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新冠之温柔一刀 & 天佑良善

最近在医学期刊上看到三件令我思考的事情,分享给大家。

1、在台湾,大批的老年人疑似死于新冠疫苗的毒副作用。

在台湾的老年人中,现在有两种意识形态在流行着,分别是我们说的佛系与奋斗系。

佛系的老年人说:我已经活够了,疫苗不多,先留给中年人们吧,他们压力大啊!把活下去的机会给年轻人。我认命!轮到我回家我就走了。

奋斗系的老年人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还不想死,但我怕这岁数万一被感染了会扛不过来的,要优先给我打疫苗啊。年轻人抵抗力好多啦,多等等没关系的。

结果当然大家也都看到报道了。没有官方的说法,到底这些死亡的诱因是什么。

2、美国疾控中心的两份报告——报告一:新冠全球病毒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大阶段,之前各种标准症状在快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很温和的流感标准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致死率也在快速大幅地下降。在临床上已经很难分辨新冠与普通流感的临床差异性。这让医学界感到匪夷所思。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冠的各种变异品种层出不穷,但在自然的筛选里,那些厉害、霸道、显眼、乖张的变种都只是昙花一现。

看到这个统计数据的报道后,让我想起了金融市场上一个规律性的法则——劣币淘汰良币。毒性大、进程凶猛、症状特异性大的病毒,导致患者发病快、病死率高,易于被早期快速识别与隔离,结果这些变种失去了可广泛传播的可能。而那些很“温柔”的病毒,它没有那么鲜明的性格、爆裂的脾气,做事情低调温婉,也不你死我活地竞争生存空间。搞个无症状或小流感,只是借个道,你好我好大家好地借宿几天。这样的被感染者,并不重视它,乐于继续正常地生活工作。于是它成为了主流的存在,而淘汰了那些其它的兄弟姐妹们。老话说:做人留三分,日后好相见。

3、美国疾控中心的两份报告——报告二:这一条就更让人深思了。报告来自今年三月份疾控中心的一个统计数据。统计的是无偿献血者提供的血液中,在过去几个月中,有49.1%的人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新冠抗体。在这些人中,只有13.7%注射过疫苗,8.7%有过新冠病史,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合计22.4%。现在医学界无法明白:其余77.6%有抗体的献血者们,从何获得了抗体而被“自然”有效地保护了起来。

难道是天佑吗?那为什么上苍会专注护佑这一批人呢?因为他们在大流行期间还特意来献血?因为他们拒绝接种疫苗?因为他们毫无畏惧四处活动?

或许医学界不会有答案,或许这个答案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范畴,太不科学了。

三个医学临床客观地反应出了一些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令人思考。

怕死的死了,或死在病毒上、疫苗上、焦虑上,甚至所谓的意外上。

最后想纠正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在打完两针疫苗后,不是说你就不会被新冠病毒感染,只是降低了死亡率与重病的比例。感染还是会发生,感染者传染他人也还是会发生。这一事实被很多人忽视了。疫苗不代表安全,它只是减少重病的风险比例。

因为疫苗的作用机理是:当病毒进入人体后,身体可以第一时间识别它并对其展开攻击,或者阻断它快速大面积增生的途径。不同的疫苗作用的机理是不一样的,但是没有一款疫苗可以让人不患病。所以只要懂一点免疫学医理的人都知道,由于大面积接种疫苗而无人被确诊是不科学的一种临床数据。

这数据是很政治正确导向性的宣传手段。现在英国和印度流行的病株需要八倍以上的抗体才能有效抵抗(原始病株是1:1抗体浓度就有效),而接种两针后的人们,可维持八倍以上的抗体浓度不超过三个月。所以新疫苗的后续研发各国都在积极地全力展开着。但从总体趋势上看,随着病毒的易感性提升、毒性下降,加上“善良”的人们无法解释的大范围获得自身“天佑”抗体,新冠的危害性在明显减弱中。

相信天地有道,而公道自在人心。

(本文写于2021-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

后记:

2023年2月出版前最后校对时,全球的新冠已经进入尾声,这持续了三年的全球性流行病,最后以全球躺平而躺赢。用疫苗和隔离等科学手段无法封杀剿灭的病毒,在科技的打压下曾一度越挫越勇,传染性和毒性每三个月就呈几何指数方式上翻一倍。

当我们的医学家、科学家最后终于意识到了些什么后,欧美率先放弃了高举着的现代科技文明,随后亚洲也跟着明白了一个道理。随着全球对此的持续关注与集体恐慌被大家很默契地置之脑后,那不可一世的病毒悄然退出了集体实相,再无力收割在无知中颤抖的性命。

大势如洪水,可疏导不可淤堵;人心如画师,思欲关注处蜃楼必显。

——细雨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