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憨憨一笑说:“我明白了,光说不练假把式,道理懂的再多,也都是纸上谈兵而已,没有经历实修与世事的打磨,不过是虚光幻影水中月一般。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说‘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可是我还有一点不明,大师说儒家以慧入道,但为何儒门却少有得道之人呢?”道不二说:“你们儒家传承到现在,早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把德道搞成了道德,还怎么得道啊。这天地大道是万物生灭转环的潜在规律,而德是意识自身的良知与品性,一个是思想,一个是能量,谁主宰谁都没搞清楚,每天拘于人为的礼法规矩,能成道吗?
当知:
玄妙先天道,自然性体空。
悟真圆光现,慧命上昆仑。
金丹乾坤大,礼义善养功。
虚灵清静意,留名万古春。
现今的儒家做学问,把心思用错了地方,自然无法升起与感观到内在明光了。
你且记住这一个口诀:上性下命,和合归一,一意不生,祖窍点灯,若见慧光,无人无我,本性灵光,了道慧命。”
书生点头说:“看来读书破万卷、理论如通神,也比不过那实修百日的筑基小儿。不过刚才大师说,这修行中要有种种魔考,这我很是担心,是否可请大师明示更多细节?”大和尚说:“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在初阶程遭遇的魔考天劫无非六种,而全程合计八十一难。”书生笑了:“大师不会想说《西游记》吧?”
大和尚一脸严肃:“那《西游记》,本就是一本极高明的道书。其中种种看似故事,其实暗藏玄机——降服心猿,收敛贪欲,压制傲慢,秉承兼容,一心向道,这是五人的关系;
收起烂好人的心思,躲过女儿国的纠缠,不在名上被收了去,不贪恋长生不死的果位,辨识真假心猿,辨识真假雷音寺,这都是暗示了种种魔考中常见的题目。
不过你还属于初阶,当下只要小心这六种磨难就好,它们分别是:煎、熬、焖、炖、煮、烤。
煎,即颠倒考。像煎鱼般地翻来覆去,所谓合理的不合情理的,不按牌理出牌来考验你,让你遭遇无妄之灾,在逆境中反复煎熬。往往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反复展现无常,磨到你不再渴望用理性逻辑去审视生命,理障、识心、我执都放下不见了,识智辨聪都放下了,剩下一个空灵的我,以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面对这个世界。你不再计较纠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理性的、什么是逻辑的,而是能以一切本来的面貌去接纳其所是,这一关就算过了。
熬,即毁谤考。就是在生活中绵连的毁谤的考验,别人在你背后冷言冷语,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你在是非、人事、名相当中被迫地裹挟入种种风波指责。树欲静而风不止,逃也逃不掉,不想听、不想看、不想承担都不行。熬得你意志力超人一等,是非心荡然无存,最后练到任凭八风吹,我自如如然,自我价值明确又清晰,不会被他人的评论而左右,面对排挤、打压、诽谤,淡然一笑,能沉得住气了、定得下心了,不再随风摇曳、与人争辩、自我纠结了,那你就过关了,有真功夫了。识到了缘生缘灭的真道理,六根再也不为六贼所动,是真主人了。
焖,即上下考。就像不透气的焖烧锅,上煎、下熬一起来,民间叫夹板气。诸如你的父母和你最亲近的人不理解你,恶意攻击你,让你倍感压力,一次次地尝试着让你‘正常’起来。这是考你的定力与信心,看你是否能在上凌下辱的感受中继续勇猛精进,道心不退转。他人阻我、害我、骂我、辱我、排挤我、孤立我,而我却以感恩心面对众生的助缘,不抱怨、不愤恨、不嗔怒、不退缩,这就算是过了‘焖’关。
炖,即无常考。你所在意的、关心的,都会失去,比如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身体突然重病,事业一落千丈。你一心向善,虔诚谦卑,勤于修行,为什么要如此对我?想不通,质疑了,愤怒了,颓废了,那你就被打回原形了。在无常面前,在祸不单行时,坚定信心,安守本分,不慌不疑中静观一个个戏码怎么展开又怎么收场。平心静气地去成为生命的观察者,那你就过关了,不会因造作而业上加业。
煮,即道考。也就是多方面的困难加诸在你身上的考验。就像将杂菜烩在一起煮,各种琐碎的事,乱七八糟在同一时间一起向你袭来,考得你七荤八素、手忙脚乱,看看你的智慧够不够应对的、有否起贪心妄想、是否会抱怨彷徨。
这里可不止是各种接踵而至的灾祸,有时候是一连串的‘幸运’,先把你捧得高高的,然后再往下砸。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斤两,飘了,那会死得很惨的。如果你认不清自己的价值,怂了,那也就一蹶不振地废了。此时要耐心忍性,知天认命,认理实修,在心意未澄净之前,切勿冲动、情绪化造作,轻易做出的抉择或脱口而出的言论都是让魔考变本加厉的助燃剂。
烤,即内外考。家里不支持,外人看笑话,自己很努力,却迟迟不见明显的质变显化。其他同修都各展神通了,自己却灵光不显。种种左右为难的内心挣扎,都叫做烤。这里考的是金刚心、不退转的毅力、信的第三重功夫。不自信也就从此退转了。”书生欣然点头说:“好的,我记下了,我会小心应对这些的。
请问第五步后续的功夫要如何修持呢?还有,我几次尝试坐禅都终止在腿麻上,我怕血脉不通,把自己坐成残废,求大师明示。”大和尚说:“初打坐时,腿脚麻木,平日不惯于久坐,静坐时每欲延长,痛楚难忍,是腿内血管受压而闭,气血阻不得流,麻木立生。可脚尖上扬,脚跟下蹬,遂吸气,心意由涌泉起走双上阴跷脉至气穴,呼气,心意由气穴走双腿阳跷脉穴下到涌泉,又呼气。如此数回,麻木自无。”

书生一拜,说:“我知道了。
元精元神,入世化形,守窍灵慧,自然莫助,先天真慧,下与气合,真命相接,即为金丹。
这些口诀我是牢记的,但这金丹到底是何物?求大师开示明言。”道不二说:“金丹者,各派名讳众多,它有形有相,却非实有。闭目可见圆坨坨一个光斑,其大小随功夫增进,初如黄豆,渐如烛火,小成时犹如蛋黄,后犹如皓月,最后宛若一轮新日,自旋不止,招引自身四方之气,沟通天地阴阳玄机。
我师慈悲,恐慧命发生之时,后辈学者不知下手之诀,慧命耽搁了火候会化成后天浊精顺出阳关,所以在其元精正行半路之际,要用真师口诀,使元精逆升,方能结丹。
这个过程是采补中的采药。开源节流调气筑基,百日或数年,就是在等这一刻。这一刻到来时,要注意三点:第一火候,第二方法,第三稳固境界。
火候不到,用各种术数拔苗助长,会自毁根基。就好像靠吃亢奋剂一样,可以一时窥见更高境界,却无法稳固;而火候过了,迟疑了倦怠了,知见不足耽搁了,那一场机缘造化就会化作春梦,除了内裤湿哒哒,一无所获。
元精饱满,阴极阳动,阳动自行,阳物自举,乳首坚挺,吸气采药,欲不可动,意不可动,长吸慢呼,巡脊上行,元精翻涌,将出之时,上仙下凡,下出阳关,化精而泄,万事休矣。顺出是精,逆升元气,若得真师,还精补命,体归童身,马阴藏相,阳物内缩,回归童蒙,方为真道。
从此男女大欲不显,世俗欢爱不羡,日日感照法喜,名利犹如浮尘,独求静养圣胎,止息遁入玄境,观见五蕴皆空,幻世六亲如梦,采药需无杂念,先天小药神光,有念妄想执着,思来乃是幻丹,水月无所实得。
世间伪师众多,贪财好色,酒色犬马,心无慈悲,更无心法良知。若见大师自好钱财,不懂无住相法布施,便可知其心性中尚无一体觉知,更无破幻之悟,不知丹药原质,引人误入旁门,图财贪色好名。道之真假,分别明说,后辈学者当辨真伪。”书生再拜说:“三生有幸,今日在此朝闻道,请大师将这火候逐一示明。
还有,什么叫马阴藏相呢?”
道不二说:“马阴藏相,是一种比喻。内丹气旋自转,吸引万有能量,百鸟朝凤,自成银河星旋。功成后,男子睾丸萎缩,阳具内敛,肌肤光洁;女人乳峰饱满,月事干净,面如豆蔻二八,故而不再贪恋色欲伴侣,一心向道。这就是马阴藏相。

书生淡然一笑:“家道没落后,孑身一人,了无牵挂,倒也不怕负了哪家姑娘的终身。若阴阳平和,半男不女倒也无妨。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得逞大道者,都不留子嗣嫡传。”道不二说:“那倒也非绝对。在初期确实需要用心一处,等功成名就后,可无所执。吃或不吃、睡或不睡、交往或不交往、死或不死,都自己说了算,都是一种形式而已,不再成为刚需必然,身欲不再能主宰左右你的心智。”大和尚说:“在说火候之前,你要知道,修行人炁华在表,故面有五色。
一曰:灰黑,面如蒙尘,晦暗有斑,生于两颧,这是鬼修。
常在疲累病烦时上座集气,在夜间累积阴气,故名鬼修。
二曰:红赤,面涩犹如猪肝,两眼暴突,青筋鼓起。这类人,过早地把丹田之气上提,过于注重开天眼,贪图奇异功能,日久十有八九是会暴毙的。
三曰:晃白,面无血色,也无神采,两眼空洞,目光呆滞。
这类人坐枯禅入死地,集气在下丹田,而夜梦常遗精鬼交。
四曰:黄面,眼黄面黄,这是为了走捷径,吃外丹坏了肝胆,内热不断,口苦不已,还自觉得了功夫,实在可悲。金石草木后天有形幻相,借此入道,幻梦一场。
五曰:童面,面色粉嫩,肌肤无暇,犹如凝脂,吹弹可破,不加粉黛自悦目,眼眸有光,朱唇皓齿,娇而不媚,让人亲近。这是得了正道的面相。
日后你对镜自观气色,可据此知进退、是非。”
书生看着大和尚与道士——两人衣着一般,但面相确实洁净,岁月不染,没有刀雕斧刻的条纹,说是羊脂白玉也不为过,会意地点点头。
道不二说:“好吧,下边我们说说火候,其中玄妙若是不知,会错过种种良机。

人人向死而生,要想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需要学会‘起火’续命之法。用鼻呼吸配合小腹起伏,采补小药的门道就是利用这升降气机与意念的跟随。
吸气时,意念从尾骨到头顶;呼气时,意念从头顶落回小腹,往复如环。鼻内吸气,心意由生死窍(肛门)升提到头顶,入止息,意通天穹神游太虚,之后鼻内呼气,心意由顶降到生死窍,即是转轮一周,呼气后又有一息,此时意潜入厚土与万物合一。
吸呼往来之气,名起火,本有形而用无形。若过于着意用之,则长邪火,需随观而非意撰,似有似无,乃是二气之妙用,融入自然无我之妙,身心脉动与自然同频。一起一伏无孔笛,两息之间颠倒吹。无念真阳自举,意气由生死窍一吸,气升到顶,又一呼,气降到气穴。如此数次,外阳自回,顿觉身内异常舒畅。
真元凝聚本是无形之物,下行为精,上行为炁,顺出能生人,逆回能作丹,功夫就在这中间的颠倒颠。无欲不起火,但若化欲成浊精淫水,也就废了,无益有损。男子起火敲鹊,女子起火揉乳,火起静心呼吸无念。”

鼻内吸呼气一升一降,心意一上一下。气机心意如水车、织轮、日月、周期往复。勿令意念散乱。入息得止,止玄之境逐渐延长。
调心猿、收意马、止淫猪、渡本性——悟空调心猿,知悔收意马,八戒止淫欲,悟净降本性。这本性一关最难渡,十次倒有九次亡,降服本性不可用强,需唤醒其内心向往。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
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
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
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道不二看书生一脸茫然,解释说:
“五行是聚散升降止藏五种能量趋势,这五种趋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偏盛或不足的,采补的过程就是重新恢复五行的平衡,让自身恢复到平和的原始混沌状态、阴阳雌雄未分之时,回想起出生前的自我意识,启用先天良知。
金是肺气,肃杀而收敛,最喜洁净。五行由土炁起,止于金。
木性升发扩散,克土生火。十二地支中金水木火各有阴阳两份,合计为八;土有四份,阴阴、阴阳、阳阳、阳阴。四合才能调和水火两种对立的能量,让地火天水合化成一,构成金丹。
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真功。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这个功夫很难又很容易,要留意观觉,却不起心动念,思想一动就落入后天头脑了,心意不觉就失了清明。要从有心化为无心,使心内空空洞洞、虚虚灵灵。欲驱除妄念,要先持正觉,自然无念可生,如暗月当空,洁白无滓。积习纯熟,永不坠梦幻之境,则头脑空灵,心神活泼。心神不定,则性光不显,意不得定,情难消弭。
要守到至虚极达静笃,然后祖窍自显,命根自动。自动之时,可采小药,此之名‘引火’。所谓祖窍,非身体某一处,而是闭目时混沌中那‘聚星萤火’,命根自动,男子阳具一跳一跳的,女子双乳一涨一涨的。
书生点头频频,开口而问:“吸呼升降,呻气上下,如潮往复,止息玄境,封固呼吸,引火之妙,我实在不明,即求明示。”道不二说:“甚好。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可造之材;事思敬,闻道后全力以赴,做事全心全意才能有所成就。
一升一降名转轮,乃是留意在气机往复的变化,这是内观的第一步,安住于内。呼吸升降,神气亦随吸呼开合聚散,意动炁随,意如如不动,气止脉停,是谓封固呼吸。这不是潜水闭气,而是忘我无念,这一刻周身内外时间戛然而止,火起却不下遗成精化水,是采药的最好时机。采完药后,呼吸如常,绵续不绝。这是两种不同的吸呼之法,先煽风点火,再控风引火,念动轮转,意念升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