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穆赫兰道》
《穆赫兰道》作为烧脑悬疑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成为被业内高举的标杆。
《穆赫兰道》是由大卫·林奇执导的悬疑惊悚片,于2001年10月19日在美国上映。在影片中林奇以他惯用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把一个个线索藏在细节里,利用一个个反转串联出事件的始末。故事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答案,在似是而非中把线索的片段呈现出来,但重要的线索又都巧妙地加以掩饰。
角色们夸张的表情、多重反转、大量的符号性标志物的运用,利用色彩、声音、人物表情、走位等非台词类信息传递重要的线索;利用看似不相关的镜头衔接看似不相关的影片桥段,在幻梦与所谓的真实中快速穿插。
这种特殊的叙事手法,在业界被叫做林奇主义或超现实主义,即非线性叙事。在我学习心理学和解梦的时候,这部作品一度被高度关注,因为影片中的叙事表现形式、叙事方法、非线性时间线索,都与梦中的表达方式极其类似。
人们的梦境往往都是有一个主梦境为基调,辅助几个零散的看似直接穿越的小片段构成。而人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梦在表达什么,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醒后只关注梦的主线剧情,对梦中各种细碎的线索直接忽视了,这导致梦往往被视为无厘头的、散碎的、无意义的。
魔鬼藏在细节里——梦中被你不在意的种种细节其实才是关键所在。就好像影片中看似不经意的服饰款式、布景背景、人物站位与表情特征,都传递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线索,看似光怪陆离的片段反而是点睛之笔、重中之重。
梦中也同样经常使用非线性叙事方法。因为对于内在自我来说,思想是分层的,人们在下意识里一般最先需要面对的就是自我内在的亏蚀感,内疚、亏欠、遗憾、恐惧、身体隐藏着的疾病,都会反映在主梦境中,或被自我直接表达出来,如恐慌的逃遁、未知的压迫、辛苦的寻觅。另外,自我心理疗愈机制会让我们在梦中,透过潜意识直接看到另一种对等的补偿实相。在那些场景中,我们会亲身经历同样真实的另一种人生版本,即反梦。
遗弃你的会主动地爱你,和你反目的成为你的密友,活着的人死去,死去的人生还,饥饿的人得饱食,病痛的人在奔跑……这样的反梦在很大程度上纾解与治愈内在自我的不甘,并展现出其它同样真实的对等平行如果。
mulholland 基本解释: [人名] [爱尔兰姓氏] 马尔霍兰,盖尔语姓氏的英语形式,来源于人名,含义是“战斗+强有力的”(battle+powerful).
穆赫兰道英文原名是Mulholland Drive,Drive这单词是街道或在路上的意思。这是真实存在的一条街道,是在好莱坞城外高岗上的一条可以俯视好莱坞全景并曲折多变的山路,用它作为故事的主场地和片名,用意呼之欲出。
本片初看烧脑且香艳,未删减版中运用了大量的百合鲜艳镜头,阐述出女主角的性取向和内在心理渴望:被关注,被独宠,被需要,被呵护,被男女两性追求,被肉欲和世俗之爱包裹。她渴望被导演认可、被资本高举、被剧组赞扬,过上唾手可得的富裕生活,直接平白地入住奢华的大房子,有直接白得的巨额非直系亲属遗产可以继承或使用。
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这部影片,给出的评价是负面的,无法接受非线性叙事手法,对凌乱的剧情、隐晦的线索表达嗤之以鼻,所以这影片成为低分小众电影,虽然在业内它是天花板般的存在。
整部影片描述了一个因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开枪自杀的女艺人在临死前做过的一连串“梦”。
她在现实中不被认可,不被资本看重,最好的“闺蜜”因知道与利用“捷径”走后门,投入到了导演的怀抱,人生直接步入巅峰。她气急败坏买凶杀人,又无法面对自己的行径;她一次次地利用下体的能量冲击让自己陷入迷离的虚幻中,让自己暂时迷离在虚空的满足感里,但意识回归的时候,深沉的挫败感与被遗弃和背叛的愤怒感又席卷而来。
她无法面对这都是自己的问题,而在意识里,归咎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因为有幕后的黑暗大佬资本运作,有软弱无能的导演。
那导演如果不爱自己,娶了其它花瓶就会被绿被打;导演不是不看好自己的演技,而是被资本胁迫无奈地放弃自己;那导演看见自己的第一眼就爱上了自己,而自己为了朋友而主动放弃了他;整个剧组都极度欣赏与认可自己的表演能力,渴望与自己合作……
在小剧场中,她真正地理解到:一切都是舞台剧,而台上的角色只是在表演着自己的角色。一切被呈现出来的景象、声音都是事先录制好的内容,不管是谁演绎台上的这个角色,呈现出来的效果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一领悟,让她交出了自己的核心秘密,那个方盒子。方盒子里装的就是自己生前的关键片段回放。
这隐喻了她死后的灵魂回顾:报幕人的前言铺垫,小号手象征着出生的啼哭,男舞者象征着自身男性意识面,那被丢掉的权杖象征她的女性肉身——昏死在舞台上却歌声依旧的女歌手。
影片中没有一个镜头、一个道具不是被精心安排入镜头的,每一个场景都富有深意。现实生活中的面孔,在梦中被引用借鉴:
导演的妈妈成为容许她入住豪宅的门房房东,宿命的诅咒被疯癫的巫婆邻居说出,自己好心收留落难中的闺蜜进入自己的生活,一起寻找生命的真相与自己到底是谁,或说谁才是自己。
当发现那个自杀已经发臭了的遗体时,女主不能面对这一现实,故意让面部腐坏,不能认出这就是自己——这是内心中的自我逃避与自我保护。
那个废物杀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连带着误伤一个个无辜的人,这与自己毫无关系——这是内心在推卸买凶的罪责感。
交换住房从12换到17暗喻了灵数密码从3到8的变化。
在片头那个被吓死的男性,寓意了梦的启示作用和宿命的不可逆性:在梦中他两次被明确地告知,不要去那家咖啡厅触发那一命格,可是好奇害死猫。没这个梦,他反而不会去求证;因为这个梦,他去了,死了。这就是一念无明而去触发整个因果。
结果造成一个思想闭环:没有这个梦,他不会去,可梦中告诉他不要去。如果梦中不警告他不要去,他无意中走进那咖啡厅,后果也是一样的。那这宿命是否能被打破呢?又要如何打破呢?
题外话:
gene clean基因清洁,隐喻着妻子孕育的基因和丈夫无关。首饰与粉红色的油漆——奢华靓丽的装饰品。花瓶女把男人给粉了,国内叫绿了。
典故:古代有个生意人,妻子给他做了一顶绿帽子,说他出远门时能保平安。每次生意人带着绿帽子出门,妻子就知道他三五天内不会回来;而那时也没电话,情郎看见她老公带着绿帽子出城,就会半夜主动摸过来约会。类似的故事在欧洲,当丈夫出门后,妻子就在窗台晒粉色的床单;而在东欧,是把公鹿的角挂在阳台上,代表男人出去打猎了。所以粉色与鹿角在欧美象征意思就是绿帽子。
总结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观影会的主旨不在于对某一部电影的评头论足,而是让大家习得与适应用解离的姿态去观照故事情节以外的细节和信息。
这部影片,有些人看到了香艳,有些人看到了惊悚,有些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背叛、欺骗、资本运作或感情在利益面前的脆弱。从影片的表象上,有人说这是悬疑片,有人说这是恐怖片,有人说这是写实片。大家都在猜测导演与编剧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而导演始终对此守口如瓶,因为他不想定论,因为本来他就想要传达一种多元的无定论的信息。
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观影逐渐习得解析内涵、自我表达、关注多元思想、理解不同见地这些能力。从浮华的事物表象中,撇开人物故事主线、时代背景剧、角色关系、时间因果等这些因素,去关注更细节的隐喻、思考没有说出的台词、行动背后的动机、意向之外的初心。
以前看电影只被情节吸引,现在思考片子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编排的用意、次序表达的寓意,用编剧或导演的目光,跳出故事角色的身份,用解离的高维视角去看待整个剧情甚至整个人生的初始剧本,这样才能领悟到此生的初心所在,看到神魂所渴望经历的议题。
一部电影给人深思的地方很多,你可以像侦探一样地思维,也可以愤世嫉俗地痛斥资本的背后操作与情感在利益面前的脆弱不堪,但那都太肤浅了。当我们认真看完一个故事,不是单纯地去看故事,而是要收获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深意。读书如此,观影如此,人生亦如此。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影片中每一个镜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被精心安排好的,服装、背景、灯光、音效、表情、符号,每一处都有其寓意。在梦中的一切也都是如此,很多人觉得梦只不过是一场无厘头的碎片堆积,其实梦的作用与寓意往往比我们的人生现实还要重要。
人类的意识主要功能是理解、诠释、沟通,这是为沟通的双方能够彼此理解,不致产生分歧;但现实中当被运用在交互上时,每个人因关注点、理解力、心理预期、反馈方式的习气不同,导致在相同的实相中,每个人其实都只感知到自己意识生成和自动脑补出的世界“实相”。
什么是实相?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现实?
一切已知都是自我意识中记忆的叠加,而记忆本身是自我意识透过意识活动生成的被加工后的观觉片段。而在观觉、解析、认知、归纳、串接、联想的过程中,在同一片刻间的万千信息,被自我有选择地摘取了不到百分之一,对信息的筛选导致初始信息其实就是扭曲的;进而后续的解读,为真实添加了二次扭曲;自我心智成熟度带来认知方面的第三次扭曲;信息收集完成后,逻辑脑开始利用原有经验比对信息,故有经验的偏颇带来第四次实相的扭曲;逻辑链性联想与发散性联想带来第五次扭曲。到这一刻实相被写入认知的记忆,构成我们在回想时的事实。
可见对于个人来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己感受到的事实、记忆中的真实,从来都和这个世界毫无关系,那只是自我意识的一场自嗨、一场幻想之梦。
当你能从熟悉的日常中看出陌生,用不一般的非逻辑非线性的感知,去摘取每一个片刻中的细节,去感受而非思考这被精心编辑过的排序,你就能从漏洞百出的实情中解读出背后隐藏着的主线。
“林奇主义”的表达方式,就好像把一本小说撕碎,然后每一片纸都摊在地上,随机拿起一页就读。在好像前言不搭后语中,体现出线性时间中的同时性。
我们看待事物,习惯了去关注其轮廓、色彩、质地、因果次序,却往往因此忽略了其本质。就好像我们购买商品时,关注了品牌、想起了广告、被包装的色泽与封面上的图画诱导吸引,很少去看配方表一样。
我希望大家在观影完成后,有反思与品悟;在每一天临睡前,有反思与品悟;进而有一个观影的我和一个随时觉察着的我,同时在观影。
这是在锻炼一种时时临在如是观的能力。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解离的视角,把这种技巧运用到人生中,就可以轻易地达成意识的多维视角同时运作,利用解离出来的第三人称视角,去清明静安地生活,做到旁观者清。
——细雨 202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