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性别与性取向系列之二《生而为人》
梦空细雨观影会202305
本周的影片是台湾于2021年拍摄的一部关于性别认知的电影。
主人公“杨世男”,在出场时是高中男孩,打游戏、打飞机,对异性兴致勃勃。但一切在多次便血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其父母与主治医因匮乏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性别学认知,草率匆忙地想要把内疚的罪责感,快速纠正成“常态”,于是忽略了个体的自由意识和心理性别取向,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和附庸者。在无知医师的建议之下,父母擅自决定让孩子以女生之姿被“再造”重生。
以为搬了家,转了学,就可以重新开始孩子的新生。但父母并不知道,时间与地点的改变是无法强迫已成熟的内在自我意识对自身性别的内在认知的。
重生后的主角,被叫做“杨诗兰”。然而,表面上性别改了,却改不了小男生的心思与对女孩的迷恋。
“转性”后的“新”生活与新“身份”是福是祸?
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本周是此系列话题的第二弹。
这六个话题分别是:
1.生男生女与精子性别无关!
2.我到底是男是女或干脆什么都不是!
3.被后天塑造的性别认知!
4.娘化是怎么产生的!
5.爸妈,我想做真实的自己!
6.资本运作下的女权,是如何在彩虹运动中兴起与落幕的!
在上一期我们说了,孩子的性别与父母基本都无关。父亲给出了包括两性的精子,而母体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至于胎儿想要表达出怎样的一种性别特征,并利用这一载具体验怎样的人生功课,其实都是新生儿自己的幕后推手。
在受孕后十二周内性别仍然是中性,至于发展成哪个性别,甚至真伪双性别,都是可能的。到孕期的第四个月,胎儿的性别表达才稳定定性下来。但载具性别和内在自我性别又不必须相同。
一个与载具真实性别、对自我性别认知不同的内在自我,有几种可能:
1、为发展不同性别特质与认知平衡的目的,为达成感性与理性、直觉与逻辑、强悍与柔韧等多方面特质的内在平衡,神魂会特意在不同性别中轮转,直到达成性别特质中性且认知平衡。
2、为了挑战高难度的人生课业,承受社会压力、他人是非指点、内在自我自信力与自我价值感的塑造和认同,于是决定体验与经历“跨性别”人生的课题。这种高难度的人生一般幼稚期的意识单位是无权选修的。
3、因为某些原因匆忙进入某一角色,剧情展开后发现自己无法驾驭这一角色性别与性别趋向。
4、成为家人人生成长中的助缘人,为家人带来对此类课题的思考,考验每一个家人在面对“特例”时的抉择与智慧、认知与理念、爱与责任感。
没有对错,一切都绝非巧合,所有的经历都蕴含着冥冥中的巧妙安排,只看你在经历时,如何选择、如何面对、如何作为。任何经历都可带来内在自我的成长,任何经历也都可成为人间八苦中的拖累。一念佛一念魔,佛魔不在天边,而在人心是非之中,在你我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念头里,爱、包容、谅解、宽恕,憎恶、评判、厌弃、打压……认知塑造了人性中的喜恶,人性中有良知也有恶毒。
无知是很可怕的一种意识状态,因为其往往带来对成见的偏执。有多少人一生中只知道与认识男女两性,而对多重内外性别和真/伪双性甚至无性别一无所知。
我希望通过六周的话题,把这一系列问题讲透彻。因为在当下与今后,大量的新生代都会出现性别模糊的状态,这不是病,而是意识进阶到临界点前的抖动。如果家长或旁人认为这是病或病态,请及时自己去看心理医生,接受必要的心理辅导。
小知识点:
肉身载具除可发展成男性或女性外,还可以形成先天无子宫、双子宫、隐睾、睾丸缺失、睾丸绞索性坏死、双阴茎、双性别同时完整或非完整存在等多种情况。
女性可以有乳房与外阴,却天生没有子宫或双子宫。失去生育能力、没有内生殖器的女人是否可被定义为女人呢?如果可以,那变性后的男人是女人吗?如果透过基因确定性别,那XXY染色体的人,性别是XX雌性还是XY雄性呢?先天没有睾丸,或因隐睾症、睾丸绞索症失去睾丸活性的男人,还是男人吗?如果是,他没有男性特质;如果不是,又没有女性特质。怎么定义呢?相反,如果同时拥有两性特质,又要怎么定义呢?
常人习惯了是非的确定性、答案的标准化与唯一性,但在多样性中,这样肤浅的是非真的能指导对错吗?依据这样的是非认知去看待与对待他人,谁才是那心存恶意的“妖”呢?
我到底是男是女或干脆什么都不是!
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性别与其肉身性别可以但不必须是一致的。
首先,肉身性别在临床上是具有多样性的:男性、女性、无性别、真双性、伪双性。
内在自我对自身性别的认知也是多样的:男性、女性、无性别、真双性、伪双性。
内在神魂对自我性别的认知同样多样性:男性、女性、无性别、真双性。
外在自我欣赏与渴望表达的服饰性别有: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混搭。
内在自我对自身配偶性别的喜好需求可分为:男身男性、男身女性、女身男性、女身女性、身体性别不限+内在是男性/女性、身体性别必须是男/女但内在性别不限、身体与内在性别不限但外在服饰表现必须是男/女,等多种性别喜好诉求。
其实一个人服饰、身体、心理、神魂,到底是对性别保持高度一致好,还是混沌,甚至中性好,没有必然的定论,都是自我认知发展过程中不同意识面向上的体验与尝试,这些经历完善了内在自我的无漏认知与平衡智慧。其问题与困惑往往并非来自体验者本人,而是社会中对此无知的压力和怪异的眼光。
下面的内容我们分为三个部分:
● 影片内容
● 性别认知塑形
● 各种关键知识点认知
一、影片内容
梦蝶
人生一梦,灵珠成胎,转世为人,或男或女或男女。美丽的翅膀、隐形的翅膀,当我们用双脚行走于大地时,我是谁?谁是我呢?
男性进入青春期后,其生理器官会茁壮成长,经常要承受不可控的“巨大化”尴尬,这时是对自我性别与性取向的塑形期。如果妈妈不能理解儿子在这一时期对异性图片、内衣、气息的正常需求,不能接纳儿子自我安抚、自我释放的正常性趋向的培养,就会人为地扼杀儿子的男性化进程和对性的无垢心理认知。
这类问题只出在无知的单亲妈妈身上,因为父亲或双亲家庭,可以理解孩子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和生理需要。
真/伪两性人,具有两套外在器官,且神经发育多数是正常的,所以绝大多数是可以无障碍地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性兴奋。变性人在手术中也保留了全部的性兴奋神经组织,所以同样也可在性生活中享受到“正常”的性高潮:男变女感受的是阴蒂摩擦高潮,女变男则体验碰撞压迫高潮。
随着网络知识的逐步完善,很多人在出现第一症状后,会先去查网上信息,在被医生治疗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利用网络信息,验证医生的治疗方案,自以为是在自救与查漏补缺。在医生们口中,这样的患者叫做百度华佗。
这样的患者是很难被医治的。
首先,患者会因为接触到某些断章取义、偏激局限的信息,陷入不必要的焦虑与自我催眠中。通过查找各种资料,意撰补齐出各种相关症状,说出误导信息,导致医生误诊耽误病情不说,还吃下了不必要的药物导致药物性症状的发生,导致病情扑朔迷离越发复杂。还有的病人自己就开始购买服用非处方药,导致部分症状被掩盖缓解,导致临床诊断时证据链不全,无法及时确诊。
同时,这类患者在网络上学到一些零星皮毛,在就诊时,喜欢和医生抬杠,回家后质疑医生的诊断用药,私自增加药物剂量或减量、增加或减少服用次数。这类患者很被医生反感,几次接触后,就会想怎么打发走转诊给其他医生。几次踢皮球后,患者的病情就会被一再延误。患者质疑之心日重,就诊时废话也更多。
医生很难对患者形成良性的正面心理暗示,而患者疑心生暗鬼,会不自觉地因此招引来许多看似很真实的临床症状,误导医疗方向。这被叫做“癔症”。患者经常是越想越怕,越怕越想,然后精神上首先就崩溃掉了。本来吃两片药、医生安慰几句就能彻底好转起来的小问题,可被自己搞成持续几年的大毛病。
自我暗示在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比常人能想到的极限其实更加强大。医生的话语非常重要,病人在精神力高度集中时,医生的一句安慰就能救命,甚至成就奇迹;一句“客观”的冷酷,同样也能熄灭生命的焰火。很多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觉得自己很客观唯物,却只把患者看作是“机器”人,根本就不知道,人心与人性是双刃剑,披荆砍魔或自残自杀的力量都源自它。
老一代中医人,都说病人来了首先要看的是患者的“精气神”。佛渡有缘人医救不死病,生存意愿与意志决定了患者的预后。而患者心理层面上的力量,一方面来自医生的明示暗示,一方面来自自己的淡然从容。
现在很多女生很反感婚前体检,因为觉得这是男性在质疑自己过往的性经历与性健康程度。换句话说,讨厌男人嫌自己“脏”。
另一个极端就是,为了保持处子之身,拒绝在婚前有实际的性接触,想把最好的留给新婚夜。
这两种思想都有着其内在的心理认知支撑,无可厚非;但在临床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婚姻中因性不和谐、生育无能导致的情感破裂并不罕见。各种先天畸形后天病变导致的异常,本来是可以在早期就预防处理的,但因年少无知,家长又对此不好干预,就拖延成了人生悲剧。
有阴道无法插入的,插入子宫畸形的,有阴茎无睾丸的,有睾丸但坏死的,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有假双性的……一个人对自己与对另一半全然不了解就冒然结合成夫妻,还想赌命好好过一辈子,其实是很冲动的事情,和开盲盒没有两样。
很多天生有变异残障的男女,会极力拖延实际接触的第一次,想让对方在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成本后,面对全赔或将就,无奈选择后者。
所以不管男女,尽早全面地了解对方的能力与真实状况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实践或医学两个不同的领域,知道自己与对方的真实状态,再做出有可能涉及到终生幸福的重大决定。这是对自己与对方都负责任的良好态度。
性别发育异常(disorders/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emt,DSD)
是一种先天性染色体、性腺和表型性别的发育异常或不匹配。DSD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包含一系列先天的代谢异常和畸形,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的异常。双性别世界范围内DSD的患病率在近十年约为1/1500,其实并不罕见。主要原因是大量食品含有激素,导致孕早期孕妇体内激素对胎儿影响。
在牛奶、反季节蔬果、瘦肉、转基因产品中,在保鲜、催熟、防腐、提高品质、提高美观、增加产量等多个生产、保存、出售环节中,食品从源头到流程全面激素化已经是常态。
哪里有十二个月都在泌乳的奶牛?哪里有冬天巨大化的鲜果?哪里有只长瘦肉的猪?哪里有放不坏的鸡蛋?哪里有永远蓬松不发霉的蛋糕?哪里有长期不变质的坚果……
性别发育异常是指由于胚胎受孕后染色体在性腺或性别解剖结构发育中出现了表达异常,导致胎儿呈现真/假双性特征,或显/隐双性同体。是当前较为广泛、且临床表现各异的一种非“疾病”类器质性问题。
在临床上,显性双性在新生儿或青少年多见。而隐性真假双性病例,则在青春发育期或婚后多见。一直以来,由于DSD的多样性且经常无法确定病因,导致其分类和诊断较为混乱。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遗传诊断技术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DSD病因得以探明。
在此背景下,从2005年起医学上统一用名词DSD来替代两性畸形(intersex)。
在临床上可分为:
● 遗传性真/伪两性——其父母中就有基因变异者。
● 获得性基因变异——男性精子因食用食品或药品产生基因变异,或女性在受孕早期因饮食、药物、酒精等关系导致激素水平异常,引发受精卵胚胎早期变异。
● 最后一种就是突发性随机变异,没有任何可解释的医学原因。变异成雌雄同体的概率自古有之,并不罕见。在自然界中,雌雄同体的生物种类其实占绝大多数。单一性别是进化中的进步还是退步,很难评说,利弊各异。只能说是一种多样性的可能性尝试。
随着对性别发育和分化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已明确地知道人类胚胎在受孕时是双性的,性别发育过程可分为性别确定和性别分化两个连续的步骤:
性别确定是指一系列基因表达而使未分化并具有双向潜能的性腺向睾丸或卵巢发展;性别分化则是一旦睾丸或卵巢形成,其分泌的激素将促使机体的性别分化。睾丸分泌的激素对于男性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是必需的。
到2013年,已知参与性别确定、性别分化及引起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基因超过59个。
以往许多的DSD只能通过表象和激素水平变化来推测病因,临床处理常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染色体微阵列和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应用,我们已知,生男生女发生在受孕后的8周内,即使受孕的是X精子,也可被激素、草药或食品导向性发育成为男胎或抑制发育,令其呈现为女胎。
此类知识已在2021年加入到新医科教材,但2021年前毕业的医生多数还对此并不了解。
临床评估及诊断
一线的评估包括染色体、双侧性腺是否可及、盆腔超声检查苗勒管结构(输卵管、子宫)、AMH、17-羟孕酮、睾酮、皮质醇、雄烯二酮、促性腺激素和尿液分析,其中AMH的重要性超过睾酮。当超声无法显示内生殖器情况,可行核磁共振、生殖道造影和腹腔镜检查。
二线的评估是在一线评估获得的证据基础上进行,包括通过HCG激发试验后检测睾酮、雄烯二酮、双氢睾酮、11-脱氧皮质醇、17-羟孕烯诺龙水平。此外,还可以进行LHRH、ACTH激发试验、性腺活检及遗传学基因检测。
DSD的治疗
1.性别分配(gender assignment)
性别分配目前仍是DSD处理中最具挑战的项目,其基本原则是:
● 拖延疗法,阻断性别发育的进程,等待孩子的自我人格与性别认知稳定后,根据孩子的自我性别认知倾向,修改外阴显性结构,剔除掉一套内生殖系统。评估和长期管理应在一个有丰富经验的MDT中心进行。
● 依据真伪器官的发育程度,把坏事或未能发育成熟的伪器官摘除,避免体内激素相互激荡。
● 依据主要遗传基因的表达,来确定性别取舍。避免病人体内具有无法支撑后续正常发育的伪器官。比如男性无法生成精子的睾丸、女性无法生成卵子的卵巢。
目前公认大多数患者都应性别分配为女性,因为现有证据显示,这一人群成年后多对自身女性性别满意,并能获得满意的性生活。而作为男性能保持勃起并生成精子的只是极少数。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中,由于雄激素合成障碍和不完全的性腺发育不全,不论幼年时性别分配为男性或女性,成年后都无法完成男性角色的真正作用,小阴茎无精子,体格矮小,肌肉力量性差。
有限的证据显示,最初性别分配为女性的求助者,比男性在成年后出现要求变性的比例要少很多。最近的研究显示,46,XY DSD中的性腺发育不全、雄激素合成障碍、PAIS,不论其外生殖器雄性化评分如何,越来越多的在最初的性别分配中被选择为女性。即性别分配不再完全依赖外生殖器的形态,即使幼年时期手术效果不理想,成年后仍能通过其他手术或治疗来弥补。
因为相较下,多数男性可以接受女性不孕,且性生活也可正常完成;但男性无法勃起,过于短小,且无精子,在现实中很成问题。
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性别分配需要至青春发育期或以后,待患儿有完全自我意识时来决定性别归属,在幼年由医生和家长替他们做性别分配是侵犯了他们的基本人权。因此,目前有少数西方国家,在新生儿注册时允许第三性别,即最后的性别待成年后患者自行决定。
2. 激素替代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或雌激素的替代。目前尚没有儿童DSD性激素替代的临床指南。DSD激素治疗的目的现阶段主要是改善求助者总体的性生理健康、完善成年后男女在单一确定“性”表达上的具体要求以及长期预后。有时性激素的早期干预治疗还可以避免青春期时不必要的生殖器和性腺的手术。
但性激素治疗也有许多不良反应,必须做好效益与风险的评估,充分告知家长并获得知情同意。比如容易诱发癌症、性特征发育不完全、激素依赖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或失能。此外,还应尽量避免因生殖器或性腺手术引起的激素替代方案骤然重大改变。
外源性睾酮可以促使雄激素激增及阴茎生长。阴茎的增加长度取决于对睾酮的敏感性。DSD男童青春期发育通常在12岁,14岁才开始青春期发育则为青春期延迟。DSD患儿使用低剂量的睾酮并且在2~3年逐渐增加到成人剂量,可以防止青春期发育延迟。睾酮的使用方式有肌注、口服、外用。常用的睾酮包括睾丸激素、睾酮凝胶和睾酮贴片等。
若体内同时有睾丸与卵巢,形成雄激素抵抗,临床上通常用高于正常雄激素5倍的剂量,克服机体雄激素抵抗的问题。
如果渴望发展成女性,需要将体内睾酮经芳香化酶转变为雌激素。在雌激素作用影响下,令小胸乳房发育,臀部脂肪增厚,腰肢变细,皮肤细腻,脸型顺美。提早提升体内雌激素水平可以帮助身体女性化,避免日后许多手术。现在很多食品中有使芳香化酶被抑制的添加剂,导致女性乳房不发育,腰变粗,扁平臀,性格男性化。
如果孕期头三个月,孕妇抽烟喝酒吃路边摊,大量食用各种廉价零食,摄入的激素会导致5-α还原酶缺乏,进而导致体内睾酮转化为生物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从而发生胎儿双性化特征,导致DSD。过去临床上曾使用大剂量的睾酮治疗。另外也有个别报道局部使用2.5%的双氢睾酮凝胶获得较好的疗效。
DSD女童青春期发育通常在11岁,13岁才开始青春期发育则为青春期延迟。塑形女性DSD时通常会使用低剂量的雌激素,1~2年后逐渐增加到成人剂量。女童子宫或者月经初潮出现用孕酮治疗。青春期发育通常选择17β雌二醇口服或者经皮下给药。
有些假男性患者,其雄激素受体完全缺陷,引起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其治疗主要包括预防性腺肿瘤的发生,采取切除性腺术。这类患者如果不接受自己变性成女性,可以成为无性别者。
3. 选择外科变性的时机
分析各项评估结果,与求助者本人、心理分析师、家长讨论其性别分配的优劣、预后的生活婚恋问题,明确方向后确定手术方案。分析重建手术的难易及利弊、制定从幼年至成年的手术计划,要特别考虑成年后的性功能及生殖能力。
女性化手术的基本步骤包括:
阴道成形术、阴蒂缩短成形术、会阴成形术重建大小阴唇、男性化器官摘除术。
男性化手术的基本步骤包括:
下阴缝合术、乳腺缩小术、阴茎强化再造术、隐睾外置术。
这些手术最好在性发育成熟前完成。
4.心理支持
DSD患儿在完成性别分配及之后的治疗中,常需经历多次手术,其外生殖器外观常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若家庭成员表现出为此的严重焦虑,会影响孩子的自信。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心理评估和积极干预,但参与DSD干预的心理科医师应该了解DSD的基本知识。
而作为小儿(泌尿)外科医师需要了解“性心理发育”的基本概念:
性别特征(gender identity),指个人的表现为男性或女性;
性角色(gender role),指与性别相关的行为,通常男孩女孩在3岁以下即可表现出明显差异,如玩具的选择、身体的攻击性等方面,但DSD患儿常会表现出模糊;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指色情爱好的方向,如异性、双性或同性,包括性行为、性幻想和性吸引。
一般建议在成年后交往异性时,选择处男或处女交往,毕竟没有比较也就少些质疑。
圣经说,夏娃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做出来的,但实际上,男性基因只是被阉割后的女性基因,换句话说男性其实是被女性基因“阉割”后的产物。女性可以产生男性,而男性无法产生女性。
很多人凭借自己的长相与气质推测自己孩子的长相,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夫妻俩生出来的孩子如果是男孩,那是爷爷和姥姥两人混合后的后代;要是女儿,则是婆婆与姥姥的后代。这里没有任何姥爷的事,姥爷的基因表达被遗失在历史中。
孩子长成什么样、有怎样的遗传病,需要看爷爷、奶奶和姥姥的健康状态和容貌特征。所以都说隔代亲,不是没有原因的。孙子、孙女其实才是自己的基因复刻版。
没有儿子的男性,其雄性基因就从历史长河中永远地遗失了。而生男生女涉及到的因素极其众多:和精子性别比例有关,和女性是否高潮有关,和女性头三个月饮食结构有关,和入胎之灵自己想要经历的人生角色有关。胎儿性别不是一锤子买卖,女孩可以变成男孩,男孩也可变成女性化的女孩。
男性包皮过长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器质性生理问题。阴茎外包皮如果过长并开口较小,会在射精、排尿过程中残留大量残液,形成细菌滋生的沃土。这些腐败后的残留物不但很味儿而且容易形成粘膜、皮肤、尿道感染,并在性交时污染女性内生殖器,导致阴道炎、尿道炎。
男性割包皮,在全球许多地区又叫做割礼,是幼儿时期的一项重要手术。对预防阴茎癌、减少炎症感染、保护女性性健康都有极大的好处,并且可以降低阴茎的敏感度,增加阴茎的勃起程度,极大地提高性生活质量。
包皮环切术是一个很成熟的小手术,没有任何风险。局部麻醉,一般十五分钟内完成环切与再缝合;手术后服用雌激素十天,预防晨勃把伤口崩裂。在拆线前不要进行性生活或撸啊撸。可以正常排尿。
二、性别认知塑形
在许多对双重性别患者没有足够经验的唯物主义医生那里,个人的性别只有生理性别,并把生理性别定义成唯一需要考虑的物质化基础。此类医生对性心理、人格性别、外在性取向、性表达等多学科知识一窍不通。这样的医疗性别重置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心理负面影响,甚至真正地影响其一生的自信与幸福。
性心理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胎儿时期的雄激素暴露、性染色体、大脑结构、家庭及社会因素等。
性歧异是指对自身拥有性别的排斥感,不论“正常”人或DSD人群均存在此类性歧异,但DSD人群要明显更多,毕竟有的选。
上述影响性心理发育的因素仍不能在幼年预测成年后的结果。DSD人群常发生性厌恶或缺乏性唤醒,临床调查发现其性生活明显晚并少于正常人。目前,临床心理科医师已有多种心理评估量表来评估DSD处理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我们已知幼儿对自身性别认同发生在0-6岁间,女孩对鲜明的颜色、美丽的饰品、过家家、洋娃娃更感兴趣,憧憬组建家庭,拥有自己的宝宝,寻找渴望自己受孕的男性。而男性儿童则对机械类玩具更感兴趣——小汽车、枪械、竞争类游戏。孩子的天性偏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日后的性取向。在男孩堆里或女人圈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发生获得型性认知偏差。
7-12岁是性别表达期。男孩一堆,女孩一堆,彼此嫌弃。孩子理解哪些是自己的同性,哪些是异性,可以从服饰、体型、性格、声音、相貌上轻易区分她与他的不同。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服饰、行为取向、接触群体过于异性化,其性别认知会发生认知障碍。
12-18岁是性别认知中性别取向的表达期。这时往往会发生对异性的爱慕,我们叫早恋。如果孩子在表达正常的性取向过程中被干预或强行打断,会让孩子发生性取向困惑,日后很可能因挫折改变性取向,发展同性恋,对自我性别定位产生模糊。这个过程是建设与尝试表达我喜欢哪种外在与内在性别、我想要成为哪种外在与内在性别的时期。
18岁后,基本一切已经定型,只是有些人表达的勇气要更晚些出现。两性、中性、无性、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倒装,性别人格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有些人随与自己交往的另一半可以顺意切换内外性别特征。
往下我们需要了知一系列专用术语,好展开后续的讨论。
(一):
性别意识: 我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内在自我性别的内在认同。
性别认同: 我可以接受我的身体是男性还是女性。比如,自我可以很汉子,但接纳自己的肉身是女性;或接纳自己是男儿身,但我就是娘怎么呢。
性别表达:在服饰上是更愿意呈现男性化特质,还是女性化特质,或中性化混搭。
比如:是男儿身,也是男儿心,但就是穿女装,可以让自己感到兴奋与快乐;
或者是男儿身,但有女儿心,想要穿女装才舒服;
亦或者是男儿身,是男儿心,但为生计或艺术,学的是花旦。
当然女性也是这样,只是我们的社会对女性男装宽容度很高。女人穿裤子、穿汗衫、打领带、戴礼帽没人提出质疑,甚至女人情急冲进入男厕所也不会因此被起诉拘留。
性别认同障碍:搞不清或拿不定主意,到底自己要选择怎样的一个性别。自身很中性,同时可接纳自己与他人呈现出两性的特质,在知道可以保持与选择中性前,往往被迫要参与性别单一化的抉择,并为此苦恼。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具有两性的双重人格,不时彼此切换,一个认同自己的肉身性别,而另一个则反感自己的肉身性别。
性别决定:多数人最终会面临性别决定。到目前只有10个国家承认第三种合法性别。这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在当代,很多老一代的政客对此还无法理解与认同。
性别重置:当求助者决定了自己肉身想要表达的性别后,医生会利用外科手术和激素疗法做必要的外性别特征重置,好让求助者在外貌特征上更被那些出场设定单一的人认可。
(二):
自我性别认知:一种是被后天灌输给你的性别认知,一种是自我内在的性别认知。
自我性别表达:一种是社会性的人前的性别表达,一种是回家后私人时间内的性别表达。
自我性别取向:自己想要爱的和被迫接受的爱人,可能在内/外性别上并不一致。
自我性别价值感:虽然认可自己的性别,但总觉得异性更具社会优势,渴望下辈子做异性。
自我内在性别取向:虽然认可自己当前性伴侣的性别,但如果有机会很想尝试不同内/外性别的性关系。比如:双性恋或有女性化人格的女性,却想和男性化人格的女性交往;有很爷们儿的老公,但总惦记着能与够娘的小狼狗发生暧昧。
自我内在性别取向价值认同感:很正常地与一个很正常的异性维系着两性亲密关系,但总觉得这种关系让自己没有价值感。比如活成了一个舔狗,于是经常幻想自己是女神,被自己这样的舔狗追捧服侍。这类人在再选择性别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体验异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内外性别认知障碍或困惑,自己的性取向也是绝对的异性载具异性内在。
(三):
自我性别认知障碍:搞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性别。
自我性别表达障碍:既不敢表达为异性,又不甘于认同自己性别的服饰。
对他人性别认知障碍:搞不懂他人的性别到底是男是女。不明白他人的外在诉求、着装、生理性别、内在人格性别是四种全然不同的意识领域心理状态。当某人呈现多样性差异时,很容易导致对他人性别认知障碍者陷入自我困惑与迷茫。
对他人性别认同障碍:无法接受他人四重性别在表达上的不一致。因此会对他人产生嘲讽、敌对甚至攻击性的言行。看不惯别人做自己,是一种心理疾病。
对子女性别或他人性别接纳障碍:
主要表现为:
生儿子癖,无法接纳女儿,必须生出儿子为止。其观念中,对自己后代的性别,有着强烈的偏执,无法接纳自己孩子的女性性别。
把儿子打扮成女人,当闺女养。
把女儿当假小子养,训练体能与搏击。
这都是对他人性别接纳障碍。其中还包括他人表现出异性化时,嗤之以鼻,说三道四,只把自己的性别认知标准作为普世道理。这不是无知,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主动接受治疗。
角色所喜欢的异性,并非是角色肉身载具自身性别上的“异性”,而是心理异性。当然心理异性也可表现为同时具有生理异性,比如一个很娘的男生与一个假汉子姑娘的结合,或一个很漂亮的假汉子女孩喜欢上另一个很漂亮温柔的女孩。
多数同性恋是内在的异性恋,很多异性恋其实却是心理上的同性恋。比如一个钢铁直男找了一个假小子结婚,这男人喜欢的就是对方很爷们儿够义气。
很多家长总习惯与理所当然地天经地义,总想着把自己孩子的一生安排得明明白白、顺理成章、无风无浪、按部就班:自己考学、升学、打工、恋爱、生孩子、带孩子、生孩子、带孩子;然后逼着孩子去考学、升学、打工、恋爱、生孩子、带孙子、生孩子、带孙女;然后重病入土。一生环似一生,生生如此,代代如是。
总念叨平安是福,对孩子任何会打破这一眼看到死的周密计划的举动,总会陷入深切的惶恐,然后苦口婆心地武力镇压。一个个活成了基因传承的奴隶,没有自我,也不想不敢不能走出现有格局。
年轻时防贼一样防早恋,然后就各种督促着介绍男朋友,千叮咛万嘱咐别搞大肚子,转手就催着想抱孙子。
我们当代社会,因女性性解放运动引发的全面女性社会化参与,慢慢地深入到方方面面。女性在许多场合为彰显男女平等而以男性化特质出现,并做与男性相同的行为和工作、呈现出男性化的种种特质,来模糊两性的区别。
随着女性完成男性化,男性也逐步在去除男性化,呈现出女性化或中性化特质。但整体上看,男性的中性化或女性化,被整个社会的接纳度还很低。女性男装上街是英姿飒爽,而男性穿女装上街则是变态、有病,被女性和男性都区别对待。真正做到由女性提出的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其中对性别单一且唯一化的长久成见,需要几代人来打破。
尤其是渴望通过战争与非战争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政体,对操控性别认知的转化更是各有奇招,各有用心。
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的性解放运动,和中日韩三国的伪娘文化兴起。
如果你能有意识地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且对自己的身材和容貌塑形,你会如何选择呢?
你在自己的心底暗藏着的自我性别认同与渴望,到底是钢铁直男,还是萝莉、女神呢?
在网络游戏盛行、元宇宙逐渐拓展的今天,每个人其实都在虚拟世界里有着自己内在渴望的投影。在不受到社会舆论攻击、不被身边人指指点点时,你会真实地展现出自己真正被压抑了的性取向。包括自我性取向和自我性别认同,在被网路虚拟出的世界里,我们不存在性别表达障碍时,自我性别认知就被充分体现出来了。
男性或女性玩家在网游中选择异性角色,突出异性性征,一般有三种心理目的:
1、内心中有对异性强烈的操控欲。
2、内心中觉得异性在社交中可更容易地获得生存资源和社交利益。
3、内心中渴望彰显不同于自身性别的性别表达即异性服装,或性别表达即异性造型。
前两者虽然在使用异性载具的躯体参与社交互动,但其内在本质并不认同异性性别,即内在性别与外在性别是有差异的,但不反感外在性别。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状态,自我人格性别与外在性别其实是倒装的。这不仅仅在男性中发生,在女性里也不少见。
在现实中的跨性别者中,其实也存在着多种类型:
● 有用跨性别牟利的,但其实不认同异性的性别;
● 有利用跨性别谋求性主动权的,把性别差看作是达成性欲表达的工具;
● 有用异装混入异性群体骗取社会性生存资源的;
● 有真实渴望顺应自我内在性别倾向的。
其实并非所有跨性别者都真正地在内心中认可或认同自己性别转化后的性别。
所以跨性别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心随所愿的得偿所愿,一部分则是为更容易地获得利益而改变自己载具的外形,还有少部分则是被生活压力所迫、“为你好”从小被父母强行变性。
我们自幼被错误的性别教育误导,并逐步形成固化的0/1性别认知。在这样非黑即白的理念成见中,产生了很多自我困惑与歧视误解。
性别本身是立体多维的:人格性别、角色性别、载具性别、表达性别,并非是单一且统一的。多元性组合几乎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如果四层都是统一的,那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只能证明你的内在之外在经历比较匮乏。
在女性身体里的男性人格倾向或在男性身体里的女性人格倾向,利用“异性”身体体验人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感受、体验、平衡自己的性别意识与能力。所以当女人时就尽量让自己全然地体验女性视角与感触,当男人时就让自己更爷们儿些,这能帮助内在人格达成初心所愿。
自然,也不能排除想要通过变性来体验这一种如果假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平息内在的不甘。有些人格在出生前,觉得自己可以应对或有能力应对另一种性别的人生,但当真的经历人生时却发现内在自我无法适应与应对异性的生活与载具肌体,连选择伴侣配偶都成问题。
现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我们鼓励求助者在性别认同不明时,不必做出判断。性别认同不明本身就是一种性别认同,即中性。强迫其接受某一指定性别,反而会造成其人格困惑与心理扭曲。就好像非要把一个圆形,放入三角或方块的模具中。
当下肉身物理性别区间,可被分为:男性、真双性、伪双性、无性、女性,五大类。
很多男生与年幼的女生,并不知道也不明白,女性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小群体社交与秘密共享上的。不管是谁找男朋友,还是谁有了什么糗事,这样的私密都会被相互倾诉,然后相互依次出卖,在交换秘密的过程中换取秘密共享的亲密感。
这样相互依赖相互出卖的行为,会一直持续到心智成年才会慢慢停止。因为突然有一天自己会发现,那些别人嘲讽自己的话题,都是自己一句句共享出去的。出卖自己与他人的秘密只会让自己成为大家的笑柄,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本想要的理解与同情。
在闺蜜面前夸自己男人的,只会引起闺蜜对其产生觊觎;而在闺蜜面前骂自己男人的,则被闺蜜传扬出去,成为一众嘲笑你配不上好男人或不会经营感情的实锤。一个女人真正在心智上成熟的时候,就是学会三缄其口的时候。当然在学会不把刀柄交予她人前,是会经历很多次深刻教训的。
被自我隐藏、压抑、扼杀的内在自我,平日里犹如体内休眠期的病毒,毫无踪迹。但当自我处于迷茫、虚弱、彷徨、孤独时,被忽略压抑的内在自我就会展现出来,唤醒“如果”中的不甘与懊悔,引动剧烈情绪化的内在体验。
长期被自我与家人压抑的内在自我,突然显身于自我意识中时,会彰显出强烈的内在心理空洞。那空洞中有所有自己不愿碰触、不能面对、不敢提及的真实自我需求。当这些被自己填满于心底的苦楚一并喷涌爆发时,人会“突然”陷入崩溃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极端的言行。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某临界点上或扳机点上。
临界点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扳机点一般会是内心中最在意的某一种感触、人名、味道、名词、曲调,就好像是催眠时的口令,被触发,被自己封存压制的情绪思绪一股脑地就都瞬间重现。
他人看着好像只是“一件小事”的事,当事人却会因此做出极其“过分”的情绪反应。这种内心的坍塌与自我价值感的崩溃,往往压抑得越久,反应得越激烈且严重。很多人不能明白,上午还是乖乖女的她,怎么下午就变自残伤人的疯婆娘了。
国人在这方面,很不习惯去请求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与情绪解压,总觉得只有神经病才会需要看医生。其实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医疗体系,针对的患者、使用的治疗手段也全然不同。
心理医生就好比高压锅上的安全气阀,为了防止高压锅爆炸而存在;精神科医生更像是补锅匠,锅炸裂了,出现了裂纹,为避免锅彻底崩碎、伤人伤己,而用药物与物理办法控制住思想与情绪、行为与言辞失控了的患者。心理医生主要是话聊。
许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人生的附庸品,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弥补自我内心亏蚀的新机会。不知道也没想过要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和自我内在意识,更不知道什么是人格与内在意识。父母只想着怎么能延续香火,传递基因,怎么能让这一计划更好地达成。给孩子的关心与投资,并不是出于无私之爱或亲密感情,而是对给自己养老或延续基因表达的一种投资。
想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怕投资突然破产;督促着孩子好好学习获取各种文凭,是好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婚恋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基因传承,与能获取到足够的生存资源、养育孙代;给孩子好吃好喝,是为了其获得更好的交配竞争力;给孩子买好看的衣服,是为了自己在社交时更有面子。
“我们都是为你好啊”——其实真要细细算来,能有几个父母真的是在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有多少爸妈说过,“这孩子算是白养了,一点儿不懂感恩、孝顺”,“我们是怎么为你的,你怎么就不知道回报呢”——当把爱与亲情论斤论两地逐一放在天平上过秤时,爱也就剩下一个名词了,其本质只是长线投资和一笔买卖。
别总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父母只是另一个灵魂入世时的渠道、成年前的宿主,学会尊重另一个灵魂。
别总觉得自己虚长几岁,别总觉得“小孩子能懂什么!”——很可能父母的灵魂还没孩子灵魂成熟度的一个零头大呢。
许多医者因匮乏基础的多重性别认知,只把患者看作是“物”,是数据,是自己磨练医术的道具,对患者的心理重建、心理需求、人格倾向一无所知,更不在意。这样的医者与家长在扮演救世主的同时,毫不觉知地也做了荼毒他人内在人格的恶魔。
人不单纯是这身皮囊,和血液中流转的生化指标,更不是可以随意按需雕塑的艺术品,人有着内在自我心理人生和人格。这些意识内核构成了人的灵魂,而无知的人却往往忽视或无视这最重要的部分。当人格被压抑与扭曲时,心魔就从中滋生了出来,晦暗的思想、恶毒的语言、多变的情绪、绝望的念头,每日萦绕心头。
很多父母想要让孩子能有一个未来,却又因无知亲手葬送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想着十年、二十年后的盘算,却不知孩子在心灵扭曲的压力下,是否还愿经历下一个夏天。
(完)
细雨 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