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周的休整,珍感觉自己状态好多了,周一按时重新进入“通讯”状态。
首先,赛斯评论了珍当前正在读的一本心灵书籍《未来就是现在:预知的意义》,是1961年出版的。赛斯说:作者曾经有过自己的心灵体验,并能够从这些经历和自身的直觉中汲取知识。他一直在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去尝试着表达出那些跨维度的真相,在某些层面上他的描述确实相当接近真相,但依靠直觉性的信息,他通过无意识书写提供了超越逻辑运作的最直接的体验表述。
所有的实相系统都是由感知这些系统的个体创造或构建的。所谓的预知经验并不是什么特殊现象,它们在人们未曾察觉的意识层面下不断发生。想要开启预知能力需要具备跨维度感知力,即与内我配合,使用内在感官去看伪装层内看不到的内我人生剧本。一个不懂得如何与内我交流的人,是无法获取预知经验的;同样地,要感知到鬼魂,也必须具备运用内在感官的能力。

你们所谓的鬼魂并非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它们一直存在于它们自己的实相系统中,无论你是否能感知到它们或承认其真实存在。
一些与“鬼魂”的接触是由“感知者”自己构建出来的,基本上是由观察者自己的心灵感应引起的。但并非所有被遭遇的鬼魂都是这种自我意化出来的。然而,在物质系统中出现的鬼魂,必须由“感知者”透过自己的想象投影构建出来,如同角色在自己的伪装实相里构建所有其它的物质实相一样,因为你是你自己梦境的唯一营造者。
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鬼魂”的本体是由“感知者”构建出来的。感知者只是构建了他自己伪装实相中的鬼魂形象,如同角色在自己的世界里构建同时代中自己世界里的其它人物之实体形象一样。
但是值得注意与知道的是,当角色我投影鬼魂的形象到自己的实相中时,其鬼影的造型“实体形象”需要获得被构建意识体的同意,就好像公开使用某人的照片或涂改某人的照片时,需得到对方的同意一样。如果那个意识体有自己偏爱的法相造型,那应尽量下载那样的形象,以保持双方的心灵感应信息是一致的。
感知者以意识信息的形式接收到心灵感应的信息,并在自己的伪装实相内构建出自己“看到”的鬼魂,这个过程和一个人死后根据自己生前的形象构建出鬼魂的过程完全相同。
我们曾谈过的初级物理建构和次级物理建构,这些分类适用于所有需要在物质层面形成的意识形态,无论其本质如何。
区别不在于构建方式,因为构建的方法是相同的。例如,A先生在卧室里通过心灵感应接收到了他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弟的想法。如果他只是接收到他兄弟的念头,比如:“我快要死了,真希望能和我的兄弟道别。”那么,接收者可能会在自己的卧室里形成一幅他垂死兄弟的显像,并将其感知到。
A先生在自己的卧室里确实看到了自己兄弟的投影形象,但那只是A先生在自己实相里为意识波信息给出的配图。这就是一个“次级的物理伪装相”建构。然而,如果这位垂死的兄弟在死前或死后,通过出体进行瞬移,并真的拜访了自己的哥哥,那么A先生看到的鬼魂确实是他的兄弟,但所见的鬼魂形象与状态,都是接收者自己的思想产物,是A先生为对方构建出了鬼魂的形象以便感知它为真实。这种情况,我们叫其为一个“初级物理建构”。
“次级的物理伪装相”是纯粹自己想出来的画面感,然后投射到伪装现实中让角色我看到,这个过程中“客体”其实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
初级物理建构是确实有其它意识体参与到了意识互动中,但其形象造型还是观察者主体意识想象出来的。
你们应当牢记,没有任何东西是被直接“看见”的。角色我总是在自身周围形成这样的构造物,借由这些构造物来让角色坚信自己是活在一个现实维度中,而不管是初级物理建构还是次级的物理伪装相,构造成相的方法是相同的,这与所要感知的意识体本质如何无关。
想要让角色我在逻辑上认为自己真的经历过某一实相,就必须要给角色的外在感官投送一些感观图像。在角色的伪装实相中,不管是否有其它灵体参与了互动,感观图像总是以相同的方式被建立起来,无论你想感知一个苹果、一颗星辰,还是一个其它人物。它们都是以相同的方式被内我投影给角色我的,并借由角色我的意识构建成相,无论你的逻辑脑是否能觉察到一个必须被显化的“思想”信息波,或者必须被显化的意识体伪装形象。其投影的显化技术与方式在梦宇宙的电子矩阵中都使用了相同的运算方式与显影技术。
你们或许已经注意到,在我们的实验中,珍经常描述自己在脑海中看到的图像,但这些被珍感知到的“视觉图像信息”并不是我投送给鲁柏去感知的。我并不是以这种方式向鲁柏提供的信息。
就好比我投射一个信息,信息内容是一只神圣的白象。鲁柏会在意识中搜索相应的白象造型,然后把这印象投射推送给珍的脑海;珍会在脑海中搜索与神圣白象相关的记忆,并调取出来,成为意识可见的形象底版,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尝试着描述出来。

这些角色我脑海中所见的图像,不是来自于我赛斯的思想,通常是由多层转译形成的。我试图指导他生成怎样的视觉形象,但在信息转移与转译过程中,感受者只能比对自己意识库存中的已知,来理解信息中的意思,所以一个人或其神魂,了解与知道得越多,在信息传译过程中形成的扭曲就越少。
事实上,你可以通过研究在你们这个伪装宇宙中没有的实际物体来理解我在说什么。总的来说,角色我的感官印象是独立于物体本真本质而存在的。
比如说我告诉你,有个穿着红裙子的美丽女人走过了十字路口。这时鲁柏心目中的美女形象与珍脑海中的美女形象或你约瑟理解的美女形象都是不同的,那红裙子的款式也是不同的,你能看到的只是你想象力的极限,而你想象力的极限受制于你见识的多少和见识过些什么。
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你们,我的朋友们,你们根据内心的期望构建你们角色在经历的物质宇宙和私人环境,因为它们完美地反映了你们最深层面的内在实相。这或许是我能够提供的最接近基本实相的东西。我们所有的资料都源自于此,而资料中包含的其他任何信息,都是从这一基本陈述中衍生和流露出来的。我并不是在用象征性的说法,而是完全字面上的意思。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关注那些进入你们感知范围的不公、灾难和羞耻等现象时,你们实际上是在助长它们的存在。这一点可能会与你们的“常识”相悖,然而,注意力的集中确实会强化你们所专注的事物,说直白些就是你关注什么就体验什么。
当你们集中精力关注破坏性因素时,你们在两个方面都输了。一方面,因为专注于它们,你们强化了其破坏性的特质;另一方面,你们本来可以专注于建设性特质并加强它们,但是现在你们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举个例子,我们来谈谈你们的朋友和她的肿瘤。这个肿瘤是由她的内在专注形成的。她对肿瘤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至于在潜意识中,她把自己的能量集中到了这个方向上。实际上,在病灶被物质化出来之前,肿瘤就早已在她的头脑中存在很长时间了。
如果她的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因素上,专注于正面的、而非负面的品质,那么不仅这个肿瘤根本不会存在,相反,她会在这一过程中构建出某种正向的成长,例如心灵层面的精神成长。
从破坏性溃疡以及肿瘤的形成,到任何简单物体的构建,甚至是鬼魂的构建,所有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与内在的专注和聚焦方式密切相关。
无论如何,你们都会试图将自己对实相的内在认知投射到物理现实之中。你们的物理环境及其各种状况,正是你们自身最根本实相观念的映照。如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你们的内在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而物理实相中任何最微小的改变,都是在内在自我中首先被创造出来的。
一旦你的认知发生了升华,那人生的实相也会发生巨变,神魂将进入到其它自我平行实相中,关注其它更优秀、更健康的角色我是如何走完此生。
个人实相、集体或共享的梦境
你们的物理世界显然是由共享的感知所构成的,而集体梦境当然也是同样的性质。集体梦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它们主要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意识层面,并与你们所谓的“世界图景”相关。
这些集体梦境帮助塑造了某个特定时间点上地球上的人类状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现实中的人类境况正是这种集体梦境的结果。
人格片段进入角色经历伪装实相,走过其一生的过程,往往会涉及到个人的梦世界、小集体的梦世界,比如我们现在;还有共享的开放性群体梦境,比如你们去市中心或大型集会。
接下来我们会非常简要地谈谈集体或共享梦境。
实际上,集体梦境有多种类型。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具有近乎普遍性的那一类集体梦境,也就是说,你们星球上的大多数人在平日里都生活在这共享梦境中。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由特定群体所共享的梦境。
这种特定类型的梦境与解决你们物质实相的某些问题有关,它们通常并不是预知性的。如果你们感知到它们,它们可能看起来是预知的,因为其中许多事件后来确实会发生。但它们实际上并不是预知梦,而是很大程度上是它们促成或导致了物理世界中事件的发生。

这些梦境,比较而言,发生在荣格所称的“集体无意识”之上。如果你们能够感知这些梦境,就能大致了解未来主要的物理事件,因为你们将会看到它们正在被孕育出来。
这些梦境通常与影响许多国家的重大事件有关,它们主要反映深层的意图、愿望和目的。有时,这些梦境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能够引发深远的世界性变革,无论是有益的还是破坏性的。
然而,一个个体的重要性,远超你们曾经想象的,因为在这里,情感的强度、意图的专注程度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怀有强烈的意愿,无论善恶,都可以在实际作用上压倒一百个人。在梦境状态中,领导者也可以崭露头角,并让自己为人所知。事实上,在物理现实中他们被认识之前,人们早已在这些集体梦境中认识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