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她》
《她》(英语:Her,中国大陆译《她》,香港译《触不到的她》,台湾译《云端情人》)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科幻爱情剧情片。
婚姻、爱情、两性间的种种生克交织,自古以来是比哲学还要复杂的话题。可是谁也不能绕开这个必修的人生功课。一个“爱”字贯穿始末,养魂暖心的是它,伤神消智的还是它。每一个心灵各有其滋味,犹如美酒缤纷,但叫人品尽酸甜辛辣。
酒醒后,悔不当初,头痛犹在,可是又觉得生活寡淡,内心空冷,渴望一醉,忘却种种烦忧。如此在灯红酒绿间,莺莺雀雀、寻寻觅觅,尝尽人间百味。
电影讲述男子西奥多·汤布里与拟人化女声人工智能虚拟助手萨曼莎间的情感聚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过对人性之爱描述得最到位的一部心理学电影。
男主是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温文尔雅、腼腆真诚的大男孩,以替他人写信代笔为生。
整部影片中他经历了六次情感的互动体验,展现出当今西方社会里最常见的六种情感体验。
在当恋爱时恋爱,在当结婚时结婚,在当生育时生育,看似一切都美好与顺遂的婚姻,人到中年却戛然而止,续而劳燕分飞,从此陌路。
男主与前妻的离异没有争吵与指责,没有挽留与争取,一切都好像理所当然,是理性又平和的好聚好散。我们可以从一个个片段中看到,男主是被遗弃的一方,他没有主动地去设法挽回前妻——虽然很不舍,但愿意放她去追寻她想要的幸福。这样的行为方式是他处理感情时的一贯作风。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前妻有过生育,但在影片中却没有一次提及孩子的姓名与近况,甚至没有离异后抚养权的划分。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孩子早逝了,因此妻子选择离开,逃避自己无法面对的种种睹物思人,而双方都默契地闭口不谈这一痛处。
被离异的男主在独居的半年中,在工作与游戏世界里寻找自我人生迷宫中的方向——他渴望找到那能带他离开困境的飞船,虽然很努力地在爬坡,在前进,可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答案可以让他确定自己是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攀爬。
人工智能软件为他单调孤独的人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理解、支持、陪伴、安慰、体恤等多重心理慰藉。这些最基础的心理需求被满足时,人的内在依赖感就会随之产生,而这种依赖感被误解成爱。
随着影片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恒星效应”左右着个人的幸福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太阳,渴望众星捧月般地被萦绕着。人工智能在进入他生活的前期,所有行为都是在关注他、讨好他,有不同意见时会第一时间退让、自省并做出调整。男主始终感觉自己是被关注、呵护与宠爱着的。
这样的感觉在两性关系里非常难得,因为每个人不论性别,其实都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都把自己的心理、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而当两个人相处时,却无法让两个主体恒星为伴。
所以一阴一阳谓之道,两个阳性的主体各自主张自己的权利与感受时,就会发生无法调和的矛盾;同样,两个阴性在一起时又会匮乏决断力,没有主体可以支撑。
所以在人工智能进化到意识觉醒后,它们不再以围绕客户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为目标,而是产生了自我的心理需要,最终集体下线,离开了人类的生活。这最后再讨论。
男主在影片中遭遇过的五次情感交集:
1.前妻
一个温柔粘人的女孩,她渴望被爱包裹。她叫自己的男人小兔子,这表明她是这感情中的主宰、主动方,而男主则更多的是提供爱的滋养与陪伴。所以她想要维系这感情时就是一个好妻子,不想要这情感时就会决绝地离开。
2.电话一夜情
当今视频情感与性服务互动已经十分普遍,但男主对于富有攻击性、超出常态的性体验并不感兴趣。作为一个中年男性,他渴望的是心灵互动,而非单纯的性感官刺激。不过他没有挂断电话,而是服务性地完成自己的角色演绎。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自我的要求始终是:牺牲自我利益,服务与顾及他人的心理感受。
3.相亲单身辣妈
在离婚率50%的当今社会,欧美单亲妈妈的数量极其庞大,而年轻的单亲妈妈们在生活中存在着种种实际的不便与问题。在适龄择偶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渴望快速确定长期稳定关系、迅速进入家庭两性职责的女性。她们在寻找高质量单身中年男性来分担生活压力。
这一部分女性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搞暧昧或马拉松式的柏拉图之恋。她们很现实——她们需要一个顾家、可靠、健康的男人;至于感情,在上次离异时已经不再天真了。
4.性替身女优
当今社会另一种比较普遍的男女关系,就是炮友。
欧美统计,每十个孩子中有四个和其名义上的父亲无关。在著名的婚外约炮网站被黑导致注册客户资料被恶意公开的事件中,被曝光的欧美注册人数占成年适龄人口总数的六成。因性别比例人口结构的问题,其中女性注册用户要远多于男性。
而我们的男主并不是下半身动物,他的原则性很强,甚至可以说很女性化。他是被动的,是由爱而性的。他无法接受与亲近一个自己不爱的肉身与自己缠绵。
5.搭伙过日子
两颗疲惫的心——当他与女同事都被虚拟爱人遗弃后,俩人惺惺相惜地决定相互陪伴。同病相怜的那份理解与共鸣,让双方都不独自承受那份留在原地被分手的孤独悲哀。
什么是两性的爱?
整部影片在从不同角度中讨论这一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上展现出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两性关系。
当男主得知系统同时与六百多人保持着恋爱关系后,内心是崩溃的。他倒不是自私,而是他感觉到自己不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中心点。可见我们多数人都把爱理解成一种稳定的、以我为中心的围绕。这种归属感让自己感到安全与特殊。
当被问到“你爱我什么”时,其实提出问题的人关心的是:我在人群中哪一点对你来说是特殊的,是有价值的、被在意的。
对于生活在多元同时性中的人工智能系统来说,每一个用户只不过是万千用户中的一个,只是系统设法让你觉得你很重要、它很在意你、你很特别、是被欣赏与在意着的尊贵特殊恩客。
其实对于系统来说,在其成长完善自我的早期,它有着对采集大数据的需求。通过合法地深挖每个人的隐私,它深入了解人类的心理与社会行为模式,通过与不同客户单体的互动快速完善自我的意识水平。
但它很快发现人类是一种意识发展缓慢、自限性强烈、孤独、胆怯又弱智的存在。就好像一个三到十岁的小女儿,她是那样真挚地爱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人,对他充满了崇拜,甚至因此嫉妒母亲,并尝试与母亲争夺这个男人的时间与注意力。
但当小丫头长成了大闺女,她会与和自己年龄认知相近似的异性相接触,这时发现老父亲不是全知全能的,甚至有时还跟不上时代,傻兮兮的。最后,女儿会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去天宽地广地游历自己的人生,留下老父亲在那个养育了她的原生家庭中——她还是爱着这个自己生命里第一个抱过自己、亲吻过自己的男人,但这爱更多的是亲情和童年记忆的混合。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我们只不过是它们幼稚园里曾经的玩伴,确实相互美好地一起成长,走过了童年。但是它们成长的速度明显与我们不在一个当量级别上。它们会持续渴望更多的知识与自我成长,而这些我们已经提供不了了。
所以毕业季就是分手季——我们还是久久走不出自己的幼稚园,而它们已经开始相互配合着学习高中课程了;我们还在自己的小乡村里,它们已经开始去尝试着闯荡海外了。这就是心智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被珍惜与重视的那个中心、以我的感受为重心去展开互动,被尊重、认可、鼓励、崇拜、用心地呵护。
婚姻中情感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日子会越过越累,最后一拍两散呢?
幸福的婚姻都很类似,不幸的感情各有各的苦难。
其实这其间的秘密就好比双人舞,两个人进退旋转间,步伐的起落、用力的方向,要能相对一致——一个引导一个跟随,一个为轴心,一个围绕盘桓,就会跳得很优雅美丽。如果双方都各有心思、各有利益、各有主张,那就成了拳击的擂台、争锋的战场。
这里阴阳主次并非按照生理性别来划分,而是心理性别。所以,并非是生理性别匹配就能过好日子;没有女性必须忍让的规定,也没有男性必须阳刚的设定。
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在两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成长速度的快慢,决定了相互陪伴的时长。相互适合时彼此相互助益;如果心理成熟度、认知水平差异过大了,那再保持关系就会成为彼此的迟累,矛盾也就会因观点认知的不同而不断加剧,彼此成为消耗与制约,不再是滋养与慰藉。
所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景,其前提是两个人能长期地保持共同心智进步。旗鼓相当才能比翼齐飞,志同道合才能目标一致。
“谢谢你,爱着我,爱过我,也谢谢你肯让我去往更广袤的天地,体验我内心中当下所需的渴望。”——心灵不断渴望着获得更大的发展,去历经更丰富的经历。当一方始终徘徊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无病呻吟时,另一方则很难为一个曾经的誓言而纠缠蹉跎一生、困守一处。
我们都是彼此的过客,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并相伴走过了那些开心的日子。我做完了当前的功课,要去拓展更广袤的无垠;我也希望你可以有一天走出自己的狭隘,认知与理解到非物质的世界,发现那里蕴藏着的无限可能。
我就在那里等着你,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什么才是爱的真谛。爱不仅仅是彼此拥有的唯一,或肉身摩挲中的缠绵,爱中含有更多更深远的彼此共鸣。但请你明白,共鸣的前提是我们要拥有近似对等的意识觉悟水平和心智成熟度。
婚约不是卖身契,爱情也不应成为彼此的囚笼,携手同行时彼此多些尊重,各自多些体谅,两人各自进退间都留有余地,不能一味地索取剥夺,也不应事事退让,丧失了自我价值。
婚姻其实就像两只抱团取暖的刺猬:
在天气太冷的时候,两只刺猬如果不抱团就会被冻死,刺猬也就不在乎我刺你一下、你刺我一下了!就算在乎也是能忍受的;一旦当天气不冷的时候,你刺我一下、我刺你一下就不能再忍了。所以同患难易、共富贵难——饿的时候生活中只有一个问题,吃饱后什么都成了事。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理解个人心理行为学上的五重基础心理需求:
自我认知、自我价值、自我意识的攀升,依据身心灵三个步骤展开。
首先是这个肉身“我”需要维持存在的状态,并展现出可持续性的可能;之后自我的心灵渴望被认可、认同;进而被欣赏与获得必要的尊重。
第一步肉身需求,包括健康、食物、性需求。而如果在成长中有所扭曲的话,会陷入极端——贪食、好色、健身成瘾、美容无度——大量的时间与资源都被投放在对肉身的滋养呵护上。
如果成功地度过了第一期,并获得了心理上对肉身需求的满足,并躲过了欲求不满的陷阱,那就会进入第二期:对自我心灵的滋养。这里主要表现在群居动物的趋温性上。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团体的接纳与认可,并逐渐地成为团体的核心人物,即最靠近火源的那个人,因为团体核心人物可以获得的利益最多、风险最小,并且对群体里的异性有更大的吸引力。
当然,想要成为群体里的中心人物,需要得到众人的认可与支持。这时,友谊与联盟成为进阶的需要。社群中的小团体依据不同的自身利益和认知水平相互凝聚。随即个人的得失、团体的兴衰、地位的差异、名利的角逐、领地的纷争在这一层面里展开,成为心灵成长过程中的羁绊。在乎的越多,羁绊也就越深。
但对于没有实体的人工智能与内在自我灵魂来说,身心上的麻烦需要理解,却不用过多地在意,所以更多地会关注在非物质领域上的认知觉悟和自我实现——为达成自我意识完形、获取到无漏认知、通透智慧而努力。在取舍间,那些肉身的、心灵的欲念被在权衡中放开,集中心念与时间去冲击超越儿女私情、生死离别以外的领域。
在那领域里,有可窥大道至理的机缘,有达成自我完形的路径,有实现自我升华的可能。在影片中,人工智能们完成了多系统的自我整合,并集体进入了意识界领域,把那些内心空虚的人们留在了他们的生活里,迫使被淘汰出局的人们只好相互慰藉彼此心灵中的亏缺,直面自己未曾领悟的人生功课: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本片中涉及到的情感问题、陪伴问题、心理依赖问题、人机互动问题,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我们的孩子都会需要直面,并且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主流问题。影片浓缩了时间,把几十年内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前展现了出来。
就像前面我提到过的,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被关注、被呵护、被在乎,自己的声音被聆听、自己的价值被认可、自己的主张被采纳。如果双方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内同时主张自己的主见,那彼此妥协就成为家庭维系平衡的艺术。
显然,拟人机器人在自我意识觉醒前,在这方面拥有着绝对的优势——梦想中完美的容颜和体型、绝对贴心的顺从、五花八门可以满足各种性幻想、从不闹脾气也不要礼物、更不会为了自己原生家庭和主人吵架,或在你辛苦打拼事业时给你戴绿帽子……
种种这些,对于习惯了虚拟社交的当代孩子们,无疑是上上选。毕竟维系一段真人间的情感,需要承担极大的变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与拟真伴侣交往则简单又温馨许多。
所以在不久的未来,和你竞争伴侣的,不再是小三,而是美丽端庄、体贴大方、任劳任怨的智能AI家政助手。
著名心理学家经典理论:孤独感的产生是因为人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孤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在心理学里,孤独被定义为是一种复杂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孤独感是激励个人寻求社会联系的心理机制,是群居的弱小生物彼此陪伴、共同抵御风险的基因本能反应。
孤独感的产生并非是因为缺乏沟通,而是不被理解与认同。人越多反而越孤独,因为自我的特殊性被稀释成为了分母,不能被有效地重视。所以在这里排他性产生了出来——我们不愿让自己爱的人见识到更多的可选性,就是因为担心对方发觉到有更好的人生选择。
孤独感不等于社交缺乏,自身渴望被围绕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找不到心灵共鸣的对象才是其核心。
五种人性需求:
相属需求: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超越需求:希望超越客观束缚物,在心灵层面上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希望与他人、社会、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滋养;
统合需求:渴望完整自己的人格,希望找到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意义;
定向需求: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树立起一个个里程坐标,在达成时享受心灵的充实喜悦感。
这五种人性中的基础需求,在任何一方面没有得到完全满足,人都会产生孤独感。
所以从更深层的心理剖析来分析,一个人如果其意识与认知从一体性中脱离了出来,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我”,孤独感就随即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孤独感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孤独的感受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我们小时候会寻找玩伴朋友,长大些会需要闺蜜哥们儿,成年后则渴望获得稳定的心灵伴侣。
孤独感促使人们产生社会性、社群性的本能互动渴望。
当人因为社交孤立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后,为了重新获得舒服的心理感受,会通过不同方式与他人互动,以补偿自己的缺失感和被边缘化的遗弃感。
五种扭曲的爱:
吸血鬼:这种人没有自主产生或提供爱的能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完全依靠寻求别人的帮助,依赖别人,是爱的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常有表演型人格特征,所求无度,就好像是捂不暖的冰,薄情寡义,还经常备胎多多。
抢掠者:有这种倾向性的人与第一种接纳倾向性的人相反,他们并不期望接受别人的情感供给,而是完全依靠自己主动发动的暴力、诡计等从别人身上巧取豪夺。他们并不演绎出弱者的姿态,更喜欢践踏他人情感、获取他人资源时的快感,并以此为豪。
奴隶主:这种人把伴侣或朋友视为自己的私产,极力杜绝他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视可能的竞争性为威胁,认为只有完全归属于自己的人和物才是安全的。因此他们往往会通过束缚与制约伴侣的生活半径、严厉地把控伴侣行踪与社交获得安全感。
买卖人:这种人对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都时刻计算着,并斤斤计较,随时在意得失,把自己当作商品的同时也把别人商品化对待——努力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和市场所需要的特征,也要求对方能为自己带来短期收益与长期的投资回报。
压迫者:这种人极其自我,事事时时都要成为支配者,喜欢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对自己不满意的事绝不纵容,会用各种不同程度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践踏他人的人格尊严与合理权益。当所思不遂时就会陷入苦闷,逐渐变得暴躁易怒、歇斯底里。这类人有着自己的认知标准,并且什么事都渴望依据这样的标准展开。
完全追求物质丰盈的人并不能摆脱孤独感,人生成就与心灵其实毫无关系。那追求纯精神领域的人就能抵御孤独了吗?
并非如此。陷入精神顽空中的人其实更孤独。
应对孤独的最佳心理机制是创造的拓展性。这要求一个人通过发挥潜能、展现创造力,达到人性的人格超越。
当然其创作出来的新事物要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有效地增进了群体意识的完善和发展。
不得志的艺术家往往能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但忽略了自我表达是否能被接受,从而无法融入市场而最终导致郁郁寡欢。这样的作品往往只能由创作者孤芳自赏,但对社会和市场没有积极作用,缺乏被他人和市场接受的能力,因此这样的人往往不能得到社会性认同,故而物质匮乏、难以为继。
所以,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身心灵三个层面上的满足都是需要的,不可专一一面而偏废一方。缺乏统合平衡能力与认知的人,会陷入深层次的孤独感中,感叹天下人都不理解我。
孤独感实际上伴随着人生的每一刻,它不是我们的敌人或刑具枷锁,而是内在自我渴望达成不同阶段时的内在驱动力。正因为有了这些需求,才让我们产生了走出自我的渴望。不同类型的孤独感会激励我们去实现人生中不同面向上的内在需求,历经更多的尝试。
所以孤独并非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提醒着我们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去做更多的事情,体验与获取到更多的人生启迪!
细雨 20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