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会:《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
Helen观感:
说来好笑,细雨老师发这电影链接过来时,我嘀咕了半天:怎么找不到电影名啊?直到看了一段才明白,原来顶上那句不是送啤酒的广告啊!——习惯一上来先随便点开几帧,看看大概是讲的何时何地的事情,那些战壕、直升机和混乱的逃难场面怎么也跟送啤酒沾不上边。
自从标题党喜欢上了用“有史以来最……”来卖货,自己渐渐对满大街的所谓之最视而不见了。不过看完这片子,觉得还真是名副其实:这剧本视角够独特,讲了一个普通人的奇特经历,让我很想说说自己的观影感受。
更难得的是,这故事并非杜撰,主角原型John “Chick” Donohue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五年前出版了他的回忆录,这部电影正是基于他五十多年前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奇基创造的奇迹
看电影时浮想联翩,想到了《给加西亚的信》、马拉松,甚至阿甘——
《给加西亚的信》是面对一封要送给加西亚将军的重要的信,而且没人知道他人在何处,一名士兵挺身而出,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主动性完成了这不可能的任务。
很多老板喜欢送手下这本书,我也差不多这么干过,说难听点儿就是:别跟我讲条件,直接拿结果来见就好:)
马拉松的由来尽人皆知:飞毛腿斐里庇得斯负伤下一口气跑了42公里把战事捷报传到雅典,之后倒地力竭而死。少为人知的是传达另一战场胜利的消息是为了让雅典城做好硬抗波斯人的准备。最终希波战争的胜利直接影响到了希腊的历史。
回到正题,这“奇基”做的事情怎么看也跟“奇迹”搭不上关系——
他送的是无关紧要的啤酒,而不是那影响战局的重要信息;送达的人是普普通通的大兵,而不是运筹帷幄的将军主帅。人家是在使命必达、扭转战局甚至改变历史,被后人传颂;他则起于一场跟妹妹家人的争执怄气甚至激将,被军属们的期待和即将开船的命运裹挟着去了一趟战场,又毫发无伤地回归平淡。
看到他的朋友为了他的一罐啤酒穿过枪林弹雨跑进哨所,他还在藏猫猫想给他意外惊喜,那时觉得他就像个白痴,让我想起了阿甘。
阿甘牢记爱人的声声呼唤,那成为他的信念聚焦。他心无旁骛,只顾奔跑,跑过球场,跑离战场,跑遍美国,也跑出了精彩人生。“Run, Forest! Run!!”也成为让很多人奔跑的灵魂之声。
奇基没什么坚定的信念,只是天真地想把自己爱喝的啤酒送到他那些街坊玩伴们的手中,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家乡的支持和惦记。他去战场走了一趟回来,一下子变得成熟沉默了。传奇很快成为往事,但这确实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一次啤酒运送——那是爱的啤酒,黯淡战壕中的一抹微光。而五十多年后,奇基对这经历的讲述,又穿越时空,引发今天世界的我们的思考。
一只充满矛盾的Chickie
这奇基Chickie“弱鸡”的绰号也真是恰如其分。
作者1941年生,当年正值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和《阿甘正传》里的阿甘、Jenny是同龄人。六十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开始盛行,阿甘代表的是西方传统价值观所崇尚的美德,珍妮是反面——叛逆的、无信仰的垮掉的一代,最后也因吸毒染上艾滋病去世;而本片主角奇基则介于两者之间——早已过了青春期叛逆的年纪,但每天的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疯狂喝酒、睡到下午,钱全花光,工作有一搭没一搭,几个哥们儿和他差不多,每晚泡在酒吧里,如我们所谓的“顽主”。
他是个淳朴的小人物:有同情心,心里装着朋友;不再信神,宁可弥撒时坐在教堂外面看报纸,却又照顾着父母的虔诚,快结束时溜进去再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反战情绪越来越高涨之下,他只是简单地捍卫国家,捍卫总统,相信官方宣传;耍小聪明却又诚实,畏缩又勇敢,虽懒散但不麻木,虽偏激但有热情和冲动。
我真心喜欢这个可爱的小人物,因为他的傻,他的热血,他的软弱,他的良知。他送去的不是啤酒,而是一片真情——那就是他朴素的本心。
亲身体验分裂的世界
电影一开始就让人不由自主在想该支持谁:奇基、上校、妹妹?战场上的士兵,反战示威的人群,谁对谁错?对于战场上的年轻人们,是该慰藉鼓励还是用反战和质疑来打击军心?
这是在1967年,那时越战已经持续了十二年,美国深陷战争,越来越多的反战和质疑的声音,反战示威游行开始普遍,甚至有些年轻人逃离美国躲避兵役。
奇基的生命蓝图安排得极其精妙,这次越南之旅无疑是场地狱的洗礼,几乎可以算是一次另类的濒死体验。他“恰好”近身亲历了著名的西贡春节攻势,这是越战的转折点,而那些天也成为他的人生转折——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种种残破不堪的人心,在“敌人”的正常生活成为一片废墟的同时,他自己内心的价值观也一起随之崩塌了。
他眼中的世界从原本的简单清楚变得摇摆模糊,可是同时也是重建的开始,漫无目的的混沌人生似乎反而有了清晰的方向。他走上了不同的路,回去继续上大学,后来成为城市的建设者。跟酒友们泡酒吧的日子会渐行渐远了吧(其实现实中的他后来接手了这间酒吧,说明这酒吧在他心中有特殊的意义)。
瞬间的成熟和沉重来自于亲身的遭遇,也打开了他的视角。亲自出演远比远观来得直接深刻得多。即使奇基绘声绘色地讲出此行经历,没有感同身受,对伙伴们来说也只是又一次生动的道听途说而已。这也道出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世上练、要浸入式体验人生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通过体验分离来理解合一的世界:我们从小被引导着好坏是非对错,看电影下意识地去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自己该站哪队,可是哪里有非此即彼的黑白呢,只是灰度的不同,离得够远看则是混沌一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方式和角度,我们都在用自己和他人的各种配戏组合在体会着学习着。
战火时的地球就像个体验分裂、战争的修罗场,这伪装世界的切肤之痛让我们更深刻地了知。只有痛彻了苦,才明白什么是甜,也最终懂得我们都是一体。
几个难忘的细节:
码头对答
在奇基问纽约码头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船走得那么急时,对方回答:船上装了一万吨的弹药,万一炸了可以炸平半个曼哈顿;如果炸毁的是Jersey,谁会难过……
可见即使是美国,也分成了三六九等:繁华的曼哈顿要特别保护,而Jersey就无所谓,那么相比之下,万里外那个小国就更不算什么了。满载弹药和杀人武器的船二十年里去了多少,又有多少万吨的炸弹投在了那片国土上?相杀对抗下,越方又在自己的家园里埋下了多少地雷甚至竹签?
近二十年的越战中,十五个国家被卷入战争,仅美国就前后投入了270多万人在越南服役。在战争中,美国动用了除核武器外所有的先进武器,耗资2000多亿美元,阵亡46266人,非战斗减员10326人,伤153311人,失踪和被俘5486人。而战胜国也是战场的越南,数字大到只能估计:平民死亡20-40万人,军人死亡25-31万人,117万人受伤,约100万人被俘。成为这血淋淋的数字的哪一个不是老百姓?哪一个不是父母的孩子?战争中哪有什么胜利者可言?
看到最后奇基在回国的飞机上,身边是阵亡士兵的灵柩,上面蒙着国旗,只觉得那口口声声的正义之战、自由之战简直是一种嘲讽,是虚伪狭隘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利益之战而已。
战壕里的老兵
他说自己已经不再计算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因为他退伍回去又回来,而且已经这样来回折腾了两次了,因为“不能融入”、“这里更有家的感觉”。
怎么会这样?从小长大的地方怎么会不能融入?异国他乡的战壕怎么会比自己美国的家更有家的感觉?
这轻描淡写的对话一带而过,却饱含着辛酸:他可能因战争创伤夜夜难寐,可能战后综合征让他难以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可能他没去战场的好友们无法理解他,而去了战场的有的已经再也回不来……
更有一种可能是,他回国后看到的是满眼的谎言、反战的抗议、分裂的民众、血腥的战报,种种混乱让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初心、曾经的英雄更像是屠杀者……内心崩塌之下干脆回到战场,继续麻木地做战争机器。只有在那种高度紧张下才能让他暂时忘记这些,而他早已不在乎能否活着回去,甚至死了更好。
又想,他也是喝到啤酒的人中的一位,这份心意会不会支撑他从战场上活了下去,最终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奥克拉荷马
一个纯真的年轻越南小伙儿,因为一部美国西部的歌舞片而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充满了探索的渴望。他对演员的名字如数家珍,不知这电影看了多少遍?那寄托着他对美好富足生活的憧憬。
虽然正在经历战火荼毒,他仍然乐观地坚持着自己的梦。哪怕奇基是来自敌对国,哪怕这国的军队正在他的祖国杀人,他的善良朴实仍然让他毫无分别地热情相助。他的英语和他要奇基电话时的认真,说明他真的心心念念向往着准备着自己有一天会去远行。而信口开河的奇基在稍微惊讶后,开心地给他留下电话,也同样真诚地期待着他未来的到访。
他的梦断新年夜是艺术的加工,却正是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美好生活梦碎的缩影。
相隔千山万水的平民百姓间哪里有什么矛盾和相杀的利益?他们只想过个太平日子,可政客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教唆驱使着无辜的百姓互相杀戮。战场上横飞的血肉、街边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的,哪个不是只想平平安安生活的普通百姓,却成为了政客角力的工具、利益争夺下的牺牲品。
写这观感的中间,正巧录制《虚空法界》里奥德赛对普鲁沙最后的叮嘱,摘录作为结尾:
孩子,记住,良知里没有罪与罚的审判,也没有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斗争,更没有牺牲谁来成全谁的买卖交易。
再记
一次带妈妈去公园看花,这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一个纪念公园——四平方公里的公园所有道路的两边,是排排整齐高大的桉树,每一棵都代表着至少一名阵亡的军人。
那天我停好车,照例习惯地扫了一眼旁边树下的死难者铭牌——那是在一战中阵亡的一位正当壮年的军士,树由他的妻子和母亲种下。向前走到下一棵树时,那相同的姓氏让我心里一紧,那是两块牌子,阵亡时都是二十出头……是同一家的两兄弟啊,死在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他们的妈妈把两个儿子的树种在他们父亲的身边。
我一阵悲伤,让妈妈先走,自己在那几块牌子间徘徊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了心情。
为什么要这样?父亲牺牲在一战,他的儿子们长大又成为了二战的炮灰?不是说为和平而战吗?树枝在空中交织在一起,簌簌的树叶声似乎在控诉着、提醒着:战争不能带来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带来和平。
当所有的年青人拒绝为了要和平而去杀戮;当所有的女人禁止她的男人为了和平而去残杀;当你明白不可能经由残杀而得到和平;不可为了所要的结果而将行为合理化;并且当你的和平思想成长到满足和轻盈,到那时战争就会结束。
你创造你的世界。当你们和平的想法深植在世界上,那时和平就会扩展。
……你在心智上创造了战争,那必得以血肉去面对它。
你的实相是你的想法的复制品。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实相世界,你必须改变你的想法。而任何外界的操控一点也不会改变你的体验、如果你不改换你的梦想和你的思想。
——赛斯
(下面是我以前拍摄的照片)
这是另一对兄弟的纪念树。
从牌上得知:
兄弟两人均在一战中阵亡,前后相距不到两年。
均死在法国战场,哥哥29岁,弟弟27岁。
树由其家人种下。
2018年是一战结束100周年,全球各地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
纸上写着:这61513朵绒线编织的罂粟花,每一朵象征一名在一战中死亡的澳洲士兵。
每年这边的Anzac阵亡将士纪念日那天,会看到街上很多人胸前都别着一朵小红花——那天会有相关的募捐,捐款人会得到一朵罂粟花作为纪念。
罂粟花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标志,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红色的罂粟花是法国和比利时饱受摧残的战场上最早开花的品种之一。
罂粟花的花心就像弹孔,红色的花瓣像殷红的鲜血。每当看到这个比喻,我都想流泪——那胸膛里不应该是热情跳动的心吗,为什么要让子弹穿过年轻的胸膛??
从一战结束至今,100年过去了,那些树已成林,花在年年盛开。
花是面对毁灭的希望和再生的象征,人类还要在这毁灭、希望、再生的考验中经历多少次,才能真的学会、考过这一课?
Helen 2022.10.27
细雨点评
男性的领地意识是来自血脉传承的,因为食物与资源的匮乏,确保自己的领地专属性,才能有能力繁衍后代。而随着后代数量的指数级递增,所需的领地也逐渐扩大,而在不同部族的领地边界相互交织时,部族间的争斗就在所难免地上演了。
战争、疾病、天灾,都是从女人子宫里爬出来的。这一说法好像很无厘头,但确实是事实。自古当人口过剩、资源短缺、失业攀升、经济摇摇欲坠时,战争或瘟疫就会席卷而来。前者是政治维持稳定的手段,后者是种族维持稳定的手段。
没有哪个正常人真的喜欢争夺,尤其是作为母亲的女性。但我们的文明把杀戮者叫做英雄,虚假扭曲的历史由胜利者谱写。随着新闻的诞生,就连现在与未来的信息也成为了被操纵的利器,由少数既得利益者在幕后决定着谁该去死、以怎样的形式、在什么时候;而如何报道这一事件远比这一事件发生的本身更具利用价值。
彼此的杀戮、领地空间的争夺,不止发生在人类中。从菌类到植物、微生物群、动物,乃至星系间,都在争夺存在的权利,而彼此间都渴望成为那个唯一。
地球上原来有五种亚人类,我们今天的祖先,杀光了另外四个亚种。而我们今天正在有计划而无节制地消灭着地表上、海洋里、天空中的其它生物,为了填饱更多的嘴巴,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
地球,有人说是学堂,有人说是地狱,有人说是修罗场,有人说是个监狱。每个人都透过自己的经历与视角在审视着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虽然我们都同处于同一个幻相中,但其多元性足够不同的体验者同时体验不同的实相。
在菲律宾,一名日本兵在二战结束后持续游击了二十多年,杀死很多菲律宾的平民,只因为他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战争已经结束了。他是一名忠诚于国家和信念的好士兵,也是当地周围平凡村民的噩梦。他的实相停留在他的认知里,与时代无关,与世界无关。
只要各国还在图谋人口红利,只要我们还把物质世界当真,只要生命还停留在物质层面上,那消耗与供给的失衡就会像浪潮一样,一次次席卷全球。人口数量与生存资源、生存空间始终会处于某一种动态平衡间。这就是自然无言的力量。
这部影片带来很多让人反思深思的素材:
国家利己主义与全球化共荣是否矛盾呢?人类是否有可能规避开自我毁灭的宿命?
二战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人口过剩、经济泡沫、物资紧缺、自然资源耗尽,逐一显现。全球一体化在疫情中被政治家们肢解,各国各地各民族纷纷脱钩,对立、战争让人员不再流动,信息彼此壁垒,货币快速贬值,联盟瓦解崩溃。
当强制征兵令递交到你手上时,你会怎么做呢?你又能怎么做呢?
细雨 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