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 章人中龙凤

普鲁沙与上地商定,各带一群相对成熟的其它自我,投身到意识梦的界面中“捞”人。

上地要带队,帮一大群半生不熟的家伙快速地提升知见水平,并学会团队协作,从绝对利他转变到共赢意识阶段。普鲁沙的任务看似简单,目标对象只有三个,但难度都相当大——一个天人、一个恶鬼、还有一个是大“智”者。

分工完后,普鲁沙叫来几位老搭档,开始筹谋布局如何达成当前的任务,最后决定先从天人那边下手,把它拉出来后,后边还能多个帮手一起去地狱渡化恶鬼——那恶鬼可谓吃过见过三层的差异,由它去劝说哲人智者再合适不过了。

任务布置好后,大家各自分头进入到临界的意识状态中,一缕缕神魂犹如光束,从神树中激射入其上空的混沌旋涡里,就像暮色中受惊的鸟群从树冠中砰然四散……

天人篇

梆…..梆……咚,小巷里传来打更人的木竹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梆…..梆…..咚,脚步声远去。

大宅内正房里的烛火被吹灭,窗户上的人影消失。只听一个女人的声音说:​“急什么啊,他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王妃这一胎说来也怪了,在月信的日子里受孕,之后每三个月就会有小产的征兆,这叫一个闹腾啊。听说她受孕前做了一个梦,一个老神仙来找她喝茶,说要赐予她一场泼天的造化,只是她自身命骨轻贱,因此会折一半阳寿,是否愿意用一半阳寿让王爷得一香火骨血。​”一个男人笑着说:​“这样的鬼话王爷也能信,一准是那妮子偷腥没法交代,编出这套戏文来哄骗老王爷的。不过这老王爷也真够点儿背的,世袭铁帽子王,家里莺莺燕燕的一大群,就是没一个能诞下一儿半女的。我之前听师父说,王爷征战时受过箭伤,一院子的女人都在守活寡,为了掩人耳目还不断迎娶新人入府,真是暴殄天物。​”只听床榻上一阵闹腾,那女人没好气地说:​“有老娘伺候你还不够吗?你是喝了鹿茸血还是吃了菟丝子,见天儿眼睛里就是院子里这些姑娘的胸脯肉,早晚抽空了你的骨髓。​”男人求饶着说:​“我哪儿敢啊,有师娘疼我也就够了。师父他不过而立又得祖师爷真传,天资那在我朝医界绝对是太医院里的梁柱肱骨,只是年纪轻轻就开始休炁养命,这完婚十多年了,到现在还是童男之躯至阳之体。治病救人倒是得心应手,就是苦了师娘,夜夜只能数着铜钱望星星。​”

女人说:​“那老王爷,没有金枪揽狂澜,那是怎么浴血奋战捣黄龙的呢?​”男人得意地笑了笑说:​“师父有德行,不愿给人家开折寿的方子。那王妃手下的小厮和我有些交情,我就暗里送了她一壶好酒,也就有了那一晚说不清道不明的云雨。那时那小妮子还不是王妃呢,不过是个王爷身边侍寝的丫鬟。那个来拿药酒的其实就是她在王府里的姘头。你说两个下人的孩子,日后也有命当铁帽子王,真是造化大啊。​”女人说:​“你给我熬的药可别出了纰漏,要是有个闪失,你师父可没有老王爷那么昏聩。到时候……”男人赶紧捂住女人的嘴,屏住气,隔着窗户四下听动静。一只老猫从房顶走过,不远处传来两只猫打斗的声音。男人吐出一口气说:​“哎,师父待我不薄,只是我,不忍心看着你没人疼,失了滋养空白了头。​”此时城东的律王府内,却灯火通明。准王妃一天前下体见红,腹痛难忍,算日子这刚第六个月,已经如此闹腾了两回了。

三个月前就有过这样一回,把老王爷给心疼得不要不要的,厨子、丫鬟、老妈子,好几个下人因此蒙受无妄之灾。

上次女人挺过来后还被授予王妃般的待遇,搞得一院子女人们都是非了很久,各种花边、难听话在全城的茶馆酒楼里引起男人们的哄笑。可是老王爷却急于证明自己是很男人的,多年耕耘却颗粒无收都是院子里的那些肚子们不争气,说什么这一胎也要让自家香火有个交代。

王府偏厅里,三个太医坐着喝茶,面前糕点,背后侍女,门口护卫。太医们已经一天一夜没睡了,每两个时辰请一次脉,随后对汤头做出适当的调整。三人都知道,这胎位不正,加上准王妃素来命贱体弱,这让安胎保胎难上加难。更奇怪的是,准王妃好像前几天还误服了些活血化瘀的东西,这更是大忌,要不是姑娘年轻,此时多半早就因大失血而有性命之忧了。

不难猜出这是内院女人间的小手段,太医们不敢说破——内府的女人们多数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那胆大到敢出手斩草除根的,肯定自恃家族荫佑,不怕老王爷的盛怒。

太医这活儿说到外边那是光鲜无比的,但实际上每天过的日子那才叫步步惊心呢。这群贵人们没一句实话,体诊,问诊,脉诊,都是学问。要如何诊断、要如何治疗、这疗效是要立竿见影还是需要小火慢炖、能不能治得好,都要揣测清楚。

其间各大势力,各有心思,尤其是圣上,有时需要太医们救人,有时需要患者多躺些日子,更有甚者,为了保全朝廷的颜面,有些人需要体面地病死。这些话没人会明说,嘱咐时说的都是要全力救治,若是有个“闪失”​,自己掂量着办。

就好像之前老王爷问:王妃被老神仙托梦,之后有了身孕,这孩子是自己的吗?太医们面面相觑,怎么说怎么答好像都是错。结果王太医说:​“从梦的内容来看,那是天上神君下凡入胎,来助王爷传续香火。王爷英明神武,福德绵长,为国四处征战有大功德,感动天地才有了这般故事。​”“是儿不死,是财不散“​,医道学到至深处,易理是必须要通的。世间生死只有命数,非人力可逆,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以说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医生多数时间能做的其实不过是在摇摆的平衡上,给予关键时刻的一点助力。但大势已去或命格当亡、神魂已逝的人,再冒然出手医治,医家只是自毁声望。救治“已死”的活人,是缺德的行为,叫“赚死人钱”​,是没有医德。把活人的钱掏空,然后双手一摊说句尽力了,好像很高尚的样子,其实就是不知斤两,不会看神魂气旺、命格盈衰。

老一代的医家有教训说“不治死病”​,让神魂尽快去换个皮囊享受生命,没有意义在寒窑漏屋般的败坏身躯内,每日倍受苦痛煎苟延残喘,把全家的积蓄换成无谓的希望和最后的绝望。

两天后,准王妃已经奄奄一息,脸色惨白。床上的被褥换了又换,血犹如间歇泉一样,不时就流出一些。太医们眼圈都黑了——方子没问题,药材也都是上好的贡品,火候流程都亲自把控的,可是……王太医开始偷偷地写遗嘱了——他知道,老王爷是武将出身,脾气大、性子烈、人憨直,这唯一的念想骨血要是折损了,他们仨谁也别想活着走出王府。

与此同时,在王府内院正厅上,哐啷啷,一阵瓷器碎裂的声音传出,王爷的咆哮声隔着几重院子都能听到。侍女哆嗦着愣在原地,地上散落着茶盏盘子的碎片——老王爷这两天火气大得很,自己忘了茶水是新上的,拿起就喝,被烫了嘴,大发脾气骂下人们都是没用的东西。一旁的宠妾好言来劝,反而被王爷大力随手一挥,带的一个踉跄差点跌撞到桌角。

女人给侍女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快收拾残局退下避祸,不然白白送了性命。

此时二管家闪身走进来,先小心地观察了一下,然后说:​“王爷,门口有个仙风道骨的高人,他自称叫太一真人,说是来收徒弟的。​”王爷正在气头上,大骂:​“没个有眼力见儿的,不看看什么时候,此时来讨喜钱!不见不见,让他有多远滚多远!”二管家弯腰缩头弓背,小心地补充了一句:​“他说,他能保小公子平安。​”王爷一怔:​“你再说一遍!”

二管家下意识地腰更弯,小声慢速地重复说:​“他说,他能保小公子平安。​”王爷一个健步冲出了房间。

半年后,王府内张灯结彩,世子过百日晬庆。四方贺客带着家眷礼物络绎不绝,老王爷也笑得合不拢嘴,一杯杯地与宾客对饮。

王府后门,一男一女被马车拉走,两人被捆了手脚堵了嘴巴。

日后再也没人见过刚因诞下世子而被转正的王妃与她的那个小厮。而王府内外所有人都很识趣地就此闭口不谈此事,好像这对男女从来就没在世间行走过一般。世子则由正牌王妃收养到名下,借此平息内府中的诸多风波。

一天热闹散去,众人正在收拾东西,老王爷有些醉了,被侍从扶着走向三夫人的跨院。二管家急匆匆地从前院追过来,老远就喊:​“王爷,王爷留步!那个神仙又来了。他说有贺礼要亲手交给王爷。​”

王爷在风中,清醒了几分,一晃大脑袋说:​“请仙人去偏厅,好生招待,我换身衣服,这就过来。​”二管家点头,原路跑回前厅去招呼仙人。

不多时,老王爷和一个随从走进王府的侧厅——一身新衣服,没有了酒肉俗气。随从手里有个托盘,里边整齐放着二十个元宝、两枚珠子。

随从退下后,老王爷笑着说:​“这些黄白俗物我知道你看不上眼的,但观里种种开销用度、修缮维护,难免要使银钱。

您保下我儿平稳,这点小意思万望笑纳。​”

来人正是数月前仅用了三根银针刺穴,救下母子平安的太一真人。当日他不收王爷的酬金,约好孩子百天时还会再见,到时再论谢不迟。所以王爷心想今天道士是来讨赏的。

道士谢过馈赠,然后说:​“今日来此是为与王爷约定,十四年后要收世子为徒。此子命格贵重,神魂不可久居红尘,是天人下凡,不可坏了道心。​”王爷谈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答应仙师收徒之事。

道士喝了口茶,然后说:​“我知道王爷老来得子珍惜得很,不舍得这万贯家业、世世富贵就此落空。这样,我不白带走你家公子,在这十四年内,我会设法让王爷你另得一位公子,而且日后他肯定能成就栋梁之才。并且这二公子绝对与您血脉相连、气运相通,如何啊?​”王爷有些小激动,追问:​“此话当真?​”

道士说:​“我要是做不到,十四年后没脸来领这个徒弟。​”王爷命人又拿来一托盘的金银,上仙表示不要。王爷说:​“等二公子出生后,定然派人送三倍之数上山答谢。​”送走仙人后,王爷真的开心了起来,哼着小曲走向后宅。

在山里,时间什么都不是,世间花开叶落,一十四个寒暑转瞬而过。老王爷已入古稀之年,这一天是世子十四岁的生日。

五年前他添了一个弟弟,那是三娘所出。

说也奇怪,自从小弟三岁后,父亲对自己的态度突然就截然不同了,连贵为王妃的妈妈近年来气势上也明显地要逊于三娘。自己的吃穿用度虽然照旧,但人心冷暖向背自己能明显地感觉到变化。而且这些年来,自己在府内外听到过好几次诟病自己出身的闲话,妈妈总是让自己不要在意那些碎嘴的婆姨们。

世子今天穿了崭新的华服,大娘亲手在袖口处刺绣了一只飞燕。府上并没有搞什么庆祝,城里几位门户相当、平时要好的世子与姑娘过府来相聚热闹,搞诗词酒会。酒过三巡,刚玩到兴头上,管家匆匆跑来,请世子去正厅见客,并说王爷此刻也在那里,正陪着贵客说话。

王爷虽已入古稀之年,但声如洪钟,底气十足,身材健硕,丝毫没有朽暮之气。脸庞退去了中年的英气,却仍然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反观世子,身子骨单薄,脸型也与王爷相差甚远,为人虽然谦恭懂礼,但豪门世子的气势是市井小户后生比不了学不来的。

大厅里站在王爷身边的还有今年刚五岁的二弟,他虎头虎脑,倒不怕生,站在王爷身边,却好奇地玩弄着老道的拂尘穗子。

王爷对面坐着一个道士,年龄看上去也就三十冒头,但头发胡子却已经白了不少,不知是少白头还是童颜不老。

王爷让世子给道士请安,然后立于一旁,继续说着二弟的面相与八字时辰吉凶之类的东西。世子听不懂,想要告退,回去找朋友玩,王爷不准,并告诉世子,这位上仙今后会是自己的师父,过两天就要随他进山修行,替父母祈福,为家族兴旺蓄力。

世子问:​“那要入山几天啊?​”

王爷说:​“等你师父说你出师成就了,你就可以下山了。​”世子侧头问那道士:​“什么叫成就了啊?​”道士说:​“你本就是天上的一员仙官,只因一念无明而来到世间,我引你入胎,助你觉悟,与你成就这一段师徒缘分。

你天资聪颖,悟性会很高的,入山后若修持勤奋,百日筑基,千日可得金身,十八岁前就能有所成就了。等你仙缘通达、了悟真知后,是去是留、是否归家还俗,你自己决定就好。​”王爷说:​“太一天师是我朝数一数二的大修行人,圣上祭天都要请他来主持。他门下已经有两个徒弟,分别是天下、地上,而你日后排名在人中。后天你就随他而去吧,学不出个名堂来,不要回来。​”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世子觉得非常苦闷——他渴望去外边看看,但上来就要离家数年,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山里,想着就清苦无趣。他尝试着告退,回去陪朋友喝酒,但王爷说已经命人散去了那些玩伴,好生在这里陪着说话。

小公子自顾自地玩着,吃着糕点,好奇地打量着道士,找哥哥玩和说话。王爷让丫鬟领走了小公子,又和仙人求教延年益寿的秘法。而世子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垂手陪在一旁,站得脚都麻了,心里不住暗骂老道士。

他才不信道士的信口开河:什么自己入命就是他领道,什么自己是天上的仙官,说的比茶馆先生还热闹,父亲大人居然也信这套江湖骗术,看来人老了,怕死求寿都疯迷心智了。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