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位面中的这个所谓的我,是由肉身、情志、心神、灵智构成的复合体。
人们常把内心世界里的心神当作自我的意识焦点,但其实它只是自我的生存人格,就好像开出租的司机一样。内在神魂借由这“出租车”经历与游历所谓自己的人生,渴望透过此番经历获得感悟,进而有所领悟与成长。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隔阴之迷的作用下,我们沉浸式地参与这一场生命的体验。参与闭卷考试的过程中,了解与认知自己当前的才能与问题都有哪些。并透过对自我行为与这些行为活动获得的反馈,来不断矫正自己对自身的认知,并调整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在过往,此类反思与自省大多发生在中阴阶段,矫正的作用发挥在下一场人生规划中。但高维发现这样的自修方式自我成长较慢——醒来懊悔、入世即迷,如此反复意义不大,于是提出了教育改革并展开了试点实验,在这一前提下有了赛斯资料。
在第六部中重点讲述了:
●生存人格对角色的作用与其运作的原理
●生存人格与内在神魂的差别
●如何借由冥想或“梦游”完成角色我的内在解离,并以神魂的状态达成跨维度意识访问
●这样的出体体验对我们有哪些认知上的助益,又需要注意哪些常见问题
●如何快速学会出体旅行
●在出体旅行过程中的自我保护与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在第六部里,赛斯针对健康问题给出了更多疾病自愈的实操指导,包括:如何在两个月内自愈肿瘤、重症过敏的自我疗愈、焦虑症的自我心理调节等临床指导。
第六部的内容已经脱离早期的基础知识教育,开始了比较深入的课题,里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可谓干货满满,但需要学习者对之前的整个名词体系有全面的认知,才能明白思维框架是怎么搭建起来的。

细雨
202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