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重生》Birth

梦空细雨观影会20230205

这是一部2004年的电影,简单的场景,小成本制作,大众评分不高。

故事并不复杂,题材借用了转世的槽点展开一系列女主扑朔迷离的心路历程,在有情与无情、婚姻与爱情、真情与背叛的爱恨间巧妙地快速反转,把玄幻话题与情爱主线结合,最后又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谜底,令观众在意料之外又感到合情合理。

只不过忽略了,十岁的男孩除了恋母情结外,对大龄异性其实不会产生爱慕的占有欲。这一点在改编的过程中被导演忽视了。

本片的导演本想拍摄一部关于探讨“永恒之爱”和“心灵之谜”的电影。而法国编剧 Carrière 则对印度有记录的转世儿童回家寻亲资料很有感触。于是两人对“爱情”到底是在爱一个人、还是爱一个灵魂,或者是在爱具有某种特质,引发一系列讨论。

编剧与导演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将纪录片中的一段故事编写成三幕剧。剧本先后经过21次草稿的改写,最后敲定用现在的这个版本拍成电影。其中多次修改的主要分歧在于如何让影片的内容更符合基督教灵魂不可转世的教义,又能尊重其原有事实。

在电影结束时,小男孩其实有镜头——站在自己的墓碑前流着泪,小声地说:我希望她能少承受些世俗的压力,过上平静的幸福生活。

电影内容的修改

在主要摄影开始前,两位编剧决定重新调整整部电影的焦点:加入了较为狗血的男主出轨和情妇报复,让剧情从心灵层面转变成心理层面的剧本;在公映前又把最后一幕关于男孩的自白删减成了字幕后的彩蛋片花。

编剧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问题都能引出另一个问题,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稳健。” 导演说:“我不是佛教徒,我不相信轮回,这与我的信仰相违背。如果我相信的话,我不认为我可以拍一部关于它的电影。我只对探讨永恒的爱更感兴趣。我渴望探讨‘爱’的奥秘。”

人生无常,所爱之人、真爱之情,是一生一世还是生生世世呢?

你爱的是某人的皮囊、品性、才学、家境,还是其具备的未来潜力或生育能力呢?

现在很多婚恋的基础是基于对方的年龄、房产证、汽车品牌、月薪职位、家距市区的远近、皮囊保养的状态等外在指标而展开的。如果这些被很在意的必要先决条件在日后的无常中有了什么闪失,那基于此的婚姻就会犹如跌停板的股票一般,被抛仓甩卖,好让持有者及时止损。然后犹如跳槽一般,投资他人、分割家财、离婚走人,尽快去另一处入职。

“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爱与爱情其实是两码事。爱本身是持续的关注与无条件的付出;而爱情则基本基于对等原则,甚至具有排它性。如果说我爱,那可以确定,其行为是不住相的,犹如一句俏皮话“对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爱人如初恋”、“我爱你与你何关”;而爱情则更强调对等互动与更计较自我利益的得失。当然这自我利益,有时会扩大到母家利益。

爱情与爱的差异在于多出来的那个“情”字。因为爱与被爱是一种原始本能,一旦匮乏会有如空气稀薄、水源短缺,窒息与干渴感能让人抓狂发疯。这与性激素无关——即使是婴儿或灵体也都对此相当敏感。因为爱其实是一种在意识体之间的意识流能量八字循环共鸣,也就是意识体间利用相互激荡心湖,来补充生命能、振奋意识频率的基础共鸣手段。

如果匮乏了爱与被爱的互动,那内在神魂就会逐渐陷入饥渴的匮乏状态。这种状态要是持续得太久,内在生命力就会岌岌可危,自我会陷入惶恐的不安,甚至会有如溺水者一样拼命地去抓住任何可形成心湖共鸣的机会。当然也有些人在挣扎了几次后,发现一再受伤的只是自己,然后绝望了,认命了,不再挣扎,默然安静了下去,心如死灰,任由自己慢慢地被时间的流沙、红尘的泥沼吞没掉自己最后的生命之光,沉沦暗淡,犹如氧化后蒙污的银器。

本剧中,有三个主角和两个暗影,他们分别是:女主、楼下10岁的小男孩、捍卫自己尊严与爱情的未婚夫、前任与前任的情妇。就片中三个主角简单分析一下爱与被爱的关系与功课:

一、女主

(一)前夫:她深爱着前夫,这是深刻于内心的爱。前夫因长年工作在外,无法长驻于家中,并且不讨岳母的欢心,如今死后十年,以小孩的姿态无礼相认。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依旧相信那是前夫转生。

(二)未婚夫:女主对他多的是情感,这是我们所认为的爱情。因为寂寞、空虚,女主需要支持与陪伴;她知道这个男人对她很好,但是她始终没法真正地爱上他,心里的位置始终有个人占据着。以为时间可以抹平一切,谁知道早已根深蒂固,她对未婚夫只能说是种感情的补偿。

(三)女主自己:她虽惊讶并觉得可笑,但也期待自己相信孩子的说辞。她对外想证明孩子与她无关,而内心却坐实了孩子与她有关。当她听到孩子亲口否认时,其实是不相信的;但她知道她必须接受,因为她知道男孩是真心要她好好过。可是最后举行婚礼时,还是受不了内心的折磨。

这是情与爱的失衡,但是这两个本来就没法一起衡量。当你想用情感去偿还爱的时候,那是永远还不了的。爱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共振,是无法衡量的;而情感是种牵连,更是一种交换,是对等的。她越理解自己的爱,越无法面对自己的情感。心里一直放着无法取代的一个人,这内心矛盾的冲击与纠结,让她产生了内疚与不甘,无法原谅自己的不忠,也不放过自己的不义。

年轻的女孩在未经世事前的浪漫、非黑即白的坚持,常常让自己的内心设下了种种的教条规范,或许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或许这是一种自我局限,女孩们可以说一切是大环境下集体意识所致,其实遵循与否都是由自己的心来决定。

在社会上打滚的女孩,依循自身的条件,可以左右逢源,也可能左右为难,有许多诱惑跟你的向往契合,也许你想无伤大雅地尝试。尝试过后,当你面临两难之境,又必须做出难以决定的选择。这时候很多女孩不想当坏人或让人失望,会选择自我牺牲奉献,随后又冠以大义的高帽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这时很多人都抱有遗憾藏于心中,并随时间消散记忆,而女孩也会渐渐地在无奈中成熟或凋零。

二、男孩

(一)女主:他是深爱着她的。因为工作在外,少了沟通与相处,所以有了婚外情,可是转生后的他却忘了自己有这么一段,这明显就是情感的各取所需。当他知道自己有出轨这件事时,他内心的罪恶感升起,反而让他自己冷静了下来,决定要去说自己不是那前夫,给女主一把解开心锁的钥匙。

      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如果开始是场筹划好的骗局,这谋划也太深,除非这男孩是个天才。在家门前被女主退回时还晕倒,证明他是个戏精?其实当他跟妈妈说不是她儿子时,就已经确定这不是假的,只是在记忆上有所取舍。后来爬上树又在黑暗中待了一整夜,就为了一个重大决定,那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更确定男主带有前世记忆的真实性。

      他跟女主说了他不是前夫,断了女主的念头,狠狠地让正燃起的火苗淋了一盆冷水,只因他深爱着女主,也因为对曾经不忠的谴责与赎罪,加上年龄的差距,使他对爱有了新的诠释,让自己理解的爱更上一层楼,接受了自己这世的安排,也成全女主的蓝图规划。

(二)情妇:她以为他爱她,没想到转世后他没去找她,或许压根儿忘了这回事。这时候女人认清了这不过是一场情感的交易,有情无爱的各取所需,所以她断然离开;男孩也意识到这女人对他是没有爱的,害怕她有了恨意,所以对她唯命是从,甚至产生了恐惧。

三、未婚夫

    或许有人会觉得他是最伟大的人,也是最倒霉的人。在这个当下他所演绎的是他所需要体验并完成的课业,或许在此之前,在某个时空里曾经有个故事,为了经历的完整性而配合了这场助缘吧。

    他的功课是困难的,不仅要承受爱人的背叛,这背叛还是从内心深处来的,最后还要接受那歇斯底里的矛盾。对他来说,有爱的流转也有情感的纠缠,这是包容与全然的承受,是不计付出的爱。

男孩们除了在生理上与女孩不同,在心理层面也存在莫大的差异。他们多数从着原始的本能,少数用脑的男孩达到人生的高点,多数的男孩只在乎女孩的眼神。男孩们在各种年龄的心态多数都是单纯的本能导向,稍有成熟稳重的,立马就会出线成为抢手货,这时候少有痴心绝对的人,多的是不做选择的男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小孩才做选择,我是大人,全部都要”,或许可以代表男性的本能导向。

在导演刻意要求的狗血剧情里,女主展现出的是“爱”与“被爱”的渴望;未婚夫体现出了人之常“情”;小男孩演绎了一种不成熟的“痴情”;前任的情妇则表现出感情争夺战中很常见的一种爱之扭曲、人性里很丑陋的一面:由爱生恨、痴心不改、贪而不得、嗔心难平。这些其实都与爱无关,只是情而已。所谓情者,人心所欲也。

所以圣灵有慈悲之爱,但天道却本无情。一念所执运化出有情众生,又为情所困。

庄子爱妻过世,他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遇人质疑,庄子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先不得免,何贪于须臾?”世人又劝华服厚葬亡妻以彰显其爱,庄子应曰:“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以星辰为明珠,天地万物送我行,还不够吗?” 

惠子责问:“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人之始本无生,未生前本无形,无形也无气。那一缕神识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有了气息的脉动,气息幻化有了形体,形体变化有了世间行走的生命。如今褪去皮囊又回到虚处,这暗合来去起落的四季运行。她现在能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那是我不能通达天命之理、乱她安宁啊,她不再承受痛苦了,爱她的我不该替她高兴吗?

先死去的,会先出生;百年后她在世而我未生,待我生时她已老,来去之事总有先后的差异,这是一种难免的必然。我们讲究这些、苦恼这些不是活得很愚钝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爱与爱情的主体和客体

如果爱人意外失去了手脚,你还会爱吗?

如果失业了,公司倒闭外债累累时,你还会爱吗?

如果毁容了呢?

如果多年后对方心性与认知、习气与理念都有很大的变化了呢?

如果对方摆脱了这皮囊成为了灵体呢?

如果对方投身入一个新的皮囊,再相遇比你小上二十多岁呢?

如果那皮囊的性别与你相同呢?

如果那时你不甘寂寞,身边又有了其他伴侣,我们再相会时你会怎么选择呢?

如果某天你发现,自己才是那个转世之人,而你执念追随而来、挚爱不放的人,比你大上二十多岁,还有了新的家室孩子,你要去表露身份,夺回自己的爱人与她坦诚一切吗?

或选择跟她说一个蹩脚的故事,让这一切当成一个笑话,送出一句祝福,自己默默地离开呢?

我们到底是在爱一个人,还是渴望一种陪伴,或是在爱相互协力登山时的彼此助益呢?

你身边同床共枕的“爱”人,在关灯后,那侧卧的身影到底是“谁”、是哪个,真的有很大差别吗?

如果此生的枕边人有过不止一个,你是否在暗夜寂寥时感受过一种恍惚呢?熄灯后那在床上卖力耕耘着的、在朦胧中酣眠着的某人,其面孔与身型到底是谁、是哪个、叫什么名字,有何不同吗?

恍惚过后惨然一笑:这日子其实都一样,和谁不是吃饭、睡觉、工作、带娃呢?一次次生命哪次又不是这些琐碎的重复呢?

当激情的爱情被日子消磨成平淡,当追求时的爱恋与呵护关注随婚姻疲态而散淡成似有似无的理所当然时,谁不想再一次地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让心能再次激荡在温暖的悸动中呢?

人在少年时总是憧憬又迷茫,可惜那几年总是很短暂,都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睁只眼为自己谋求一个未来。但多少人在婚内感叹:夫哀莫大于心死。婚姻成了枷锁、家庭成了牢笼、子女成了累赘。当有机会再面对心动的感情时,那日复一日琐碎的日子要如何取舍和面对呢?如果前任再次手捧玫瑰来找你时,又要如何弥补心底尘封多年后的如果呢?

这看似玄幻的两难爱情剧,其实并不罕见。就拿当下正在发生着的真实情况举例:

在东欧,男女比例本就失衡,女性要多出5个百分点,而男同志潮流还内部消化掉了2个百分点,让女性间的竞争更直白激烈。能抢到一个男人而且是个“好”男人本就不易,更关键的是还要在未来五十年内坚守住,不被如饥似渴的其他女人把他撬走。

去年开始的战争让本来就不多的精壮男人大量地化为枯骨,一场没有硝烟的子宫战争就在全欧洲悄无声息地打响了——

数以千万的年轻女性涌入欧洲各国,这些二十到三十的女人,有些已经有孩子,有些甚至连可谈恋爱的男人都没能捕获过。在大规模战争开始后,数以千万计的家庭失散两地。这些女人们离家千万里后,在异国他乡艰辛地打熬日子。

男人们被一车车地送入绞肉机般的战场,打着连对方人在哪儿都看不见的战争。家乡的城镇全都变成瓦砾,家人失散在整个欧洲,连阵亡通知都无法被送达。女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男人是否还活着,也不知人在哪里——都是军事秘密。

一年过去了,是等待还是开始新的人生呢?多数人都知道,等到最后其实什么也等不回来,而各地的那些外乡男人们,被当地的女人们守护着,偶尔落单的还被早想开的女人先下手抢占了。如果自己想在外乡活下去,有个像点儿样的日子,需要一个男人组建家庭;如果出手晚了,之后再想有男人就要和其他女人争已婚男人。

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背井离乡漂泊在欧洲各国的女人,本就不多的积蓄早就花光、外国的救济与民众的捐助只是杯水车薪。拉扯着几个无法入学入托的孩子,根本就无法去找工作,但房租水电吃饭哪个不需要钱呢?

她们需要钱过日子,需要个男人来分担压力,需要当地人的住房来让自己可安稳度日。可是各地的男人们大多都早有家室,他们多数只需要一些额外的艳遇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怎么能把陪睡的一锤子买卖变成细水长流的安稳,怎么让孩子们得到一个男人的庇佑,要面对这问题的女人何止万千。

可是就算一切都如愿了,战后,万一自己的男人活着回来了呢?家宅城市早就成为了瓦砾,自己和那半条命残疾了的男人,是否要白手起家?回来的男人是否能接受自己这两年里的无奈之权宜之计?一边是曾经的爱人伴侣,一边是现在的情人丈夫,怎么选?

那从地狱中靠一张照片活下来的男人,拖拽着残破的身躯,打开房门时看到自己的孩子喊着别人爸爸,看着自己的女人为另一个男人在铺床,又有多少人能直面那支撑自己活下来的希望与在意变成了他人臂弯里的温暖呢?

这种丈夫“客死他乡”,妻子改嫁他人,十年后丈夫突然回家的狗血剧,其实真心不少。

如果是你,在重新起航的号角响起时,却需要面对那拿着旧船票来找你的另一半,你会怎么做、怎么选呢?

三个没有过错的善良人,两任男人,甚至两人都是自己不同孩子的亲生父亲,此刻好像选谁都会伤害某个孩子的感情与那爱着自己的某个男人。辜负谁又舍弃谁?难道可以三人行组建大家庭吗?其实历史上这样的先例并不少,可即使女人乐意,那俩男人或自己的孩子们又谁肯谁不肯呢?到底爱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家庭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呢?

回到电影。

剧中男女各自体验着如果与不甘的功课、情与爱的取舍——

男孩是不是前任,其实并不重要。孩子的介入是爱,放下也是爱;转世的追随聚首是爱,默然离去还是爱。女人不顾一切的接纳是爱,左右摇摆是情;念念不忘是情,重启生活是爱。

执念聚散取舍放下,互为助缘,各自体验。爱中无是非,情里没对错,唯有取舍的纠结和放不下的如果。不要带着不甘步入婚姻,哪怕很细碎的芥蒂,在日后的平淡与摩擦中都会慢慢地大如山岳,成为东食西宿的如果。

如前所说,本片导演和编剧的初心是“永恒之爱”和“心灵之谜”,“爱情”到底是什么?爱的又是什么呢?对剧本的反复改编反映出他们的纠结和不断的校准。

可惜的是,这导演被自我的宗教认知所束缚,不能也不愿直面灵魂转世再与家人相聚这样的事实。本是部引人深思的片子,但为了不碰触与宣扬违背教义的事实,强行添加了中后期的狗血反转。看似开放式的演绎方式,实际上整个影片的可觉思的层次遭到了降维。

为迎合西方宗教审美主流,把这伟大的题材作品,降低了选择的难度:把转世后的孩子,反转成了恶作剧的自私小情种;把被女主挚爱过的前任,反转成了渣男一枚。

导演的本意是让电影的结尾更理性,更符合他自己对人死如灯灭的宗教观念,但影片也因此落了俗套,少了很多引人深思、觉醒神魂的穿透力。

细雨 2023.2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