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蝴蝶效应2》

我们说了《蝴蝶效应1》,并对影片的结尾以主角拒绝出生、在母胎里自杀作为完美结局的前提,感到唏嘘。

其实这部电影不光只有这一种结局,这电影其实存在四个平行版本,每一个版本拍摄出了不同的大结局。

四个不同的结局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电影版结局”:

埃文在子宫内自杀,从未出生。在这个时间线中,他的朋友们在幸福快乐的童年中长大。

“导演剪辑版结局”:

埃文在人行道上与凯莉擦身而过,埃文看到了凯莉并认出了她,并继续走下去。

凯莉也有短暂地认出他来,但两人都没有停下来。

“大团圆版结局”:

埃文和凯莉两人停在人行道上。他们自我介绍,埃文约她出去喝咖啡,重新开始恋爱。

“开放式结局”:

另类的结局。类似于埃文和凯莉在人行道上相互擦身而过并继续走下去的结局,只不过这次埃文犹豫了一下,决定转身跟在凯莉的身后。

这个结局被用在小说中。小说由詹姆斯·斯瓦罗(James Swallow)撰写,并由黑焰出版社(Black Flame)出版。

《蝴蝶效应2》换了导演约翰·R·莱昂耐迪与编剧麦克尔·D·维斯,却没换用自杀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一部《蝴蝶效应》的原著作者是詹姆斯·斯瓦罗)。

在第二部的剧情里,我们的男主延续了录像版的故事线,成为了公司的中层干部,但因为意外车祸陷入了不断的自责与补救。这个第二部《蝴蝶效应》看似还是在各种不甘与如果中打转,但却引入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命题,那就是:牺牲与救赎、宿命与臣服。

在男主最后自杀前,我们可以看出男主已经明白了:不断地沉沦在不甘与如果中是没有出路的,有些事情需要坦然地去接纳与面对其所是的样子。让故事按照故事的线程自然而然地展开与发展就好,任何人为的造作反而会触发更多的课业,把自己引入更深的旋涡。

男主确实在临近影片结尾前,了悟了自己的造作,也渴望静观随喜、不谋不争地顺应自然。可是他把宿命的课业想简单了:一个领悟刚达成,下一个魔考就已经展开——你放下了一个执念,下一个诱惑就及时地递送到你的跟前。

男主先追求拥有爱情,可是爱情没有金钱支撑,坍塌了;他又追求金钱,结果名色利到头一场空;接下来他试图挽救友情,失败后他看似彻悟了,渴望放弃,干预宿命的运作。但女人怒了:渣男。在这一刻他决定自我牺牲来拯救爱人。

这其实映射了一个人前三十年的人生:从情窦初开追求爱情,之后明白物质基础是婚姻家庭的梁柱,在奋力拼搏事业时,不择手段,面临诱惑与抉择,爱情、事业、友情、亲情一关关地过,最后为了孩子,搭上一切也义无反顾。

他的一生很短暂,犹如狗熊掰棒子一样顾此失彼,疲于应对;却没有明白自己一次次重放的人生中,一切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看似自己改变了所有,但其实又什么也没能改变。

要知道,一个人只有自己的认知与觉悟改变了,才是真正的改变,其它的都是梦幻泡影、水月镜花。在《蝴蝶效应2》里比一代强的地方是:虽然男主还是选择了自杀,但他的初衷不再是逃避人生课题,而是用自我牺牲来赢得利他的结局。

《蝴蝶效应2》的剧情简单,反转不多,但也有引入深思的地方:

◊如果你是这个男主,如果你拥有改写人生的机会,当女主耍脾气,开车去找死时,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这女主,当男主突然无故提出分手,你肚子里有他的孩子时,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当时男主没能追上女主,女主与孩子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地死了,你是男主的话,还会设法再、再、再启动穿越吗?

◊当人生的不甘与如果摆在你的面前时,如果你有机会和能力去尝试化解自己的不甘,你是否愿意去触发下一个未知的轮回呢?

◊当电影结束、你唏嘘过后,你真的认知思考过其中想要表达的经验启迪与灵性探究吗?

◊如果人生不止一次,你要如何经验自己的此生呢?

如果你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此生,你想要在“此次”生命的轮回中达成怎样的不同呢?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