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上节的讨论。
当内在自我或主人格主要本体,采取一个尽可能反映其自身特征和意图的角色时,它的整体效率最高。然而,内在本体和角色我间的目的必定会有所不同。
被角色我主导的角色的确会影响内在的本体,并改变它,当然内在本体也会影响和改变角色我,在其接受引领时。毕竟,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完形。这个完形的运作机制,从未被完全理解。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们通常认为当前的这个角色我仅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间序列模式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你的经验并不仅仅源自所谓的过去。实际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广袤的当下”,这意味着,自我既扎根于过去,也扎根于未来——如果仍然使用你们的时间概念来表达的话。人们在通透全然地理解自我本是一个多维完形之前,根本不可能理解它的本真本质。
人格借由角色完成一次次的转世,但转世不遵循线性时间的秩序,也不是在暗指一个重复的时间系统。也就是说,人格的“转世”不是一次接着一次的人生剧,更不依据你们的时间连续性而展开。我承认,轮回的概念似乎确实暗示了这种连续性,但那仅仅是因为你们坚持用本身就不正确的时间理论来看待轮回。你们必须改用“广袤的当下”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转世的真实意义。
因为你们执迷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概念,所以不得不将转世理解为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我们之所以谈论“前世经历”,仅仅是因为你们习惯了线性的时间序列。事实上,这种情况类似于《夏娃的三重面孔》所描述的现象:你们拥有多个主导的小我(ego),它们都是内在本体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存在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使用“过去”和“未来的转世”这样的说法。
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分离的存在是同时发生的。时间上的区分只是小我的视角所产生的错觉。你们无法感知这些不同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小我无法感知它们。从基本层面来看,如你们所知,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存在于广袤的当下。
公元前145年、公元145年、你们过去的一千年、你们现在的一千年——它们都在此刻同时存在。因此,所谓的过去存在也是当下的存在。换句话说,在广袤的当下,你同时以不同的形式或转世存在着。只是你们尚未意识到,所谓的过去和未来实际上都确切地存在于当下。
因为所有事件都是同时发生的,因此,说“过去的事件导致了现在的事件”并没有太多意义。
过去的经验不会导致现在的经验。你们是在同时创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只是,事件对你们而言是按顺序显现的,因此要向你们解释许多问题变得困难,因为信息只能被逐步拆解、逐步传递。
当我们说某些前世的特质影响或导致了今生的行为模式时——包括我自己曾经做出的某些类似表述——这些说法其实都是高度简化的,仅仅是为了阐明某些关键概念。
全我的意识“本体”能同时意识到所有平行自我的经历,又由于是同一个本体形成了这些小我,因此它们之间必然会存在某些相似的特征与倾向。我此前提供的关于轮回转世的资料是相当有效的,特别是出于教学目的给出的这些资料,但你们要知道,之前我们说过的内容实际上可以说是高度简化后的版本。
如果你们以《夏娃的三重面孔》为例,书中实际上涉及四个角色我。你们可以设想,这四个角色我是分别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存在中轮流主导的,那么你们或许就能更接近理解转世的真实本质。
然而,在书中的案例里,这四种人格其实是在同一个物理生命中显现的。但如果有一个观察者,他的时间概念比你们的还要更加分割、更加减缓,那么在他的时间体系里,这四种人格的确会被视为四次完全独立的存在。
同样地,你们所看到的,是同一个身份的多个展现被拉伸并呈现在一个连贯的时间框架之中。
然而,这种类比显然只能推进到这一步。你们可能会说:“夏娃的四个角色我都属于同一个物理身体,而在转世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多个物理身体,每一个都会被丢弃,并经历生理性的死亡。”
现在,我将告诉你们一个几乎难以置信的事实:在四个夏娃的案例中,并没有一个共享的身体。实际上,有四个独立的身体。
经过最初的震惊后,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你们知道,物质身体本身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构成原子不断地生成与消散,所谓的“稳定性”只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假象。而在夏娃的案例中,这种过程以更加明显的方式发生了。
但随着不同人格的交替出现,它们如此彻底地接管了生理运作,以至于从外表上看,身体似乎是同一个,然而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其中两个人格对尼龙过敏,而另外两个则没有。显然,是那两个对尼龙过敏的人格调整了有机体的某些生理机制,从而导致过敏反应的产生。这意味着,身体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物理存在,而是随着主导人格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
即使一个人格只主导了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内,物质身体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一个不同的身体。
此外,这些人格并非简单地轮流出现,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尽管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只有一个人格处于主导地位,但其他人格仍然存在,并未消失。同样,所有所谓的“前世人格”都存在于当下,只是它们在此刻并未成为主导人格。显然,对于那些仍有未来人生要经历的人来说,他们的“未来转世”同样也存在于当下,只是尚未成为主导体验。
换句话说,在物理系统内,主人格或内在自我只是同时表达自身的不同面向。当然,正如你们所知,除了物理系统之外,还存在其他系统。
我们同时存在于这个广袤的当下。
这一点应该很明显,否则我就不会在这里与你们交谈了;显然,从你们的角度来看,我现在的存在与过去的存在都同样真实。而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只是存在于“当下”。
内在本体的这些不同面向之间存在沟通,而且它们显然是相互协作的。通常情况下,我不会试图全面接管鲁柏所运作的身体机制。不过,他允许我在其中做出一些调整,我们不久后会详细讨论这些调整。
你们看,我曾经拥有的某个自我,正是鲁柏整体人格的一部分,我们利用这一点作为连接的桥梁。我可以在特定时刻短暂使用它。
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次要人格。事实上,轮回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是多重人格,而在其下有一个核心本体。我是我自己,鲁柏是他自己。或者如果你们愿意,珍是她自己。
你们往往会忘了这一点,约瑟,你其实也曾是、也仍然是这个本体的一部分。在你们当前的情况中,你们已经分化出来,形成了你们自己的核心本体,尽管最初我们都源自同一整体。
我是你们曾经属于的核心本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自己也曾是另一个核心本体的一部分。然而,这种发展并不总是发生,原因有很多。有些本体的碎片并不愿意如此发展。在广袤的当下,我们既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完全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我们或许会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完形,因为即便在我的层面上,我仍然无法看到广袤的当下的“所有部分”——请特别注意“所有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我的“视野”仍然有一些遮蔽,而这些尚未被我感知的部分也是广袤的当下的一部分。
如果这个新的完形确实发展出来,它将是一个完全保留个体身份的结构,彼此之间不再有主导与从属的关系,而是一个协调运作的体系。
在你们目前的时间框架中,我可以帮助你们,但你们无法帮助我,除非你们允许我帮助你们。换句话说,在目前的体系下,我对你们的帮助是单向的。但如果那个新的完形得以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加平等地互相帮助。
通过你们,我能够影响物质实相,而这确实是我来到这里的目的之一。我之所以能够影响物理世界,是因为人的思想会随着其观念而改变,而我们将努力改善这些观念。当观念通过人们的思想得以传播和运用时,它们会推动物质实相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我比你们想象的更频繁地在这里。然而,我的存在从未带有窥探的性质。
现在,我很愿意继续我们的课,鲁柏也是。不过时间很晚了,你最好在我涉及更多内容之前先决定是否继续。
(“你能再说十分钟吗?”)
当然可以。
在我们的课程开始之前,你和鲁柏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而你在课程开始前所经历的疾病,尽管令人遗憾,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必然的,因为它促使你开始思考自己在心理上如何应对生理和心理事件。
在你认识我之前,我就已经在帮助你了。可以说,你之所以没有更早结婚,是因为你一直在等待鲁柏。你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你们同源于同一本体的成长过程,使得你们的结合成为一种理想的匹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一种对身份的持续维护,以及对稳定性的追求。然而,当本体对自身有了更深的确认后,它会主动寻求拓展自己的体验,因为它不再害怕这些体验会吞没它的存在。
然而,本体总是会成为它所感知的一部分,因此它不断形成新的完形,同时将更多类型的体验纳入自身的一部分。由此,本体得以成长,正如我告诉过你们的,它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我们正在形成新的本体,而你们已经将那些曾经可能被视为陌生、无法接受的体验,接纳为自己的一部分。
任何体验都会改变你。因此,你们已经发生了改变,超越了从前的自己。我是在对你们两人说这番话。我并没有“接管”你们,可以这么说。你们正在逐渐将我的实相,融入你们的整体体验。这并不会削弱我的存在,相反,它拓展了我的体验。我将我的许多知识分享给你们,但它仍然是我的知识,你明白吗?然而,这种分享却扩展了我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