、所有的轨迹都被实时地传送到云端上,永不磨灭地被保存了下来。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说,灵魂也是不灭的。
之前说过云端服务器有着运算频率上的显著差异,那这一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
当我们把从狭义本源中流淌出来的不同意识能量流比喻作一个个云端服务器时,你会发现,意识流内的意识体们自身的成熟度是不尽相同的:
成熟度高的更加聪明智慧和开朗,拥有着巨大的能量、神奇的能力、通透的智慧、互助互爱共赢的理念,这样的意识体拥有着很高的意识频率。因为琉璃般通透的意识与内心让能量高速无阻地在彼此间流淌,并不断被共鸣所加强着。所以这样的意识流也就拥有了高频、高能、通透的自我属性。
与此相反,另一个极端:当意识体晦暗无光、阴暗低频,内心中充满恐慌、愤恨、无助、绝望、嫉妒、贪婪,它的能量只进不出、相互不愿共享知见与能量、只有利益的交换,交换中充斥着计算、得失间都是苦恼时,光与能量无法在这样的个体与群体中流通或荡漾。信息封闭,彼此设防,各个都一身的阻碍与卡顿,各个垒砌起防御彼此的高墙。这样的意识群体也形成了它们特有的实相频率,彼此吸引,相互残害。在这样的意识流中,不管是能量流、信息量流、光流、心流,都异常地缓慢,犹如粘稠的泥浆流过干枯的河床。
当然这两个例子都是很极端的比喻,在黑与白间还有着无数个50度灰。但通过这个例子你不难理解与看出,运算速率和时间速率在不同的意识流中为什么流速不同了吧。
不同速率的服务器导致运行相同的程序所需的时间倍速不同。在不同意识流中相同的进化历程,也会发生万倍以上的成效差异。比如“甲”服务器里的你刚过了一个百年,另一个服务器中的你已经探索了100种这百年间的各种不同可能性,并找出了最优解。犹如5G手机每秒1万字节流量和2G手机每秒20字节流量。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我的配件和内核程序那么低阶与缓慢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给一个三岁的小孩配备高端机有意义吗?
过日子所需的流量,这个范围就足够了,甚至富余呢!多数角色我就连地球上这点儿过日子的事还没掰扯清楚呢。每天就是恋爱了失恋了,发财了赔钱了,谁说我什么了,哪个包包衣服在哪家店打折了,什么时候买房合算了,哪个女人多看我老公两眼了,婆婆又给我脸色了……就这些屁事儿您觉得好意思使用高端设备一日万年吗?有个老年机,屏大点儿,字大点儿就够你使了。
你的自我意识主意识的频率是可以进行调频的。意识频率并非宿命,而是取决于自身的习气与为达成平衡的业力。这里请看专题系列《习气、业力、命运与占卜》,加深理解。
现在你知道了灵魂的九种意识阶段,又知道了意识流的分类,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的自我意识形成频率跃迁,进而让自己利用吸引力法则平行转移到意识高速路中去呢?
这就是本系列文章在之后章节里要重点展开的核心论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某些时间线上有的地球版本中,不同世代里的自我记忆是没有被屏蔽的,甚至记忆与思想也可以随时从云端相互调取,可以通过读取他人的思想与记忆达成非语言的交流互动。
这样的意识生态需要较高的载具版本号,而今天我们的孩子们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这一版本的肉身载具,只是意识上还处于被社会强行闭锁的飞行模式中。
一个在意识层面上、能量层面上、身体层面上没有全然准备好的人,贸然地进入高维高频意识流是非常危险的,分分钟会在海啸一般的意识流冲击下疯掉,直接死机,连最简单的自我存在感定位、所在时间点定位、所在空间点定位都无法确立。
最后说一下自我意识、外我意识、内我意识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贯穿整个“我”这一系统的内在核心,有点像家族的姓氏。在同一个自我意识内,都使用着同样的内在意识基因,好像我们人间的家族血亲之间——本宗九族五服内虽然长相、名字、性别、家庭、所在地、喜好、学识、工作、认知等都不一样,但你们就是血脉至亲,中国叫九族五服体系。
外我意识是相对内我意识而言的,是皮囊我,是从小看着镜子精心呵护着的那个载具角色我,是识魂我。
内我意识是自我内在灵光,是非物理脑内的那个我,是有思想的我,是所谓的第六感觉知的提供者,是内在意识的核心。是被自性驱动着的内在自我。是能展开哲学思考的、可被唤醒的自我意识。
在认知了有内在自我存在后,自性开始觉醒,并逐步地知道了意识、潜意识、下意识、集体意识、集体潜意识等外围概念,这是哲学与心理学的范畴。因为这些还是围绕着角色信息流而展开的认知,与灵性并不相互覆盖,是两套截然不同的系统。虚空意识体系与思想意识体系之间的差距就好像哲学与社会心理学,虽然都是形而上的学问,但探讨的问题是有本质差别的。前者的更宏观抽象,没有实际的社会生产力贡献。
很多人在探索的道路上,慢慢地接触到了意识主体,误以为那就是“灵魂”。“灵魂”这一词本身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因为传统人文认知高度扭曲了灵魂的功能与属性,把自我的标签从皮囊我上摘下来,贴在灵魂我上,然后认灵魂为我,就欣喜地宣称自己开悟了。其实你只是从肉身皮囊中找到了灵身皮囊而已,在一个角色内看到了一个更大的角色。就像是从台前走到了幕后,您连舞台还没下呢,妆也没卸,还是在剧场里。
多数高我有着自己的色身形象,而有些已经没有了,主要看高我的意识进化等级,有时有的高我还没某一小我自性智慧高呢。就好像我们的家长有些并没有自己的孩子更有智慧。
与高我联系时也要注意你联系的是初期比较幼稚的高我,还是近乎意识完形的高我。因为意识流中时间线在每个维度间严重地存在着不同步现象,它们看我们前后百万年犹如一条展开的卷轴,同时摊开在面前,眼光落在哪里,哪里就是当下。
同样地,从我们的维度看它们时,它们的时间线也是同时摊开的。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你可以连接上还是孩子牙牙学语的“父神”,也可以连接上老成持重的“当家人”。不同成熟度的高我给出的建议有些时候可以相差甚远。
主动指导我们人生的高我都是当下应对自己的那个,但是自己找上去的那个就未必了。这里有些新手会踩到坑,连上高我意识就觉得幸福与兴奋了,结果得到的指引却很不靠谱,形成了严重的误导,所以不可盲从。不是说高一个维度就聪明了许多——高一维确实能视野广阔万千,但前提是它和你在同一意识成熟的进度上,或更超前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