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先天七火

不等道不二解说“运火”​,大和尚先插嘴说:

“道家什么都好,就是名相繁杂。离火、心火,都是爱的能量。这能量源自内心,可滋养神魂,是无相本源的能量频率。

但这种能量在人世间,往往因种种缘由被扭曲变形成悲苦挫折。

本源之爱无所住相,普世大同,无私无邪,犹如阳光雨露;

而世人之爱,由点及面,以自我为重,然后逐层展开:我的爱人、家人、族人、社群、国家、人族、星球、依次成为‘我’的一个个扩展层面,依次优先考虑,却缺乏对万有万存的平等心,也就是佛法说的无住相之爱。

离火是赤诚之爱,而心火则是全然的爱。心火之爱博杂,包含各种不同的变形;离火之爱纯粹,纯粹得犹如本初所是。

修持的真功夫分三阶:初阶三层,中阶七层,高阶九层。

初阶的功夫又细分为三个阶段:

初阶阶段是地轮起火、脐轮运火续力、太阳轮炼化作为。这一阶的功夫成了,闭目可见满天繁星璀璨。

中阶阶段,能量从太阳轮升到心轮,进入爱的主题。这是庞杂的能量,会激发出爱的两面性:自爱与博爱。两者要找到平衡,不可偏兴一邦。

在初阶时能量在任督旋转,上下如环,地轮盈满滋养脐轮,脐轮盈满滋养太阳轮,太阳轮盈满后滋养心轮。这时能量发生第一次质变,澎湃的能量不再是上下前后地旋转,而是膨胀收缩的脉动;原来闭目所见的满天无序的繁星,还是以中心点为轴,缓慢自旋,形成一个两臂的旋盘。慢慢地轴心内会聚化出一个银色的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等它成型稳定后,引力剧增,除了初期天地二炁的两个悬臂外,会又多出阴阳二气的两个悬臂,气旋变成四臂,而内核逐渐从银白转为亮金色。当核心把四条悬臂里的能量都聚化合一后,晴空万里浩日当空,体内体外通体呈现出大光明,闭上眼睛,世界会更加清晰明亮。

但要注意,之前上下如环的呼吸法此刻已经不再适用,需要改成进火退阴的张弛有序,涨三退二,气数三十六比二十四。

这一步功成后,内悬的浩日,就是所谓的金丹、自性、玄窍,它是集结本源先天一炁、灌注了神魂意识的能量团,它的意识频率和能量本质与虚空内核没有二致。故而透过它,这个小我可以访问、感知、同理天地万物虚空之意。达成了这一步,你就已经完成了初阶课程里的第二阶段了。

下面你们继续说‘运火’的功夫吧。​”

道不二说:​“还是你说得通透。好吧,我们继续。其实这世间能以童子之身入道之人极少,那需要累世的大造化。少男少女身体成熟后,情窦初开,就会随着这身心而动欲生爱。当然这爱是来自男女世俗大欲,或卿卿我我或手淫耗损,自泄真元,疲累身心。

若是童身,得知大道,恪守律己,三年可成我辈三十年之苦功。就因为真精本元饱满,不用费力纠偏采补,直接可以从心爱开始下手。尤其是女性,揉搓双乳可以点火,火起欲动,直接导引,就能受益,不像男人要从海底开始步步爬升。

女人修行利弊参半,起步高但情绪起伏也大。女人先修心性,再纪律口舌,然后管住地道,不让欲火化水受孕,渐渐月经止息,身体长期处于童身状态,能量进入黄庭中焦,就是和尚说的太阳轮,如果一路顺畅,就可以直冲巅顶。其过程要比男子快上一倍有余,这是利益;但若月月来信,情欲不绝,心轮之爱的能量都用在男人身上,爱了不爱了、恨了缺爱了,沦为床榻玩物、抱蛋的母鸡,那也就没有时间与能量去照顾自己的神魂了。这就是女人的弊端。女人更容易被情欲和肉身的生理渴望所困,把这一切当真。

运火之道,从心火起,气动时呼吸转环用进阳退阴之缩涨之法,犹如锻炼肌肉,需张弛反复,进三退二。运动真火,由尾闾关经夹脊关至玉枕关,此是一吸之功;三关开后,呼时,由祖窍内经绛官至真炁穴,此是一呼之功。即是一升一降,运动真火,此为运火。

这可不是在捣腾空气,而是真炁热流。地火点火在下体,心火点火在双乳,真精气发动后,欲精要出尖之时,外面有形无相,内里精气自然上升下降。用这个方法,可还精补脑,炁慢慢累积上行,滋养上丹田,冲击洞开顶窍。泥丸铸玉鼎,顶窍洞开时,自得天真意。​”

道不二继续说:​“运火之法是二阶妙法,气血丰美童贞之身或采纳补虚功成之人,可以运用。

运火之后是‘取火’。‘取’意在自取。仙佛传经不传火,关节所在就在这里,需听仔细了。名火,但实为‘真精源之炁’,即神魂的核心能量。先天能量叫大药,可以滋补神魂;后天之气叫小药,可弥足人体的精气神。故心意动时则真火随动,这真火可随五贼六欲七情消耗,也可以偷天换日、反向壮大滋养自己的神魂。真火取来如何运用就看你自己的心愿意向了。

自古传法多隐喻,谁知淫火养命根,

鼠兔好动最短命,泄空心火命自熄,

家家有口百年井,若接天露水常新,

世人只知每日取,待到井枯却称奇。

心火本育灵命苗,却被拿去换金银,

贤妻爱妾子孙多,入土才觉黄粱梦。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书生问:​“少年修行一日千里,若年过半百心气已衰,再动善念、闻道勤勉,是否有功?”

道不二说:“人人先天禀赋各异,进入自己的这一角色,所携带的能量总数是依据此生剧本难度而定的,这是一个定数;每日损耗的量本是一个常数。但若披星戴月耗损无度,犹如一烛二火,消减自然迅速。

续命之法有二:其一开源节流,用第一层功法,温养性命,续补自身的精气神,可以百年不衰。多出来的这三十年,用于精进还是够的;

其二,若有人能修行到第二层功夫,四象合一金丹大成,再可添加百岁光阴,生死来去就是自己说了算的。若能在此期间成就了第三层功夫,那与天地同寿并不稀奇。基本上算下来,百日之功可延寿一年。

释迦之人修心性,分慧根之钝利:聪慧的一点就通,可立地成佛;而渐悟的来来去去,累世积累却摇摆左右。儒门道理可修慧心,一世明白一世糊涂,罕见累世之功。所以性命双修才是根本,稳健心性,一世功成。独修性者,阳气日衰而心性日丰,知其下降却不能复升,往往宏图展现,只差临门一脚时,却已心力耗竭,撒手人寰。

用‘取火’之法,接续性命,性命若能合一,则阳气复苏,岁月回头。

说到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元炁。这是一种非物质、非电磁的高频能量。它形成了我们这个宇宙和世界,充斥其中却不物化。游离的元炁多是稀薄雾状,通过上乘功法可以凝聚它、提纯它、收集它。当其浓度到达一定程度后,会从气体变成液态。当人修炼的时候,聚集成液态的炁围绕在身体四周流动,皮肤会有流汗的感觉,但一摸却是干爽的。聚集在体内也能感觉到它犹如实质的流动,其质地温度形状都清晰可见,但却不会显化成物质。这就是元炁。

当修行进入第二阶段,闭目可见光珠自旋,滋养它需要的就是这元炁了。吸收元炁需要首先找到清爽僻静的所在,周边炁场纷杂、颓败污秽、鸡鸣犬吠、危机四伏都会造成影响。

静坐下来,闭目内视,逐入静入息入止玄,闭目看见四周飘荡着的金光小圆泡泡,一个个小光点在空中游离,飘忽闪烁不定。午时太阳烧烤大地,元气会沸腾而出,这个时候牵引元气会事半功倍;夜里阳元气沉寂大地,阴气上升,若有满月可以修炼;若是残月,深夜修行损命无利,所得都是阴气鬼火,日久一脸灰褐如蒙尘。

入静观自身内之光球自旋,消融自己的躯壳界限,让内在的光球与天地合一,意念外放,牵引元气光点汇聚过来,跟随光球自旋,做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浑然境界。可以看到无数的亮黄色光点被自己的光珠引动,加入其自旋,并被其吸纳。这时会感觉全身有温热感,有麻痒刺等触感,说明元气在淬炼你的身体,修正种种疾病或隐疾,改造你的经脉气穴。

能量流入的途径可以透过双脚涌泉、双手劳宫、七大脉轮,进而全身三百六十五处穴道都可进行吐纳。这时空气的呼吸从口鼻转为全身皮肤,血脉在能量的加持下自行脉动,而无需心脏物理搏压,人进入深沉的无我冥想状态,时空变迁与自己不产生任何交集。

自己凝化出的那个光球慢慢地泡在金色液体的海洋中,吸吮熔炼着元炁,不断壮大自己。丹田内会感觉有一股股暖流,满溢而出的元炁从胸口往上逆行到后嗓子,再到鼻腔的后边,慢慢地点亮双眼间的一处虚空,就好像许多萤火虫飞入漆黑的房间。慢慢地,头骨开始在光下犹如积雪般溶解,这个过程会很疼。元炁进入天灵有时有清凉感,有时有温热感。全身都在被元炁逐渐改造,全身经脉在这个过程中有麻痒涨痛刺等感觉。等元炁对身体经脉彻底改造完后,自身可承受、接纳、储藏、运用的元炁流将成指数级改变,过去充满一次,能量可以用一天,充能需要数小时;之后充能只要半小时,可以用半个月。还有能力启动需要极大能量才能激活的复杂超远距离特殊能力,比如遥视、他心通、宿命通、预知力等。

金丹吸收元炁长大饱和的过程就是取火。无根火凝炼滋养金丹,真意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其中,直到五行圆满,心满意足,气机将从心胸再上一层楼,上修混沌,合天道,证悟虚空法界之无极大道。这升阶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功法叫做‘提火’。

取火之后慢慢丹熟,需将真火提升通过十二重楼,即喉管。

这里前是天突后是玉枕,男子喉结之处有一关卡,是一劫。

这时胸闷且喉间躁动,好像有东西堵着,不吐不快,很容易情绪激动而起各种口舌是非。要轻松过这一关,进阶境界,需要弘法说法、不住相的法布施,这个过程利他利己,其实是在梳理自己尚且混乱的各种体悟、理论、觉知。如果你能与初学者把道理都讲明白了,那你自己也就能在中阶毕业了。

这是自我梳理的过程。只有把自身心性与能量梳理清爽了,才好进入上脑境界;如果冒进,很容易入幻而疯,前功尽弃,偏执而狂,失德而亡。

这个阶段,嘴巴少吃东西多说法,少论是非多吐纳。​”

书生望天自言自语说:

“轻然若揭,未有几时。所时不然,未有轻时。昭然若揭,更待几何。所时依然,若有未时。性命双喜,未有几何。我将赋之,神明自义。切勿侮之,待汝慢求。​”道不二迷茫地看向和尚,小声地问:​“他在说什么呢?​”

和尚解释说:​“他感叹古人的秘法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清晰地让人可以学习和领悟。在他们的那个时代,他们对于这些秘法可从不敢怠慢;现在道理如此地显而易见,还有多少需要等待着我去了解呢?它就那样存在那里,时间从未在它身上留下痕迹。性命双修其实也没有特别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得到了注解,并讲授给众人听那些被澄清了的领悟。在不急不缓中,还有很多道理需要去慢慢探寻。​”道不二感叹说:​“活得更久是为了经历更多的经历,更多的精力是为了历经各种可能,历经经历是为了获得全面的了悟。

圆融无漏的智慧源自经验与见识。能量、技巧、知识、性情、觉悟乃至生命,一切都围绕着无穷尽的智慧展开。‘我想知道’是一切被展开的原动力,念念不绝,念念不忘,无念即见本真。​”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