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
人格是持续变化中的活物,它的所有面向都不是静止不动的。
除角色我之外,人格内的各个部分,谁都不会把时间当成是一系列片刻串联起的一维线性因果秩序,在同时性中人格可以如实地看到立体的多元可能,其中包含一切经历过和尚未被经历的实相场景。而这所有相互平行的一切都会被视为当下来被经验。
因此,在成熟的人格之内有幼稚的一面并未消逝,不同成熟度的自己同时存在,不同可能性中的自己也同时存在。在不同反应同时呈现时,那些过往中早已熟悉了的反应方式并不会被当成是过时行为模式中的一部分看待,新旧反应同时成为当下反应时的候选项。
稚嫩的灵魂其可见的候选项并不多。随着认知与经历的成长,可选项会逐渐宽广,新领悟的智慧让神智更加广谱兼容。从左、右、进、退、发呆这五种最基础的行动选择,慢慢地增加到27种不同的可见选择,形成可运用三十六计的智者。
人格自分化诞生起就持续发生着变化,所谓的过去会一再被重写,但经历过的事永远不会被系统遗忘。曾发生过的事,经常会被再次带入你们所谓的现在,再包装后,测试角色我如何再选择:是否有了新的领悟,是否能使用不同的反应做出更好的解答。
当遇到心湖涟漪,可以感受到幼稚的、成熟的、半生不熟的种种“内我”同时对此做出各种反应:有敌视,有愤怒,有平淡,有喜悦,有的则若有所思,还有浑然不觉的。
只有角色我会关心过去、现在与未来这种线性的概念。角色我拒绝承认自我是“多重”复合体中的某个,但这并不会导致人格之内的多重反应消失。不同的反应同时涌现,而在片刻点上角色我依据自身成熟度选择一种反应,并据此展开后续的实相,踏足不同平行实相中的某一个分支。
有许多的反应模式,每种模式中有许多种不同的反应,这形成立体的可能性矩阵。在人格一遍遍经历相同角色时,抉择点上的不同可能性有时候会被角色我拒绝,有时又会被接受。这种看似随机的选择,其实与内在生命蓝图和习气认知有关,但这些在“前”意识层内的抉择性行为,角色我常常会感到困扰,因为事后回想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冲动在左右着自己当时“无心”的言行。
角色我在处理因果时,常会因现有的觉悟见识拒绝某些特定的内在反应,因为自我认定它们并不管用。自我是相当僵化的,某些曾一度失败过的经验,它会拒绝再尝试。角色我判断是否接受内我的提议时,往往要考虑那方法是否“合理”;而角色我在判断合理性的权衡与选择时,主要是看是否会对角色我产生让自我感到害怕的预期——如果仿佛会伤害到自我,那角色我就会拒绝这一念头。
这些由内我发送出来的提案其实都导向某些对人格具有重大意义的特定行动。这些行动不管是否被这一版的角色我接纳,都会被留在抉择点上,成为日后如果中的备选方案,等待某一版的角色我选择这一行动,并且成为觉悟时对比的素材。
在许多状况下,角色我无法接受自我不能理解的行动,但这类看似无厘头的突发奇想,其实很可能正是全我在宏观布局上从全局角度出发、统合全部领域后提出的所需。这类被插入到人生中的强烈一时渴望,代表着某类对人格长远利益极其重要的行动。不过这类行动在短期内,很可能只是卖力不讨好的浪费时间与财力。
如果角色我对内在行动阻拦与限制太多,内在积聚的未表达能量可能会开始形成冲动模式,各种遭拒的冲动形成被压抑的群组。这些被压抑的冲动会相互吸引,犹如丝线结合成麻绳、小溪汇聚成江河,那力量将不再理会角色我的限制,用近乎歇斯底里不可理喻的方式,闹脾气耍酒疯般地被表达出来,成为一种宣泄。这样的宣泄往往伴随着极大的扭曲。
就好像一个崩溃后的老实人,把多年隐忍着的苦闷,大声地咆哮出来,嘶吼着、哭泣着、颤抖着,望着倒在血泊中那个把自己欺负苦了的家伙,质问他: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好好地说说道理了吗?
在人格与物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角色我扮演了角色活动的实际指导者,但角色我只关注目的性的行动,时刻在意自我的得失。如果自我的理念自限性思维太过分,那它的目的性行动就会基于很狭隘的观点,鼠目寸光地考量得失利弊,因此无法理解全我宏行动中许多理所当然的必要冲动,对自我不能理解的内在冲动进行压制,最后甚至形成对某一类念头的习惯性拒绝,让无视内我的行为成为一种惯用的模式。
遭到拒绝的冲动数量累积增加时,越来越多的能量当然就会集中在前意识区。这些能量天生就具有热忱的冲动特质,被阻隔遭拒的冲动能量按照不同类型相互聚集,形成大小各色的隐患,只等量变成为质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爆发成次人格,显化为疾病、致命的意外、要命的冲突、歇斯底里的疯狂。
这都是因为自我对内在渴望的表达限制得太过严格。束缚越大,对整体人格深层的伤害越大。在人格基本需求无法获得表达时,人格会选择终止继续扮演这一角色。因此,让内在冲动有机会被表达出来,对整个人格而言相当有益。

最简单的例子:孩子考上大学入校后的第一天,跳楼死了。遗书上写着:“爸妈,我已完成了你们让我做的。你们开心了吗?”这很极端;而更极端的,拿着枪或刀,无差别地在校园伤害他人,然后饮弹自尽。这都只为了释放多年来的内在压力,做了一次自己想做的事情。
许多时候,角色我会感觉到可用的能量在快速减少,难以蓄积,结果疲惫乏力,无法充能复原。在生命能短缺的时候,西医的各种指标不见异常,各种脏腑不见器质性病变,被当成精神病或抑郁治疗。角色我与外面环境间的互动会慢慢减少,很难集中注意力,也无法掌握事态动向,表现出少气懒言、手足逆冷、食欲不振、面如蒙尘。
这是长期心与愿违后,被自我或他人持续压制内在热忱,被自我或他人暗示了负面认知导向,在惊惧惶恐多忧思虑中不断反刍负面预期,导致自身内气机凝滞,炁场四泄,漏洞百出,神不得炁,身不得食,意不得交,心不得爱,魂不得安。
被外力施压或自我压制的内在种种冲动,那些本该显化成行动的热忱之能量,扭曲集聚成一种变质“被拒绝”的行动能量乱流,这丝丝缕缕的怨念合化成次人格,进而形成“心魔”。在这“心魔”眼中,那些未转化成怨念的神魂气机,成为了它的敌人。内在神魂渴望化解这怨念心魔,而心魔渴望吞噬征服残存的神魂天意,最终独立成一个完整的负面人格,背离出全我序列。
它可能会使出前所未见的力量,利用头脑试图阻挡内在神魂送出的善念冲动,不让神智压过“魔”化后的心智、堵塞内在表达的意识通道。心魔对这些内在热忱的冲动极其害怕,就像吸血鬼怕日光暴晒一样。
然而,这些被拒绝的全我内在行动终将找到出口,出口的种类则依这些模式本身的性质而定,出口的特质会取决于这些模式的强度,以及为了表达的需求或内在需求的程度而形态各异。
角色我如果不肯在对内的态度上做出必要的调整,自我对于这些内在的撕扯与冲闯可采行的挽救手段其实几乎没有。因为自我始终不肯接受全我体系与内在神魂的正当性与统御地位。当角色我把自己看作唯一且独一、把自我当成最重要的存在时,它将会宁愿牺牲全局利益而全力维护与成就自身利益。
其实如果角色我自幼的二分心并没有被教导强化到特别强的地步,没有在认知中失去一体性的觉悟,那么这冲突就不太容易发展到这种程度。从小接纳内在热忱并被鼓励跟随内在热忱行动的孩子,不会对一些看似不逻辑不科学不符合世俗成就预期的行为感到惊讶,自我会承认它的内在实相,然后顺理成章地接受肉身不过是内在神魂行走此伪装界面的一个工具。
当然在这种状态下,自我的力量、能力、能量都会与神魂和全我高度共鸣,呈现出生而知之的智慧、无上神通的能力、用之不竭的能量、强悍无比的神魂、长生不老的躯体。
如果角色我自幼被灌输了相当固执僵化的认知,就不会轻易接受这些遭拒模式的实相;而且由于它僵化的本质,可能会限制非常多的活动区域,导致那些想被表达的内在行动或内在冲动几乎完全抵销掉自我本身的力量。当这种情况发生,自我显然会惹上诸多的麻烦,疾病灾祸接踵而至且挥之不去。自我跟内我间缺乏沟通或屏蔽内我信息时,这种种问题就会成为人生体验的主题。

第 168 节 催眠研讨会前的预见、赛斯资料团队的特质、意识穿越
1965年7月7日 星期三 晚上9点 定期课
(注:珍和罗将于7月9日离开埃尔迈拉去参加9日到11日的纽约奥斯威戈州立大学举办的催眠研讨会。洛琳·雪佛、比尔和蓓·加拉格是本节课的见证人。)
我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我对我们的团队感到满意。不过,这将是一节短课。并不是因为我累了,只是我必须照顾到你们人类的局限性,让你们在稍后的旅程中能有充沛的能量。
角色我中的载具内在能量,分为生化能、乙太能、神魂能。三种能量分别激活不同的多重自我。
生化能来自饮食,维持着肉身的代谢平衡。
乙太能来自本位面上的显化规则,维持着身心的魄力稳固,在东方又叫做地气,在道家被叫做铅虎。
神魂能来自意识界的高维,是全我人格与虚空本体散发出的能量,这能量被叫做生命力、宇宙能、龙汞,是维持人格意识焦点投射聚焦的那股能量。如果聚焦失败,人就掉魂了,身体载具可以正常运作,内在自我也可正常运作,就是人很不灵光,恍惚得很。
如果乙太能出问题,体魄就失去作用,内在自动生理调节能力丧失或降低,身体还能正常运作,神魂也意识清醒,但身子却无法被使用。
如果生化能出现问题,入大于出,就会形成过旺的拥堵——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就好像不断地往高温的炉子里添加汽油和煤炭,内压爆表、冷却失灵却还不肯罢手;如果入小于出,就会消瘦、寒冷、无力、眩晕、没有血色。导致入不敷出的原因:或饥荒或长期偏食寒凉属性的蔬果,导致身体被寒凉偏性所伤。这结果往往是人很清明,但身体却早早地就垮掉了。
每个人自身的能量管道与蓄能能力各自不同。能量管道犹如盘山小径,利于能量往来流转;如果遭遇认知失衡或情志阻碍,这路径堵了,亦或成了乱麻迷宫死旋,那就像血管堵塞或静脉曲张般,成为肉眼看不见的大问题。而这类问题,用化学药物或植物药物治疗都收效甚微,只能缓解症状。
能量脉管的堵塞也可利用修行或术法拓宽与疏通,让能量重新流动起来,并且单位时间内流通的能量峰值更高。就好像过去的手机使用16个小时就要充电8小时,而现在充电半小时可使用36小时一样。
其实除了用手机底部的充电口使用电线充能,还可以用无线充能方式,这样的充能方式其实更快捷方便。不过充能快慢、能量流转的顺畅程度、内在储能能力的大小,是三个截然不同的内在无形领域。
如果把自身储能能力理解成手机的内置电池,会很好理解:你有几块电池、每块电池最大储能当量、每块电池最快充电速度,决定了你可以使用各种超自然神通的能力大小。越是匪夷所思的高维意识连接,所需的能量越多且能压频率越高。自身平日你需准备的常备能量当量要时刻保持在良好状态。
不过也有通鬼的鬼修,这类修士无法与高维连接,却与滞留灵形成意识连接——也有一些神通消息,但消息多偏执和利己,认知也只局限在线性因果论和本位面伪装层中。因为滞留灵需要生命能维持其在本位面的持续存在,鬼修需要用自己的能量滋养它,或用那些贪财好利的信徒之生命滋养它。
如果有可能,我建议患有溃疡的这位先生阅读一下我们前几节课的资料。事实上,我相信他现在的溃疡有所减轻,尽管只是轻微的减轻。如果可以的话,我还要祝贺那篇报纸文章的作者,尽管没提到我的名字,不用说,我确实非常谦逊。
(珍的声音很有趣。这里指的是蓓·加拉格为《埃尔迈拉星报》撰写的关于珍的ESP书的报道。这篇报道写得非常出色,于7月6日刊登。)
今晚我们不会谈任何深奥而严肃的主题。顺便提一下,你们会发现,我们上次提到的那支股票很快将会出现相当严重的下跌,之后会慢慢上涨。
那些在高维中可见整条故事线的意识存有,它可轻易看到整个时代剧中的时间线。我们所谓的未来与过去,在它面前只不过是平摊着的当下,所以下期中奖彩券的号码、股市涨跌的走向、灾祸何时发生怎么结束,其实都是时代背景资料中可见的部分。
但如果你这个角色不是被设定为来体验大富大贵的故事,那不管你怎么求,都不会对你透露这些信息;相反,如果你是被全我安排来体验黄粱一梦的,那即使你不想要,也会莫名其妙地成为幸运儿。
当然事无绝对,有些人可以透过滞留灵拿到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启示,然后获得意外财富,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物质陷阱。这样寅吃卯粮的手段,其实的搬运之法,就是杀鸡取卵、拔苗助长,把自己后半生的能量集中绽放在当下,把自我累世的觉悟都一口气耗光。就好像回光返照一样,把细水长流变成璀璨的烟花。
这有点像现在孩子们玩游戏:透支父母的存款,给自己的游戏角色买皮肤、买武器、买装备,让自己在虚拟的世界中有更多的金币、酷炫的形象、排名榜的名望。看似一时呼风唤雨、高光闪亮、勇猛无敌,其实“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将有三位男士特别参与你们的会议,其中一人比其他两个年轻。我相信他们会让你们读一本书,并会约你们见面。正如你们猜测的,你们选择殷博士绝非偶然。这次的情况会好得多,因为在过去的情况中,他不是没兴趣,而是没时间。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会有一些从现在开始的变化,你们都在潜意识中为此做准备。
变化不会突然出现。这只是一个缓慢的开始,但已经迈出了最初的步伐,最初的计划已经完成。它的发展甚至比我预期的还要好,我们自己的资料现在将真正开始发展,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使我们能够涉及在早些时候无法讨论的主题。但我们计划的第一部分已经以许多其他方式完成了,这与能力的发展有关,也和我们现在形成的完形发展有关。
角色我在人生故事线上的经历犹如铁轨上的火车,一旦在某个岔路口做出了选择,后续的一段故事情节与发生次序是固定的景象,直到下一个抉择点,可以在同时性中被高维提前预览。整个世界与和你将会互动的那些所谓的其它人物,其实都是你自己这个故事线中的相;整个世界与这些背景人物,可以被一次次地激活使用,展现成“真实”的经历。当然这些背景资料里的人物们,是没有自由意识可言的,不然剧本就无法被按照既定的要求与既定的路线发展下去了。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很难理解。

从一开始就必须发展鲁柏的能力,同时还不能忽视他的自我。
他的自我确实很健康而有活力,但却很顽固。不过,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这其实是很好的,因为他正在学习如何有效地在物理环境中运作,同时又能在内在实相中进行操控。
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品性,敢于提出质疑、不盲从的品性,都很好,但也都会成为问题。这两种品性,可以帮助沉迷幻境中的人看到多元实相,并在得到大道契机后勇猛精进;但也可以让走上大道后的人陷入疑、慢的摇摆,或在某种偏执的歧途中无法回头。
所以可见,始终保持相对开放的心态,让自己不被成见束缚,可海纳百川、融通无碍是一种相对中正的平衡。可以审时度势、变通摇摆,左右脚换着走路,不固化行为模式,但又不失远大目标,不计较一时的变通,又不失本心所向,才是真正的韧性耐力。
变通的能力反映出心智的水平,秉持大方向的毅力反映出神魂的水平,可持续的后劲多少反映出精神力的水平,可及时放下面子、做出自我调整的魄力反映出人格与角色我配合的水平。
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在所有情况下,在所有这种性质的发展中,都不能试图压制自我,因为这样会导致精神分裂和定向混乱。鲁柏的能力现在已经开始发展。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我们可以很快开始我们计划的其他方面,即第二部分。约瑟,你对这个计划并不陌生,鲁柏也是。你自己的内在知识是非常充分的。鲁柏的独立自我在这里是我们的强大帮手,因为既然我们已经考虑到了它,它允许我们在自动保持整个人格的良好平衡的同时,还能有一些自由度。
他的能力确实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你们自己的力量、平衡和内在能力,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一部分心理环境。你也在行动,因为你既提供了额外的能量,也帮助鲁柏接收这些信息。我答应过你们,我会更清楚地解释你们的能力及其在我们行动中的作用。
如果你们还记得,去年我提到蓓·加拉格,我知道这对夫妇具有特殊的能力,可以在这里帮助我们。
很快我们的另一位客人会得到一些问题,而不是答案。我们将提供问题,她来回答。她提问的方向不对,因此这些答案对她没什么帮助。
关于这样一个完形的构成方式,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内容要谈。
在修习与内我或高维意识沟通的初期,个人的能量储备经常很难维持意识通道的稳定与意识频率强度的稳定。这时如果有志同道合且认知水平近似的多人共同把能量串联起来,可以维持通讯能量强度更长时间,稳定意识频率聚焦在所需频段,相互分担能量消耗。这样的组合最好是相互信任、彼此了解的夫妻或多年的挚友。当然再次强调,参与人的认知水平、能量水平、意识频率认知水平都要近似,才能形成合力的共鸣。要知道不同质地、品相、大小的音叉是无法形成共鸣共振的。
其实说白了,我们与高维意识的意识信息互动,其本质也是一种意识共鸣。所以通灵者作为信息的管道,其意识通透程度决定了信息解码时扭曲的多少,其自身知识储备的多寡决定了解码信息时可用转译词汇的精准程度。角色我的知识储备越少,转译过程中表达的精确度就越低。
最后,传译者作为管道,自身的宗教信仰会添加不必要的扭曲,影响信息的中正程度和表达时的误导趋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管道的通灵者自身当下的自我意识频率,其角色我的意识频率高低、角色我与内我相互配合程度的好坏、人格本体的神智成熟度,三者综合素质决定了其利用潜意识通过意识连接到的意识体,处于哪一个维度水平与意识频率状态。毕竟说到底,都是意识能量频率的共鸣。通灵者的神魂与角色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了其会与哪个层次的“存有”形成意识共鸣。可谓是,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

(根据赛斯的说法,洛琳并没有意识到她显然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尽管她说她意识到她对赛斯资料有一些想法。)
我说的不是具体的问题。我并不认为我们的客人有一份从一到十的问题清单要我来考虑。2
我说的是我们的客人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她潜意识里希望我回答的。我们将在另一个场合再讨论。
意识体本身的思想多数都是以意识波的形式直接对外开放的,所以意识体之间是不需要语言的,大家相互交流彼此都是直接意识互读。所以意识体基本不会相互撒谎——谎言与思考谎言的过程,双方都彼此心知肚明,所以毫无意义。那些虚头巴脑的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两面三刀、口蜜腹剑,在意识体相互交流中很没有效果。
意识体之间可以互相读心,也可以对角色我读心,但多数角色我无法对意识体读心,所以那些尚且保持人心的滞留灵在与人交流时,还是会撒谎说鬼话的,但人无法对鬼撒谎。
需要知道的是,不撒谎并不意味着其言不虚:很多意识体很擅长用不完整的信息误导别人,这种表达技巧很厉害——它没撒谎,但也没有说出真实的全貌,误导你的思维方向和理解答案。
说到读心,其实不止你现在怎么想的可被对方了知,一切你的记忆、甚至你自己都不记得了的记忆,意识体都可以从你的云端信息库中读取。所以有些好事的滞留灵,可以随意幻化形象,扮演成你认识或熟识的角色形象、说出你记忆中的事情、做出你记忆里那人的动作。语气与动作、形象与气质可拿捏得惟妙惟肖。
很多接引灵来接人回去的时候,为了直接获取信任,就会化成你在意的家人、尊长、神佛等形象;同样爱使用这伎俩的,还有想要有所图谋的滞留灵们。
这里有几点关于你们这次旅行的建议。首先,尽管我之前说过鲁柏不应该休假,但在许多方面,他实际上并不会度假,因为他将有很多事情要做。
约瑟,对于你的好哥们儿比尔,你们两位也可以提供帮助。我建议你们跟他谈谈,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为此上一堂课,如果情况符合我们的目的。
我看到你们是一个四人组。如果有五个人,第五个人将是一名女性,而该组中的一名男性以后将对我们有所裨益。我为我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我们做得很好,特别是考虑到这种冒险的基础如此重要。我们现在可以放心前进,相当肯定鲁柏足够强大,能够承担这个责任。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很遗憾你们最近要准备旅行而必须分心。然而,约瑟,这也是值得的。
我借此机会谈谈这些问题,因为我决定这次课不涉及任何复杂的内容。我也会给你们更多的休息时间,因为我再次意识到你们需要保留一些能量。不过,我们的资料现在大体上可以扩展了;事实上,尽管并不总是如此,我们的课可能会增加一些额外的维度和视角。
我期待着见到这些杰出的人物。
我建议大家休息一下,因为我不会提前告诉你们这次旅行要发生什么。你们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期待。
(休息)
和往常一样,我发现自己对你们(休息时)的讨论感到惊讶,而我似乎总是潜伏在这些讨论的阴影中。
正如你们所知,我是一位相当幽默的绅士。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开些不是针对我的玩笑。你们还没听过我笑呢。不过,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因为除非有值得笑的事情,否则我是不会笑的,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善意的、无伤大雅但却很有趣的笑话,而且不伤害任何人。
只有当我不涉及我们厚重的资料时,我才能朝这些方向思考。我们计划的第二阶段将包括明确扩大我们一般资料的范围。它将显示我们允许自己运作方式的扩展。我们将有更大的自由度,这是好事。
在很大程度上,鲁柏已经建立了信心。我们必须慢慢来,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因为如果我们的基础不牢固,我们将永远无法取得进展。整个冒险就会失败。在这些问题上不存在命定。我们的事业并非命中注定,它代表着能量完形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然而,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相遇,而不是发生冲突。
许多节课前,我们谈到了穿透性,我说过,真正的穿透不是透视的能力,而是穿越的能力。
(参见第1册第12节。)
能量在所有领域和系统中穿越流动。你们正在使自身的能量能够也存在于其他系统中;从能量和行动的角度简而言之,我们参与的是能量从一个系统移动到另一个系统时的穿透行动。
我知道很多学习灵性的爱好者非常渴望尽早打开自己的内在感官,直接体验与内在神魂或与意识体形成沟通。但我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自身的理念认知、知识储备、见识学问、心境状态,都要先做到三正道的平稳状态。
如果贸然打开自己的意识通道,而自己的意识频率还未能进入到高频高能范畴,自己的能量水平也是起起伏伏的,那很可能你引来连接上的意识体并非是什么仙圣,而是伪神。当知请神容易送神难,临时抱佛脚,出了问题再找大师救命或挽回损失,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这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但自我通常既不会意识到能量的运动,也不会意识到所涉及的其他系统。在我的帮助下,通过你们自己的能力以及一部分碰巧有利的环境,你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流动的体验添加到你们的本性中,并将这种知识传递给有意识的自我。
我们稍后会更深入地讨论这种意识穿透的流动性,因为它在所有系统中都起作用。没有它,你们自己的物理系统就不会存在。当我们理解了能量在行动中的本质和行为,并将其应用于人类人格的流动性时,像我们这样的课就会被视为理所当然,尽管我承认这需要一段时间。
(注:课结束后大家就赛斯的口音特别是“命定”这个词的口音展开热烈讨论,比尔对语言稍有研究,提出很多不错的观点。这时赛斯再度穿透过来——)
我不会耽误你们的。不过,我看到我们的团队将有一名耶稣会成员。
我将从各个角度被讨论和审视,就像中世纪的修道士一样,大家会好奇我是否能穿过针眼而不被卡住。我确实受宠若惊,正如鲁柏所说,换个角度看问题是件好事。
我们的耶稣会成员求知若渴的精神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这种探究对他自己也有好处。他提出了几个很好的观点,他还会发现更多的观点。我喜欢这位耶稣会成员;为了鲁柏的益处,我确实要告诉你,约瑟,你给我画的画像,非常出色。
我知道鲁柏会从画像认出我,而且命定这个词发音是命定。
(赛斯-珍用一种奇异的口音打趣这个词,引起了大家的笑声。)
现在,我将正式结束这堂命中注定的课。我本可以继续,但是我天生就有副好脾气。我会另外找个时间,给我们那位耶稣会成员一些颇具命运色彩的主题去思考,也许我们会问他一根针尖上能容纳多少溃疡。我以命定的方式给你们所有人致以我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