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节 生存人格与物质自我的错觉,伊斯遥视74

1966年6月22日,星期三 晚9点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们。

我亲爱的约瑟,确实有某种心理平衡机制在起作用。你无需担心自己会在潜意识中邀请大批人进入你的家,鲁柏也不会在潜意识中这样做。

约瑟,你还忽略了一点:你本身就是你的潜意识自我。许多在角色自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对整体人格而言却至关重要。只要人格整体的完形系统运作良好,心理平衡就始终会发挥作用——这正是你们二人的情况。

人格的整体需求,始终受到我曾提到的“内在自我”(inner ego)的考量。

内在自我是角色我能意识到的、自我意识中的潜意识部分,但潜意识并非内在自我。内在自我隶属于人格的下属分化,而潜意识是角色我自我意识中的后台意识通讯协议。

角色我可意识到你们称之为“自我”(ego)的主要意识框架,并不断地指导着角色整体的活动。角色我对神经系统的复杂运作以及所有身体功能都了然于心,它是肉身的监督者。

角色我掌管着何时允许潜意识的内在需求与愿望被表达与实现,并调剂着什么自我需求优先被满足、哪些则推迟一段时间。当然人格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也有很类似的职责,好维系整体的稳定性。

内在自我也可以在梦境状态中运作,在某些清醒梦中,它能够意识到人格是处于非正常“清醒”状态的。在最佳的投射体验中,这一部分自我是与你同在的。它代表了人格最崇高的抱负与潜能。心理学家称其为“潜意识自我”(subliminal self)。

当你们在感知似乎非常清晰的梦境中时,你们可以确定内在自我正在运作。

人格的所有部分、当前人格的所有面向、所有人格片段都是以内在自我的形式存在着的。它一直处于运作状态,始终在经历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变化着。它不只是角色在你们的时间当中任意某时刻里的你自己。它还包含了主人格期许达成的完整蓝图,承载着当前人格在每一次转世中的全部潜能。

人格不会安排角色做不到的功课给你做,但给你做的功课绝大多数是你当前做不到的。这并不相互矛盾,因为你就是来干这事的,你要达成的就是补齐自身短板。所以每次人生体验都会选择挑战自己无法达成的目标,然后一遍遍地设法达成它,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尝试,累积出足够的经验与智慧,最终成长为人生蓝图里一开始就预设好的样子。

人格是所有次级心理“子人格”的统筹者,这些子人格共同构成了当下正在运作的主要人格。内在自我既给予,也接纳。它会阻止那些尚未建构成型的其它面向获得角色的控制权,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表明,从长远看,这种新的角色特性是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这种控制是自我成长过程中必要的。

它涉足你们所谓的未来和过去,就像你创作一幅画,这幅画虽然从物理角度看是独立的,但依然是你自身的一个面向。同样,存有(inner ego)也以这样的方式创造出整个人格体系,而人格正是其自身的不同侧面。

存有在角色的清醒状态和梦境状态中都在运作,也常常形成这两种状态的内容。它比人格中的任何单一面向都更加明晰,也比所有其他面向加在一起都更具洞见,因为存有将这些人格面向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正因如此,存有是所有活动的导演,无论是在角色清醒还是梦中。存有是向你提供灵感的内在源泉,也是安排与促成我们此刻会面的更深层内在自我。

你们可以休息一下,然后我们继续。

我从一开始就告诉过你们,内在自我不仅通过内在感官获得实相信息,也借由角色知道来自实相伪装层的外在感官的信息。

被角色我遗忘了的事件和经历,或累世中的不被角色觉知的记忆,仍然影响着角色此生的活动,如果不是这样,物质层面中角色的生存时长其实会很短暂。(珍用力地敲击着桌面,双眼睁得又大又深邃。)任何把个体从群体意识与多重自我中割裂出去的自我认知,都像是纸片人一样的肤浅。

很多事情跳脱了或超越了角色逻辑脑能理解的范畴。人们在以逻辑思维为傲的时候,却自限了自己思想可引用的知识点,只知道理所当然地认为物质世界中的自我代表了自身心理活动的本体,却不知这只是一种幻觉。角色我的知见只包含了多重自我心理中极小的某一个意识面向,仅此而已。

角色我觉得自己能活下来是基于自己的努力,但它不知自身所运用的觉知本能和天赋记忆都来自其它维度;角色我觉得是自己构建了自身的心理本体,却不知是内在神魂赋予了你们这种对片刻点串联成时间线的连续感。角色我对这些可说是所知甚少。

自我意识与自身意识本体的亲密关系,角色我对此知之甚少。角色我经常狂妄地认为自己就是一切,却不知自我意识与自我意识群体间的关系并不取决于一个基于伪装物质层中角色我的存活。某一版角色的生死被理解成很重要的事,但这只是生存的假象罢了。

你们需要明白,“生存人格”(survival personality)与角色心理人格(personality as you know it)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在伪装物质层中生活的角色个体习惯于向外展现它的表面形态,即我们所谓的“外在自我”,而那些更深层次的内在心理实相则被隐藏在角色我之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角色我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无法处理这些复杂的多维知识架构。它唯一的核心目标,是让人格能够在物质环境中得以顺利运作。

而生存人格的心理结构却与人格截然不同。在这种状态下,外在自我不再扮演“展现外部形象”的角色(珍又敲了一下桌面),而是与人格的其他面向融合在一起。你们可以这样理解——角色我在生存人格中,类似于潜意识的一部分,尽管这个说法并不完全精准,但可以帮助你们理解这个概念。

然而,在伪装实相物质层中的角色我所具有的记忆,确实可被由潜意识传递过来的其它记忆所取代,这是事实。这意味着,所有的经验依然存在,并未消失。这正是生存人格的心理构造。在这一层面上,心理实相与物质实相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分。而定向于物质自我的体验却的确需要制造这种区别,来界定不同位面上的信息流。

生存人格不需要这样做。对于生存人格而言,这种区分是毫无必要的,所有的实相都是心理实相。一个念头就像一把椅子一样真实,甚至比椅子还要真实。因此,生存人格和定位于物质实相中的角色人格在沟通时必然会遇到认知差异带来的困难,而这些认知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是源于角色心理框架在世间发生了人为的理念变化。

今晚我们将进行一节短课,休息后再进行伊斯博士实验。

鲁柏关于“非物质自己”的书很快就会出版,并且会畅销。请记下首字母GS,暂时不用理会。

请给我们一点时间,以获取伊斯博士的资料。

这个物品似乎是一种卷轴——类似于卷起的纸张。或许它包含一份清单。然而,它是有颜色的,也许是金属色的,银色的。

伊斯博士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他改变了一个决定,从原来的选择变成了完全相反的决定。我认为他应该坚持最初的决定。

一卷绳子。他一直在捆绑或系着某些东西。他的喉咙或他妻子的喉咙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位于左侧。

今天有一场重要的午餐,也就是说,这顿午餐至少有几个人参加。这个卷轴状的物品可以垂直或水平使用。

约瑟,你有信封给我吗?

我通常会问一下,以表明我的意愿。除非你有特别的理由希望继续,否则我们就结束这节课。珍惜那些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吧。

请稍等。(停顿,手放在闭着的眼睛上。)

我们将在下周的某节课中讨论这段内容,因为鲁柏在阻止我。还有其他问题吗?

你们完全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我只是给你留点时间,看看你是否还有更重要的问题。

祝你们一切顺利!另外,记得多读几遍今晚的课程,你们会发现,它其实已经回答了好几个你们没说出口的问题。

至于鲁柏的梦境,就目前来看,你们二人都不会有任何个人危险,仅此而已。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