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园精舍闻佛法,方知非法非非法。
世人欲知安心处,世尊明言莫法执。
亥母欲借人合的智慧印证佛法中无可说之妙处,用神通引其听闻原版释迦释法,然后旁敲侧击地引其说出感想。
人合说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亥母眯起眼睛来问:“此言何解?”
人合说:“法无定法,不可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思路去修习不定法。知识可以相互传递,但领悟力、智慧水平、心性所是,是无法靠填鸭式的灌输或单纯的信息堆叠就达成的。
很多关键节点的意识觉悟突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照猫画虎有样学样的方式是无法真正领悟非法非非法之精髓的。
就因这个缘故,贤圣们在到达一定层次后,随各人机缘悟性,逐渐拉开了层次差别,而且这差距不是靠努力勤奋就能弥补跨越的,想不明白就是想不明白,即使师父明明白白地很直白地如实告诉你,听不懂还是听不懂。”亥母此刻显然有点儿失落,因为人合好像毫无保留地什么都说了,可又什么都没说。这段佛法自己已经参悟了不知多少年,可始终不得其要,本想利用这个机会诓骗人合说出些什么来,可到现在,还是那些色空空色的套话。
亥母于是对人合说:“你的答案模棱两可,我并不满意。若你还能再说出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我会用一年,不,十年所得的所有供养奖励你的学识。
你且说说,从此经出的四句偈分别是哪四句?”
人合略一思量回想听闻过程中的记忆,然后说:
“一曰:空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二曰:空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三曰:空性。‘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四曰: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亥母嘟囔道:“这也空,那也空,那我这万年忙活什么呢?”人合说:“为了修行而修行,为了积德而行善,为了上天堂而念经,为了成佛而修持,这些作为本身就是欲,与欲得名利金钱美色其实无差别。有所执者必有得失心的计较,但这一计较就已生出无尽悲喜之忧——有所挂牵自然无法全然通透,有所谋自然患得患失,有所欲自然计较多多。
空非空,身空观心在修法,心空才能见本性,性空方知全然法,法空方知道自然。”亥母颓然,目光从炙热变得暗淡,嘟囔着什么,然后问人合:
“你觉得我万年苦修,此时心智果位如何?可有得须陀洹果否?”人合说:“须陀洹是修行入门时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果位阶梯。每断一分烦恼,就可证得一分真理。其中入门第一果,名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从此就算是步入开悟的山门阶梯了,开始遥遥观见真理的巅顶,进入了攀登圣道的法流。
进一步修行,称为二果‘斯陀含果’,意为一还果,意一还来。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证斯陀含果位只需断除了前六品即可进阶破境,因尚有三品没有断尽,所以还需在灵界中转生,经历后续课业。
所谓‘见惑’其实就是贪欲,看见就想要,这就是贪欲。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女子、包包,一切有相之物,一切可供攀比之物都在这‘见惑’之中。其实就是欲界着相入迷。
试问亥母娘娘您这‘见惑’之欲是否已经无碍?”
亥母说:“世间金银我随意变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早就不在意了;世间物品或官职我更是不稀罕,都是幻梦之物。
那你且说说,我可否已经证得斯陀含果?”
人合心想:你要证得了一还果,此刻就不会在这里和我磨牙了。于是说:
“欲界中的思惑有九品。三界九地每地其实都有九品,所以思惑合计八十一品。这九地分别是:欲界一地,色界中四禅各成一地,之后入无色界还有四地阶梯,一四四合为九地。
每一地中有九个当领悟的课题,共计九九八十一科目,都拿到学分后方可领悟真经,从三界中毕业。
你问我你此刻可有须陀洹果否?我觉得你有了。但若说斯陀含果,那我问你:你欲界中的四大功课哪个已经想明白了呢?
这四大功课是贪、嗔、慢与无明。说白了就是,明确地知道自己干嘛来的。为何投身成人?初心所向初心所愿是什么?
对名利食色等诱惑是否还会在意当真?作为灵体的你,对信众香火、塑像金漆、供奉多寡,是否还会在意?
若你有相执、名执,要塑像、要金装、要扬名,要善男女上高香念你好、夸你灵验,要信徒虔诚礼拜你,要民众对你礼数周全,在世人谤你时还会气恼,那你就还持有欲界的二分心,这见惑的入门第一关恐怕就没能过去。
再说,你是否会无差别地帮助、保佑、协助那些不信奉你的人呢?那些不供养你的人,那些骂你是邪淫之神的人,那些砸你塑像拆你庙宇之人,你还会一视同仁地无住相地呵护他们、帮助他们吗?如果是,那些供养呵护你的信徒会多伤心?
如果不是,那你就做不到无住相布施,还有嗔怒之心作祟。
最后这‘慢’字关,可不是单指耽误功夫、没有精进实修的拖延。慢有七种,分别是:
第一种,‘慢’——看不起后辈,看不上同修。
第二种,‘过慢’——严重高估自己的能力与状态。
第三种,‘慢过慢’——对于明显胜过自己的人嗤之以鼻,用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
第四种,‘增上慢’——对于无论是比自己‘劣’的、和自己相‘等’的、还是‘胜’过自己的,通通予以否定。为凸显自己厉害,常在次第果位上‘未得言得,未证言证’。
第五种,‘邪慢’——自己搞事情祸害他人,还说都是为别人好;而他人作善举,则在一旁拆台说风凉话,谤人无德,自视清高,压人抬己。
第六种,‘我慢’——一切为我,自私自利。骄矜自持,凌人傲物。
第七种,‘卑慢’——你不就是有个好爸爸嘛,你不就是天生聪明漂亮嘛,你不就是走狗屎运了嘛,你不就是早出生了几年嘛,你不就是嫁了个好老公嘛……否定他人成绩的同时合理化自己躺平的无奈。
这贪、嗔、慢与无明四大功课,都过关了,那也就可说是入门的修行者了,即在‘见惑’上取得了须陀洹果。试问亥母娘娘您这四门功课过了几门?”亥母有点儿不高兴地问:“你刚说了过六门功课,就可进入第三果阿那含,这阿那含意为不还。我知道只要通过了欲界思惑的九门功课,都拿到学分,就可以在暑假后不再回来上课了,所以这第三个果位叫做不还。拿到这个我就不再是幼稚园里小班的小孩子了。这贪、嗔、慢、无明才四大功课,还有两种是什么?你说来听听。”人合说:“入门见惑有八十八种功课,分在苦集灭道四谛之下,是自己见识上的扭曲,我看你不见得都已经达成。过了五识见惑这一关,就是思想之迷惑烦恼了。贪爱染著,迷而不觉,简称思惑。其实就是头脑思想上的认知扭曲理解错误。”刚还盛气凌人的亥母此刻显得有些泄气:听闻八十八见惑、八十一思惑,这要修习到猴年马月啊!
人合此刻话锋一转,突然说:“我听世尊如是言,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你只要在前五识处不着相,做到‘相空’就能即刻得解脱。”亥母眼睛一亮,赶紧好奇地问:“那二果斯陀含果可有方便法门?”人合说:“若我非我,那这头脑的思想知见亦非我之烦忧,只要做到身空,那思惑何所依?”亥母笑了,小姑娘般笑得很好看,就好像吃到了心喜的糖果。
她催促道:“细细说来。”
人合说:“二果斯陀含又名一往来,但实无往来。此间肉身非我,灵界法身可当真是我吗?不在神魂法身上着意,那这法身皮囊又怎能困住娘娘?”亥母笑着拍手说:“好好好!红尘中非我,法界内非我,若我非我,何以困我!那第三果‘阿那含’呢?”人合说:“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娘娘若得证此果,就可以无需在此处继续张罗忙碌了。可不再入欲界这幼稚园中上学。”亥母催促地问:“如何能做到?”
人合说:“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若肉身非我,法身非我,我可当真来过此世间否?我未曾来过,又何谈离开?我未曾离开,又怎说再来与不还?破阿那含瓶颈其实很简单:
此境非境,此我非我,把自我意识的焦点从法相神魂为我的执着上挪移开,散化掉,做到空心、空性,自然有相之灵界就无法继续再束缚你了。”亥母雀跃欣喜说:“那我岂不就已经可证四果阿罗汉了吗?
我得阿罗汉的果位吗?”
人合摇头苦笑着说:“我看你得不了。”
亥母立刻紧张了起来,睁大了眼睛看着人合,好像受了委屈的小姑娘,嘟着嘴说:“为何我证不了四果阿罗汉?为什么啊?”

人合凝视了亥母很久,一言不发,把亥母看得很不自在,一个劲儿催促人合告诉自己证得四果的奥义。人合突然说:“你不是真亥母,你是谁?不说实话,我不会再告诉你更多的心得窍门。”亥母明显一怔,眼神闪烁游移,思量了一下说:“你误会了,我真的是莲花生的道侣,和狮母共侍一夫。不信你可以问狮母与莲花生去。”人合眯起眼睛看着她,缓缓地说:
“你修行万年,无法破境,自困此境中这许多年,你可知为何?你此时法力通天,手段万千,信徒百万,却无法离欲得道,你可知为何?”这显然戳中了亥母的软肋。她眼神中有慌张、有犹豫、有渴望、有气愤,她确实想通过这个晚辈获得佛经中自己没能参悟透的精髓,可此时被他拿捏教训,让自己这藏地大神很气恼。显然眼前的男人已经知道自己渴望万年的答案,自己此时发威闹翻脸了,他闭口不说,自己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亥母又想通过读心术来从人合意识里直接抓取答案,可对方脑中是一片虚空,无从下手——要知道读心术、意识查阅有一个很大的局限,那就是若对方不过脑子想一遍,自己是无法从对方意识里摘选出未经思想组装的逻辑链的。
亥母没辙,脸上变换了多种表情,猪脸、怒目脸、少女脸,最后决定用少女脸委屈的小表情示人。
亥母说:“好吧,我把我的经历简短地告诉你,但你不可以告诉别人,更不可告诉绿儿。之后你要告诉我四果得到的关键奥义。”人合点头说:“好的,我答应你。”
亥母慢慢凝化自己的形象,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往。她说:“我在人间的故事就是藏地密宗的发展史。”亥母陷入回忆,开始讲述自己与藏密的发展史:
“高原之上原本有一个很古老很古老的教派,名为苯教,是万年象雄文明从昆仑巅上带下来的信念体系。不过这个教派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每一代部族的首领都必须得到大祭司的认可才能承袭王位,那些好勇斗狠、心术不正、贪婪自大的王族子弟是无法被上苍祝福、统治人民的。
在公元630年时,高原出现了一代霸主的秧苗,他叫‘松赞干布’,他相信只有科技和武力才能让部族强大。他渴望更大的权力、更广袤的领土、更多的奴隶。苯教的祭司限制他的行动、制衡他的权柄,让他很不高兴。于是他决定在藏地削弱苯教的势力,降低苯教祭司的话语权,分流民众的信仰,从神的手里收回军政大权。
他四处征战,扩张领土,抢掠奴隶,发展商贸,率五万大军要求尼泊尔王与自己和亲,迎娶了尼泊尔王的赤尊公主。公主嫁过来后,在藏地建立了大昭寺,开始供养佛教释迦佛、不动明王等三尊佛像,有计划有步骤地削弱苯教的影响力。
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亲率二十万铁骑,入川求亲,两年后迎娶了文成公主入藏。并借此在藏地盖了小昭寺,同时引入了中土佛教,再次稀释苯教在藏地的影响力。这两位被迫和亲的公主,就是白度母和绿度母使用过的肉身角色。”人合睁大眼睛,看着盘坐在地上保持古怪礼拜姿势的绿渡母,骇然:“你说什么?她,她是文成公主?”亥母点头,淡淡地说:“可不是嘛,都是苦命的女人,一辈子青灯古佛地成为了政治军事的牺牲品。藏地与中原为了粉饰这男人间的政治交易,我知道日后把这事说得很美好,可是只有我们女人自己知道,自己的这一辈子是怎么过来的。
两个苦命的女人没有相互宫斗,而是彼此怜惜成为了姐妹。
她俩因把释迦佛法与中原佛法引入藏地,后来被藏地佛教视为度母,这些年下来就一直保持着这一身份。

多半你也能想到,那昆仑苯教在高原已经流传数千年,而佛教那时不过千年,且教义、教礼、仪轨、讲究、说法,在中原佛教和原教旨间有很大差异,这形成了藏地在那段时间里,三教并行,黄教、红教、白教,而且三教信众因此出现很多武力政治,大多为了抢地盘、抢信众、抢话语权、抢奴隶和金银赋税。
为了抢占地盘,压制各地苯教势力,松赞干布在位期间,于藏地各个交通枢纽、地形要害处建立了十二座大型佛教寺庙,名义上是压制魔鬼。大量苯教巫师因此非常不满,为平息他们的抗议,安抚百姓对立的情绪,松赞干布将苯教的雍仲标志和传奇故事画在各个佛寺的墙上,名义上三教一家,谁的信徒都可以在寺庙中找到自己信仰的神佛,不搞种族歧视或宗教歧视,并且信仰自由。就此,一种奇特的新多神宗教就诞生了,名为花,即大杂烩之意。
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这样的乱局持续了百年。高原地区民不聊生,战乱四起,暗流涌动。苯教不甘千年基业被蚕食,信众流失,几次尝试剔除高原佛教,搞灭佛运动。公元八世纪起进行了长达二百年的朗达玛灭佛运动。朗达玛本人兴起灭佛运动不久后,遭佛教高手暗杀。后来的事恐怕你也就都知道了——四教并存于藏地,苯教甚至慢慢势弱到无法维持三庭抗礼。”人合疑惑:“不是红白黄三教吗?怎么多出一个来?”
亥母笑了,说:“这就要说到我家男人了,他名叫‘莲花生’,入藏地前在那兰陀寺学法修行,位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旁。
藏地灭佛运动搞得藏地政治宗教格局大乱,那时的藏地王‘赤松德’想继续扶植佛教的原教旨派,于是请他入藏创立僧团,并整合文成公主遗留下来的中土佛教势力残部,与苯教势力分庭抗礼。
我家男人是首位将‘弥陀身、观音口、释迦心’身口意三密具体修炼体系带入藏地的大师。这结束了过往多年的迷信时代,而让三教之人都看到了真正的修行法门。因此藏地三教中人都很尊敬他。这不,就有了第四个门派‘实修藏密派’。”人合问:“那这些与你、还有狮母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就成了你家男人?”亥母说:“莲花生他有七个道侣伴修,我是其中之一。那时我的肉身角色名叫伊喜措嘉,原是卡千国的公主,和亲时被送给吐蕃帝国皇帝‘赤松德赞’做妃子。赤松德赞邀请莲花生大士来西藏弘扬佛教时,把我赐给了莲花生大士做暖床弟子和明妃空行母。
和我要好的姐妹是曼达拉瓦,她被莲师叫做马空行,我是猪空行,和你有些渊源的那个是狮空行,我们来自各个国家地区,还有牛空行、猴空行等。我和狮空行被任命为后宫姐妹们的管理者、护法者,要有苯教的人想要刺杀他,我们会挡在前面保护他。”人合问:“你们七个当年被信徒如何称呼?”
亥母说:“我们七人分别是卡千的措嘉佛母、雪卡的金刚湖女、丘罗的光灿礼拜女、卓地的玛婷玛女、玛尔贡的珍宝顶饰女、钦地的闪光女,以及汝杨的马提女。莲花生在那时教会了我们许多真知灼见和修行的实际操作方式,让我们可以在摆脱肉身后的这些年里,持续在世间修行精进。

我记得当年,莲师同时教我们七人道理时,他说:
年轻的女子们,谛听。明觉心既非男,亦非女。本自即有的觉性,此法性,既不高慢,也不卑微。本自即有的法意,既不高,也不低。一界(唯一明点)的自性超越增、减。佛意超越维度。事物与其自性并非二元对立。
一旦你了悟自己的心即是佛,便不需要再往他处寻找佛。了悟自心自性,并于此修炼。尊敬你的上师与诸珍宝上师,并尽力以符合佛法的方式生活,那么虽然生为女子,你却是明智而庄严的。
本自即有的了知,此觉醒心,不是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所形成的。此外,它既非男,也非女,亦非中性,且功德上并无差别。它是本自即有、本自生起的本然现前,是无生的法性,离于死亡、迁转,以及毁灭,法性之中没有变异的恐惧。
因为这个心所显露的念头是觉性,因此无须努力或修炼。念头在其中生起,又消融返回其中,有如空中的云一般。
法身就在你之中。由于它从未被形成,轮回从一开始就是清净的,它不会投胎转世而有肉身。法性的游戏是慧观的自性,一旦你了解这一点,身为女子就不再是低下的。若是无法认识法性的自性,即使出生为具有威权的国王,也无法停止轮回之流。
无论如何,除非你了悟无生法性,否则没有任何事能帮得了你,这就有如不孕的女子无法生出孩子一般。然而,一旦你了悟无生法性,你就不需要再受生。
尽管如此,像你这样的女子,聪慧不足以修持佛法。你既缺少坚忍的铠甲,也没有能力修持;你的智力薄弱,难以向你示现法性的自性;你的胆小软弱使你无法了悟它,极少有女性能在佛法的修持上有所成就。因此,你应该全心全力地付出,用心修持。
我们七名女子因此证得了悟,并对上师的教诲感到欣喜。顶礼莲师,绕行他服侍他,献上丰盛的荟供。卡千公主措嘉佛母由于顾念后世众生,便将莲师当时在晶珠松岭的话语记录了下来。”亥母收回看向远方的目光,看向人合,说:
“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你现在能告诉我,第四果的秘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