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能量会创造更多的能量。
你释放的创造性能量越多,你就越能调动更多的能量。从生物层面来说,能量并不会被真正消耗,认为能量会被“用尽”是一种误解。
如果你不去运用能量,能量反而会枯竭。
能量的使用,是塑造人格和增强体验强度的关键。它并不是某种可以被囤积的东西。创造力旺盛的人不仅拥有更鲜活的梦境体验,他们在清醒时的经历也更加生动。不过,创造力并不是艺术家独有的专利,它属于每一个人。
创造力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特质,它可以以千百种方式展现出来。高度具有创造力的人,他们的梦境是多维存在的。有创造力的个体自我投射到其他体验中的经历经常发生。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讨论投射,是因为从自发性的角度来看,投射或多或少在持续地发生着。

有意识的投射——让我澄清一下:即,那些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投射——通常只发生在高度具有创造力的个体身上。然而,自发性的投射却是持续不断地发生在所有意识之中。你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全栖居在物质宇宙之内。正如我告诉过你们的那样,你们存在于物质世界的时间,与存在于其外的时间是完全相等的。
这并不意味着,在那个看似“间隙”的阶段里,你们就完全不存在了。这里,我们先前关于物质本质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曾解释过原子内部发生的脉动现象。当你们试图探究那些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实相时,你们对时间的感知会带来许多困扰。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也使得某些概念变得难以解释。
你们理解“广袤的当下”这一概念。当然,在你们看来,这个房间和其中的一切在创造或制造出来之后,便持续存在,直到它们最终因毁坏、死亡或物质腐朽而消失。在你们所理解的时间架构中,例如这把椅子,自你购买以来,它似乎始终保持着恒定的存在状态。
然而,我告诉过你们,能量进入原子并离开原子时会发生脉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间隔,在那一刻,这把椅子事实上并不存在——但你们的感知却无法察觉到它的消失。类似于“视觉暂留效应”的机制,让你们误以为物质是持续存在的。
从某些视角或系统来看,这个间隔的时间短得难以置信;但若从另一些系统来看,它可能长达数个世纪。而你们自身根本察觉不到这个间隔。在清醒的意识中,你们完全未曾注意到自己作为“物质有机体”实际上并非持续存在。

同样地,你们的思维就像带有“心理暂留效应”,让你们产生错觉,以为一个瞬间能丝滑地衔接到下一个瞬间。然而,在这些间隙中,你们依然存在,只不过不以物质形式存在。这并不是一个关于“意识逃离身体”的问题——请原谅我的双关——而是因为在这些间隙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物质身体可供逃离。
尽管如此,意识仍然是存在的。当意识重新回归物质实相时,它不会记得自己在这段“物质上不存在的间隔”里经历了什么。然而,内在自我会完整地保留所有的记忆。梦境便是意识暂时脱离物质实相的途径,而正因如此,有些梦境会让你们依稀回想起这些“间隙”中的经历。
实际上,许多类型的梦境都是对这种持续发生的非物质存在的记忆,只是你们在日常清醒的生活中几乎不会察觉到它们。心理学家最近发现的关于梦境层次的不同周期,实际上正对应着意识在物质实相中的潮起潮落。正是这种意识的“进出”过程,构筑了你们所知的物质现实。
潮起潮落。即便在你存在于物质实相的那些时刻,你的意识也并非始终完全聚焦于其中。这种聚焦的程度有显著变化,并且遵循一定的节律。
聚焦的强度和程度因个体而异,但意识从未完全集中于物质实相。现在,当有意识的投射发生时,你实际上是在利用物质化过程中的那些间隔期。你甚至可以将这些间隔期称为“非间隔”,因为它们与物质时间并不同步。
在这些非间隔中,你们所理解的时间并不存在,你甚至不会将时间概念带入其中。这些非间隔确实是通往其他实相的门户,而理论上,你们可以探索它们。它们和物质实相一样真实存在。当你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并决定去探索梦中浮现的某个遥远景象时,你实际上就是在利用这样的非间隔。
你或许会说,这些非间隔中的体验是主观的,但它们并不比你的物质生活更加主观。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无限地探索这些非间隔,但从实际角度来看,你却无法这样做。事实上,在你所知的物质生活中,你正在做的正是探索这样的一个非间隔。你明白吗?

因为对内在自我来说,这就是一个非间隔。这一点极其重要。你的一部分意识离开内在自我,深入探索某个特定的非间隔。对内在自我而言,时间并不存在。然而,你的体验仍然受到物质时间的影响。但这个非间隔也会创造出自身的“间隔点”,你也会在其中探索,只是这些探索往往超出你日常意识的觉察,并呈现在梦境或清醒投射之中。
然而,当你探索这些非间隔时,你也在创造你所探索的内容。因为如果没有创造性的意识,这一切根本不会存在。今晚的内容,如果结合之前关于“行动的本质”的讨论一同阅读,将会帮助你更完整地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概念。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你所能支配的能量,比你所想象的还要丰富得多。有意识的投射,就是进入其他非间隔的旅程,而这些投射对整体人格来说极为珍贵。
一方面,它们缓解了物质身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它们极大地恢复了身心活力。我们会先详细探讨梦境投射,然后再讨论如何从清醒状态进入有意识的投射。我会先为你们提供在梦境状态下进行投射的具体指导。
我们尚未深入讨论梦境体验的各种类型、层次和特点。
正如你们所知,有些梦境比其他梦境更紧密地与物质实相相连。然而,有些梦境则非常适合作为有意识投射的起点。福克斯所说的“清醒梦”就是极佳的例子。这类梦境甚至可以在短暂的小睡期间出现。
我们的训练将从利用这些梦境开始,无论它们何时发生。你可以通过它们极度生动的特性来识别它们。这类梦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最初阶段,你会完全确信自己是清醒的。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可以在梦境中意识到它的本质。
这类梦境中的环境通常呈现出极其纯净、明亮的质感,类似于儿童眼中的物质世界。在这些梦境里,身体感官似乎运行得异常高效,以至于你认为自己是清醒的,但它们的清晰度甚至超过了日常现实的完美程度。一旦你识别出这类梦境,并通过练习,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投射,并开始探索你所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