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的记录,关于她在1966年5月10日星期二做的一个梦:
“整个梦都是以图像形式呈现的。我看到了宇宙……或者说整个实相,一个充满无限螺旋和星辰的深邃空间。有人告诉我?还是我自己就知道……我们关于实相的许多重要信念完全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启示性的梦,只不过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更多的细节了。也许是有人在向我展示这一切?但我不确定。”
首先,我要讨论鲁柏的梦。这个梦包含了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启示。
这些信息是通过内在感官感知到的,尽管鲁柏在显意识层面并未察觉到梦的重要性,但内在自我已经吸收了其中的知识。他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再经历几次类似的梦境。
确实,当使用语言表达时,真相永远无法完全不受扭曲地呈现,因为语言本身往往既遮蔽又揭示。
我相信这个梦属于一个由三个梦组成的系列中的第一部分,另外两个梦还未显现。他同时还进行了某种星光投射。这并不罕见,因为内在自我在身体入睡时经常会离开肉身。
鲁柏唯一能记得的,是他在梦中得知人类最珍视的许多关于实相的观念其实完全错误。他被展示了一幅多维度的实相示意图,该示意图是从“广袤的当下”角度呈现的,并且以代表不同维度点的特质来表达。
例如,在这幅图中,每一颗星星都代表另一个系统中的一个“片刻点”。从你们的视角来看,它在你们的系统中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并且确实以物质的形态显现。然而,在另一个系统中,它却完全不同。你们看到的只是它在伪装实相中的很小一部分。因此,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你们观察到的“你们的”宇宙中的各种星球和天体,它们确实只存在于你们自己显化的系统中。
角色我能感知到的全部,只有被物质化后的投影,因为肉身感知系统的性质限定了可感物的种类,角色我的感官会自动将所有获得的电磁波信息转化为大脑可理解的物质模式。这些你观察到的物质,它们显然确实有现实的存在,然而,它们在其他系统中,这些被你们认为是天体的能量光,在其它位面上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一点你要知道。
你们所称的“维度”,其实是意识感知实相的不同状态。你们以三维方式感知实相,并偶尔能窥见第四维的部分实相。然而,实相在各个方向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维度。这些天体在其他系统中代表着“片刻点”。但当它们投射到你们的系统中时,你们只能以物质的形式感知它们。

现在,我要进一步告诉你们,这些所谓的维度,仅仅代表意识的不同能力。所有维度同时存在,甚至在你们的系统内也是如此,但你们的意识无法直接感知它们。因此,你们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它们。你们创造了自己所处的实相系统。例如,那些天体在其他系统中确实是“片刻点”。如果你们的意识足够扩展,你们也能以同样的方式感知它们。
因此,更容易的说法是:当它们投射到你们的系统中时,它们“呈现”为物质。然而,这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唯一区隔这些维度的,只是不同阶段的意识状态,但这种分隔依然是极其有效的。
其它实相系统存在于与你们这系统相同的虚拟空间中,但你们无法感知到它们。
但某些系统中的居民却可以感知到你们,这就好像是单反玻璃的两侧。并不是所有这些系统中的居民都能感知到你们这一位面的存在,它们之所以能感知到你们,是因为它们在意识水平上或多或少与你处于同级,而且感知机制也完全不同于那些不能感知到你们的系统居民。
生存人格是存在于与你的系统相同的虚拟系统中。他们可以感知到你们这一位面,但通常情况下,你们不能感知到他们的存在。然而,他们会超越它们所在的那个系统,就像你透过你所在的系统进入他们的系统一样。借此意识可以逐渐远离自己所处的系统,浏览其它平行位面。
那些作为“片刻点”存在的天体,遵循某些数学原则,尽管你们对数学的理解极其有限。即便以你们现有的数学体系,也只能以特定的方式去构想实相。这一点很难用语言表达,因此我要特别强调:你们的数学,仍然只是涉及了一个极其狭窄的领域。
例如,你们可以想象四维立方体,但你们无法想象四维的思维过程。你们无法理解四维的心理结构,更无法用四维的方式思考。你们无法运用四维的想象力。
从未有人真正考虑过人格结构在四维实相或五维实相中的存在方式,然而,四维或五维人格结构恰恰蕴含着最重要的线索。
你们当然还记得我们之前关于内在感官的资料。请尝试从四维人格结构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感官……我们有时不得不放慢速度,以便鲁柏能够找到合适的词语。
在每一个更高的维度中,内在自我都会开始掌握更广阔的实相层面。因此,主导人格必须应对更庞杂的感知信息,同时仍然保持自身的身份认同。它会在更多的维度中运作,直到它能够在任意“时间”内同时操控多个自身的小我,却依然维持其内在的稳定性与个体性。
它承担起更多的角色,而随着内在自我对自身的认知愈发坚定,它会允许接纳更多的刺激,同时仍然保持自身的核心完整性。
这部分资料的重要性不亚于我之前给出的任何内容。我们接下来会专注探讨其他维度中的人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