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国科幻惊悚电影,由艾瑞克·布莱兹和J·麦基·古柏执导。

这是一部被片名误导了解读的电影。蝴蝶效应,本身的原意是小的变量可以在大的平衡体系中诱发巨大的连锁响应,最后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诱发巨大的改变。

蝴蝶效应其实是逻辑上的一种可能性,但在具体的自然界却并不成立。它仅仅是封闭系统性的思想实验产物。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理想的封闭系统与绝对的静态平衡。当一个随机变量被带入到整个动态自平衡秩序中时,根本无法撼动自然平衡的稳定性。犹如压路机碾压过一个高于地面的小石子时,压路机不会因此翻车。

不过影片确实也阐述出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真相事实,那就是:我们的角色人生并非只有一次,也绝非只有一个所谓的自我在经历这段人生。

电影中的男主,他经历的其实并非任何蝴蝶效应,也没有引发什么蝴蝶效应,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生活在一个真实的庞大的动态平衡系统内。从始至终,他都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单人人生剧本可能性的彩排里。

他的妈妈、父亲、女友、胖哥们、女友的弟弟、被炸死的女人、狱友,和自己那个所谓的弟弟,都是自我意识世界中生化出来的NPC角色,所以才能一次次地重写历史时间,展开不同的故事线,历经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这个影片其实探讨与展现出了两个核心主题,而两个核心主题看似荒诞,却都是事实:

其一,我们的人生被自己内在的懊悔占据,不甘与如果成为业力的推手,让我们不断轮回。

其二,我们的轮回不光是在不同角色间的穿插,同时还有自我角色平行自我的演绎。在影片中为了节省拍摄与观影时间成本,没有让角色的人生完成展现,只是在关键节点上来回重点跳跃;但事实是,每次我们重启自己的人生时,内在灵魂必须完整地演绎自己新的一生,然后才能有权在某一个节点上选择不同的人生路径,触发其它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有权选择”呢?

因为我们每次重启都会失去过往的记忆,只是在潜意识里隐约觉得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个或那个场景。当你走到想要改变的人生节点时,如果你的认知理念、习气品性没有本质的改变,你还是会下意识地去选择那个看似最合理的抉择,从而走上老路。

所以在重复的人生中,当临近抉择点时,你会接连做清晰的怪梦,会不经意地听到富有启迪性的话语,或看到某些图片、电影,甚至你会没来由地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些古怪可笑的念头。当然我们很多有文化、有思想、有逻辑的人对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都是嗤之以鼻的,一笑而过;然后也就没然后了——自己又一次等待投胎,又一次准备出生,并下定决心:这次一定不能搞砸。

我很不认可导演与编剧为这部电影选择的自杀结尾,好像终极逃避就能为自己与世界带来和平美满一般。我主张接受自己所是的样子,接受世界所是的样子,迎接挑战,并在挫折中学到必要的领悟,才是当弘扬的生命观。

确实犹如佛教所说,人生八苦。只要出生,只要参与轮回,就难免要在无常中承受种种不如意;但仅仅因为有不如意的地方,就自杀与逃避自己的人生课业,真的就是解决办法吗?

当然这确实也是一个事实:很多夭折的婴儿、流产的婴儿、童年早逝的儿童,它们的死并非意外。每一个灵魂其实都对所谓的未来有着充分的认知。如果灵魂撤销了此生的订单,那婴幼儿就会被流产、难产或早逝、病逝。没有意外的死亡,一切都征得了灵魂的同意才发生。

很多年轻的女性,因为流产、早产、幼子意外而陷入自责崩溃,进而影响婚姻与家庭,这种自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妈妈只是灵魂来到世间的管道,犹如临时叫的滴滴专车。但叫车的随时有取消订单的权利,就算上车了也有突然有事要下车的权利。

看这部电影别看个热闹,这不是小孩子的闹剧。我请每一位我的读者,认真地梳理与回想自己的一生:

有哪些节点在你的心中,留下的是难以释怀的如果与不甘,最好趁现在,利用冥想好好地梳理清楚。这些残留在记忆里的遗憾,现在你忙,忘却了,但日后会发酵成你需要一遍遍面对的补考科目。与其被一次次提拉回来,不如利用修行的机会,真的修正自己的行为。

方法很简单:

在思想里,让自己回到你的遗憾中、无奈中、愤恨中,把积压在心里渴望说出的话说出来,把渴望做的事做了,然后很认真地去观察思想中后续事件的涟漪。

不要觉得这只是思想实验、一种冥想游戏。如果你当真地做,你会了解到在同时性中,你一共经历过多少次这一人生,都遭遇过哪些挫折,哪些你这次躲过了,哪些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这样的梳理对自我意识和认知的提升是有莫大好处的,与其生活在懊悔与无奈里,不如让经历成为自己的老师,让坎坷成就自己的成长,在谅解他人的同时也宽恕自己。这个世界上是有后悔药可吃的,不过这后悔药只在中阴层有售,代价就是你前生的记忆。

一条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