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将进一步讨论第四维度中的“人格结构”。
人格同时存在于许多维度中,尽管角色我对这点丝毫没有察觉。然而,角色我可以接受到多维人格的相关教导。即使有时角色我不愿直接去体验那些建议,但如果人格给予的信息是适当与合理的,角色脑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这灵感带来的思维导向。
所以,鲁柏不必对福克斯先生关于梦境和出体经验的研究感到惊讶。
我们的资料非常强烈地暗示了这些方向是真实存在与可行的。鲁柏是非常熟悉这类出体经验的,尽管在角色我的角度上,珍只能对神魂行动稍微有所察觉。这没有必要在现在展开过于复杂的讨论,所以我们现在只会谈论第四维和第五维人格结构。
因此,自我确实同时存在于这两个维度中。角色我无法直接参与高维体验。然而,如果角色我学会了臣服,允许自己做出让步,不再阻碍内在意识信息流的显化,就能对其他维度存在有所感知。但想将所获得的多维信息相互关联起来,形成角色我可理解的逻辑链是很难的,因为线性因果思维无法处理多维立体关系,但这并非不可能。
要知道梦就同时涉及几个维度,梦境状态本身可进入非常宽泛的领域,因为梦同时贯穿了几个意识层,并且在理想的情况下,利用梦可以到达任意意识状态,因为系统对梦没有限制。
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通常只有三个。
自我意识的第四维人格结构显然始终在不断运作着。整个全我的主要目的和目标之一就是“意识到所有这些存有,并将它们合并为一个本体结构”。
福克斯的实验是相当有效的,尽管你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
在梦境状态的某个层次,你们可以识别并调整自己,以对齐那部分在四维实相中觉知自身的自我,并有意识地与之展开交流。你们两人偶尔已经学会将清醒意识带入梦境状态,在这一点上,福克斯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你们必须从这个阶段开始。

你开始操纵梦境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你开始有意识地能在梦境现实中操纵“角色我”,这之间是有不同之处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普通的梦境中,没有平时那么清醒的意识,人格只是自我经历的观察者,对梦境现实的感知是有限的且本能的。总的来说,现阶段的你们相当擅长在物质客观现实中被动地经历人生,但这样的意识层次只相当于一个幼年的孩子一样。当你们学会将清醒的意识带入梦境状态时,可以这么说,你们就达到了灵性成长的青少年期。
按照我们的类比,当你们达到“成年”阶段时,你们就会学会如何成功地操控梦境实相,就像你们现在操控物理实相一样。每个人格构建出自己的梦,你创造了自己的客观环境,然后却受限于它。梦境实相和伪装层中的物理实相是一样的“真实和实际”,但是你看,它可以被你这个缔造者一念生成一念改变,其实你们当前的所谓物理实相也可以被改变。
梦境实相是通往五维存在的训练场,在那里,你们将学会使用一种对你们来说颇为陌生的时间形式。你们会构建全新的经验完形,就像画家选择色彩一样,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不同的“画作”。
目前,你们正处于这一发展的早期阶段,但这终将成为现实。在梦境宇宙中创造的这些实相,虽然是由你们建构的,但它们与你们吃下的那块蛋糕,或你们可能吞下的毒药一样真实。正如你们在物质世界中依赖常识来保护角色自己一样,当你们开始操控梦境中的对象时,也必须谨慎行事。
现在,对于你们来说,四维实相确实有其特定的参考点,就像物理实相也有其参考点一样。
我们已经解释过,在物理实相中,关于物体的尺寸如何达成共识。同样,在四维实相中也有类似的共识形成机制。
例如,福克斯先生的梦境会面是真实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梦境中的会面是如何发生的呢?那些在梦境实相中同意见面的个体,必须具备某些能力。他们必须能够在梦境状态中保持清醒意识,并且能够在其中自由操控。因此,你们可以看到,每个参与者都会自行建构梦境中的会面地点——而这正是鲁柏的福克斯先生所未曾考虑到的一个关键点。
当谈及梦境实相时,你们较容易理解自己在其中创造现实。但你们却更难理解,自己在物理实相中也是如此创造现实的。
然而,正因如此,你们往往不太容易接受梦境实相的真实性。但我必须告诉你们,梦境实相确实是真实的,尤其是当你们正在考虑进行某些实验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只要你们意识到角色自己掌控着一切,那么你们就确实能够保持对梦境实相的掌控。
确实,在梦境实相中,有些部分可能并非是角色我或内我构建投影出的,而是由其它人构建的。回想一下,在物理现实中,通常你只能感知到角色我的构建。然而,我亲爱的朋友们,这一规则并不适用于梦境实相。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
任何形式的存在,包括在梦境实相中存在的形式,首先都是潜在形式,它们存在于心灵能量之中。因此,在物理显现之前,就你的物理感知而言,这种潜在形式早已存在。
比如你五年后将会入住的房子,它可能现在连建筑图纸都还没画出、还没建好,因此,你不会感知到它。然而这房子确实早就存在于待显化的实相列表里,并且在广阔的当下一直存在着。
就好像你看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那结局在你翻开第一页前就已存在,你读这本书是用了两周还是两年,那是你自己的事,那结局是两周后或两年后被你记忆成真实只是时间问题,但这并不改变故事书里的时间流速与因果发生次序。当然对于书中的人物们,它们确实经历了某种具有逻辑的被作者安排好的因果逻辑,但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明白,在开放的时间架构中,其实是没有所谓因果的。在广袤的同时性中,随时都可以对书中的人物与故事线做出新的修改。当然作为读者,你是否触发整个剧本的大结局,你自己并非没有可选项——任何时候你都有权放下,让整个故事就停留与截止在你放下的那一刻。
是的,你可以选择何时开始与何时结束这一切。如果你就是人生剧本的读者,就要学会接纳与品悟名著中的思想;如果你已经成熟到可以自己改编与谱写剧本,那就可以跳出现有的边框,自己借由固有的剧情架构、人物关系、时代背景,编写出自己觉得更有意思的改编版,并上传给群体意识,成为另一种可能性实相,呈现给大家。
在梦境实相的某些层面中,你们可以感知到这些尚未在物理世界显化的形式。这些形式确实存在,并且可以被察觉。在某些梦境中,你们能够接触到它们。
在梦境实相中,你们还可以接触到许多其他类别的实相,而这些实相在你们的日常物理生活中是不会遇到的。
一年前,这些信息对你们来说可能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随着你心中计划的那些实验的展开,它们变得极具实际价值。
你们的能力已发展到足以让这些实验取得成功的程度。不过,某些额外的训练是必要的,而这种训练只能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得。我会给予你们一些提示,以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即将面对的情况。
当你只在角色的物理实相中运作时,只需在意一套相当简单的规则;而在梦境实相中,你确实要自由得多,因为不受角色我的逻辑脑认知干扰。亲爱的朋友们,清明的意识并不是来自角色我。角色我只是清明意识中的一小部分。角色我是清明意识在处理伪装物质实相时操纵的意识焦点。
利用禅定或解离技巧,清明的意识进入多维梦宇宙状态,但角色我做不到沉寂在空明中。角色我会立即设法激荡起思虑让你退缩出来,并导致意识焦点转移的失败。在你们练习解离的实验中将会遇到各种情况,在你学会控制之前,可能很难区分内我意识与角色我意识间的区别。有些你可以操纵,有些则不可以。
一些梦境中遭遇的地点是你自己依据头脑素材构建的。其它的伪装场景对你来说完全陌生。那些场景实际是完全属于其他维度中的实相,你可能在共享其它平行自我的记忆时会误入其中。如果从本质本真的角度上看,当你尝试利用清明意识进入梦境状态时,你实际上是离开了你当前角色所在的伪装系统。
你们正在演化出另一种意识形式,这是在个体层面上的。这对你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全新的。在过去,任何类似的体验对你们而言都是偶然发生的。而在某些情况下,我曾在这些经历中与鲁柏有所接触。
不过,那些时候既不是我梦见了他,也不是他梦见了我。我只是温和地引导他进入新的维度。当他准备好时,他会自然而然地迈出这一步。他无法强迫角色我朝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整体自己设置了保护机制。然而,你们两人已经快要准备就绪了。
我并不喜欢“星光体”这个术语,主要是因为它常带有一些怪异的联想。或许可以称之为“精神体”或“心智体”,在许多方面,它在结构上与角色我的物理身体相对应,但并不总是如此。你们可以暂且将其理解为“第四维度中的结构”。

某些梦境体验实际上是有效的出体体验,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你们确实是在一种“精神体”中进行旅行。它确实具有某种形态,介于物质与非物质之间。
在物理实相中,你们通常无法察觉到它。此外,还存在另一种心理结构,它同样具有形态。这就是你们在所谓的“第五维度”实相中所呈现的自我形态。然而,它完全不以物质的方式存在。有时,你们会以这种形态进行旅行。
《已知的实相VI》第2册
(249-259节)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