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雨人》

《雨人》,英语:Rain Man,香港译《手足情未了》,是1988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雨人》在第六十一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八项提名及四项大奖。原来的剧本设定雷蒙是一个开朗友善、十分热情的人,后来在达斯汀·霍夫曼的极力游说下,导演及编剧把雷蒙改编成为一个孤僻内向、不爱说话的自闭症患者。

抛开对电影中情节的剖析,我想从两个侧面去谈谈这部影片:

1.什么是爱?

2.如何理解自闭症?

下面为了方便表达,我们称呼两位男主为哥哥和弟弟。

弟弟很努力地想要通过“机灵”的方式讨生活,有“急智”和很好的扩散性思维能力。他自傲叛逆,自我又孤独。

同样孤独的还有他的哥哥,那个从小被遗弃在疯人院里的长子。遗弃他是因为母亲病故,父亲无法同时照顾两名幼子,而且经常担心自闭症的长子会在无意间伤害那个正常的幼子,那是自己唯一的希望。

作为哥哥的长子曾经多次想要开爸爸的车子,这给父亲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当小儿子碰触这个伤疤时表现出了极其过激的心理自卫反应。他不知道长子作为哥哥是深爱小弟的,而当年还不懂事甚至没有记忆的弟弟,在前意识里牢记下了哥哥的旋律和有趣的雨人;甚至这个记忆成为成年后一直陪伴着他的另一个潜在人格,是他孤独时、软弱时的依靠。

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雨人”呢?

哥哥雷曼咬字不清,总是把自己叫成“瑞曼”,就是英文的“ RAIN MAN”,字面上翻译就是“雨人”。所以,后来“雨人”成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专有名词,指那种具有某种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在影片中,当弟弟知道自己意识内的那个陪伴自己长大的“雨人”人格,就是面前这个陌生的哥哥后,陌生感和疏离感荡然无存。瞬间,这个拿走自己遗产的陌生怪物成为了自己在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和心灵港湾。

什么是亲情的爱?

爱是心流间的激荡,是彼此的在意,是无条件的滋养。爱里边没有束缚,没有私有化,也没有等价交换的买卖关系。任何得失间的计较,任何有先决条件的付出,任何私有化的归属,都和本真赤诚的爱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契约、是买卖、是一场搭伙过日子的交易。别用爱来粉饰这样的交易,那有辱爱的本真。

弟弟不要25万美金的支票,因为他的爱不能交易。他宁愿哥哥回到可以被很好照顾的地方,自己隔三差五地往返奔波,也要让哥哥得到两全。这是爱。

哥哥对他的爱也是如此真切:可以精确到秒的思念,可以伤害自己,却绝不伤害弟弟。相比之下,多少亲兄弟在遗产面前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有了媳妇各自往自家扒拉,兄弟姐妹手足亲情在利己面前都一文不值。只要媳妇开心,全家死光光也在所不惜。

影片中,一个女人安抚了兄弟两人的心。如果换成了一个男人,撩拨了妹妹又亲了姐姐,那事儿就大了。其实,这就是爱的私有化在作妖。

当一个人的内在思维中,“我的”成为主体时,一切都只是一场苦难的闹剧,因为得失犹如朝暮起落,得意时有多开心,失意时就有多痛苦。得失本是守平的,你却经历了悲喜喜悲的风风浪浪。

如何理解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天生的宿命体验,是角色自带的人生蓝图,其主要的目的是给家人带来必要的助缘和让自己体验人生的冷暖。

自闭症人不是傻子,但他们的脑回路是绝对链性的,而且脑内没有缓存区,一切数据需要在云端读取,所以反应上慢半拍,也无法处理非链性的思维任务。对于非程序化的流程,他们无法临时处理大数据的访问,会导致卡顿死机甚至逻辑系统崩溃。

自闭症患者因没有多核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的排序与单位时间内信息的处理速度有限,但这也提升了他们对某一领域的专精水平。

与自闭症患者相处,重复单调的环境、简单明了的信息、有序可预期的主题,可以有效地减少他们脑运算的负担,避免焦虑情绪化占用大量的核心算力。

自闭症患者对图形敏感,但对快节奏的音乐感到烦躁。他们喜欢低压力的缓慢交流,因为他们组织信息的速度有限。他们喜欢自己能主导思维链,而非被问问题。他们可以理解直接的问题,但对我们的语言文字游戏感到无奈。

单一的颜色、清晰的画片,是交流的好方法,这样可以避免他们被迫去组织语言。语言的语法让他们感到困难,所以普遍数学奇好。

不要安排他们做同时性的多种工作,比如说着话穿鞋。

“把那边的杯子拿过来,同时顺路关上电视机,小心别碰到凳子”——这样的指令集对于他们来说会带来困惑。

哪怕是外国人,自闭症儿童学习简体汉字都可以快速地达成与家长的交流。象形文字的简单线条让他们非常容易掌握。但要使用汉字卡片,卡片要大,卡片要有规矩地放在不同的抽屉里;需要按照使用频率,给不同卡片分配不同颜色。

自闭症的孩子喜欢跳跃、旋转、摇摆,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都还存有自己可以飞翔、漂移的明确记忆。而且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父母不会使用心电感应与意识传输,用嘴说话是他们不熟悉的沟通方式。

自闭症的治疗

自闭症的发病率是1/500,男孩比女孩高出5倍,因为脑结构的差异。

自闭症不是病,无法治疗,只能教会这类孩子习惯我们的世界,并了解如何和我们人类形成有效的沟通。

需要治疗的是家人和社会:克服对这类人群的歧视,理性地和他们相处,学会必要的相处方式,放下不适当的期许与焦躁,理解并按照他们的习惯去沟通与生活。

再说一次,自闭症人不是傻子。他们的智商普遍比我们高出太多,而且在展开心灵意识交流时没有任何问题。

自闭症的儿童和人类儿童相处是困难的——他们不能理解那些孩子为什么不能熟练地应用心灵感应,更不能明白他们犹如猴子一样的疯跑、相互打闹有什么意义。他们会以观察者的目光看着人类的孩子,然后发现还是自己搞些自己的东西比较不浪费时间。

相关知识点:

新的名称:自闭症光谱(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在新的名称中包括原来的自闭症(autism或autistic disorder)、亚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儿童时期崩解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未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简称PDD-NOS)等疾病名称,也就是过去大家常听到、也最常被比较的自闭症、亚斯伯格,都将统称为自闭症光谱(简称ASD)。

最新的研究发现,我们无法理解的孩子们有着像光谱中各种色彩一样的脑波频率,每种颜色都象征某一类特定症候群或伴随可能出现的超人类特质。他们普遍有语言表达障碍及智能状况异常。每一个自闭症人,都有一道独一无二的意识光谱。

两个临床诊断标准:

· 社交沟通及社会互动上的缺损——他们普遍对世俗上的社交毫无兴趣,甚至觉得大多数人类幼稚无法沟通。

· 固定的兴趣及重复的行为——他们会经常进入深度出神状态,在出神状态下,身体进入不自主的重复性动作。脑波显示,这时他们的状态和高僧无异。他们兴趣单一且高度专注,极易进入我们渴望的心流状态,并瞬间在没有通过大脑思维的情况下,解答人类最高深的专业问题。

他们多数过目不忘,并且一目十行,有瞬间记忆与分析能力,这让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有高度弹性的时间场域里。

比如影片中牙签落地的瞬间,哥哥就已经知道落地的是82根牙签。这并不是计算能力或观察能力。人类至今对这种能力还一无所知,因为我们的反应速度受到感知力的限制,受到时间流速的限制。

自闭症患者不是不想交流,只是少有人懂得如何和他们沟通。并且我们的社交话题、客套话、官场话、虚情假意的寒暄、看傻子一样的对他们的试探……对于他们来说,这类话题他们很难融入。

自闭症在语言方面的缺陷,在过去被认为是亚斯伯格症及自闭症的差异处。但现在认为,语言方面的缺陷不是自闭症特有的缺陷,也不是出现在所有自闭症身上,所以充其量顶多就是影响自闭症症状的因素,而非诊断的标准之一。

现在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最大的问题是来自其父母——不会必要的技巧与他们相处,并持续把他们当成病人,导致其童年过得很辛苦,造成各种心理创伤。

父母的无知与恐慌是这类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破坏性诱因。

亚斯伯格症候群

与自闭症非常相似,但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小孩子除了自闭症的两个诊断要点外,还有就是对身体使用的笨拙程度。他们非常不能适应使用人类的身体与手脚功能,多少都带有很古怪的身体使用习惯。甚至不时发出某一种类动物的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对语言体系陌生,对表达复杂的思想或听懂复杂的话语有明显的困难。

成年后,如果幼年没有被父母视为有病的怪胎,可以在数学、编写程序、制作音乐、高等工程学上体现出极高的天赋,他们几乎不用学习我们的课程就能拿出令人咋舌的新颖解决方案。

儿童崩解性疾病(CDD)

又称为Heller综合征和崩解性精神病或“童年瓦解性障碍”,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征是在语言、社会功能和动作技能方面的发育迟缓(或严重和突然的退化)。

患儿一般在三四岁以前发育正常,然后出现明显的退步现象,原本获得的能力在几周或数月内很快消失。有些患儿在起病初期可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症状,之后出现能力消失,包括说话表达、听力理解、运动能力、玩耍能力、大小便控制等生活自理能力,其智力可很快降至中重度精神发育迟缓者水平。

每10万名儿童中只有1-2名,发病时间从2-10岁不等。有的人在数天或数周内急剧爆发,有的在更长时间缓慢发作。在发生猛烈的反转之前,超过75%的儿童会经历数天的严重的焦虑和恐惧,整夜的噩梦和惴惴不安,随后和父母道别,在一周后患者失去逻辑反应和多数身体能力。

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8倍。部分患者可被无法解释的伪科学治愈,但至今没有科学的治疗方式。

未特定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NO specific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NOS)。

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亦作非典型自闭症,泛指一般有自闭症倾向,但不能通过其特征而归类为更具体的分类。是自闭症光谱的成员之一和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一种。

PDD-NOS占确诊自闭症儿童的90%:单单以美国为例,每16个美国男孩里就有一个确诊儿童,是女童的64倍。

PDD-NOS的症状与自闭症相似,但一般的症状都比较严重,而且并非所有必要的特征都完全相同。

PDD-NOS与其他非自闭症的分野界线,到现在其实还是很模糊,患者普遍遭受过家庭暴力、虐待、校园霸凌或性侵犯。

他们不愿与社会亲融,自己宅在自己的天地里,在网络上展开社交,通过电子游戏接触世界。厌学又好学,普遍智商很高,严重被同龄人排挤。

在被送医前被父母斥责、打骂、侮辱,强迫戒断网络互动,摧毁他们心爱的物品,删除社交账号或游戏角色,没收手机与电脑。

在送医后,父母重复强调孩子有病,并要求他们长期吃药,甚至遗弃与幽闭他们,以便摆脱这样丢脸的孩子与自己的生活关系。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