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
人格即行动,是意识思想的具体表达者、执行者和落实者。在行动之内还有行动,A、B、C计划、计中计等。人格聚焦在伪装实相层内扮演着角色,进进出出,前后来回,朝着四面八方的各种可能性展开冲刺与尝试。
行动的事件在你们的认知中犹如一条直线,有开始和结束的因果秩序,那是因为你们对行动的看法受限于单一的观点与狭窄的可感知领域。你们通常只从物质的角度看待它的发生,你们把它想成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一条直线。
实情根本不是这样。任何影响角色个体的行动都在很多其它场域之内也有其实相,而且它们的效应和它们的本质在各个层域之内也都会被感觉到。生命故事的作品实际上包含着心灵能量聚焦而成的那一部分,那就是被展现的行动,并有它的明确效应。
心灵能量的电荷在这份特定的编剧手稿里不但非常鲜活,也充分地表达了意识的聚焦。在数量远多于你所知的人身上,它已经起了一个生动的效应。
我们的信息这份资料,其实就包含着心灵的行动。依据其当下心灵成熟的程度,每个读者设定他自己心理上接受或拒绝的程度。个人能理解与领会的深度与这个作品的资料、主题或本质中蕴含的信息有关,但每个人只能理解自己能理解的层次。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告诉你你已知的,印证你内心中隐约记得的实相。
很多时候,在隔阴之迷的作用下,角色忘却了自己知道一切的真相,但它却明确地知道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胡扯。就好像被害人或许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嫌犯的样子,但却能一眼认出谁是自己印象中的家伙。

任何“行动”都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展开前进的,明白这点非常重要。行动有不同的“质地与质量”,当然这不是物理名词上的意思。就像我们说“历史有其厚重感、事件曲折地展开、密集地发生、硬邦邦冷冰冰的事实砸在了自己面前”,这些物理形容质地、形状、程度的名词,同样可以使用在行动上。
每一个行动绝对不会只有一个目标与效应。这一点相当重要!
每一个行动在经历者看来似乎只有一个效应,但事件同时助缘了所有知闻此事的人,并对不同的人起到了某一种作用。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我的事”,或认为这事件只有一种结果,那只能说:孩子你单纯了,你在感知能力上还存在不足。
在你们场域之内的行动可能看起来受到你们的时间影响,但是只有物质具体化的那部分行动才会这样受到影响。所谓的历史事件可能看起来已经静止,但它绝对不是静止的或停滞的、亦或恒常不变的。再说一次,没有什么历史,一切都在同时性中,所有的故事都在一遍遍地被因各种目的而重启着,并展现出各种可能性的结果。行动可能看起来有始有终,但这是你们感知的失误和一种误解。未来已经发生,过去也从未消失,一切都是广袤的当下。
最简单的举例:唐朝那只五指山下的猴子,已经被你们复活了多少回了?未来还会再被改编多少次呢?一个角色确实有某一次是原创,但一旦某一角色被电子系统记录成档案,那这个角色的ID就成为了一种公共资源。其一生的剧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背景人物群,都可以被一次次拿来再现与演绎,用来构成各种的平行实相,没有哪一版更真或更假。而所有被演绎出来的平行故事,也成为数据库中备选的脚本之一,可用来重复、拼接、演绎改写。这就是我们现在对自己这一角色做的事情。
你出生前,你这个角色就已存在;你死后,这一角色也并未消亡。你出生前,其它平行面上这一角色已经开始活动;你出生后,还有其它的这一角色陆续出生。同样地,你的死亡与其它这一角色也毫无关系——这个版本中的你或你的谁谁过世了,而其它版本里还活得好好的。
在你们的层面之内物质化的行动,出现在你们的场域之内,展现事件的过程,然后从你们的场域中消失。这绝对不影响行动本身的基本性质,事件只不过被人物角色从数据库中读取了一遍而已。也就是说,你并没有改变行动的基本框架与法则,虽然你有可能照搬了全部剧情或改写出了属于你的版本,但你的改编只是增加了这一故事的某一种平行可能性,并不影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

行动会在你们的物质场域之内和你们的物质场域之外获得改变。你们只觉察到你们可以感知到的那一小部分、在你们系统之内物质化的那一部分。
你们以为一个行动在它进入你们系统时,它开始了;经过你们系统后就完成了。但这行动其实早就开始了,而且永远都不会被完成。就好像你打开电视,觉得一部电影开始了,两小时后觉得它结束了,可其实它远早于你出生前就已经存在,而也会持续地存在下去,被一遍遍地播放。
行动在你们系统之内发生时,会持续不断地以角色的节奏为基点发生改变,这种被改写的剧情在它之内意味着一种平行可能性的展开。行动本身之内的开始与结束是无穷无尽的,真的没有一个所谓的结束发生,没有一个真正或永久的结束;也没有哪个开始是唯一的,没有一个无中生有的真正开始。你们只不过是生活在历史剧中的角色而已,你们只是负责经历这一时代背景剧而已。你确实在谱写属于自我角色的篇章,但也确实是在应用一个早就在系统中注册好的ID人物和它的相关一切配套背景资料。

习气
“成瘾性”行为本身是一种自我习性里起到心理代偿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行为显化。这习气常常涉及到内心的自我保护与自我慰藉。如果这一习气是对多重自我复合体有益的,那就能滋养内在心灵,比如规律的作息、亲近自然、每天散步等;而如果习气阻碍多重自我复合体的良性运作,那就会削弱自身的生命力。
当内在习气模式被打破时,种种效应就会停止,但人格却把内在模式和那些外在习惯连结在一起。确切地说,内在自我对于习惯的需求,创造了外在的行为或思想习惯。这几乎是一种机械式的无脑回应,而其狭隘的单一的反应模式严重地拘束了多样性可能的展开,而且真的对自我扩展有极大的害处。有些人格需要某种习惯来保障自己感到安全,而从一个习惯换到另一个习惯时需要一个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持续保持清明的觉知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被自我认知并主动改正的是习惯,而不被自我认知也无力改变的是强迫症。强迫症对自我与他人都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制约自我心灵的发展。
强迫症(英语: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全名为强迫性精神官能症,又译强迫性疾患、强迫性障碍。
并发症:抽动障碍、焦虑症、自杀
治疗:心理治疗、抗忧郁剂、养成新活动
症状:必须达成自己认为的某一标准才能让自己避免陷入焦虑。
这些困扰通常被划分为不同主题,例如:
对污染或污垢的恐惧、疑神疑鬼且难以忍受不确定性、事物必须井然有序、失控伤害自己或他人、有攻击性或可怕的想法、宗教主题上的偏执认知。
困扰体征和症状包括:
害怕接触别人触碰过的物品后受污染——洁癖
不确定自己是否锁门或关闭火炉——晦暗预期
物品不整齐或不面朝同一方向时倍感压力——标准化偏执
强迫行为通常也有主题,如:
洗涤和清洁、检查、计数、秩序、严格按照惯例、一再确认。
强迫症匮乏必要的心理弹性,无法接纳多样性。本身是一种心理认知上的卡顿,并影响自身心灵的发展。
第148节 极短课,谈鲁柏戒烟的问题
1965年4月21日 星期三 晚上9点 定期课
(珍还没有恢复对心理时间的研究,尽管赛斯说她可以重新开始每天15分钟。见上一节。
(在今晚的课之前,珍觉得很不舒服,而我的状况也不太好。我建议不要上课,但她想要上一节课,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很好奇,想看看赛斯会对基本的原因说些什么,结果是,我们得到了一些很好的洞见。最近我们把这些资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似乎有不错的效果。当然,这种应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事件发生后,我们希望在实际运用中继续改进,在各种问题发生前抢占先机。
(这节很短。珍闭着眼睛坐着,轻声说着;而且,很奇怪的是,语速相当快。)
晚安。
(“晚安,赛斯”。)
我看我们都兴致勃勃。
你知道,当你们中的一人身体不适时,你们当然可以取消一节课。
事实上,我们的烟民,鲁柏,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紧张引起了不安。奇怪的是,紧张是因为发觉他的书真的要出版了。这种紧张会消失。他需要放松。
今晚我本来要比较深入地谈谈行动中的行动,因为这里有太多要说的,将告诉你们行动的实际维度是如何形成的。然而,这将是一节短课。我们有的是时间,只要我们的总体模式得以维持,就不必担心偶尔错过课或缩短课。
(珍这时笑了。)
鲁柏可以,如果他希望的话,删除以下的记录。
他想戒烟的欲望,与他在黑发中发现几缕银丝这个事实有一定的关联。他的自我形象,或在此情况下,珍的自我形象,除其它之外,就是一个黑发的年轻女子,一个抽烟的女作家。
同时以两种方式扰乱形象确实很难,我建议,我相信如同你,约瑟,建议过的那样,解决吸烟问题。我们不要试图在一夜之间,同时以太多的方式改变我们的形象。这些事情也会加剧鲁柏的紧张。今天它狠狠地抓住了他。
请注意,珍是角色。这个角色不管是否被鲁柏征用为肉身,她都会存在,并且有自己的人生与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模式就是一个抽烟的女作家,而人物造型就是一个黑发的年轻女人。
我们在使用自己所正在使用的角色时,我们内在的自我状态多少会改变角色载具的外在状态与角色故有的剧情模式。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小白,仅仅是观摩人生,在后台一言不发地悄悄看着,那是另一码事。就好像每个司机都有自己的驾驶风格一样,相同的车辆也因司机的变动,表象上有所不同。如果你只是启动自动驾驶,那车辆就会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既定的线路,表现得中规中矩。
我建议珍去做我认为有女人味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合乎逻辑的。无论如何都要抓紧她的准备,因为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巧妙的诡计。为了把焦点从吸烟问题上移开,我们的鲁柏突然决定在头发方面”自然一点”。
(珍假装担心地摇了摇头,眼睛闭着。)
这份惊恐,这几根白发,很自然地成为他抽更多烟的理由,因为他现在有了一个极好的理由来为自己感到遗憾。
内在意识决定了女性容颜衰老的程度,这是任何化妆品都无法遮蔽或达到的效果。一个人是衰老还是年轻,看的不是脸,而是身体轻盈的程度,是那由内散发出来的生命力朝气,是外在自信的气场。一个女人一旦变得厚重了,变得暗淡了,变得消沉了,她的光彩、活力、俏皮、颜色就都慢慢地褪去了。不信你看热恋中的女人和失恋中的女人,能差出十多岁的样子。
不是爱情滋养了一个女人,而是自信的状态,是自我人格价值的体现。鲁柏要学着做一个女人,并不是说生理器官是女人,你就是女人了。之所以灵魂要分别经历男女两种性别,就是因为男女真的有本质的不同,并应当被十分显着地体现出来。我不是说反对中性化或性别依据心理性别,只是如果你接受了来演绎一个女性角色,就证明你的功课是体验女性特质面的那些课题。倒不是说你不能活成一个假小子或真的去变性,那样也是一种体验,也有其价值和意义;但终究你还是不能回避,要学习两性各自的不同的人生课业。
一阴一阳谓之道。阳刚而阴柔,阳显为用,阴藏为性,阳动而阴静。理性、感性、逻辑、直觉,乾坤各有所主,万物生养归藏有序。女人要有女人味,就像男人要够爷们是个汉子一样。你如果选了这一世做女人,那最好让自己做到、体验到女人当做的事,这样人生才完整。
我将把我计划中的讨论留到下一节,并结束今晚的课。如果鲁柏今晚能享受轻松的阅读,或者看看电视,那是最好的。但今晚不要再看读起来沉重的书了。
(这一节之前,珍一直在读一本关于变态心理学的书。我注意到了,建议她不要读,心想着我最近生病和每天都在翻阅纽约市日报的经验。见第143节)。
也许你可以在就寝前给他揉揉背。早上他应该会感觉很好。我想在这里再提一下我对外出活动的建议。如果经济上可行的话,你们俩应该每周出去玩一次。这里的重点是,你们要走出公寓,还要和其他人在一起。这个建议对你们俩都有好处。
毫无疑问,我会弥补这节短课。我衷心地祝福你们俩。
定期地去做短暂的旅行,可以让身心气场与注意力得到置换,有利于从一种持续的紧绷中、从惯性乏味的生活里脱离出来,让生活更多彩一些。当日子变成一种持续的重复时,心灵很快会感到倦怠。
(“晚安,赛斯”。
(9:19结束。在第一段传述时,珍像平常一样解离。她知道资料的要点。她对这节短课并不满意,因为一旦她开始一节课,她就不介意继续下去。
(珍还认为她知道赛斯今晚计划讨论的一些内容,是关于行动中的行动。它涉及到在做梦、转世等行动中发生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