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学习投射,你们可以了解许多关于自我本质的真实情况。
本质上,所有的限制都是自己设定的。它们可能在某个阶段是必要的,但它们永远不是真正的主要实相。当前的你和真正的主要实相相差甚远。换句话说,限制是一种错觉,你之所以需要应对它们,是因为你自己创造了它们。你的外在环境,正是你的内在状态在物质层面的投射显现。
我们都同时存在于多个维度。不同之处在于,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多个维度中存在,而你们还未觉察到自己在多维度中的存在。我们的课程创造了一个新的维度。在这里,我表达的理念,是你们不同层面的人格早已熟知的内容,但我并不处于你们的人格层面。
基本上来说,投射的类型没有限制,因为自我本身没有限制,而投射正是自我的延伸。你们目前的物质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投射。所有基于你们当前实相框架的活动,必须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则——包括化学和物理法则,因为它们是你们得以在物质世界存在的基础。
如果要维持物质身体的生命,意识就必须聚焦关注它。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依赖于物质身体。在其他的存在状态中,你们的意识将会不断投射,而这些投射并不以你们所知的化学结构为基础。你们的出体意识,在其他系统中可能会以某种魂体的形态显现。
你们自己的思想,拥有一种角色我尚未理解的实相,它们具有特定的形态或灵智内容。这些内容不是纯粹的能量,而是具有形态和结构的能量。当你们感知到它们时,它们会呈现出“体积”——当然,这种体积并不占据空间,而是你们三维成像过程中感知系统所形成的印象。无论这些思想是否已经物化为物质,它们的“体积”或“质量”都可以被感知。
每当你们在投射中接触到特定的思想形式,你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感知它们的“形态”或“实体感”,仿佛它们具备体积或质量。
在其他系统中,相同的能量思想可能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转化,呈现为那些系统内意识熟悉的形式。就像你们宇宙中的物理对象,在不同的实相中可能会被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感知一样。任何具体的物质对象,都会按照你们习惯的方式显现于你们的感知之中。
比如这个(珍敲了敲自己坐着的摇椅扶手),在你们的感知中,它是椅子。但它同时也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在特定条件下,它有一个对应的存在,可以完全通过你们的任何一种感官来感知。

在出神状态下,你可以将椅子的存在感知为一个音符,例如在使用某些药物的情况下。然而,这仍然是一种基于感官的体验。你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分离地感知了那些通常被组织在一起形成固体物体的各种组成部分。
然而,若能充分运用内在感官,从理论上讲,你可以感知到构成这把椅子的原子和分子曾经采用过、或将来可能采用的所有形态与结构。这种体验远超药物所能带来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你和鲁柏本质上也是这张桌子、这把椅子,乃至它们所在房间的一部分。
你们的存在是从其他物质中组织出来的。显化出角色的粒子和构成椅子或房间的粒子本质上没什么不同,真正的区别发生在心灵投影的过程中,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物质层面。内在本体通过不断扩展自己所能创造和体验的素材库,以能量形态样式群的方式拓展可显化的实相,并作为一个整体的心灵模式运作。然而,万物皆是相互连接的。
参与意识投射可进一步扩展自我和本体对多样性的认知,使其能够借此察觉到物质自我无法企及的领域。这种意识投射,这种自我的延伸,从某种角度上看具夸张性的侵入式行动,主要依据真实本质所具有的创造性。
这好像是你去其它国度的探险,虽然侵入了其它系统的实相体系,但却不引发冲突。当然前提是你不干预自己所见的自然。本我利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作为自身发现的推动力,以这种方式扩展自己的所见所知,并据此获得自我认知的改变,当你知道了世界还有其它可能性时,你也就不再被原有的认知所束缚了。
意识投射确实带你侵入了角色我无法抵达的其它领域,把自我向前推进到了一个新的维度,而这正是一种创造性的行动。就犹如凭借灵感描绘出绘画的图案,非写实类图画本身就挑战了人们对真实的认知。你将能量注入新的表达形式中。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固有认知的毁灭,但这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发生。
例如,每一次的意识投射,可说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先前存在的“有限自我”的消亡。意识认知的拓展让你与之前的自己截然不同。
你的每一次创新,都带来创新前的自我的消亡。自我通过不断变化得以持续存在,它不断地以这种方式迭代更新,而只有这种自我意识的迭代才能保证在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永生。
因此,当你了解与理解了自我认知拓展的真正本质时,就不再会被世俗所谓的道德困境所束缚。因为打破固有的格局,展现高度的自创性,才是你在生命中真正需要去做的事情。
没有生灭、破立的迭代,就没有所谓的“存在”——正如没有波浪的起伏,就不会有浪涌的进退。二者本就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经历意识投射,也就是出体体验,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而所有创造性的行为,归根结底都具有拓展性。当你改变自己意识投射的维度时,你无法做到仅仅是个旁观者,访问其它位面却不留下痕迹。
角色我通常对这种经历抱有强烈的疑虑,因为对角色我来说,出体体验会证明当前世界的本位面只是一个伪装实相,而角色自己的真实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经历过濒死或出体的人对当前世界与自身的真实性会发生不可逆的认知改变。然而,在成功的投射之后,自我会变得更加开放,因为它发现自己在投射中不仅完好无损,而且感受到无比充实。
事实上,角色我是抗拒并害怕出体体验的,而神魂却渴望任何形式的创造性行为。所有的创造性行为,包括艺术创作,都需要暂时从角色我的控制中摆脱出来,挣脱其逻辑体系的把控,这一点正是角色我所恐惧的。然而,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角色我也会被随之扩展,并因此给予自我更大的自由度。
因此,成功的投射会带来更多的投射体验,而它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进行。
当你画一幅画时,你用你的身体作为工具来展现你的内在思想,在你创造物质实相显化出你的世界时,角色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造物主的创作力,但你在这样的操作中直接使用着能量,只不过你此刻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角色所处的物质系统中。
当你进行绘画时,你只能在特定的维度中呈现它。你的创造力受到局限,只能在多维实相中的这个位面,将某种可能性的实相加以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角色我不可能觉察到所有的实相体系,而在其中的某些体系里,创作确实能够被立刻显化为实相。

尽管这个比喻过于简单,但在某种程度上,投射进入另一个系统,就如同你亲自走进了自己画作中的世界。
你在那个系统中所拥有的自由度是有限的,不会超出那个范围。你与在那里遇到的居民不同,但无论如何,你侵入到那些实相里时,会被原住民感知到你的存在。
大多数系统的实相程度比一幅画要高,但并非所有系统都是如此。有些系统的本质会让你感到恐惧。你的画作是一种创造,但从其本质来看,它们同时也是一种限制。它们之所以是有限的,是因为它们的实相必然受到你所选择的元素的约束。例如,你在风景画中画了一栋房子,这是一种创造。但在这幅画中,永远不会凭空出现第二栋房子。
然而,在其他系统的实相中,另一栋房子可能会出现,另一个人也可能会出现,而投射进入该系统的意识,就会成为那个“人”。他必须立刻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