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本源与意识能量流——本源

【本源】

在含有不同时间线与故事线的多维平行宇宙中,在众多不同意识频段上同时共存着自我意识的各个意识层级。它们被用于同时展开自我意识不同面向上的探索,从而达成平衡与无漏的整体宏观自性认知。

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拓宽了宏观自我对自性与非自性两个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并且激荡出自体所需能源的内在代谢循环。这一代谢过程巧妙地维护着自体内的动态能量平衡,让“熵”在混沌中达成可控的往复周期,令自身始终处于近乎完美的动态平衡中。

各个意识层级是指意识形态与意识频率相互对应,进而形成的不同的意识波频段。进驻到不同意识波频段实相中的不同自我意识片段,会产生自我意识的分化。这一分化形成了阶梯式金字塔型结构的自我认知体系。

意识在分化的过程中会经历意识片段复制、彼此离散、各自成长、近似体重组、整体再融合这五个大阶段,每个阶段又有着一系列的复杂过程。

五个大阶段在分分合合间从高到低形成落差,又从细微到整体形成聚合。这一机制完美地达成了永动机般的能量运化平衡——让宏观全局在混沌中有序地完美运作了起来,让一切都保持在鲜活与生动的无限随机可能性下,让生命成为一种心灵的艺术创作。

我们按照从大到小的层级把它们分别命名为:虚空意识、宏观本源意识、狭义本源意识、意识海、意识流、意识云海、超我、本我、高我、小我、角色我的自我意识、意识微粒,共十二阶。在后文中会逐一展开更详尽的介绍。

整个虚空内意识体们流转与运作的架构可以套用我们比较熟悉的物理维度思维去认知、观察与理解,在此我称之为意识的维度

这里的意识维度不等于空间维度,但可以用相同的理念去对比理解。现在盛行一种意识进化的说法,所谓的意识进化指的就是意识维度的提升,而非角色对生活中物理空间感的提升。空间的维度始终就在那里,你的感官因自体意识的局限,自限了对空间维度的感受能力,这导致自己无法感知到高维实相的互动。

小我”是一个很复杂的多面向套叠单位,就好像一个四维立方体结构。七个全然独立又彼此相连的结构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其中包含了:我们日常最熟悉的角色我、载具意识我、外在意识我、内在意识我、人格我、对等人格我、转世我。这些不同的自我合化为一个完整的“小我”单位。之后逐一详细介绍。

小我本身是高我意识体的意识克隆分化体,是高我在某一意识束上独立自我意识的镜像面。

起初,当高我还是小我时,为了自我认知与感受的体验平衡,在经历同一个故事线上的不同分支时,会分裂出镜像的自我对等人格我,随后两个人格我分道扬镳各走一边。在分化时两者是全然相同的,但之后生命经历与体验的不同带来了认知与体会的差异。认知的差异让双方在感受与观点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无法说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所以分化必须被坚持到底。

之后分支的道路上又存在分支,又带来分化。就好像一棵参天大树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着自己各个面向上的枝杈,每个枝杈又各自在自己的面向上不断细分,延展拓展着未知的空间,形成特有面向上的不同枝杈。

最初的小树苗可能比千年后最细弱的那条枝杈还瘦弱,树冠顶上的新叶与最底层的叶子没有谁比谁更高贵或重要。每一条枝丫、每一个面向,哪怕那背阴侧生长的最稀疏的一枝,也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平衡的全面发展是第一生存原则。

小我是意识进入到虚拟现实中扮演各色角色的实际操作单位。在实际操作中,角色小我的意识被分割成三层:人格的内在自我意识、角色的外在自我意识与肌体载具的生物性意识合集(构成身体的每一个微粒都是拥有独立自我意识的,身体犹如一个共和国)。

三层意识因其自身认知水平的不同,被分为人格我角色我三个认知次第,三层合成为一个跨维度的小我集合体。这与意识、潜意识、下意识、集体意识不是同一个话题,也不相互覆盖。前者描述的是意识单位,后者描述的是思想的分层架构。意识本身也是一个多维的词汇。

注:一般把只有载具我和角色我的人物,叫做NPC。它们负责提供剧情的互动,但没有一个负责收割觉悟的人格我在其背后因此受益。

这里你会发现没有灵魂什么事。灵魂一词被用滥了,多数人文理念或宗教认知把这一词导向给了我们的角色我,即识魂,但这并不准确。因为灵魂这一词真的很大、很多元,它本身应该是指意识本身,但是多数人对各种实体与虚体的标签化,让灵魂一词指向了鬼魂或人格意识。

灵魂是所有灵内在的“心”。但这心又不是物理功能的那个心,因为你无法找到心,也拿不出自己那颗有待安抚的“心”,可是这一心却可以贯穿始末天地乾坤宏宇。“心”仿佛是意识,但又不是意识;“心”仿佛是灵魂,但也不是。

其实所有的这些定义,都是似是而非的。一经定义就会丢失掉多维多元的某一部分,让其不完整了。一旦不完整,它就不是它了。所以强“名”之,为了能有所指;却无法定义它,一说就错。毕竟我们的认知还是过于狭窄,我们当下的语言体系中还没有能具备表达多维、多元的词汇储备。语言是一维线性的表达方式,其能编织出的意境是有限的。

虚空是一个非物理学的空间概念。

我们对空间的物理理解是基于外在感知所建立的。这些由外在感官认知形成的距离感构筑出了我们的空间感,与意识层面上的空间有类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所感知的物理空间是依托于意识空间而显化出来的,但在共性的基础上,因其波函数的坍缩导致了本质上的不同。就好像我们在游戏里极力地试图还原出我们的空间感受,但不可避免地有着本质的差别。

我们所处的空间,其空间的存在形式有着比我们感知能力更广泛且多样的表达形式。这些不同的空间形式,可以被内在感官以不同的感知方式所察觉;但从某种类比角度看,游戏内的空间更贴近还原出了真实的意识空间,比我们所谓现实空间要更现实许多。

意识空间是承载着意识的空间体系,也是由意识创建出来的空间。现实被意识赋予真实性。意识生成空间,空间承载意识,两者相互套叠,彼此镜像。

就好比这样的画面,你知道它是二维的,其内不存在三维的空间,但是你却能感受到这个角色凝视远方的目光,认同它能行走在这片奇异大陆上的可能性。画面是由意识在脑海里勾勒出来后,在电脑上逐步显化生成的;空间可见后,意识自己又进驻其间展开思想的冒险——意识的思想让空间成型,空间又提供了让思想遨游的可能性。

在虚空中,由于不同意识体的意识频率不同,它们各自生成了符合自我意识频率的实相空间。这些不同频率的实相空间相互套叠在一起,共用同一个公用意识空间,各自坐落在不同的能量频段上,互不可见(不是真的不可见)。不同频段上的各层实相空间,虽然套叠在一起,但内在密度、质量、时间流速与流向都不一样,甚至其内在运行的“道”都不一样。

好比一个立体化的大都市:地下有矿工和棚户区;地表满是垃圾与流浪汉,还有污染与雾霾、污水横流;垂直100米往上是中产阶级,他们生活在云层的下面,使用空中汽车相互社交;云层上面是财阀、政客、教主、明星的住宅、空中花园、明媚的阳光;领袖与幕后大佬们住在近地轨道层上,地质灾害与各种暴动都无法真实地影响到他们。

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也有“可能”实现阶级跃迁或身价下跌。没有谁会拦着你每天去米其林三星消费三餐,但是那一口猫粮确实不能让你吃饱去维持一天重体力的工作。你可以有不同阶级的朋友,但当他们在饭局上谈论明年如何运用杠杆让大豆期货影响基础建设政策、拉动钢筋企业的股价估值时,你考量的是怎么体面地把那半盘豆腐打包带回家解决晚饭的问题。

不同的意识群体依据认知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意识流。这些意识流虽然都在同一片虚空下运作,但各成体系。它们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就好像大洋中的暗流涌动,洋流碰撞。别看都是水,但泾渭分明,层次有序,流向各异,密度不同,彼此擦肩而过,各奔东西。

不同频率的意识体很自然地各自呈现在与自我频率相符的不同意识频段中。拥有类似认知的意识群体生成了属于自己的意识流

意识本身是一种波,它通过能量的起伏来显化出自身的存在。同时意识波间彼此激荡、碰撞、摩擦,迸发出能量。这能量波在扩散的过程中,形成了同频意识流

意识借意识流而传递着思想频率的共振,能量在同频共振中不断被加强。不同频率的意识流间形成摩擦甚至撞击,这让整个由意识流编织构建出来的意识海内充满了游走的巨大游离能量。意识海就好像一个永不止息的发电机,而运作的关键就是依靠这些不同思想上的摩擦与碰撞。

虚空承载着意识海,但虚空并非一个物理空间,虚空是由宏观本源的意识波构成的一个意识场。但虚空自身在漫长的恒古中也生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这意识很像我们的宅基灵,它是整个场域内意识主频率的共振衍生品。

在意识海中有一个区域被所有的意识流共同套叠经过——虽然每个频段上的意识流都构筑出了自己的能量频率领域,但在所有意识流间有一个共有的交集覆盖的区域,这一区域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意识信息】集散地与能量的交汇点。就是这些不同的意识能量流之交汇,共同形成了我们所谓的【狭义本源】,而所有意识能量流所覆盖的场域构成了【广义本源】的实相。广义本源的意识波与能量波形成了虚空的场域领域。

狭义本源其实没有一个实质的、核心化的实体存在。所以有没有“狭义本源”这样一个“单位”尚存争议。它本身并非一个固定的存在,就好像水中的旋涡,它确实就在那里,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在同一处;但是随着变量的变化,它也会改变其位置与形态,有时甚至会形成多个旋涡,彼此独立运作,过段时间又融合成一个;当某些条件参数被改变后,整个旋涡也有可能就那样消失了,仿佛从来就没有过一样,不留下丝毫的痕迹。

观察狭义本源时,就好像看一个由数条大路交汇构成的立体交叉路口,它确实是一切往复的共同与共通的集散地,但是它并非是一切之“始母”,而是因缘际会之所成。

我们多数人在医院中离开人世,也在医院中来到凡尘,医院可以被观察并理解为诞生之所、解脱之地。不过这是医院自身职能赋予它的“这个地方”的意义,而非这地方自身有什么神圣可言。人文习惯帝制,喜欢神话某一个客观主体,这种思想并不适合去思考神圣意识,因为那无疑会破坏与扭曲宏观一体性的觉悟、在二分中把自我与自我独立分割开,丧失了认知的连贯性。

在表达上我们确实需要庖丁解牛,但是面对各种“名”号的牛肉、牛骨,你要能始终头脑清晰地认知到那是源于一只完整的牛。每个肌肉与骨骼确实是可被拆解开独立分析的,但它们是一体运作的——只有在整体里,它的价值与功用才能被完整地理解出来。不然就只能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了。

狭义本源内核是【意识能量流】扩散与凝聚或出发与回归的地方。它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实体的点。在那一区域里,各种意识流相互交织,彼此融汇的意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心能量池。它汇总与备份着来自各方的意识信息,有效地帮助不同意识频率下的意识体们可以相互交互数据。犹如大海是所有江河的总汇,所有的江河源于降雨,奔流汇总成海,又从海中蒸腾成云,云又化为雨降入江河,周而复始。

在具象化这一过程时,可以看到从狭义本源的极化点中源源不断地喷涌出众多的【意识能量微粒】雾,这些【意识能量微粒】从本源内核中被蒸腾出来,它们每个都携带着源于本源【整体宏观意识】某一面向上的部分意识碎片。这导致这些【意识能量微粒】在初始化的阶段上,因随机携带了不同面向的意识碎片形成了意识频率上的各自差异。(在随机的混沌中,从来没有微观的公平可言;但在宏观的全局上看,一切都是平等、平衡与公平的。)

每个“新生”的意识体自身的初始化能力与能量各自不同,随机获取到的初始认知与内在匮乏迥然各异,导致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意识频率。因此它们跟随着自身意识频率,被能量的大潮裹挟,抛入各种不同的意识能量流中。这些意识能量流又相互流转套叠、融汇分离,形成极化点外的意识能量云海。云海盘旋,然后按意识能量的频率逐渐分流,分流后的意识能量流携带着这些新鲜的意识体们形成了各个不同频率的意识能量云海层。这样的云海层,层层叠叠。

注:

在佛教的语境中描述这一过程:

坏劫之后是空劫,空劫过后是成劫,新的开始又产生了。

所言成劫,谓从风起,乃至地狱始有情生。谓此世间,灾所坏已,历二十中劫,唯有虚空。过此长时,次应复有等住二十,成劫便至。一切有情业增上力,空中渐有微细风生。是器世间将成前相。风渐增盛,成立如前所说风轮水金轮等。是谓成立外器世间。

在道家的语境中描述这一过程:

原夫一炁蟠集,溟溟滓滓,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为太乙,是为未始之始。始也,是为道也,故曰无始。

夫天地之有始也,一炁动荡,虚无开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无相射,混混沌沌,冲虚至圣,包元含灵,神明变化,恍惚立报,是为太易,是为有始之始。始也,是谓道生一也,是曰元始。

夫天地之太极也,一炁斯析,真宰自判,交映罗列,万灵肃护,阴阳判分,是为太极,是谓一生二也,是曰虚黄。阴阳既判,天地位焉,人乃育焉,是谓二生三也,是曰混元。

至阳之音赫赫,至阴之鸣肃肃。赫赫发乎地,肃肃出乎天。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穹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位天地、育万物,直入鸿蒙而还归溟滓。

萨满教的语境中描述这一过程:

在比太古还古的时代,天地不分,世间一片混沌,似浮动的云雾、飘荡的脂膏,轻轻蠕动。不知过了几千几万年,产生了明暗清浊的分层物团。于是轻清之物上浮为天炁,重浊之物下凝为地气。

北欧原始文化中传承描述这一过程:

天地未分的混沌世界犹如“像水一样流溢”的汪洋世界。创世女神”赫赫”即生于水中:

“世上最古最古的时候是不分天不分地的水泡泡,天水相连,水旋其中,流溢不定。水泡泡渐渐分离蒸腾,小水泡泡渐渐增多,随旋风飞起。水泡泡的生出地名为“赫赫”,是生育之神。而水泡泡飘荡间形成万物,之后纷纷落下崩解。那崩解之地,为归宿之乡,是阴间,名为“苏苏”。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