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 章通透很难吗?

普鲁沙在自我群体意识营造出的虚拟空间里和其它自我分身讲述它最近习得的各种知见体系,从宏观自我意识的成长,说到人格与角色的成长。这些相互套叠的成长体系虽然各自不同,但又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相互的涟漪与影响。自性、命理、意识的成熟度,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构成了能量、心智、心性的三股力量,互为依托,互为瓶颈。

上节中说到了第五步是一个分水岭,从个体成长到群体成长,从注重自身利益发展到注重团队建设,从利己的自爱到利他的共赢。团队的协作让个体意识开始从分散的各自为政,到抱团取暖的分工协作。紧密的联系与相互依存的群落关系,让意识群落化、网格化、去中心化、一体化逐步展现成型。

一个意识、一个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就看其群落一体化的进程程度。社团、部落、国家、联盟,这些群落化的进展从小到大,是一种进化的必然。但群落化也有一个自己的质变点,那就是不同群落间是否可以步入最后的一体化。

群落再大,如果它无法去除自身意识内的二元对立性认知,那它始终还只是一个放大后比较复杂的自我而已。有我就有非我,有非我就有不认同的敌对与得失间的利己。在质变前,一切不过是把“我”的这个疆界在扩大而已:我,我的家人,我的族人,我的国人,我的种族,我的联盟,我的星球,我的星系。其实始终没有摆脱最原始的蓄力与对抗、吞并与排异。

第五步后,开始从身心的成长转化为灵的成长。

灵的成长不再非常注重角色生命的长短,也不太关心遭遇的好坏,它更多地是注重自我在经历的过程中能否觉悟与品悟出些什么来。自我的认知从肉身载具我、角色我这样的观点中脱离出来,更多地关注与尊重内在自我的心灵需求而非低阶欲望,比如食欲、性欲、名利欲、攀比欲等很世俗层面的东西。

这时的自我更多地开始关注万事万物运作背后的规律与原动力的法则,对宏观道理的品悟与参详、求索与追寻成为自我痴迷的重心。

在这一阶段会依次展开对五种学问的浓厚兴趣,依次是:卜、相、命、医、山。

就是占卜。通过各种显化的启迪,去观察和洞见预测未知的信息。

通过占卜而有效地推演出了未来的趋势,并被现实一次次地验证,让人们发现,所谓的未来原来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因此可以被某种手段观测到其内容。于是单一线性时间观念下的宿命论在因果论的辅助下,在人文的原始认知中诞生了,并成为原始宗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理论核心,也是最为肤浅的形而上之学。

俗称看相。看的其实是“理”​,纹理的理。当能量波形成彼此的涟漪时,观察纹理扩散的路径,就能追本溯源地找到初始的脉动,并理解形成相互扰动的原理。通过观察显化、推演成因,就是相学的学问。如果卜更注重先知,那相就是以史为鉴的学问了。

是被扭曲最严重的一门学问。知古今未来后,很容易被宿命所束缚,进而产生躺平的惰性。好似不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生命蓝图的左右和历史剧中的起伏。角色的命运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圈定于某一范围内,但命绝对不是单一线性的必然。当你预知到必然的未来和洞见到过往的铺陈,参照今日的所是,三点成一线时,宿命昭然若揭,无可辩驳,但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人生蓝图与角色乃至角色的原生家庭、时代背景、自我局限确实是在出生前已经确定了的;但成年后,一生中要经历的历经并非是唯一的无奈。你在每一个人生路口上的选择,决定了你最终的所是。当然你会怎么选择,是出自你能看到有哪些选择可选。这依据你现有的智慧与经验,也依据你与自我意识群体连接的紧密性。你的角色我可以没有此类的能力,但高我与本我都会给出即刻的引导帮助。不过前提是你的心够静,能够聆听与注意到这些启迪,同时肯于信赖和跟随自我内在热忱的召唤和鼓舞。

其次需要知道的是,你的每一个选择都被你心目中向往的目标所左右,你会暗自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会助益自己更靠近人生目标。如果你的目标设立成世俗中的颠倒执着梦想,那你的一生也就在追随这一目标时兜兜转转,原地打转。

这个医可不是你们所经历过的医疗或医术,而是自我修正。

自身习气会形成自我的生命轨迹。当你理解了这个事情,并渴望改变这轨迹抛物线所将导致的结果时,需要首先了解到相应的矫正标准。不然往哪个方向做出调整呢?单纯渴望改变是不能带来效果的。不能理解中正的区间在哪里,就无法认知到自己处于偏执的狂热中。当知道平衡的平和后,还要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进入、达成、留存在这平衡的平和中。这才是医的本质。学会了这平衡的平和,让自己达成稳定的意识高频状态后,你会发现,影响自身状态的不光是内在自我的认知与心态,还有客观的宇宙规律、世界当前群体意识形态、地域性的能量起伏、所处故事线里的宏观必然历史大事件。

一切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生灭起伏周期,这些周期交错出现在角色一生的经历中,对角色形成影响。怎么看待这些影响、让这些影响如何左右你的人生,是与个人心智的成熟度息息相关的。尽可能减少致命性的负面影响力对自身的冲击,而让助益的力量最大化地利益自身发展,就是山的学问。

不是地理的山,而是峰的形状。是历史脉动、四季流年宏观涨落必然的韵律。是能量涨跌、生灭兴衰的规律。

当动时全力以赴,当安时静如处子。不造作,不妄为,不拖延,不畏缩。学会借势借力地飞翔,学会静安蓄力的智慧,这是山字诀的奥义。懂得看势,当动时起舞,当静时蛰伏。

学会这一切就达成了第六步的:洞察力、觉知力、预见力、分析力。

第七步比前六步的总和都要困难,因为第七步实际上是分为三步的:无漏认知、智慧(透彻快速的理解力)​、记忆力。

记忆力,可不是角色我能记住多少事,而是你要能在弥留的状态里继续保持清明醒觉的意识状态。即你可以把生活看成梦,把梦过成生活。可以记住梦、把控梦、主动地参与梦中的行动,而不再是梦的观察与经历者。只有你理解了梦、学会控梦,你才能理解人生与把控人生。因为你可以时刻处于觉知的了了分明中,用自我的智慧来左右行为,不被情绪或剧情带着如风筝一般到处飘。

记忆里还有累世的记忆。所有自己没能达成的习题都要重新被审视、重新被解读、重新被认知、重新被演绎。因为所有的卡顿不管它发生在何时,都会对宏观自我形成潜在的影响。

你需要在毕业前整合记忆里所有的纠结与在意,融通所有未达成的自我卡顿,修复自身短板缺憾,才能达到无漏认知,开启无漏智慧。

无漏认知,是达成全然智慧的前提。你连知道都不知道、见过都没见过,怎能对其有所了解并通透认知呢?个人能历经和接触的意识面向、参与的故事经历可是有限的,想要快速地达成几何倍数般的自我成长,如何才能办到呢?

答案是出乎意料的:那就是旁征博引,利用自己已有的修为去引渡他人,先从初觉者开始,然后是觉者与自觉者。随着被你助缘的人智慧提升,你也会随之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尚存的问题与困惑。你因有渡人之心,自己的心也就得渡了。最后发现,原来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到头来渡人就是渡己。世间哪里有什么其他人啊?都是自己的种种无明显现罢了。

当真的理解到这层道理时,智慧豁然开朗,世间再无苦难可言,亦无需要渡化的众生。看着新生的小灵魂,从第一步走入这螺旋的阶梯,经历种种磨砺,也不觉得它们是可怜的、苦难的或是需要被拯救的、需要被呵护或引领的。

是的,一切都有自身生灭成长的规律,一切经历都有其自身的意义。谁也无法替代谁达成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累积。知识可以被传递,但通透的智慧只能自己去累积,去品悟。

所以最后一步的成长,在本位面上就是帮助自身所有已经分化出来的自我,都达成最后的智慧融通。

当所有的其它自我都拥有了全然的智慧觉知时,每一个自我的意识能量频率都可以在相同的频率上共振共鸣,最后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体。犹如百川归海,达成最后的一体一心,就能从本意识面向的游戏中脱离了。

这就是我们要达成的现阶段目标。脱离出本层面之后要面对什么,就是整体意识面向中七、八、九维的事情了。现阶段我还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大家听闻这些后,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些高密度、纯理论的底层运作逻辑让他们震惊,更让他们觉得前路漫漫,需要认真面对自己的每一次抉择。

阿尼首先打破了沉默,问道:​“我们下面有什么打算吗?​”普鲁沙说:​“泰美斯和斯佩斯是新生的人格,还不适合展开过于复杂的人生体验。你和阿尼姆已经经历过两性,并尝试了做父母的部分体验。在经历过如此辛苦的人生后,我想你们应该去一个相对不会为生存忧虑、又蕴含着许多启迪的人生。

阿尼,你理解了爱的真谛,这对你女性面很有好处。你的表达力在做神父的时候得到了发展,行动力也相对不错。阿尼姆的创造力需要提升,创造力是行动力和自信力的混合。这是他下一步需要完善的。阿尼,你需要强化你的再生力和洞察力、觉知力。

两个小家伙,你们可以搭档着体验一次爱与再生力的初步课程,这样对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我搜寻了整个系统,发现在十二园区内,有一个剧本包含了所有的这些要素。你们四个和我都能在其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体验与领悟,我需要这剧本中的记忆力来修复自己的一段内在创伤。

我们现在回休息与疗愈大厅,恢复各自的生命能,然后满血出发,目标第十二园区。​”

《虚空法界》

第三部《双生羁绊》

下篇(57-73)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