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和唐·威尔伯见证了这节课。)
像往常一样,我向我们的客人表示欢迎。
我向鲁柏表示慰问,他试图挑战自然之力,干预那些至关重要的平衡。关于这只小鸟的插曲,我们以后会详细讨论。这其中存在一些关联,我们将在未来的探讨中加以利用。
(见上一节课:珍一直在悉心照料一只被猫抓伤的小知更鸟。上周一它被发现时仍然活着,但今晨我们发现它在夜间去世了。它被安置在户外一个安全的地方,得到了喂养等照料。昨晚大约在10点,我们坐在客厅里,珍突然说:“这只鸟死了。”但当时我们没有去查看。)
你们肯定还记得关于内在感官的资料。利用心理时间进行的实验和体验,以及所有的投射事件,都与内在感官的运用直接相关。因此,投射等体验会让你们沉浸在极其生动的运动感和知觉体验之中。在投射过程中,你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并且应该——运用批判性思维。然而,如果过度强调批判性思维,可能会直接终止这次体验。训练将帮助你们维持适当的平衡。
通常,在任何特定的投射体验中,你们不会同时使用所有的内在感官。因此,你们会发现某些投射体验似乎与其他投射体验完全不同。
你们可能还记得,我曾简要列出过投射过程中使用的三种形态:自我实相、小组实相、群体实相。
我要补充说明:在第一种形态中,你们通常仅使用部分内在感官;在第二种形态中,你们会调用更多的内在感官;在第三种形态中,你们会尝试调动所有的内在感官,尽管这极少能够完全成功。当你意识到,所谓的“清醒”或“梦境”都是意识投射时,就会发现观察自身所使用的整体感知方式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你们会在很大程度上本能地屏蔽那些超出当前发展阶段的强烈刺激,这种自动平衡机制可能会导致某次特定投射中的体验出现不均衡。
然而,你们应该明白,几乎不可能完全觉察到所有可能的完整感知,因为角色我绝不会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即使在最简单的梦境中,你们也可能直接感知到意识传递的某一概念,并理解其包含的特定信息,却无需任何语言来表达。
正如你们所知,这正是内在感官的特征之一。在某些投射体验中,你们也会“知晓”或“体验”某个概念,而一开始,可能并不理解自己正在经历什么。通常情况下,你们是通过思考来理解一个概念。然而,有些体验涉及我们称之为伪投射的情况。
在这类体验中,你们会直接进入某个概念最深层的实相,仿佛亲身经历它。但你们所观见与经历的异世界可能是一次真正的投射,也可能不是。我们有办法判断所经历的投射是伪投射还是有效投射。
举个简单的例子:鲁柏曾经在某次梦境状态中进入了一次有效的投射。这次投射是有效的。然而,那场景也与角色我自身固有的某个逻辑脑概念很相似,也是可被自己的幻想营造出来的“伪内部体验”。
鲁柏当时处于第三种投射形态,他确实投射到了你们的太阳系之外。不过,这仍然是在物质宇宙内部进行的投射。他在过程中获得了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并未被他的显意识回忆起来。
当你们清晰地体验时,当你们探索一个概念的内在时,你们不仅仅是“理解”它,而是会“演绎”它。你们会创造出一个临时但极为生动的形象,就像在梦境中构建画面一样。
即使鲁柏的体验仅止于此,它依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当你们以这种方式理解一个概念时,你们永远不会忘记它。这种知识会成为你们身体细胞的一部分,并融入你们自身的电磁结构之中。
不过,我想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假设你们突然理解了“与宇宙合一”的概念,并且在体验过程中运用了特定的内在感官。那么,就像在梦境中构建画面一样,你们会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形式,以代表生命的复杂多样性。随后,你们会进入并“体验”这些生命,而不仅仅是思考“成为一只鸟是什么感觉”——而是会在那一刻真正“成为”一只鸟。
这确实涉及到某种投射,但它仍然必须被称为“伪投射”。因为,一个真正的有效投射意味着,你们某种形态的意识必须实际投射出去,并真正进入那些不同的生命形态之中。
你们会发现,一些简单的尝试可让你体验到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内在感官时的感受。这正是你们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你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使用这些感官。有些体验可能看起来像投射,而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告诉你们如何区分它们。
有时,你们会看到自己的身体仍然躺在床上,而有时,你们则无法看到它。你们在投射过程中所使用的形态,能够帮助你们了解自己在特定投射中的能力。有时,你们可能会以一种形态开始投射,然后再从中投射到另一种形态。
有三种情况,在第一种形态下,你们可以回头看到自己的身体。如果从这一形态进一步投射到另一种形态,以增强体验,那么在第二种形态中,你们将无法再看到自己的身体。然而,即便如此,你们仍然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并且会经历某种双重感知。
在第三种形态中,你们将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身体仍然躺在床上,也无法看到它。在这种状态下,你们的体验会变得更加生动,甚至可能涉及其他系统,而此时,你们与自己的物质形态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使用第三种形态进行投射是最难以维持的。
这类投射的可能性确实令人着迷,但相较于前两种形态,它也伴随着额外的风险。此时,你们的意识已经与身体相距甚远,而长时间的分离可能会带来危险。例如,当你们从这种状态返回身体时,可能会一时认不出自己的物理形态。我们当然不希望你们经历这种情况。第三种形态的投射可能会导致暂时的迷失和方向感缺失。然而,你们不必过分担心,因为通常情况下,你们的探索都会符合自身的成长进程,不会超出你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在使用第三种形态时,自我意识可以觉察到当前角色的身体状况,但很难将当前的角色我个人记忆当真。因为这第三种形式是以“内我的灵体”为焦点载体,而前两种还是把角色我的肉身当自我存在的核心。内在神魂感到困惑是因为迷失感。当物质身体被抛弃或邻近死亡时,就会产生这种迷失感。
当然,这种迷失感通常只是暂时的。当这种形态彻底脱离物质身体时,角色我在电磁系统中的所有记忆和身份认知,都会整合全部上传给矩阵,成为内在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瞬间完成的过程。在任何投射尝试中,也完全没有必要推进到这一阶段。然而,第三种形态确实常被用于教学目的。它偶尔会被用来让整体人格熟悉那些未来某个时刻可能影响到它的情况。
第三类以人格为意识主体的感受视角很罕见——当自我认知不再迷茫时,与肉身身体的连接会完全断开。不过,我们不会深入讨论这种情况。你们的大多数投射,都会发生在第一种和第二种形态之中。
通常,你们会从物质身体投射进入第一种形态,然后可能进一步进入第二种形态。有时候,你们可能已经切换到了第二种形态,却没有意识到,即使你们已经尽力去确认自己的状态。不过,确实有方法和迹象可以帮助你们判断何时从一种形态切换到另一种形态,而我们会确保你们了解这些。
你们两个——约瑟和鲁柏——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成长速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们应该都会经历几次关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形态的投射。
此外,我还想讨论不同类型的投射体验,包括:始于梦境状态的投射与始于催眠状态的投射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体验和感受上的不同;还有鲁柏所说的“清醒的梦境”。其中有几个关键点你们尚未了解,但它们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