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说禅语:“吾心似灯笼,莲火内外红,有物堪比轮,来潮日初冬。
这是第一步成就后可证悟到的觉受,我不解释,怕你着相,你到了这个境界自然对照而可自知。”书生想了想说:“心空才能放火烛,光明内照像灯笼,明心犹如一光球,照得乾坤无遁形。犹如太阳东海升,光芒万丈荡昏沉,通透无挂无阻碍,心怀浩日大光明。”和尚笑着点头:“孺子可教。修行气机的时候要自然,你不要去添乱。意气相随,意动气行,意熄气聚,心念不起,欲念不生,思绪不动,情感不波。自身的气机若想得到自然的温养,就好比仁慈的明君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可政令繁召、穷兵黩武。
止与观是悟道的基础。得止是第一步,就好像一杯浑浊的水,需静置一处,等待那些杂质沉淀。慢慢地水变得清澈透亮了,你才能看清里边的玄机。要是你心急,不时拿起杯子来看,心中起急,‘怎么还没沉淀好啊,怎么还没好啊,是不是这样,干等着不成啊’,这样来回地摇摆晃荡,思想念头一转,气机自身的流注就被打破了,结果前面的功夫也就白费了。
他们道家说无为、佛家讲静观、儒家讲安虑都是一个道理。
人不添乱,天下自安。”
道不二说:“实修的第一步功夫就是静,什么都别去想,连别想都不要想;也别搞各种花活,在那里捣腾鼻息肚皮、吞吃各种金石草木。一静万妙生。
当你想要入静境时,你会发现有两个我,一个是渴望无思的内在自我,一个是思想翻涌的头脑我。当你好不容易让头脑我踏实下来,身体我紧跟着就会来各种彰显其存在感,这时你若当真、在意了,那你就又跟着它俩四处跑了。此刻第一步练习的不是别的,就是自信与金刚心。身体、头脑、心神,谁到底在做主,谁臣服于谁,就好像孩子在街上撒泼打滚要糖吃,你做家长的此刻怎么办。
过了第一关,确立了三重自我彼此的关系后,才能真的入静。
静到极致为止息。此刻连呼吸都忘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自己是谁、什么姿势怎么个体位都不重要了。这一刻最难的点,是当真的恐惧——‘我不呼吸会不会憋死自己啊,是不是该喘一口气了,或许再等等吧,再憋会儿’,这样的念头一起,你呼吸不呼吸已经没有差别了,你这不是止息,只是在游泳憋气而已,止息时是没有头脑自我的这些心思的。
忘我是第一步达成的标志。第一步达成后,时间戛然而止,外界的时间幻相与你已经没有关系了。就像之前我们说过的,这一息间你可以经历百年,外界只是一瞬;或世间已过百年,你只过了一瞬。
在无我的一息间,绝对的寂寞中,阴极而一阳生,第二步就启动了。从双脚双手开始热乎,裆间有温热涌入,散布全身,舒坦得跟泡澡似的,内心充满一种被爱包裹着的喜悦和充实感。这种感觉是人世间任何享乐都不及分毫的愉悦体验。不一会儿会微微一身小汗,这是我们道家说的地火温炉。你会感觉到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涓流般流淌滋养你的身心。
这一过程是如此地让人受益,一旦体验过这一境界,人世间的种种玩乐应酬、酒食美色就都犹如嚼蜡般无趣。第二步安鼎温炉就达成了。
在说第三步前,我要先说说三个名词:精、气、神。
这三个字,贩夫走卒都知道,却少有人真的明白。
精:精神、精华、精力,是物质中蕴含着的后天能量。‘精’字,米青。
气:气、炁、气、汽,四类,分别是物理能量波、意识频率波、生物化学能、一种物理的显化状态。
神:心神、神智、神采。心神更常见的是指头脑的思绪意识,是后天的,比如心神荡漾。神智则是指灵魂的意识,是先天的,比如神智不清。神采是自我意识频率彰显在外的气场,比如神采飞扬。
所以后续的功夫主要就在把这精气神三合化一。即身体、头脑、神智精诚合作,并以内在自我为核心主导,把三种气的能量化合中合,和合成先天一炁、阴阳未分之源炁。源炁后世又叫元气,这是简写了。简写后词义被添加了更多的意思。
源炁是多重意识与复合能量的融合,这一过程分为三步:
首先是多种不同能量的彼此融合。当然,想要融合多种不同的能量,要有能采集多种能量的能力。采地气或得五谷之精养是最自然容易的,因为这后天的身体本就是二者的化合,只要做好开源节流的工作,减少外在六感六尘的损耗,增加每天充能的时间,有效收敛心神、采收气机、温养元神,把自己的瓶子一层层地灌满。
七层境界逐一经历:
第一层,口生津润喉;
第二层,口回甘润心;
第三层,口内生香宁心;
第四层,有清凉如甘泉与小焦地火相互中合;
第五层,四肢心胸小腹温热,头脑清凉清明;
第六层,可感知自己的心意思想之起落;
第七层,可感知他人与无形的思想与感触。
心口歌
心如明境悬,口之未补弦,口口声声急又急,复之未礼玄,我明旋复义,明义复我煊,口明声兮若我旋,心口歌而喧。
上边这七步功夫成了,你的第三步,‘天意灌顶,坎水下行,水火合璧’,也就大功告成了。此刻头脑轻灵,口齿津液余香,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了了分明。当自己的心思、思想都静如止水,那映照出来的景物思想就清晰可见了。此时能量的运作、思想的动态、感触的信息,都犹如和尚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事。
这前三步都是无为的功夫,不可动念,做什么数息啊、导引啊,心思头脑注意力都放在这些东西上,念头注意力始终在,不敢松懈下来,那心神怎么进入无我呢?我们呼吸的这个气,跟真功夫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这地气之火为阴中阳,天炁之水为阳中阴,被比作金童玉女;
两者和合相会需一个牵线的黄婆,这黄婆就是自身的意愿。
想要并允许这事发生,你给出的最大的协助,就是有为地不去添乱,让两种不同频率波的能量可以在相对自然的状态下相互按照自己的节奏交融.这个过程会引发体内能量的激荡,并形成一个真实的却不可见的能量气旋.这气旋的位置道家叫‘黄庭’,即胃下脐上两肾之间。
天地交感,阴阳交汇,天地人三才化两仪,两仪合太极,太极融一炁。然后就可以开始第四步的修行了。

第四步是实修功夫。
在坎离交融、水火化合、气意静笃后,真正的金丹期开始了。
体内的炁旋此刻犹如日夜不息的火龙卷,把天降甘霖蒸腾成闪烁着光辉的微粒、能量雾。这光尘浓雾不断吸收着地火中的能量,形成一个原始的类星系自旋。一个新的宇宙雏形在此间孕育。
此刻火候的大小成了关键。功夫因为世俗的杂事耽搁了十天半月后,机缘错过又需要重塑。但每天不眠不休地勤奋,也不能明显地提速达成。这气旋的快慢、膨缩的律动,都有自身的规律,这个过程非人力头脑可以控制的,需要自我心性上维持着一种阴阳雌雄的动态平衡与平和,来达成这一阶段的自然稳妥。
此刻地离火、天坎水、左阳雄、右阴雌构成四象,形成一个比太极气旋更大的四相气旋,中间核心能量不断中合凝聚,合化成天地未生、乾坤未化前的本源之混沌。就是这混沌孕化生成了万物万有,是一切之(源、原、缘、元)神。
前边我们说了阴阳水火,那什么叫雌雄合璧呢?
刚毅柔软的平衡是弹性,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是知性,直觉与逻辑的平衡是洞见,自律与奔放的平衡是从容,欲望与绝望的平衡是随喜。在能量中和后,第二大阶段就是让自己调整心性的认知与自我在诸多方面的心理平衡。
如果说能量上的准备工作是基础,是身体上的修持,那心性与心智上的准备工作就是第二步的重点。当然,这一步不能靠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到了这一关头,再去翻书查资料,修正自己的种种问题,就很耽误工夫了。所以一起步就最好能性命双修。
修气机的功夫,快的数月慢的数年就能有所成;但修性却很麻烦,往往一个观点一个见识,就一层窗户纸,可是想通透了然、可以践行,却需要机缘与大量的时间累积。这习气的变革、知见的成熟很多人需要几辈子的累积。这还是不退步的情况下。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临走时比出生前还糟心、执拗,可谓是哭着来恨着走,一生活在计较中,何苦何苦。一生不含糊的人才是最大的糊涂蛋。

明觉观照,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功课。自身有哪些习气、念头、欲望,其缘起与亏缺,自己要梳理清楚,这就叫明心见性。
知道自己本真的样子,认清自己的优缺点、特长与亏缺,努力在各个方面达成具有动态平衡的弹性中正状态。
在练炁的时候,身体因气机的冲撞会抖啊、摇啊的,这时要有所控制,不要惊恐;但也不能过分地放纵,毕竟这是你的身体,谁做主还是要能在一定程度上中控的。不是要把自己搞成个没有气孔的开水壶盖,气一动就原地乱舞。当然利用旋舞步,进入出神状态,那是另一种法门技巧。
这里我告诉你在集气筑基期最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我们的身体在气血充盈后,会出现逆向生长的情况:更换出崭新的牙齿,头发浓密乌亮,皮肤饱满粉嫩,筋肉柔软轻快,不想吃东西也不太需要睡眠,精神饱满双眼炯炯有神。在这能量充沛的时候,肉身的欲念最强,思淫起欲,春心荡漾,在这时男女都会渴望爱情与交合。这是动物性的原始本能,自己要把控好大方向,不能随性,若泄了此刻的真元一炁,那只能从头来过了。
气没能往上积累递增,而是往下化成了水,所以说下凡上仙。
其二,在你凝聚提炼、化合了这些能量后,炁充而不欲饮食,清明而不欲安枕。你会得到更多的时间来冥想禅坐。不可继续按常理饮食睡眠,那样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给身子添乱。
有的人几天不睡,自己担心,怕了,去吃药强行助眠,那也就道消于此了。毕竟心性的功夫还是没有到家啊,第一个‘信’字就没过关。所以说知见的功课要是没做好,有天赐机缘也是把握不住的,没胆量去接受这份恩典。
尤其是处子处女之身的年轻人,气机充沛、精力旺盛,修为增进往往会很迅猛,但非世家内门子弟,这些需要注意的并不知道,往往功亏一篑后才晓得懊悔。所以说修行之事,往往需要三代人的传承,一代悟道理长见识,二代禅玄机去踩雷,三代承前启后,为栋梁得大成。
累积三代才能听闻的真知灼见,今天我这里都白给你了,只是希望你能少走些歧途弯路。
你们这些中年人修行,实际上自己的寿命精元已经所剩不多,实践实修累积知见,是为了荫佑子孙,铸就滋养灵魂的家族秉承。这一个家族的业力习气是彼此助益还是相互掣肘,就看这家的大家长其心智所向。
身心灵
怎么看心性的平衡,在人生关头上,心智与头脑谁在做主成为关键。灵魂的意愿是经历,它对谁都没有评断,对什么事都保持着开放的心态,能够理解一切都是幻梦中自己钦点的戏码,其核心价值在于让自己透过经历而收获感触与反思。
透过观觉从这感触与反思中品味出启迪与道理,用这收获滋养自性的智慧,让智慧得以成长成熟。
之前我们说过,知见可以彼此传递,但智慧不能。你理解不了的就是理解不了,因为匮乏能支撑理解其奥义的基础感悟。
而这些感悟是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切认知到的,毕竟知见的传递,文字的叙述,口头的传承,都存在着误解与扭曲。
比如你和一个南方人说‘冬天不要徒手拿铁棒’,他无法理解。就像北方人无法理解那精致的小碟菜是喂猫还是请客。生活的经验慢慢地形成了本地的智慧,而一地的道理在另一地却未必如常。
命性慧,身心灵,互为依托又互为制约。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哪个还差火候,就看坐禅时下座的原因是什么。坐不住时,哪个对你影响最大,那个就是你当下问题所在。是身子不舒服受不了,还是心里躁动、想这个顾那个了,或是怎么也沉浸不进去,无法入定,觉得瞎耽误工夫。自己无法真的静下来,脑海里总是想着各种法门、各种有为的思绪。哪方面掣肘扯后腿,哪方面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
如果下座腰痛、屁股痛、腿痛麻,多半是坐的蒲团高度与硬度有问题;要是身体突然出现某种症状,不要管它,让它自愈;如果过于悲伤或癫狂、愤怒,这是内在积压的情绪释放;要是始终无法得清净,不停地胡思乱想反刍思维、忧虑来日,那就放开了想,想到想无可想,一念不生,自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