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11日,星期三,晚9点,常规课
(以下是珍在1966年5月10日星期二做的一个梦的记录:
“整个梦都是以图像形式呈现的。我看到了宇宙……或者说整个实相,一个充满无限螺旋和星辰的深邃空间。有人告诉我?还是我自己就知道……我们关于实相的许多重要信念完全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启示性的梦,只不过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更多的细节了。也许是有人在向我展示这一切?但我不确定。”

这节课仍然在我们的前厅进行。珍坐着开始讲话,一只手举在闭着的眼睛前。她的语速缓慢,并且经常停顿,有些停顿时间较长,声音很轻。)
晚上好。
首先,我要讨论鲁柏的梦。这个梦包含了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启示。
这些信息是通过内在感官感知到的,尽管鲁柏在显意识层面并未察觉到梦的重要性,但内在自我已经吸收了其中的知识。他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再经历几次类似的梦境。

信息在降维传递的过程中,每次降维都会带来因信息遗失而导致的扭曲。
就好像经常有人来请我帮助解梦,可哪怕一个十分钟的梦境内容,其实也有将近10G的信息流,可是复述者能写出来的梦信息,一般不到200K字节。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内在信息在记忆、转述过程中,被遗失与滤过了。而这种信息的遗漏让解读难免会产生问题。
信息扭曲在降维传递过程中是难免的,这就好像让孩子A去看两小时的电影,回来后写成千字文,分享给B小朋友看。不难想象,当B向C描述A看过的电影时,C脑海中脑补的画面与A看到的影片会有多大的不同。
信息在高维中以同时性的状态多维地纠缠在一起构成不规则的立体结构,而在降维过程中,这一立体结构被切片传递并解读;而在进入一维线性时间架构时,这片状的信息层又被剥丝抽茧般地转化为单一线性信息流;而角色我因对信息处理密度的能力有自身的上限,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只能对接收到的信息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留意到其中的千分之一,并用这千分之一的、无序的杂乱的拼图,尝试构建还原出信息的全然真相。

上图文字:高维信息;角色我感知到的一维信息流
角色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用逻辑脑去处理高维信息,因为单位时间内的算力不够。修行灵性觉知力的过程,不是把角色我改装成超级计算机的过程,而正好相反:是通过简配实现低功耗上网,把所有的数据存储与访问、运算和编辑,都在云端服务器里完成,自己这边只负责输入指令、查看结果就好了。
而若想没有扭曲地与内在自我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梦。所以记梦与解梦,是最快速可靠的心灵修炼方式。一般僧侣要禅修数十年或几世的内观觉受功夫,在用心连续练习记梦与解梦之后,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做到了。
在我们的课件中,我插入了大量精心准备的图片,因为图片比文字传递的意境更准确,但很多只听书的朋友,会忽略这些图片,导致意识不到很多我们传递出的信息。这就是一个信息降维过程中遗失信息的例子。
确实,当使用语言表达时,真相永远无法完全不受扭曲地呈现,因为语言本身往往既遮蔽又揭示。(长时间停顿;珍显得很不安。)
我相信这个梦属于一个由三个梦组成的系列中的第一部分,另外两个梦还未显现。他同时还进行了某种星光投射(astral travel)。这并不罕见,因为内在自我在身体入睡时经常会离开肉身。
就好像我们要看一部长达几个小时的电影,你会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看一个小时,如此连续一周,看完整部影片。内在人格在角色清醒时要用心经营角色,所以只有当角色睡眠时,才能有机会忙自己的事。比如和其它演员交流明天的剧情,比如学些东西,比如去四处逛逛。每个人格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在现实中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的话,那就会利用梦时间去设法完成体验。
梦时间也是人格在梦大学中上课与见习的时段,人物会在夜里去学习和参加“小品”类模拟考,而在白天经历相关的实践——毕竟知道不等于懂了,明白和能做到还有差距,能做到与自然流露是不同的。
有些人确实看似能做到也在做,但装伪善其实是很辛苦的。全靠想要上天堂、想要下次投胎成首富这样的心愿支撑着的善良很功利,这类的伪善对神魂成长其实毫无功德可言。
鲁柏唯一能记得的,是他在梦中得知人类最珍视的许多关于实相的观念其实完全错误。他被展示了一幅多维度的实相示意图,该示意图是从“广袤的当下”角度呈现的,并且以代表不同维度点的特质来表达。
例如,在这幅图中,每一颗星星都代表另一个系统中的一个“片刻点”(moment point)。从你们的视角来看,它在你们的系统中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并且确实以物质的形态显现。然而,在另一个系统中,它却完全不同。你们看到的只是它在伪装实相中的很小一部分。因此,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你们观察到的“你们的”宇宙中的各种星球和天体,它们确实只存在于你们自己显化的系统中。
每个人都只活在自己的伪装实相里,每个人看到的星空都是不一样的,那些星星的亮度、色彩、大小甚至位置,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差异,但我们都协议默认大家看到的是同一片星空,在谈论同一片星海。

角色我能感知到的全部,只有被物质化后的投影,由于肉身感知系统的性质限定了可感物的种类,角色我的感官会自动将所有获得的电磁波信息转化为大脑可理解的物质模式。这些你观察到的物质,它们显然确实有现实的存在,然而,它们在其他系统中,这些被你们认为是天体的能量光,在其它位面上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一点你要知道。

你们所称的“维度”,其实是意识感知实相的不同状态。你们以三维方式感知实相,并偶尔能窥见第四维的部分实相。然而,实相在各个方向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维度。这些天体在其他系统中代表着“片刻点”(moment points)。但当它们投射到你们的系统中时,你们只能以物质的形式感知它们。
(关于“片刻点”的内容,参见第149-152节;关于类星体(quasars)的相关内容,参见第246-250节以及第254节。)
我们的天文科学家已经明确地知道,我们的宇宙是一层薄膜,所有的算法都证明,我们的星球与星系是依附在这层薄膜上的,但这事实又与我们观察到的三维宇宙并不匹配,所以导致一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宇宙是二维的,而我们感知到的却是三维的。
就好像你明确地知道,你家的电视屏是二维的,但一旦进入观影体验就看到了三维画面。明明每个人都只看到了自己眼中的实相,却相互默认一同经历了相同的人生互动体验。

现在,我要进一步告诉你们,这些所谓的维度,仅仅代表意识的不同能力。所有维度同时存在,甚至在你们的系统内也是如此,但你们的意识无法直接感知它们。因此,你们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它们。你们创造了自己所处的实相系统。例如,那些天体在其他系统中确实是“片刻点”。如果你们的意识足够扩展,你们也能以同样的方式感知它们。
因此,更容易的说法是:当它们投射到你们的系统中时,它们“呈现”为物质。然而,这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唯一区隔这些维度的,只是不同阶段的意识状态,但这种分隔依然是极其有效的。
之前我们说过信息在降维传递的过程中,扭曲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如果想获得与了解世界的本质与本真,我们需要通过与内我的意识融合来了知在它背后隐藏着的实相——那些无法通过语言或影像传递给角色脑的多维信息。这些真相可被发现、可被观察、可被理解,但任谁也无法把它们全然地传递给普世大众,因为一说就错,语言的阐述有自己的局限性——当你说什么是的时候,人们就会误以为什么不是;而在多维多元实相中,多样性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这意味着它总是“既是也是”的波粒二象,观察导致坍缩,坍缩后的实相只是实相中的一种极小可能性,它确实是实相,但又不是实相的全然。如果你说“这就是我的实相”,你没说错;但如果你说“这就是实相”,那你就误导了他人对实相的认知。
我建议你们休息一下。
顺便说一下,在之前关于“片刻点”(moment points)的课程中,我们已经暗示过类似的内容。今晚的资料,就是鲁柏在梦中所接收到的信息。
(9:22休息。珍像往常一样解离。她的动作明显加快,眼睛经常睁开,甚至点燃了一支香烟,并喝了酒。她说,如果上面的内容确实对应她的梦境信息,她自己在清醒时完全不记得了。我正要问赛斯是谁在梦中给了珍这些信息时,休息时间到了。9:33以较慢的速度继续。)
其它实相系统存在于与你们这系统相同的虚拟空间中,但你们无法感知到它们。
但某些系统中的居民却可以感知到你们,这就好像是单反玻璃的两侧。并不是所有这些系统中的居民都能感知到你们这一位面的存在,它们之所以能感知到你们,是因为它们在意识水平上或多或少与你处于同级,而且感知机制也完全不同于那些不能感知到你们的系统居民。
生存人格是存在于与你的系统相同的虚拟系统中。他们可以感知到你们这一位面,但通常情况下,你们不能感知到他们的存在。然而,他们会超越他们所在的那个系统,就像你透过你所在的系统进入他们的系统一样。借此意识可以逐渐远离自己所处的系统,浏览其它平行位面。

那些作为“片刻点”存在的天体,遵循某些数学原则,尽管你们对数学的理解极其有限。即便以你们现有的数学体系,也只能以特定的方式去构想实相。这一点很难用语言表达,因此我要特别强调:你们的数学,仍然只是涉及了一个极其狭窄的领域。
(珍微笑着,双眼睁得很大,眼神深邃。)
例如,你们可以想象四维立方体,但你们无法想象四维的思维过程。你们无法理解四维的心理结构,更无法用四维的方式思考(微笑)。你们无法运用四维的想象力,明白吗?
从未有人真正考虑过人格结构在四维实相或五维实相中的存在方式,然而,四维或五维人格结构恰恰蕴含着最重要的线索。
现在,你们当然还记得我们之前关于内在感官(inner senses)的资料。请尝试从四维人格结构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感官……我们有时不得不放慢速度,以便鲁柏能够找到合适的词语。
在每一个更高的维度中,内在自我都会开始掌握更广阔的实相层面。因此,主导人格(primary personality)必须应对更庞杂的感知信息,同时仍然保持自身的身份认同。它会在更多的维度中运作,直到它能够在任意“时间”内同时操控多个自身的小我(ego),却依然维持其内在的稳定性与个体性。
它承担起更多的角色,而随着内在自我对自身的认知愈发坚定,它会允许接纳更多的刺激,同时仍然保持自身的核心完整性。
这部分资料的重要性不亚于我之前给出的任何内容。我们接下来会专注探讨其他维度中的人格结构。
这里需要了解一个知识点:
四维并非时空结构里的长宽高加一维线性时间,而是意识的维度。
零维即点状思维与认知能力,能思考与观察的只有狭义的现在。这种人不会反思也不计后果,很情绪化。
一维意识是一条线,在认知上,线的左右上下前后,都是二元论的,因此有了是非对错因果等划分。这类人看似原则性强、刚直不阿,但实际上匮乏变通,也无法理解黑白0/1间还有无数种渐进的变化。
二维意识是一个圈,范围内的可以理解,出圈的事绝对抵触。极度捍卫已知,而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始终保持着成见。所有事情都讲究证据,高度依赖逻辑脑,并为理性逻辑思维能力感到骄傲。
三维意识已经明白,自己可感知的面向只是全然中的一小部分,就好像一本厚厚的书,只能看到其封皮一样。真相是由无数正反面向构成的集合,无数平行实相构成了实相的矩阵,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不断轮转,反复变化。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
四维意识已经明白,在看似无常的混沌中,是有一个规则体系在后台运作着的,了解与掌握了这一编码原则,就能看透所有伪装下的脉络起伏。这种认知已经很难用语言形容,其曰大,大曰返,强名之为道。
五维意识超越了混沌的无序,理解了编程的思路原则,在代码层中看着电子矩阵如何透过意识能量生化出无数梦想时空,看着这些时空中一个个梦被反复观摩体验为真。人格们在第五维犹如转机处的旅客,拥拥攘攘地来来去去。

进入第六维意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诸相非相方知本真,未有来去,亦未有所是所不是。一切所是一切经历都是必然,没有巧合也没有对错,只有行动与经历、反思与实践才能让智慧不断成长并获得自我突破。在这一位阶上的智慧体可以做到随缘法喜,视一切经历、各种可能、所有方式都是全然中的一部分。无所执故无所挂牵,无所是故无所不是。
现在你们可以休息一下。
(9:52休息。珍依然像往常一样处于解离状态,讲话的节奏再次变得流畅。她的眼睛开始频繁地睁开,说话时语气更有强调,还做了很多手势。
现在到了第62次伊斯博士实验的时间。珍讲话时停顿很多,一只手放在她闭着的眼睛上。10:00继续。)
请稍等。
我们将从“更多”这个单词开始。我不知道它具体指什么。可能是“更多的某物”,也可能是一个名字,Moore,M-o-o-r-e,或者是指moor,即沼泽地。(她做了个手势。)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意相。
一座矿井,或者地下的某个东西。一个洞,地下。这可能跟死亡有关,也可能无关。接着是“四加一”。
现在,我们的物体看起来是圆的,像个陀螺。而且像陀螺一样,可以旋转。我相信它是棕色和白色的,逆时针转动,装在一个小支架上。可能是某种科学装置,我不确定,但它是一个机械设备。
他参加了一场活动,观众很正派,表演结束时还起立鼓掌。然后,还有一个最近的联系——另一个意相,和一个小孩有关。
他现在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或者几乎做出了,关于我们上次课里提到的事情。这里似乎和中西部有点关系,或者至少比他目前的位置更靠西。也许是一个住在更西部的人与他的决定有关。
这周他收到一个包裹,和M A或者A M这两个缩写有关。我不知道这些缩写具体指什么,也许只是说包裹是早上送到的,或者是寄件人的名字。
今天,他的办公室里有两个学生,因为纪律问题被叫到那儿。这里还有一个“G”。
你有实验信封给我吗?
(“有。”这节课进行了第53次信封实验。实验对象与上节使用的物体相同。见图以及相关说明,还有我们对赛斯传递的信息的解释。

(上节)第52次信封实验物品:珍谈梦的一页书稿
这是信封实验中首次连续两次使用相同的物品。我很好奇赛斯是否会重复他在上节中给出的意相。事实证明,他确实这样做了,虽然他往往会用新的语言来描述相同的主题或意相。我们认为,两次实验的内容相互补充,彼此增强了有效性。
之前曾有一次类似情况,但实验物品并不完全相同。在第179节第1次信封实验和第212节的第18次信封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件相似但不同的物品。在第1次实验中,赛斯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意相。而在第18次实验中,虽然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意相,但实验整体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在现在的实验中似乎不再发生了。详见第179和第212节。
珍在10:08停顿。她闭着眼睛,从我手中接过我们第53次实验的信封,然后用双手将信封按在额头上。她开始用轻声讲话,伴有很多停顿。)
请给我们一些时间。这些只是意相。
与审判或尝试相关的意相。我不确定这里的“审判”是指司法上的审判,还是单纯指某种尝试。
折叠的东西。4。7。与“质量”(mass)相关,或者是一个听起来像“mas-todon”的词。
堆叠的形状。类似游乐场中的攀爬架。
一个边框,可能是黑色的。一些印刷或手写的字句。一个M,以及与花的联系。运动和重量。
热,或红色。一个日期。40。一声呻吟,或某种生长的事物。一个L。
你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物体的颜色呢?”)
白色。棕色。深色字母。
(“能描述字母的内容吗?”)
内容?
(“字母所表达的主题,比如它在说什么?”)
与邀请有关,或者可能是某种尝试交流的内容。(珍手里拿着信封,已经放下额头。)给我们一点时间……提到了建筑物,或者有隐含的提及……
(停顿,但我没有等太久。“能再说说mas-todon吗?”)
……写给某位女性,或者来自某位女性。(停顿。)不,我不能再多说了。
(“你能试着说出这个物体的具体内容吗?”)
两面都不是空白的。长方形的,带有边框。
(“那你提到的4和7是什么意思?”)
我建议你休息一下。
(10:20休息。珍说在实验过程中她完全处于解离状态。她的眼睛在整个实验中一直闭着。当她得知使用的是同一个物品时,感到非常惊讶。
连续两次使用相同的物体,是为了看看赛斯是否会两次给出相同或相似的意相。事实上,赛斯在这两次实验中确实提到了一些相同的意相,但每次使用的语言有所不同。我们会在适当的地方标注出来。
今晚课开始时,我们先自己做了一些关联,在课程快结束前,赛斯也给了我们几次提示。
“与审判或尝试相关的意相。我不确定这里的‘审判’是指司法上的审判,还是单纯指某种尝试”,我们认为这指的是“尝试”。梦书第五章包含了一些建议读者尝试的实验,比如清醒状态和梦境状态的互动等。而在信封物体上,珍的笔记中两次提到“尝试”这个单词,内容与读者如何操控梦境相关。此外,这一章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参考。
因为“尝试”或“试验”这些引用直接出现在信封物体上,我们认为这个意相和上节赛斯提到的“标记和日期”信息是相似的。具体可参见前面的注释。
“折叠的东西。”信封物体被折叠了一次以便放入双层信封中。参见图中显示的折痕。
“4、7。”珍记得她是在四月初写下这个物体的,并认为这两个数字可能指的是她完成的具体日期,即4月7日。休息后,赛斯确认了这一点。
这也与上节课中赛斯提到的两个意相有关联:“四月份”和“与标记和日期的联系”。
“与‘质量’(mass)有关,或者是一个听起来像mas-todon的词。”因为“质量”是先提到的,我们认为这可能指的是信封物体底部附近的“en masse”。此外,第五章中也提到了动物,珍在标题为“梦境符号与文化”的部分里提到了火如何帮助原始人驱赶野兽。我们推测这种原始的参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乳齿象(mastodon),并进一步支持赛斯在第257节课程中提到的“与动物的联系”。休息后,赛斯告诉我们,“质量”这个意相是正确的,但“todon”部分不对。
“堆叠的形状。类似游乐场中的攀爬架。”游乐场中的攀爬架通常由金属管组成,形成各种大小的立方体,给人一种立方体堆叠的感觉。游戏和游乐场在珍的梦书第五章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信封物体正是第五章的第一页。珍在第五章中描述了她在纽约州萨拉托加斯普林斯的童年游乐场,还描述了一个生动的、反复出现的梦境,背景就是这个游乐场。在清醒生活和这个反复出现的梦中,像攀爬架这样的游戏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上节中,两个意相进一步强化了这个信息:“方形。也许和游戏有关”,以及“与四个人的联系,其中一个不修边幅”。解释这些意相的注释会更详细地讲解珍的游乐场梦以及游乐场本身。
“一个边框。可能是黑色的。”我认为这可能和珍十几岁时认识的一位神父最近去世的消息有关。几周前,她收到他的讣告,照片边框是浓重的黑色。这位瑞恩神父和珍的游乐场梦,以及萨拉托加斯普林斯的游乐场本身有联系。这个游乐场就在珍曾经就读的天主教学校对面。学校位于一组建筑中,这些建筑包括一座教堂和为萨拉托加及周边地区服务的神父团体的总部和生活区。
瑞恩神父就住在那里。珍是在她反复出现的游乐场梦的最后阶段认识他的。不过,她从没告诉瑞恩神父关于这些梦的事情——事实上,除了她的母亲,她谁都没有说过。珍提到,有趣的是,她和瑞恩神父多次长谈的教室正好可以看到街对面的游乐场,而这个游乐场正是她反复出现的梦中的场景之一。
还有一点:在上节可以找到我们对赛斯“贫血”意相的解释,以及珍如何把它和我们的朋友海尔格·安德森联系起来。现在提到瑞恩神父,让我们想到他是死于白血病——这也是一种血液疾病,就像贫血一样。注意,赛斯只是提到贫血让珍想起了海尔格;海尔格并不是赛斯的意相本身。也许“贫血”的意相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白血病的扭曲。然而,我们认为珍关于海尔格的意相,以及信封物体和整个梦书的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
“一些印刷或手写的字句。”瑞恩神父的讣告照片背面有印刷字。信封物体本身包含打印的文字和手写内容。
在后一种情况下,上述意相可以和上节提到的以下意相联系起来:“一张便条”、“一份选择”、“与标记和日期的联系”,以及“可能还带有黄色”等。
“一个M。”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和“M”相关的联系,但不确定是否正确。其中一个可能是玛丽安;珍在第五章中使用了玛丽安的一个梦。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之前提到的“与四个人的联系”。此外,珍在信封物体上的手写内容中两次使用了Manipulate这个单词,而物体上还有其他三个以“M”开头的单词:Mean、enmasse和more。
“与花的联系。”信封物体上的一个章节标题是“梦境符号与文化”。在这个章节里,珍讨论了我们对物体象征意义的反应。作为类比,她使用了花——比如复活节的百合花。这个类比占据了几行打印文字,提到了几种花。
“运动和重量。”珍主观认为这指的是她在梦书第五章中讨论的四个特定梦,这些梦是由四个特定的人提供的。在信封物体上,这些梦的主题由章节标题“反复出现的梦”等表示。在这些梦中,运动尤其突出,而且在其中三个梦里,运动是剧烈或强烈的:比如飞行、摆动、尽可能快地奔跑。第四个梦涉及以平均速度行驶。第五章中还提到运动和重量(例如身体重量),珍讨论了物质的属性如何根据个人的感知而变化。
在上节中,这四个梦及其来源在上节的“与四个人有关”意相下进行了讨论。“也许与游戏有关”也出现在上节的内容中。
“热,或红色。”同样,信封物体上的一个章节标题是“梦境符号与文化”。在这个主题下,珍讨论了火对原始人的象征性和文化意义。
这一点呼应了上节解释的“与动物的联系”的信息。注意赛斯多次提到和这个特定章节标题相关的信息。
“一个日期。”信封物体上有我用铅笔标注的日期:1966年5月5日。这是我在珍丢弃后发现它的那天。我在5月5日决定用它来进行信封实验。
如果这个日期的意相是指物体本身,那么它可以联想到上节提到的“标记和日期”信息,也可能联想到上节提到的“四月份”。
有时候不太容易分辨;或许这个日期的意相也可以理解为指向下一个意相。
“40。”珍说这指的是1940年。在那一年,她反复出现的游乐场梦极为强烈和生动。当时她11岁,还没有遇到瑞恩神父。
“一声呻吟,或某种生长的事物。”珍说这指的是梦书第五章的原始版本。信封物体取自其中的内容,而最终这些内容扩展为梦书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
“一个L。”我们没有找到任何联系。
“白色。棕色。”赛斯在回答我关于物体颜色的问题时提到了这些。珍认为这与她童年的一个经历有关。在信封物体的“梦境符号与文化”标题下,第五章再次讨论了这个经历。这个经历涉及她母亲的一双棕白相间的双色皮鞋,以及和母亲疾病相关的记忆。这对珍的影响很深,以至于她直到现在都不会穿这种颜色组合的鞋子。
“深色字母。”这也是赛斯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提到的。信封物体上确实有深色字母——无论是打印的内容,还是珍的手写笔记和修改。
这呼应了上次课程中赛斯提到的“标记和日期”的信息、“小圆圈”等。
“与邀请有关,或者可能是某种尝试交流的内容。”这些意相来源于我关于信封物体文字内容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梦书第五章当然包含了许多邀请读者尝试的实验,目的是在清醒和梦境状态之间建立联系。这些“邀请”和“尝试交流”的内容也出现在信封物体本身的文字中。
这可能让人想起上次课程提到的“一张便条”“黄色”“选择”和“标记和日期”等意相。这些邀请和沟通的信息,也与今晚课程第一个意相“与尝试有关”相呼应。
“提到了建筑物,或者有隐含的提及。”这也是在回答关于信封物体文字内容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时传达出来的。珍认为这指的是她反复出现的游乐场梦,以及她的学校就在梦的场景对面的事实。参见关于“边框,也许是黑色的”下的注释,这里描述了学校、神父住所和游乐场之间的物理关系。这里的建筑物关系有点特别。尽管建筑物就在游乐场的对面,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通道。一个高栅栏围绕着这片街区大小的游乐场,入口在与学校相对的一侧和一端。所以,一个孩子要从游乐场到学校,至少要绕一整个街区,甚至可能是两个街区。
“写给某位女性,或者来自某位女性。”这也是在回答关于信封物体文字内容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时传达出来的。珍当然写了这张用作物体的手稿页。
这个意相可以回想起上一次课程中提到的一些意相,比如“一张纸条”、“黄色”、“选择”,以及“标记和日期”等。
“不,我不能再多说了。”这是在回答我关于mas-todon意相更多信息的请求时,赛斯给出的回答。
“两面都不是空白的。长方形的,带有边框。”这里我让赛斯试着命名这个物体。我认为答案指的是已故瑞恩神父的照片。参见“边框……”后的注释。
信封物体被折叠了一次,只在一侧有打字和书写内容。或许这种折叠让物体看起来像是两面都有标记,给赛斯造成了一些混淆。不过,至少对我来说,瑞恩神父照片上的边框比物体本身的边框暗示更接近实际意义上的“边框”。
“我建议你休息。”当我问及关于“4、7”意相的解释时,赛斯这样回答。珍和我认为这指的是珍在4月7日写下的手稿页的日期。休息后,赛斯表示同意。
这可以让人联想到上次课程中提到的“四月份”和“标记和日期”的意相,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赛斯在上节针对信封物体提供了24个意相。在本节中,他针对同一物体给出了21个意相。在本节我记录了11个可能与上节提到的意相有关。这绝不是严格的总数,可能更多,也可能更少。这些材料的解释可能和个体的数量一样多,赛斯也从未明确说明两次实验中使用的是同一个物体。
就个人而言,我相信赛斯在两次课中都以某种方式感知到与物品相关的意相,或者与物品本身有关的意相。总共有45个意相来自这两节课,看起来其中许多确实与物体有关。
珍在10:43继续。)
我们现在结束本节课。向你们二位致以最诚挚的祝愿。
mas-todon是两个意相的扭曲。我们捕捉到了“质量”(mass)这个词,以及“与动物有关”(mastodon乳齿象)的联系,那是你的猫。然而,在试图表达这些意相时,我们犯了一个明显且相当有趣的错误。
如果你们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就结束这节课了。
(“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大多数解释是否正确?”)
确实是的。这一章的第一个版本是在4月7日写的。
(“晚安,赛斯。”10:40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