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 章悲伤的长河

忘川水畔望彼岸,奈何桥头怎奈何。

黄泉路上故事多,三生石前叹执着。

话说女人站在忘川水畔自言自语,好像个神经病般。不过此处怨灵痴鬼无数,谁也并没真的在意多出这一个。

女人惊愕于内在意识告诉她:天堂就在此处——这与她美好的憧憬实在是差异巨大,因此提出质疑。

内在的声音说:​“你理解错了,天国不在地狱里,这里也并非地狱。此处统称黄泉路,是灵界中的一处独立空间。它衔接多维灵界与伪装实相的现象界,成为灵体进出物相界面的角色我时的一个中转缓冲地域。

在这里,那些从自己角色中退出的自我意识体们,要经历自己心境的幻像,即心湖,渡过界河,放下对角色故事线中情景剧与人物关系的种种执念,从对自己角色为我的认知中慢慢退出来。然后重新用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审视自己经历过的人生,并透过这审视发现自己在各种节点上都做出过怎样的抉择。

系统会问你: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有可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你是否渴望回去再尝试一次?并做得更好些,以便获得全然不同的人生体验与感受不一样的大结局?

接引灵会问你:为什么当年你会那么做、那么想、那么说?

起心动念间到底哪里存在认知的偏差和理解的问题?​”

女人插嘴问:​“此处为黄泉,是因为那山上有黄色的泉水,还是这大河的源头是那黄色的泉水?如果这里不是地狱,那天堂与地狱在哪里呢?不会我被你忽悠着过了界河就直接落入地狱中吧?我可是想上天堂的呢。​”内在的声音说:​“所谓的天堂、天国、福地、外星、地狱、阴间、异维度场域,还有种种宗教传说衍生出的群体意识实相,它们都是灵界中的并存平行亚空间实相场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就是这个。而这里就是连通与贯穿所有场域的转场地,黄是五行之中土之色,泉是指源泉出处涌现之地。

灵体们在这里出发,进入各自‘想往’的界面,又在这里退场,从上一场生命的角色历程中解脱。​”

“如果这里是所有界面的中转地,那最初人们又是从哪里来到这里的呢?​”女人好奇地问。

内在的声音说:​“来处即归乡。那些完成了自己心愿、并得到了全部领悟认知的,最后看破了重重幻梦所执,融入了光中,就好像大家来此时那般。​”“光的那边是什么?你去过吗?我之前看到过一棵巨大的参天古树,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女人问。

内在的声音说:​“我此刻的灵体还处于灵界,那里虽然已经是修行者们口中的圣地,但其实还是灵界中群体意识化生出的一个信念所执的集体实相位面而已。我也在找寻与光同尘的方法,或许你的经历可以为我带来至关重要的思想启迪。

至于你说的那棵神奇的生命之树,我无数次地在冥想与梦中见过它,我知道它凝结出无数的智慧果实,而你我就是那果实落地化生出的。那棵大树好像叫普鲁沙,但之后有个叫‘上地’的,它成为了群体意识的领袖。​”“你在群体里是什么地位?我和你、和群体有怎样的关系?​”女人好奇心更甚。

内在的声音说:​“我在寻找对生命的通透全然认知,我渴望融入全然,但还没能找到方法。你是我的助缘者,就像我是你的助缘者那般。你透过我找回你自己,我透过你打破未知的瓶颈,获得必要的领悟。你经历实操,而我建言观摩。​”​“如果我不想听你的建言,或决议按自己的道理去行动,会怎么样?​”女人问。

内在的声音说:​“你有绝对且全然的自由的自主自我意识,你随时都可以忽视或屏蔽我的内在意识流,但我真心不建议你这样做。虽然你已经来过这里多次,但在那自我记忆与全然意识最终觉醒前,那一叶障目的系统帷幕还是让你无法有效地运用自己过往的经验与记忆。​”“为什么系统要这样做?它看着我们无头苍蝇似的乱撞,这很好玩吗?如果我们都具有之前的记忆,可以少走多少冤枉路啊!”女人愤然地说。

内在的声音说:​“同样的这个问题,之前我也被困扰了很久,直到当我有觉知地发现多重平行实相后,我明白了,在多重平行人生中来回经历的我们,如果提前知道了自己的一生与那些在意不过是万千副本中的某一个,你还会全力以赴吗?

你还会全情投入吗?你还会欣然憧憬吗?

当你早早地知道,你的鸳大哥会因你而死,会抛下你步入光中,你还会选择爱上他吗?当你早早地就知道了王府内的种种险恶,你是否愿意在那里长大、甚至选择出生呢?一步步回想下来,其实无知带来无畏,而无畏让更多的可能性得以展开。这些不同的可能性看似一个比一个糟糕,但却让你借此得到了自我内在意识成长的契机。​”“我们是什么?玩具人偶吗?为什么?为什么要在这里往复不休?我不想再入轮回了,我要永远地离开这里,获得最终的解脱!我听说只要能步入天国,就可脱离轮回之苦,我要去天国!”女人愤然。

内在的声音说:​“你在扮演此生角色前,曾经历过累世僧侣,最后安住在天国。​”“我既然已入天国净土,那我此刻为什么还在这里!”女人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内在的声音说:​“你和我一样,只不过你我寻求了两条全然不同的解脱之道。可惜你我在各自的天界都未能找到真正的出路。你在净土过了数千载,然后决定再次入世。​”“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女人迫切地追问。

内在的声音说:​“那里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聚散离合;没有所欲不得,也没有辛苦劳作。一切都是最完美的状态,相亲相爱成为永恒的唯一主旋律。可是那里却留不住人。​”“这怎么可能!我脑袋进水了吗?离开那样的环境,再入红尘受苦!”女人不可置信地质疑着。

内在的声音说:​“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你看这两岸无尽的彼岸花,可美?但若让你凝视它百年呢?当无尽的重复在无所事事的全然具足中发生,而你发现,自己还是不死不老不休不朽之身,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那起初会无比美好幸福,但慢慢地就会变成稀松平常,再之后就是无聊和无趣的平淡。当百无聊赖成为一种无法打破的常态,当这常态又没有一个可跳脱出来的期限,那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了不是吗?最后你发现,无欲无求的永生不是祝福而是诅咒,结果你崩溃了,你寻找各种方式,渴望打破那结界,逃离出那片净土。当然你成功了,但能看破并逃出来的人确实不多。​”“我记得当年饿肚子时想,要有个馒头就是幸福;在王府吃上了馒头想,要能吃上王爷王妃的鱼肉大餐就是幸福;可当我被幽闭在那小院里,每天衣食不愁时,我觉得美食华服的无所事事简直就是煎熬。我只想能逃出那院子,哪怕回乡下自己去土里刨食吃,也比每天望天做笼中雀强。

记得当年我牙痛得很,不敢吃东西,就是因为小时候太想能吃块糖了,自打身孕后,吃糖管够——那时我真的觉得太幸福了,甜品每天吃到饱。可几个月后,我连看都不想看到它们了。

原来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王爷放着好日子不过,又是节食又是吃野菜窝头的,后来我才知道,匮乏让活着有了个奔头,不然每天醒来真的会无聊死的。当一切都唾手可得时,那真的不是一种祝福。活着万般无聊又无法逃脱,那日子才苦呢。​”女人若有所思地呢喃。

内在的声音说:​“是啊,世人的一生总有各种不如意,在患得患失间慢慢老去,最后离开自己的皮囊,留下诸多遗憾。

所以人们总是希望能体验一次本自具足的生命历程,不老不死不病不殃,没有聚散生灭,没有所思不遂。这样的想法构成了一个集体意识实相,为有这样想法的人们带来可以体验此类感受的亚空间领域。为了让这些人真切地领悟到绝对饱和态是没有可持续性的这一基本事实,进入这一领域的条件非常苛刻,而想要离开那一领域更是难上加难。当生命中只剩下一个味道,那甘甜起初是芳香诱人的,但等你被泡成了蜜饯,继续持续万年的浸泡就成为了酷刑。​”

“我是怎么从天堂里逃出来的?那我之前可去过地狱吗?​”女人好奇地问。

内在的声音说:​“具体你在那里最后是怎么打破幻境走出来的我并不知道,因为你我的记忆还有很多没能达成融合。不过我听说在那里的人都有当救世主的执念,把世间大戏无比当真,一个个的不是在世间放生,就是劝人积德行善,要不就是去地狱里抢人去天堂。他们感觉这样做,能对自己或世人形成莫大的助益,可惜他们做这些事时,其初心与理论与大道本真相逆。

要知道我们在意识界、灵界、现象界中穿行,其实只为了一个很质朴简单的目的,那就是了解自己的所长与不足,并透过经历获得自身的成长,借由在所有面向上的不断尝试,达成最终的意识完形。如果你明白了这个核心本真,就会发现在幻梦所化的现象界救苦救难、许诺天国无忧,其实是一种执着的造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有自己的经历要去品鉴,强行好意地打断或干预他人的人生课业,那不是帮忙而是捣乱。你说道理给这个世界,有缘者听闻而自觉自省,那是功德;但若牛不喝水强按头地出手、乱人生命铺陈人生蓝图,那就是作孽造业了。

我知道在天国中,若菩萨想要证得开悟的果位,成为佛,进而最终得大解脱离开天国,需要破执,即放下渴望成佛的心愿所执。当你不再想成为什么、到达哪里时,你也就真的完成最后的破幻之觉悟了。好像这种状态叫做是静安之喜乐。​”​“如果我都能从天堂逃出来了,那就证明我至少已经成佛了,那为什么还会下了地狱呢?​”女人追问。

内在的声音说:​“说来也可笑,能力越高、成就越大,言出法随的效果越显著明显。过去你总是在嘴边挂着一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当年你自觉这是一句很高尚的禅语,可惜在开悟时,所有你的心愿都会被显化满足,正所谓口含天宪,你刚出天堂就入地狱了。​”

“那我又是怎么从地狱中逃出来的呢?​”女人此刻化身好奇宝宝,十万个为什么。

内在的声音说:​“此事话长,简短解说的话,天国地狱其实都在灵界中,甚至比邻而居,只是各不相认。其实它们都是群体意识显化的结果,一个人在地狱里呆多久、看到什么、经历什么,都依据其内心中生前被灌输过怎样的认知念头。

西方人、中东人、东方人的地狱天堂全然不同,各自有各自的故事体系和实相显化;但维持这一幻相显化的基础程序却是相同的一套矩阵体系,那就是从你的脑海里读取出你当真的认同的理念,构成你所见所感所触的外在景象,生成你认为合理的人物与人物关系与你完成互动。至于你会在这幻相里被滞留多久,全看你对此认同与当真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你自己给自己量刑,自己给自己审判,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然后自己经历所有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地狱如此,天堂如此,人间亦是如此。其实哪里有什么人间啊,那不过也是灵界中的一个显化位面与层面而已。我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灵界,只是在这大游乐园中,换着项目玩而已。​”“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不想、不欲、不谋、不造作,眼前的这虚景就是消散掉?就不用去渡河、爬山、斩心魔了?​”女人有点儿兴奋地赶忙追问。

内在的声音说:​“是也不是,就好像早先你在自己的心湖之荒漠中一样,那里是荒漠还是都市、是海洋还是火焰山,都是如实地体现或说映像出了你真实的心理状态。你想或不想、说或不说都无法改变你当下真实的如是。就好像一个赌徒或酒鬼,指天誓言不再赌了,不喝了,他那一刻的心里也确实是那么想的;但系统看的是你日积月累真实地做到了什么,而不是你说了什么、一时在想什么。一个人装模作样地哪怕祈祷一辈子,若没能做出并做到改变自身习气与基础理念引领的作为,他渴望的显化也是不会发生的。

你在大漠里做得很好。确实在很多时候,不添乱就是帮忙,但很多人把这件事做成了躺平,每天就是祈愿天上掉馅饼、好事自然成。要知道有目标没行动是无法完成显化浇筑的,小我不添乱是尽量减少节外生枝的额外麻烦,可不是真的就无为空想了啊。

就比如你眼前的这条界河,你就必须要亲自一步步地自己泅渡过去,谁也无法替你完成这一过程。但如果你在渡河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不起杂念,那你就可以像大神那般一苇渡江,或像基督那样如履平地。

可是如果你一旦心中有过、哪怕闪过一丝自我质疑,那你就会掉入水中。当然落水也没什么,照样可以过去的,但若那时如果你心中升起惊恐彷徨,开始胡乱扑腾,心中闪过种种死法,怨怼懊悔嗔怨之心淹没了理智,你就会被那江水吞没下去,随波逐流感受暗流汹涌,沉浮翻涌下看不到彼岸在何方。​”“这渡河之法,你且详尽说说?我可不想到时有什么闪失意外。​”女人关切地追问。

内在的声音说:​“我所知的渡河之法,无外乎自渡或他渡。

那渡船或奈何桥都属于他渡范畴,看着好像都顺利地去到了彼岸,但各自过去后会进入不同的后续实相体系中。

其实东西方还有中东、埃及、玛雅等文化圈各自形成的一套内循环的灵魂周转体系,因为知见的闭塞,当灵魂脱离出故有肉身后,依据生前的宗教见闻,就会只能看见自己生前习得的人文或宗教认知里的部分实相,也就只能再次投身入相同的文化圈实相体系。所以我不建议你去走桥或乘坐法船渡江。

如果你此次自渡成功,那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全然的自由灵,从故有的固有认知中脱离出来,完成达成全然认知的基础认知拓展,摆脱自我认知的自限性和所见实相的局域性。​”“这自渡之妙法,可有什么玄机讲究与注意事项吗?如果那么简单,这万千年来,想来早有无数人借此脱困了。​”女人望向涛涛江水,抚心自问。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