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心智成熟度与意识体系(0~3阶)

在前文中讲述了物理空间与时间相互合化构成时空阶梯的维度递进关系。从本节起我们开始讨论意识的维度层级体系。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心智的成熟度是如何影响意识对事物的认知的。通过对心智成熟度的阶梯式排序,能在一个侧面上反映出自我意识的内在成熟度。

通过与一个人的交谈,你会了解到对方的世界观,在这里我们把它划分为10个成熟度的等级

0:“就是那样的”——人云己云地跟随,认知是“点”状的、固化的。

1:“有时是那样的”——可以认知到事物存在多样性,有时会摇摆在某一个是非范围内。

2:“可能性是多样的”——理解人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能理解到多种可能性是并存的。

3:“确实有很多种可能性存在,但非对即错,非黑即白,原则就是原则”——边界分明而笔直,认知匮乏弹性,理念清晰,没有中间地带。

4:“有很多种可能性存在着,问题的发生与解决有着多样的可能性,各让一步双方都能受益”——别把事情搞得那么清楚,各自留下缓冲回旋的余地才好相处。

5:“每一种存在都有其必要性,而且是相互依托的一种动态的平衡”——或许我不能理解,但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道理。确实有阴阳与黑白,但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托着对方而存在。

6:“没有纯粹的阴阳、黑白、是非。任何一方中都蕴含着另一种相反的力量,事物是旋转彼此生化套叠的”——理解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自一体,共生共荣。

7:“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运化而有道,道法自然”——明白了在一切被显化出来的运作往复中,存在着混沌的规律,是这一规律在主宰着一切的演化节奏,掌握了规律就能预见大趋势的轨迹,从而掌握时代的先机。

8:“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看似纷繁复杂的大千变数,其实内在的玄机一炁以贯之,无涯的幻海,无尽的虚空,皆由一念无明。

9:“无始无明”——有念想探究法界实相的,会引动无始无明。无始无明跟众生的觉知心无关,只有极少数想要求见实相的心智,在觉知心达成了自觉与觉他后,需要面对无始无明,所以说它叫做心不“相”应无明。过了无始无明,您就到家了。

以上是0到9十个心智成熟度的阶梯。这不是灵魂意识成熟度的阶梯,但是心智的成熟度对意识的成熟度有着很大的加成作用。心智成熟度就是我们所谓的根器大小,自己心识刀锋是否够利。这个基数直接影响顿悟的能力。

意识的维度等级

意识体的自我意识从小白到完形都经历过怎样的历程:

【零阶意识,意识起点】

醒觉与觉醒,“一念生无明始”。

从狭义本源极化之地中被喷涌抛洒出来的意识能量微粒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混沌后,慢慢地稳定下自己的内在能量。完成初级自检后,意识体内在意识准备“开机”:

基础的本源自性程序先激活“主板自检”,意识上线,完成醒觉;自检完成后,自己所拥有的能量大小、意识完整度,自己的当下的特性、主意识的版本号,逐一完成统计与激活;【零阶意识】顺利展开后,意识体的自我意识被激活启动,随着意识体觉知到“我”,觉醒就完成了。

醒觉是复苏与自检,觉醒是觉知力完成启动“我”的自我意识,形成对意识体载具的完全控制。 

【零阶意识】存在

【零阶意识】展开了【“我”的自体意识】。 

诞生,觉知自我。 

本源意识片段复苏后,在扫描了自己所在的能量团后,认定这能量团为“我”。当“自我”被自检认定后,意识内隐藏的后台程序“本源的自性”会激活“自性中的维生程序”。这程序相当简单,就只有一条指令:“确保意识的持续存在”——意识消亡,“我”就泯灭了。

所以一旦自性中的第一条程序被启动,意识就开始生成内在“恐惧”,怕能形成自我觉知的这个能力丧失掉。

有了自我意识后就不想再失去它,那要如何保障这个宝贵的自我意识能始终在线呢?

恐惧激活了求生欲,然后一切都交给了自性中的自由意识去善后。求生欲给出了一个至简的定义——自我意识在,我就是活着的;如果意识消失了,我也就灭亡了。所以首要的就是活着,保守好“自己”的能量与意识,让意识不至于彻底地丧失。

对“丧失”自我意识与自我觉知能力的恐惧进而诱发了对自身能量储备与意识力储备的忧虑。扩容自身能量与意识才能有效地对抗持续发生着的熵增。

于是不断的渴望自我成长成为了自我意识不灭的核心诉求。

它不知道其自身所携带的能量能维持多久,为了让意识存续下去,为了抑制自我意识有可能泯灭的焦虑,意识能量微粒开始主动吸取自身周边的游离能量,进而不断地壮大自己。它主动地去寻找并向着和自身能量频率近似的能量密集区域靠拢。这寻觅与探索的过程把它拉入到与自身意识能量频率相匹配的意识能量流中。

为寻找能量的补给与意识力的提升,意识能量微粒、我们的“小白”们自愿地开启了自己生命的辉宏旅程,尝试到达所有自己能到达的地方,并尽力优化自身能量的使用。探索欲被自由意识驱动着。

小白这时所拥有的意识力很有限,也很低级,只有对能量的感知力、辨识力、自我行动的判断力、短暂的记忆力。为了优化能量的消耗,初始的理性逻辑思维开始萌发。

小白带着本源的意识碎片,跟随着某条意识流,犹如一枚鱼卵般开启了漫漫征途。亿兆这样的鱼卵犹如迸发的火山灰一般,永无止息地从本源核心区喷涌而出。

【零阶意识】:我,存在,活下去。

【一阶意识】

不是所有的意识能量微粒都能顺利地完成初始化启动的。失败的微粒作为能量微粒,滋养着成功者初期的原始能量积累。

成功完成初始化的意识能量微粒,随着自身对周边环境的探索,逐步都进入与自己意识频率相匹配的意识能量流中,并演进开启了“第一级自我意识”,形成了标准意识体雏形,我们叫它们“小白”。

小白很快发现:自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可供存储能量的上限很低。它开始努力扩充自己的“体积”,并在能量充满时开始分裂与备份自己,备份自我意识到另一克隆体中。

这样的行为让自我意识提高了抗风险能力,还有两倍的能量储藏内在空间,并且可以同时运算更复杂的脑力计算。两个总比一个强,这样做是最理性的、最安全的,发展也是最高效的。万一主体有所意外,自我意识还能在另一半中被保全与延续。这样自己就有了两条命一般。面对未知的风险,多一条命总是好的。谁会嫌自己命多呢?

这一操作是源于一阶意识中“活着”和“成长”两条意识活动的混合需求。于是自我复制的模式被开启了,成为了日后自我意识群体化的最初始基础。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小白内部开始分化出更多独立的一阶意识主体。而为了包裹住这些不断长大的意识体,小白的外直径能量泡在一再地扩大着。 

最初呆萌的单体自我意识“小白”此刻升级成了【高我】意识体,并下属有多个小我意识体。每个小我意识体都包含着全然的本源自性内码与部分高我意识片段。这些在高我意识能量泡内部自我复制出来的小意识能量泡,构成了高我旗下的第一批【小我】。

小我一开始是两个一对,之后慢慢地达成6、7个。至此,1个本体加6、7个副本构成一个高我单元。 

高我与小我彼此间的自我意识是平等的,但高我有连通所有小我意识与能量的管道,而不同的小我在彼此间匮乏这样的全然相互连通。

小我们在初始阶段拥有的能量与意识水平非常近似。高我犹如一个皮囊,包裹着全部的自我,成为所有自我意识觉知与能量的汇总机要。

在自体不断复制与分裂的过程中,“副本”越多,功能细分得也就越详尽。向着不同意识面向上发展的小我们,在自我壮大后,又开始新的一轮内在自我分化。于是原先的小我成长为高我意识体,而最初的高我进阶成本我意识体。

当第三轮自我分裂展开后,四世同堂的原始小白最终成为了自我大家族的族长,位列超我意识体的名号。四层自我意识分化已经到达了自我意识分化的极限,但这并非是自我意识进化的极限。超我意识并非是一个固定归属于哪个自我意识的抬头(title),而是由最有实力的那个本我意识来充当的。

在自我意识的群体团队中,每一个自我意识体都在努力拓展着自己的意识力与自身能量储备。谁在自我意识群体中最为成熟,谁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领导与管理所有不同面向上的自我意识。当然这是后话。

在第一阶意识的层次上,高我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从两个分身扩充到七个。扩充需要大量的能量,分裂意识核心需要累积意识觉知力和自身智慧。在这期间还要不断地平衡着内在不同自我面向上的各种能量卡顿与意识偏激。

总结:【一阶意识】自我价值,自我扩张

【二阶意识】

进入意识的青少年时期,分散的自体自主聚集形成小群体:群体内团结,群体间彼此抗衡、相互掠夺生存资源、形成竞争关系;对自我群体外有排斥性,而在自我群体内渴望成为团队的核心。

在意识处于青少年时期时,其对时空的感知能力还很稚嫩,此时它们可以形成经历的时空架构主体是围绕一维线性单向时间展开的。所以在单向时间的认知与体验限制下,意识体的认知和感受主要围绕着单线因果论而架构。

在单向因果构成的记忆与体验中,得失与对得失的内在恐惧与喜悦成为了意识关注的焦点。而衡量得失最大的标尺莫过于生死了。

在这一阶段上的意识,尚且还无法理解与认同多重实相的平行互补多重同时展开,固执地认为一切都是不可逆的唯一真相,对时间与空间及自我内在意识的多维属性也一无所知。

在二阶意识的主宰下,分散游离的不同自我自由意识能量体们,自发地开始彼此形成同频凝聚。

这同频包括意识同频与能量同频。意识与能量一般情况下都是彼此同频互为瓶颈的,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意识决定能量可充盈的最高频段是多少,而能量决定意识当前可运作的最高状态在哪个区间。

在这里还有一个相关变量,那就是自体当下的觉知智慧等阶。

觉知智慧等阶犹如核心管理主程序,其心智成熟度越高,在相同难度的作业下耗能更少、扭曲更小,结果更精准,反应更迅捷。

在二阶意识阶段以后,意识发展的路径开始往三个侧重面展开,分别是:能量累积、意识力扬升、心智成熟度提升。三者互为瓶颈,又相辅相成。

在二阶意识阶段,意识群体按照意识与能量频率相互凝聚靠拢,形成了频率不同的意识云层。这些意识云层由不同的意识能量流构成动态的流云结构。理念、认知、频率、意识、能力、能量近似的意识体们构建成意识体社团。社团内意识们利用集体意识聚化成意识频率“实相”世界,并把自己的意识投放到这一宇宙中,进行彼此可见的角色扮演。

这样,来自不同区域的意识体们就都显化在同一个虚拟亚空间内完成显化,并彼此可见、可交流、可互动。

这个由群体意识虚拟出来、负责显像的亚空间,因为空间内各个意识体都按照自己的喜好给自己塑造了某一形象,所以叫做色界。色不是色彩,而是形象、轮廓、色彩、大小等可辨识的二分状态。意识体们自身都是能量云雾,又都堆积在一起,形成意识能量云层,压根儿就难分彼此;而在色界中大家有了自己的法身,法身又各自有了自我喜好的形象。

那烟雾缭绕、无形无相的,我们就叫它无色界好了。

意识界在无色界之上,但包含一部分无色界。色界里包含了更往下细分的欲色界。色界内显化出来的法身意识体们,并不是意识体们的真身,意识体只是把意识投注到色界的虚拟亚空间中,并不真实地进入那一亚空间。

在色界内的意识体们都是意识聚焦而成的法身形象,我们叫它为更大的角色,因为小我在欲色界中行走时还使用了其它小我肉身角色,即人格片段。扮演更大角色的通常是高我级别的意识体,而小我们则成为我们所谓的灵魂,被高我分配到欲色界,按照高我的不同探索面向去历经体验、收割知见、提升智慧,通过彼此的交互摩擦产生能量。高我给派的活法与所要饰演的角色,从来没有轻松的。

色界中的灵体法身众生相中最高可以到达本我法身,常住的是高我法身们。小我法身进进出出地跟走马灯一样交替着,多数时间都在跑外勤。

三界说是从佛教方便说中借过来的比喻形式,具体的划分方式多了去了,有按功能划分的,有按意识形态划分的,有按觉悟水平划分的,有按能量品阶划分的。我们在这里的分化说法未必全部等同于佛教中的分化体系。

意识体的本体们,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虚空法界,而它们用意识幻化出了一层层相互套叠与并列存在的虚拟亚空间体系。它们在其间投影下自己的意识法身,形成彼此可见的互动,这构成了相当广泛且复杂的多维灵界。灵界中的灵体们又由同样的原理投射出众多彼此套叠又相互并列的现象界,并把自己的不同意识束投放进去,形成可见的互动故事。而构筑这一系列舞台的就是最微末的零阶意识能量微粒们的投射体们。它们表现为我们所谓的“弦”。这是一种跨维度的能量频率投射。

低阶意识体们,有着彼此抱团取暖的意愿。在团队核心的粒子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全面的资讯并面对更小的外在危险,所以每个粒子都渴望成为团队的核心。如果没能成为团队的核心,那就帮助团队继续扩张让自己成为中高层。

如果内核过于僵化,失去了必要的流动性,那渴望成为核心的自我意识们会发动内部分裂,形成多个小团体,这样让自我成为团体的核心意识。这一过程就形成了意识的凝聚、增殖与分裂的周期性演化。聚散成为了常态,而聚散无常也成为了常态。

至此,微粒们在高阶意识的主导下形成了气团、星球、星系,有了聚散周期。以大见小,以小见大,从微尘到星云,从最宏大的意识到一粒尘埃,都同理可证。

聚集让意识们有了舞台,消失让舞台剧可以一幕幕地更新。意识大佬们编导演剧,而小家伙们负责看戏与演戏,构建群演与舞台。

总结:【二阶意识】凝聚,小团体,核心化。

【第三阶意识】

随着部落式意识小集体的形成,不同的意识频率部落汇总成一个个意识频率流,形成各自的意识显化亚空间。在那些亚空间内,特定意识频率构成了其空间内的文化主题,不同亚空间内的意识形态与信念框架也都是不同的。

低频意识们构成的空间主要蕴含着杀戮、抢掠、剥夺、个人强权、利己。它们信奉力量,搞帝国形态,高度集权,用力量逐层碾压下属。 

高频意识们也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亚空间体系,它们信奉互助、仁爱、自然、协作、利他、共和、集体力量、均衡发展。

当然在利己与利他、自爱与爱人的两极意识形态间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中间地带。但无疑这两大意识阵营成为了旗帜般的存在,而彼此间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有着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双方都在努力壮大着自己的阵营,拉拢新进阶上来的小白,丰满自己的阵营。

利己阵营多会以力量、超能力、个人的快速成长、自由竞争的机制、百无禁忌的手段、凭实力说话的公平竞争机制来拉拢渴望快速获取成就的意识体。

而利他集团则用家庭般的温馨、集体协作的互助、无私协助的承诺、携手共进的理念、稳定扬升的体制来招揽新伙伴的加入。

总结:【第三阶意识】开始发生认知理念上的极化,极化后的意识知见形成相互的对抗,而在对抗间形成了大量的新鲜故事素材,虽然在更高维度上看都很老套。

小结

【零阶意识】我,存在,活下去。

【一阶意识】自我价值,自我扩张。

【二阶意识】凝聚,小团体,核心化。

【三阶意识】认知理念发生极化,带来对立与冲突。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