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第一内在感官,直接感受

第二十节 第一内在感官,直接感受(上)

前情摘要:

在上一节中赛斯强调了要学会在解离的状态中相信自己的直觉,哪怕那在当时看上去很蠢、很没逻辑。罗在现阶段要多听珍的,因为珍已经能很好地感觉到哪些路径不可行。赛斯强调,罗曾经因为无厘头地信赖自我的直觉,让珍失去了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没有去电台,这样珍就没有在半年后死于飞机失事。

信赖非理性的直觉是一件对一般人很难的事情,因为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伪装构建出来的。我们甚至都没有资格说自己是地球人,因为地球是一个拥有数千万演播厅的大剧场,而我们所在的只是这个大项目下的一个平行层中的细末分支。

精神酵素与灵异现象自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它们与任何层面和任何种类的能量转化有关。精神酵素是内在和外在感官的转化器,内在和外在之间并没有实际的区别。表面上的外在感官仅涉及特定层面的特殊伪装;内在感官关注的是伪装之下的生命力调配。

内外感官在我们的层面上显得如此不同,是由于典型的伪装扭曲效应造成的,几乎每个层面上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伪装扭曲效应。但为了保护幼稚班的我们,这扭曲在这里是放大了的。

我不能忽视你所坚持的,作为你的感官所获取的证据,你的证据通常是伪装出来的相。内在感官处理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外在感官尽力让你相信这个被营造出来的层面的真实存在。但就连这些外在感官其实也是一种伪装的形象,因为至少要让你相信这个角色我是真的,才能相信这个所谓的世界。

宇宙中是有基本规则的。宇宙的基本规则是在不同的层面设定不同的规则,达成不同可能性下的发展实验。伪装在这个发展阶段是必要的,错综复杂,五花八门,超出了外在感官的理解范围;而外在感官本身就是伪装的感知器,特殊地适应于特定环境下的观察。你们被设定的规则就是:不能用伪装的感官去看穿伪装。

只有内在感官才会给你提供任何关于生命本身基本性质的证据。但只有临近毕业的成熟体才能有资格接触到内在感官的知识,并开始学习利用解离来启动它。

伪装本身就是一种效果。如果你看看今生可观察到的物质世界,如果你考虑到伪装扭曲,确实可以了解到一些宇宙的基本规则。

科学家们醉心于他们的游戏与想象力,就好像那些宗教的信徒一般。系统让他们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东西,体验他们渴望体验的内容。然而他们涉及到的东西是对资料的稀释,是扭曲走样的简单化。原始资讯已难以识别,在转译中破坏了它的意义。仪器本身就存在扭曲,

在做这种转换时,扭曲被放大成扭误,比如说把时间或者光年的概念引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你已失去了太多的东西。你得到的是如此地扭曲,以至于你们完全不知那原始面貌,却离真相越走越远。你们永远不能用有形有相之物探知无形无相的本质,也无法使用游戏内的道具去理解游戏外的世界。

头脑专门处理伪装模式,将生命力转化为物质环境的伪装模式。心智处理的是所有层面上固有的基本原则。头脑本身就是伪装模式的一部分,可以用物理仪器进行解释和探查。心智无法被物理仪器探知,甚至不能被物理仪器发现。心智是连接物。宇宙的秘密将在这里被发现,而心智本身就是发现的工具。

第20节 第一内在感官,直接感受

1964年1月29日 晚上9点星期三 按指示

(”你好吗,赛斯?”)

-好极了。

(”我们准备好了,很乐意。”)

[珍把通灵板放在一边。她站起身来,开始踱步和传述。]

-看到珍穿上裙子,这不是很好吗?我也喜欢这个发型。她的烟瘾改得很好,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

精神酵素属于心智而不是头脑,尽管它们通过两者发挥作用,并利用肉身形体的化学特性进行操作。

当你因肾上腺素飙升而感到兴奋、紧张,或因为甲状腺素导致焦躁、急促,烟草、酒精、糖、巧克力……所有让你的内在感受不由自主地发生明显改变的都是精神酵素。而那个感受到兴奋、紧张、焦虑、恐惧、忧虑、惊恐、悲伤的可不是你那一坨叫做大脑的神经元——头脑就好像我们的硬盘加内存,它可以负责缓存、计算、存储,但没有感情,有感情与情感的是心智

-因为内在感官并非伪装,仔细地讲解它们是非常困难的。我的确想要现在或以后进行仔细讲解。在某些方面,内在感官可以被比作你们层面上的通道。然而,当考虑到连续性时,那么这个比喻就不恰当了,因为通道这个词,似乎意味着一个或多或少是永久的开放,而这是不正确的。你的外在感官的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它们的覆盖范围。比如说在距离上,它们可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把你带到实际上比你肉体能够的,还要更远的地方 。

就好比我们坐在家里,通过电视在看一场至关重要的体育比赛或煽情的、紧张的、惊悚的影视作品:那个采集信号的摄像机可以缩进拉远画面,编导信号的中控器可以切换关注的侧重点,最终展现还原信号成画面的电视可以给出不同的后期色彩渲染——它们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记录与观察,但对事情的内容无动于衷;而远在现场万里之外的我们,却在自己的沙发上跳跃、呼喊、兴奋、紧张,乃至哭泣。

外在感官始终都在采集着信号,但内在感官未必时刻都在关注它。比如你上课时走神,老师吱吱呀呀地写着板书,而你却随心念回味着课间球场奔跑着的高年级大帅哥。

-视觉,大多集中在你的眼睛里,在你的肉体上保持着一个永久的位置。这当然是正确的。不用离开肉体,眼睛就能看到远处。同样,耳朵也能听到离身体很远的声音。事实上,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耳朵通常听到身体外的声音,比自身内部的声音更容易。由于耳朵多少是在身体内或与之相连,这对一个思想开放的观察者来说,认为耳朵会很高程度对准内在声音将是合乎逻辑的。你也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你的眼睛,虽属于身体,却看不到身体内部。耳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神经过敏者训练成,能觉察身体自身的声音。例如,当一个人专注于倾听自己的呼吸时,气息可以被放大到几乎可怕的程度。但通常情况下,耳朵既不聆听,也听不到身体内部的声音。

嗅觉似乎也能向前跃进。一个人可以闻到相当的臭味,即使不在他的鼻子正下方。触觉,如你意识上所熟悉的,似乎并不以这种方式跃出。除非手本身以某种方式压在一个表面上,否则你不觉得触摸到了它。触摸通常涉及到直接的接触。你当然可以感觉到无形的风吹拂着你的脸颊,但触摸涉及的直接性,不同于可远距离感受的视觉和嗅觉。

我确信你们自己也明白这些观点。我毕竟是这样做的,不管你们怎么想,我都认为你们俩都有一定的智力和想象力。

这种直接性的差异,对于我们考虑内在感官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到,耳朵和眼睛虽然与身体相连,但却是向外的。它们给身体带来资料,但很少从身体内收集资讯。我开始进入一些相对难以解释的资料,因为我必须要把你们所有的伪装模式都列入考虑。

正如我所说,外在感官主要是处理,而且就我所知,专门处理伪装模式。我亲爱的约瑟,内在感官是处理伪装模式之下的实相,并把这些内在实相的资讯带到身体的感官。因此,这些内在感官能够彻底地看到身体的内部,这是外部眼睛所不能看到的。

我们的外在感官对自身的内在实相感知甚少,对他人也只是流于表面,但内在感官是可以透视万物、遥视千里、听天晓地的。因为内在感官是不被外在时间与距离或物相的扭曲所限制的。外在感官只可看见宇宙基本规则中被设定容许被看到的东西,即客户端所见,而内在感官却可以看见代码端后台开发员的视角。

-如同外在的视觉、听觉、嗅觉似乎向外延伸,从外在可观察的伪装模式中给身体带来资料一样,内在感官似乎也向内远远延伸,为身体带来重要的内在实相资料。这里也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很像我们讲过的绘画创作的那一刻。

这是一名内在感官初学者描述出来的内在感受,其中包括内在视角、内在触觉、内在听力:

“忽然感觉一股强烈电流在头里。接着我就去打坐。身体不同部位有不同速度的旋转感。闭上眼看到从俯视角度的一根管子,上面有很多转动的环;头顶变成了很多圆环组成的平面,也在转动。耳边的电流声比往常大了很多。然后有人对我说话,告诉我梦里一些元素的意义,让我继续保持今天钻研的学习精神,我需要的材料他都会准备好给我学。我下坐了,头部的电流感还是很强,眉心怦怦跳,海底轮的位置也在跳。”

-肉身形体是一个伪装模式,在一个更大的伪装模式中运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肉体和所有的伪装模式,也是宇宙中有生命力的内在物质转化器,在那里,这种生命力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条件下运作。

肉身形体是一个伪装模式,它在一个更大的伪装模式中运作。我们的载具是被投影伪装出来的,我们的世界也是用同样的显相技术制作出来的,但制作出我们世界的正是我们自己。就好像有个背景设定,而玩家们通过自己与背景的互动,生成了全新的背景,成为了宇宙中生命力的内在物质转化器,让自身与周边的环境在新的、不同的条件下运作。

-我建议短暂休息,我趁此好好想想怎样以最尽善尽美的方式来继续谈这份资料。我准备好进一步谈内在感官已经有一阵子了。去吧,休息一下吧。

[9:31休息。珍说,她觉得赛斯想让我们非常清楚地了解这些资料,所以在一步步地进行。她说,他很难介绍。的确,珍传递这个资料时,有许多停顿。由于我们基本上已不再用通灵板接收信息,所以这节课是迄今为止节奏最慢的一次。珍在9:36恢复传述。]

-内在感官将实相的内在世界资讯传递给身体。外在感官将伪装的外部世界资讯传递给身体。但是,内在感官时刻关注着身体自身的身体资讯,而外在感官关注的主要是身体与伪装环境的关系。换句话说,内在感官对身体有直接的、持续的了解,而外在感官则没有。

比如说你现在全身穿戴着VR设备,利用它你在元宇宙中生成了一个角色我;你通过这个角色登录到某一个游戏角色的建模载具中,经历它的成长。你认知这个角色为我,通过它你观察与聆听元宇宙内发生的一切,并与其它玩家交流。

作为玩家,你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也清楚自己角色的身体状态;但是你的角色却无法了解它自己的身体状态,也不知道玩家的身体状态。你角色的各种参数数值在你的操作面上是清晰的,但角色自己是看不到这些数据的。这些数据真实地影响着角色的运作状态,虽然角色可以不受这些数据的影响,但这就是游戏内设定好的规则。

当你状态不佳的时候,行动变慢;血条过低的时候,只能爬行;血条耗尽,退出游戏。虽然角色与玩家都没有真的死亡,但你必须遵从游戏内的设定,表现出与伤病匹配的症状和反应。外在感官可以感受到身体与外在的变化,并接受内在感官给出的信息;而内在感官则清楚玩家、载具与外在感官反馈给自己的情况。

角色我可以于外在世间中表达出喜悦、愤怒、恐惧、哀愁等内在自我的状态动作,但载具我本身不具备这些精神因素,角色我失去意识后什么情绪与情感都没有。这些是内在感官传递给外在感官、由角色我表达出来的。

而疼痛、烧灼、窒息、瘙痒、兴奋、紧绷等角色状态同时传递给内在感官与外在感官,形成内在意识与角色自我的觉受,进而外在的声音方位、视野中移动的物体距离速度等信息由外在感官传递给角色我,再汇报给内在感官。这时角色我做出直觉反应,而内在意识做出抉择反应。

例如,你的余光看见一只箭从远方飞来或你碰触到高温的物体,角色我下意识地主动闪避,这是不通过内在意识抉择的。但是内在意识可以选择“我就要选择中箭或被烫伤”,然后强行命令角色我不许躲避,而且要持续坚持。这表现在很多自杀的行为上,内在自我与角色我会持续做心理斗争,最后情绪主导了人生。

-正如我所说,资料是通过这些内在感官从内在世界传递给身体的。这种内在实相的资料是由心智来接收的。这一点极为重要。心智,是不加掩饰的,是内在感官所带来资讯的接收站。你几乎在这里拥有一个内在的神经和通讯系统,与你所熟悉的外在系统非常相似。

现在我们看看赛斯是怎么定义“心智”的,这段话非常精简,但内容又极其重要,因为大量的专属名词导致逻辑关系很容易误读。

请看下图中两个部分,慢慢理解这段话中的信息。

-资料是通过这些内在感官从内在世界传递给身体的。

-这种内在实相的资料是由心智来接收的。

-心智是对内在信息不加掩饰的,是内在感官所带来资讯的接收站。

-接收站内拥有一个内在的神经和通讯系统,与你所熟悉的外在神经与反馈系统非常相似。”

-我冒着重复自己的风险,但我希望这些步骤清楚明了。这个至关重要的资料是由内在的感官传到心智的。任何对身体与外界伪装模式接触的重要资料,都会交给头脑。所谓的潜意识,是心智和头脑之间,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之间的连接物。它其实一部分在你们的层面上,一部分在其他层面上。它的一部分确实是处理伪装模式,处理当前人格的过去,处理种族的伪装记忆;而更大的一部分则属于内在世界,如同资讯从内在世界进入潜意识,潜意识也可以深入内在世界。

今天这节我废话多些、重复多些,只希望大家能真的搞明白这里面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因为这一节真的很重要。

-至关重要的资料是由内在的感官传到心智的。

-任何对身体与外界伪装模式接触的重要资料,都会交给头脑。

-所谓的潜意识,是心智和头脑之间,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之间的连接物。

什么是对于“内在自我至关重要的资料”?

人生节点的选择、关键时的那几句台词、内在热忱的渴望方向、对危险的预判、不让自己在一个坑里死两回、人生重大的抉择……这些都由内在感官传递给心智,心智再通过潜意识(幕后影子政府)参与到前台的头脑议会中,头脑走个形式,通过这一决议并付诸执行。当然前提是载具角色我没有架空内在自我。

-潜意识一部分在你们的层面上,一部分在其他层面上。

-它的一部分确实是处理伪装模式,处理当前人格的过去,处理种族的伪装记忆;

-而更大的部分则属于内在世界,资讯从内在世界进入潜意识,潜意识也可以深入内在世界。

潜意识作为内在意识介入与左右外在角色我的管道和工具,负责在角色我处维持这一生的个人过往记忆,让外在自我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族群中,并拥有类似的记忆,最后再维持外在伪装模式的稳定性,让自我察觉不出整个层面的伪装,不至于从沉浸的情节中因为唐突雷人的剧情、不合理的布景、反常识的设定而发觉与看破伪装。这些功能是显著作用于前台的,但维持这些功能有效运作的机制属于后台。

比如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持续的情节很抓人,你会在两个小时里,跟随主角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但如果在关键时刻,突然信号卡顿了,开始缓冲,画面花屏了,或角色动作的对话音轨出现了延迟,那你就不会再当真,感觉与感情荡然无存。能维持不穿帮的关键就是后台的网速与计算能力可以跟得上眼前画面展示的速度。

潜意识是贯通角色我与内在意识的桥梁,而角色我不光是这一个层面上的这个所谓的我,还包含着死后在滞留层中的我、在中间层中的我、其它意识面向上的我、本意识面向里对等人格里的我、本意识面向中同一角色不同平行线上的我。

所以说:潜意识更多地作用于内在世界里;潜意识串联起不同的我,构成复杂的我们;我们通过潜意识共同与内在意识形成沟通,并在此形成无声的交集,甚至自我信息的彼此侧漏。

-这里你必须记住,时间是伪装模式的一部分。视觉的外在感知仿佛混淆了空间,似乎用眼睛就可以征服一部分距离。也就是说,你不一定要走一小段距离,才能看到所涉及的特定空间里的东西。

所以,就内在空间,以及你们所说的内在时间而言,内在感官和潜意识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但这并不惊人,远非如此。只是因为你们对自己宝贝的伪装模式太熟悉,才显得奇怪。亲爱的朋友们,时间和空间,都是伪装模式,因此,内在感官能够克服时空的事实,毕竟没什么好令人惊讶的。对于具有潜意识的心智,以及内在感官来说,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要被征服的。伪装根本不存在。

我知道很多朋友学灵性想要获得一些小神通,大了可以人前显贵,小了可以方便生活。

通天晓地,知前了后,遥视预知。我们的外在感官可以同时对远近前后的信息采集并做出反应,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同时存在着,哪怕你脑后看不到的地方。当你能很好地理解本段内容,那你就有可能开启自己的神通,因为它们本来始终都在,只是你一直处于“飞行模式”中。

首先要知道头脑是扭曲真相的第一道屏障,外在感官则是强化伪装与生成伪装的伪装装置。所以当你想要启动内在觉知前,你需要学会尽可能地让角色我的脑子进入静音模式,并视无所见,闻无所感,宁心静气,意归一处。

当噪音与拥攘的人群在你面前都犹如无物,那街角的“姑娘”成为了你眼中的唯一。喇叭声、叫卖声、孩子的哭闹声、天上的飞机、急驶的车辆、往来的人流,这一刻都变成了慢动作,甚至都消失了。你眼中、心里只有她在漫步走来,裙摆在飘,长发飞扬,甚至那呼吸就好像在耳旁。这一刻时间与距离都消失了,她定格在你的心里,心怦然而动。虽然隔着整条街,你感觉你就在她的身边背后,长发上的香味就在你的鼻尖。

这时一个路过疯跑的小孩撞入你的怀中,你突然被带回现实,一切又流动了起来,喧嚣犹如瀑布灌入你的耳朵,人头攒动,你的视野里失去了那一抹亮丽,你急切地四处张望找寻。

-当我这样说到潜意识的时候,我说的当然是那个更大的部分,它涉及到内在的实相。我想给你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内在实相本身。其实它们并不与外在的感官平行,这在你们听来恐怕会觉得骇人听闻,只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你们习惯的方式去看、去闻、去听、去摸。这一点是极难解释的,因为我不想给你们一个想法,认为没有你们那一套特定的伪装模式的存在,就是平淡无奇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内在感官有一种强烈的直接性,一股有味儿的劲道,是你们的外在感官所缺乏的。由于没有时间,所以在感受上也就没有了时间的流逝。

潜意识贯穿多个平行层面与垂直层面,让各个自我的意识得到贯通。内在实相本身并不与外在感官收集来的东西是对等平行的关系。比如你现在看的电视节目,并非是现场实况转播的,你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并非是内在实相当下的此刻。

我们多数时候都生活在过去的历史中,一遍遍地重复或重写着脚本的可能性。我知道这还有些难理解,因为多数人没有看过互动式可选择剧情分支走向的电影。在三十年后这种电影形式很普及:观众可以根据自我的认知偏好,在同一个电影院里,利用光栅技术同时看到一场剧情与结局截然不同的电影。每个剧情分支点上,都会拍摄出多个后续剧情,而且会拍摄出多个结局,甚至隐藏结局。观众的参与度很高,都觉得自己在左右这主角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此刻依据我的自由意识发生的。

内在感官就好比你拿着一个完整的剧透攻略走入这样的剧场,所有支线剧情你都了然。对于你来说,经历这剧情远比知道其结果要更重要。

请想象两个朋友结伴来看这影片,一个是第二次看,因为第一次对自己选择而触发的结局不满意;另一个是看过完整攻略的,他可以轻易触发最为神奇的隐藏结局。谁在这场电影里收获最多呢?谁会觉得这俩小时过得有意思呢?这就是小我与高我、低维与高维的平衡。

-我再次建议短暂的充电。你们俩都做得很好。

用意识连接高维并持续承受高维的信息,就好像旧版手机勉强用“超频”跑大型网络游戏一样,非常耗“电”。这个时候珍载具内的乙太体网络还没有完成升级与拓宽,内在卡顿与内在蓄电池的蓄电能力还比较低。


第二十节 第一内在感官,直接感受(中)

[10:01休息。珍再次说,赛斯给我们这些资料是非常慎重的。10:04恢复]。

-我是刻意地深思熟虑的。目前我使用的是鲁伯的声音,没有努力叠加自己的声音。这是有原因的。我不希望这些资料被认为是什么胡言乱语。这不是一个邪教,就这术语来说,人们经常认为,给出这些资料的,似乎来自于一个超越个人的来源。

那些有名称的灵[Spirit]、灵媒等,本来就是荒谬可笑的。你只是在使用内在感官。这些感官并不神奇,当然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宗教,我也不是鲁伯退化的次要人格。也不能把我比作那留着长须、目光闪烁、坐在九霄云上的灵。

我的确以人类的形式活过,但这只是一个事实。本节课和我们其他的课都不是降神会,你和你的朋友马克的实验,也不是通常给定含义的降神会。所谓的降神会,当他们确有其事时,也只是内在感官的运用练习。

围绕这样的事件建立起来的教派是荒唐的,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饶恕的愚蠢表现,是善意但却是低能人格的糊涂事。我不喜欢如此苛刻,睚眦必报。然而,有几次我也参与了这样的表演,令我极度厌恶。日后,我会告诉你这件事。这事并不重要,但令人反感。

迷信会滋生迷信。就珍或鲁伯的潜意识而言,我是通过你们两个的潜意识与你们接触的;不过是透过潜意识那较大的那个部分,它实际上存在于层面之间,它是心智而不是头脑的属性,并且这部分涉及到内在感官。我与涉及你们个人记忆或组成当前人格的那部分潜意识,没有任何关系。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潜意识是内在自我群体意识与自我当前角色的头脑形成有效沟通的渠道。但潜意识不会说话,潜意识会形成灵感与说不清来源的念头,甚至会成为一段画面,可是其成像或成念的素材来源于角色头脑中的见闻和知识储备。一个学富五车、游走万里、见闻广博、知古通今的人其获得的信息就相对准确、减少扭曲;而一个脑袋空空的人可用的素材有限,如果强行传递信息,会造成信息无法避免的扭曲。

怎么理解呢?

一个只认识10个字母的人读一个陌生的单词,与认识24个字母的人是不同的;而认识24个字母却不知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思的话,也会扭曲解读;认识24个字母、知道单词有多个意思,但不知道有几个不同国家都使用这个单词,而这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截然不同,传递也会被扭曲;同一个单词古今的含义不同,不能知道其差别与针对的时代背景,同样会扭曲真实意。

潜意识可以被细分为:角色我的潜意识、“我“s(我的复数)这个意识群体的潜意识、前台头脑端的潜意识、后台乃至高层端的潜意识。这就好像是自己手机到自家路由器间的信号通道、路由器与全家电器的信号通道、路由器与家庭网关的信号通道、家庭网关与国家网络的信号通道,都是网络信号通道,但内在的频率与传输格式、形式、内容、规范都是不一样的,都叫做潜意识,也分不同的规格档次。

真正的意识体是无名无相、不执名相、无善无恶、无因无果、无前无后、无男无女、无始无终的。所以“赛斯”只是一个为了沟通而勉强选择的名号。因为高阶、高维意识体都知道,一旦“所是”就构成了“所不是”。二分出我是谁,那就从融通的一体中自己把自己剥离了出来,跌入低维的自我片段中成为了一种坍缩、一个面向。

多数真实的高维意识体,说话的时候喜欢用“I am我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他们全体的名字。有的时候他们也用复数形式“我们”。但很少主动说:我是上帝、耶稣、二郎神、红孩儿、孙悟空、妈祖、太白星君、观音菩萨或其它的,更不会说自己是谁谁的几弟子化身这种很戏剧化的角色及其裙带关系。这些都是滞留灵们依据自己死前认知到的当地风俗、信仰、人文而主动扮演的角色——自己不想下台回家,因为匮乏自我价值感,渴望冒充名人做“好事”。但是他们多数时候因为知见与智慧水平连中阴都进不了,给出的帮助只会破坏人生功课的完整性,扰乱内在觉知、自性与觉悟,阻碍自己高我对自己的教诲。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角色小我陷入深深的迷信中,高我为了能让小我回心转意,特意装扮成各色角色,与小我玩过家家的游戏,直到把小我心中的各种奇思妙想收拢得差不多了,才会显化出自己无形无相的真实状态。

心智是在人格面上的内在智慧,心智达成潜意识进入头脑,成为一个候选的念头。

比如珍与罗在和珍的父亲会面后,珍冒出一个想法:滞留在陌生的迈阿密。但罗通过自己的逻辑理性判断回绝了珍的提议。而之后罗的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珍加入广播电台是危险的,可是却没有任何的道理,并坚持了这看似无理取闹的念头,救下了珍半年后的性命。当然小我不会知道半年后的那架坠毁的客机将导致珍死亡,所以罗的这一无理取闹永远不会被自己或妻子知道是有道理的。

多年前我有一个朋友,她要去俄罗斯出差,临上飞机感觉特别不踏实,抵达后她自嘲自己恐飞——都安全到酒店了,什么事也没有。三天后传来消息:她死了——高速上一辆拉钢管的货车颠簸中钢管脱落,她在后边的小车里,脱落的钢管贯穿了那辆小车,司机轻伤,她当场死亡。回来的时候成了一个盒子,留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女儿。

直觉这东西,如果你天天是一个低频的人,什么都担心,什么都犹豫,突然勇敢地渴望去做一件什么无厘头的事,那这一热忱是来自你的潜意识。反之,如果你一直是一个果敢的、理性的、有序的人,有一天你总觉得某件事这样做不妥,又说不出任何的道理,那这也是来自潜意识——你在这件事上已经吃过大亏,不要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很多重大的损失,可能是偶发的,比如坠机,也可能需要酝酿很久。你回想起来,那个决定了命运走向的抉择点往往在几年前或数月前,悔不“当初”。多少你能回忆起,当初自己是犹豫过的,但那时的自己却跟随了小我的逻辑头脑、理性利益。

多数人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中会选择前者,这导致雷同的人生经历走了一遍又一遍,逃不出习气、逻辑教、宗教的束缚认知,无法激发出不一样的人生。

-我或多或少地避免给你们提供那种所谓的证据,这些证据在向别人解释我的时候会很方便。有一天晚上,我帮助你让你保持高度的兴趣。这发生在我们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我不会绕着圈子跑,表演魔术,移动戒指,扔石头等等。这些资料都是有凭有据,不证自明的,我不会用马戏团的手段来美化一个原本合理而优秀的表现,来打动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动于衷的人。

有时我可能会用自己的声音,只是因为这样会更容易把一些资料表达出来,也因为改变一下会很有趣。你说的一些话,约瑟,让我扯到了这个话题。我本来打算更彻底地探讨内在感官。然而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

很多科学教的信徒崇拜可重复的、可见的、能被自己理解的道理,而对于那些隐于舞台背后的、不出现在锥光灯下的幕后力量嗤之以鼻。“你说有,你证明给我看啊!”——好像只有可以在外在伪装中显化出来的“证据”才是真实不虚的。可是真的没有哪个高维的存有有心情与时间去教诲那些幼儿园小班的小娃娃,给他们表演魔术。就算有这样的神迹,那也会被解读成个案;就算出现了,可重复性也会被辟谣,毕竟稳定才是第一生产力。而曲高和寡,这些资讯只是给准备要毕业的孩子写毕业论文用的,不适合娃娃们。

-你问我,或者你是想问我,为什么要把这些资料给你,也就是给你和鲁伯。我的回答是,除了我对你们俩的浓厚感情外,你们与任何教派、宗教、特定的思想流派都没有关系。你们思想开放,我说的就是你们两个;不是傻瓜,也不准备把我假扮成大腹便便的丘比特、佛、神、圣人或魔鬼。这样的人很难找。

一张白纸好画画,多半杯的葡萄酒、啤酒、汽水,再倒入好茶,那味道也是怪怪的。

珍不是没有信仰过宗教,甚至有一版珍还当了一辈子的修女,但是那确实是死胡同。所以这一版的珍很早就和神父闹翻了,成为了标准的问题少女。

很多人学习灵性的时候,会往自己已有的成见中去套、去对比,所以赛斯不喜欢用我们已知与熟悉的各种名词,怕引起误会。宗教在传承中被逐步扭曲,而科学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时间与因果的基础上,而这两大基石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人文被太多的迷信搞成了一锅乱炖,毫无普世真理可言。阴谋论与外星教是近十五年里最新的产物,却不知道自己嘴里的大神也不过都是角色而已。

我不反对那些原教旨,可是《道德经》、《圣经》、《内经》、佛经的解读与传承从第二代就开始了扭曲,这很让人痛心。有多少滞留灵一生侍奉自己的信仰,现在在滞留层里骂街,然后装神弄鬼地回来诱骗更多的信徒,好让自己不那么沮丧。就好像确诊了艾滋病的女孩,到处去色诱男人、报复社会一样。

-伪装模式从我这一端来说已经很不好对付了,但头脑抛出的个人伪装模式更糟糕。至于你们的精神病患者—不知为什么,通常称为降神会的事情提醒了我,精神病患者这个词—精神病患而言,这种神经质是肉体和人格两方面不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涉及到没有能力处理伪装模式。

你们层面的精神病,在另一个层面就未必是精神病,虽然也可能是。潜意识被怪罪得过头了。在沟通上,专门术语造成的麻烦比解决的问题还多。

在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受到过重大的挫折与持续的折磨,崩溃了,陷入了持续的非理性状态。就好像老旧的VCD光盘,放电影时卡顿在某一帧上,就是无法读过去。它们的角色载具随着时间前进,而内在思想滞留在混乱的、痛苦的过往中。狂暴、抑郁、边缘型人格障碍等。这是角色我的问题。

第二类是沉浸在与大众认同的实相所不同的实相频率里,与其它层面的他人或自己形成了互动,带来很多非本位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混乱的、超越常识的,患者的角色状态也很不稳定,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存在严重的问题。有些修炼的人也会因为解离而进入这样的状态,即见山不是山。她们会很兴奋地告诉他人自己的发现,然后被施与非人的待遇。不过下次再演这个角色时就学乖了,自己默默地观察,什么也不说了。多重人格、分裂型人格障碍等。这是心智段的问题。

第三类是很好的演员,他们善于观察,也善于利用疯作为一种手段,来得到自己渴望的关注,可以肆意地张扬自己,但演着演着就入戏了。这一类就是患者头脑自己生成又进一层的伪装,他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的很不同。这世界是由其偏执的认知构筑出来的。比如偏执的洁癖、厌食、被迫害妄想,等等。

-就特定的伪装模式而言,有意识的心智直接处理的是生存问题。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并没有实际的分界线或区别,潜意识本身也不存在明显的级别层次。

我想让你们休息一下,但首先我还想说明一点,那就是:心智包含意识和潜意识,但意识和潜意识是流动的。在不同时期,意识变成无意识,无意识变成意识。在某些时期,这种情况是同时发生的。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好的,这段涉及到多个专属名词,分别是:意识、心智、潜意识、无意识。

意识:意是心神的活动,不属于逻辑头脑。一个很聪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对话,可以记忆,可以判断,甚至可以思维,但我们不能说它具有意识。单纯地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反馈,甚至模拟与反馈对应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都不能说是有个人意识的表现。

意识是自发的、非反馈形式的、非预设触发的、自主的心理活动,即我思故我在。

我们知道“意”是发于”心”的,这可不是器官心。故又云: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心中是有智的,“智“是知有日,日为大光明的光。“意”里也是心头日。

智慧的慧,是你通透的程度,表明了你根器的大小,又叫慧根。有大慧根的人,心中杂染少、成见少,没有各种宗教的、人文的、科学的遗毒。慧就是拿着扫把做大扫除,把心都清理干净了,自然通透敞亮。所以慧的上边是“彗“,彗,是扫帚之意。

把心里的各色杂染都荡涤干净了,让自己能安静下来去聆听内在自我的声音,智慧就升起了,这叫做定生慧。而这打扫有三层境界:

首先是转化,您要把心里存的各种恩怨、委屈、仇恨、内疚,都先化解放下;

然后进入了了分明的观照,不让自己重新累积遗留下新的问题;

最后做到解离——从这个角色我中脱离出来,进入菩提本非树的状态,“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这一刻你就和自己的心流合一了,你就是心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头脑我或角色我的奴仆。

潜意识是所有各个层面内在自我们相互交流的渠道平台。意识是你可以明确感知到的,而潜意识是看似无厘头的,就好像周星驰的电影,是闹剧,还是触动心扉的警语,能看懂时,当年那个在意我的人早已消失在人海。

情人 别后 永远 再不来(消散的情缘)

无言 独坐 放眼 尘世外(愿来日再续)

鲜花虽会凋谢(只愿) 但会再开(为你)

一生所爱隐约(守候) 在白云外(期待)

潜意识会告诉你之前你是怎么失败的,但却不能保证你不那么选择会带来你想要的结果。

就好像珍的潜意识告诉珍快带着罗离开罗的父母家,但之后还是会历经坎坷。不听从潜意识的一定会很糟,听了也未必好到哪儿去。因为潜意识的引导你并非每次都听,那样感觉自己好像很傻,没有了自主意识,活得像个傀儡,所以你一定会遭遇造作的代价,这就是臣服的奥秘。因为你不听看着迷宫地图的人的引领。

臣服可不是让小我低头赶路,自己一旁看戏,更不是任由命运作弄,没有干预地旁观。很多人说躺平就是臣服、顺流就是臣服、不造作就是臣服、无为就是臣服,这些都是臣服的一个面向。真正的臣服是跟随心流里的潜意识,积极地配合,及时地在各个人生路口做出不同的符合生命蓝图的有建设性的作为。闭着眼睛瞎走、躺在地上不走、胡走一气赌命都不是真实的臣服。

臣服中不讲“理”,所以小我的头脑与逻辑被搁置了,头脑生成的伪装与扭曲全然无法对内在意识产生迷惑的作用。可是角色我对这样的状态很抵触,好像自己很不聪明似的(确实是)。

潜意识就是在“自我”意识后台形成幕后意见的那个声音,可以理解为没有声音的画外音。用好了是有声音的,就像赛斯在珍的脑袋里说话、细雨们在我脑袋里说话一样。

多数人是会让这些灵感、念头、声音闭嘴的。如果你跟家人说你脑袋里有人跟你说话,那你离精神病就不远了。所以修行的第三步:见山还是山。开悟的人要学会混迹于人群中。为什么通灵很多是家族形式的,因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吃药或用电把脑前叶烧掉。

无意识又是什么呢?

这个“无”可不是没有,而是不可见的,犹如暗能量、暗物质一般。潜意识是幕后跟你沟通时的意识流,而无意识是沉入意识底层的海沙。你已经遗忘了的记忆、你本次尚未经历的所谓未来,都是无意识。好比你童年家乡的村庄,你早已忘记;可当你再次踏足时,它们又伴随着当年的嬉笑回到你面前。你一路走着,看着那些陌生而熟悉的物件和景色,好像三十年时光在这里没有变更过分毫,无意识变成了意识;而你当下大都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从你的意识中沉下,变成了无意识。

境有时决定你的心境,心境有时决定你的境。

总结:

意识——心里自发升起的思想。

心智——心里当下觉知、承受、处理、预判问题的能力。

潜意识——在后台协助角色我、通过人生蓝图引导我们的那个心声。

无意识——被放置下、不被当下此刻注意到的内在信息。

[10:32休息。珍和我都想不起来上次休息时我说了什么,引发赛斯对有关灵媒之类的事大发雷霆。我们认为这至少是话里有话、顺便一提。现在我说,我想知道赛斯是否真的想让我们发表这些资料,因为这也可能被他认为是在利用他。珍说,她绝对不认为他是这个意思。她在10:40继续传述。]

在1964年,珍和罗才刚起步,是一对好奇宝宝。他们之前已经失败了N多版,这次是最贴近于有可能成功地传递赛斯资料的一版。传递高维信息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稳定的状态,但珍和罗自己因为好奇去玩通灵,接触中间层的低端灵体,这导致两种问题:赛斯节省下来的生命能被浪费了;同时她俩的知见被混淆了。

本来很好的一锅高汤,由顶级大厨亲手烹调,佐料的次序与计量、火候的大小与时机都是一门艺术;现在倒好,厨房里的人甚至跑堂都能往里倒调料,来回用火。你要是大厨,不生气才怪呢!之前赛斯很委婉地说了几次,两人听不懂话里有话。赛斯跟女孩子似的:“我没生气,我真没生气。你去玩就好了,不用管我。”

-我曾说过,头脑是伪装的心智,事实也是如此。它是外科医生或多或少可以观察到的部分,也是对伪装模式有反应的部分,也是可以探索和篡改的部分,不过这样确实很危险。

伪装模式当然也属于内在世界,因为伪装模式本身就是由宇宙有生命力之物通过精神酵素形成的,精神酵素在你们的层面会发生化学反应。当然这个反应会是一种扭曲。也就是说,任何伪装模式注定会是一种扭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力强行转化为某种特定形式的扭曲。

我知道很多人不玩电子游戏,尤其是竞技类的电子游戏,但我实在想不出更适合的例子。

在当代的电子游戏中,你很难判断出与你一起组队参与游戏的、与和你形成对抗的是人工智能虚拟出来的角色还是其它真实玩家。我们这个时代真实的社交已经很少了,青少年们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社交,感受团队互动与团队对抗中的乐趣。但是一盘游戏一般需要十个人参与,游戏厂商怕无法凑够这十个人,因而影响展开游戏的等待时间,就设立了AI队友与竞争方。有的时候你进入游戏,十个玩家九个是AI,而你浑然不知。

再进一步,一盘游戏时长是10分钟到20分钟,有的玩家会中途掉线,或有急事必须离开一会儿,那么AI会在几秒后主动接管这个角色,顺畅地继续后续的动作。

为了不让玩家在游戏里感到孤单,AI会和玩家主动聊天,安排战术,配合行动;语音模式多达上百种,包括各国的语言。它不但能听懂玩家的意思,还会搜索数据库中之前玩家们对话时类似的语境,套用成为对答的话题。

20分钟的游戏里,玩家完全无法感知自己的队友与竞争对手都是AI模拟出来的,甚至有些时候是十个AI在相互游戏,因为玩家暂时离开了。

介绍完这些背景,我们回到主题,看看这段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头脑是伪装的心智

——这里的头脑可不是玩家的脑袋,而是AI背后的人工智能程序。

它是外科医生或多或少可以观察到的部分

——就是我们载具体内被内置的那个所谓的大脑;

也是对伪装模式有反应的部分

——伪装模式就是游戏内的场景画面、布局和规则,AI对此是有觉知和反应的。

是可以探索和篡改的部分,不过这样确实很危险。

——AI控制下的角色们有可以与场景互动和修改场景内场景、针对其它角色做出行为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真实”地作用在场景与角色间。这确实很危险,因为有失控的可能性存在。

伪装模式当然也属于内在世界,因为伪装模式本身就是由宇宙有生命力之物通过精神酵素形成的,精神酵素在你们的层面会发生化学反应。

电子游戏或那里的这些AI角色以及这些角色使用的载具和所面对的环境都是后台程序生成的,不属于前台这个伪装模式。整个伪装模式都是依赖后台供电的,不管是后台停止充电或后台塑形程序紊乱,都会直接导致前台伪装模式显化崩溃。你手机荧幕或电脑荧幕亦或VR眼镜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内在程序代码,被转化成电磁脉冲频率,再转化成显像微粒频率波传递出来的。经过两次转化,三种频率形态发生了微妙的电磁表现形式的转变,这就是精神酵素的作用。阳光转化成叶绿素可以存贮的化学能;化学能被运输到植物内部,转化为生命力;生命力提供树木增加与维持自身显像状态的能量。

当然这个反应会是一种扭曲。也就是说,任何伪装模式注定会是一种扭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力强行转化为某种特定形式的扭曲。

之前说过,仅就地球这一个游戏项目来说,就同时展开着数以千万计的平行服务器。每一个内有一整套看似完整的地球体系,每一个地球都有着不同的主题设置、时代背景、文明类型、亚人种造型、文化理念、文明进度。这些不同的扭曲造型适合不同玩家的兴趣爱好,满足与激发不同的好奇心。这些伪装出来的世界注定都是与现实相扭曲的。

在维持这种种扭曲时,能量一旦进入不同的层面就会被那个层面的规则之力——“天道”扭曲成与那个位面相匹配的形象。就好像我们看到的外星人或它们的飞碟,在进入我们的位面后,它们要呈现出我们认知中可以理解的形态。虽然它们始终都不是那一形态,它们的飞船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就好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外星人,都说着流利的英语,有着类人的造型。这就是扭曲的力量。

-至于发表这份资料,我不反对。我给了你们,也正在给你们这些资料,不是只为了让你们自己得到启发。因为它的来源,你们可能会被称为疯子,但我想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

精神酵素其实是内在世界的属性,代表着生命力转为伪装资料的转换,再由外在感官来解释。在我继续之前,你对这个资料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

作为旧时代的送殡者、新时代的吹哨人,我们的话语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狼来了的痴语梦呓。如果你在社会上说自己是研究哲学的呢,大家会很敬重你——嗯,一个文化人,但没有卵用,没有门路,也没有资金,更没有发财的信息;如果你说你是搞玄学的、修灵的,大家会很同情你——又疯了一个,可怜的孩子,一点儿不务实,有这功夫去擦皮鞋卖茶鸡蛋都比这个强。要是你小有收获了,渴望让自己关爱的家人、父母、爱人、孩子,也看到或听闻你所知所见,那你就离保外就医不远了。

原来我见过一个家长,她非常厌恶现在的手机游戏,她觉得是游戏害了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地背四书五经成为一个和她一样的本分人。于是她每天晚上固定地用孩子的游戏账号登录游戏,和游戏里的其它玩家说游戏的危害。二十分钟的游戏,她不停地刷屏,说着她的道理,直到深夜一点多才肯下线。后来被家属送来就医,因为她已经如此坚持两年了,天天如此。

她和我说,她觉得这是她的使命,地狱不空她誓不罢手。她要挽救那些沉迷的孩子们,夜里一点了,那些孩子还在玩游戏不睡觉,第二天哪里有精神上课?一辈子就都毁了。她爱这些孩子,她的奉献很辛苦,但值得,她会坚持下去的。

没办法,我在第二次门诊的时候请来了电子工程师,把后台程序显化出来给她看。她看不懂程序代码。工程师想了想,改了几行代码,然后游戏里的其它角色都停止了活动,原地在跳舞。我们告诉那个妈妈:每天,每天你进入游戏,苦口婆心在夜里一点钟劝离的那些“孩子们”都是陪你玩的”AI”NPC。你不进入,它们就是虚无;你的介入激发了它们出来陪你走完这二十分钟的流程。对于它们来说,一场场的重复什么都不是,也没有时间的概念。你眼前的一切都是因为你自己的一念无明而起。你不进入游戏,地狱里就了无一人。

她哭得很伤心,笑得很疯狂,一边哭一边笑,真的疯了——她两年每天不睡觉拯救的都是“AI”NPC!它们那么真实,都在跑动,都在打斗,相互间有说有笑,还会回应……假的,都是假的!她感觉自己就是个白痴,一个被新时代远远摔在队列后边的白痴。


第二十节 第一内在感官,直接感受(下)

-我很高兴看到这么迅捷的机智。我想打一个比方。虽然在某些例子可能会落空,但总的来说,能说明我的观点。

想象一下,一个人站在街角,看着一个街区外的一棵树。他不需要走那么远的距离就能知道那里有什么,因为他可以看到自己和树之间的一切,至少就大型物体而言是这样。他的视觉感知让他拥有这种自由。

想象一下,一个开着汽车的人经过站在街角的人。现在,开车的人到达那棵树时,可以说,在距离上,他更向前了。在某些方面,在时间上也更超前了,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也就是说,站在街角的人看到他经过。他在空间上超越了街角的人。街角的人同时也看到了驾车者驶过。尽管他看到驾车者在空间上经过,但他知道,他和驾车者,他们是同时存在。虽然擦肩而过这个概念,通常涉及时间。

如果你想象一个相当奇特的画面,即一条坚实的光束,从站在街角的人的身体,延伸到树那里,那么这可帮助你,把视线看作是一条路径。这条特殊的路径存在于空间中,对于站于街角处的人A来说。如果A听到尖锐的刹车声,在声音和他对声音的觉知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存在。把这看作是另一条坚实的光束或路径。

我在这里使用坚固性的原因是,我们正与伪装的世界打交道,声波和光波在你的层面上是确定的,可以测量。它们并不像树那样坚实,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坚实的。也就是说,它们显化自己到足以被记录在你们的仪器上。

现在把这件事说清楚后,我们可以把内在的感官视为通往内在实相的路径。然而,在这里我们并不关心空间或时间。如果你是,或者如果A是盲人,他就不会看到所提到的树。如果他是聋子,他就听不到汽车的声音。让我们假设这种事态,我们把这个人和树之间的实物,与内心世界中与它们有些对应的点,进行比较。这就好比我们的人,没有看到各种房子或什么东西,而是感觉到了它们。如果你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过,你外在感官的触觉是极其直接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视觉是没有的,我也说了,直接性是内在感官的特质之一。

现在我们的人不会是隐约地感知到这些物体,而是感觉到它们。换句话说,虽然没有用任何像手之类的去碰触它们,他也会对它们敏感,这就像,你不用碰触冰和火,也可以感受到冷或热一样。

这是属于内在感官的特质之一。我将更深入地探讨它,但你可以称它为第一内在感官。

它涉及到一种直接性质的当下感知,其强度根据被感知的对象而变化。它涉及到,我只能描述为内在振动触觉的立即认知。如果你原谅我用双关语,就是振动的敏感[touchy,敏感,触动,译者],因为我这里想避免任何草率、感性、情绪化的含义;振动也不是最好的词。

这个感官,将使我们的人能够感觉到树所感觉到的基本感受,这样,他就不是只看着树,而是意识扩大到包含作为一棵树的体验。根据他的熟练程度,以类似的方式,他会感觉到作为茵茵芳草的经验,依此类推。

他绝对不会失去对自己是谁的意识,他对这些经验的感知,又有点像你对热和冷的感知一样。在你的伪装模式中,你必须使自己适应热和冷的影响,但在内在世界,则无需承担这样的约束。我现在说的只是我们的第一内在感官。

如果你们两个,不是累得不能再继续一会儿的话,那么我们就休息一下,然后继续。我不想承担让你们做不了绮丽美梦的责任。所以,当你准备好了要结束课程时,只管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与参与感受过4D电影:就是那种带着3D眼镜,在电影院里,座椅会随情节乱颤,不时随着情节还会有风或水雾被投送过来、有气味会传递过来,让你仿佛身临其境。你坐在座椅上经历了许多,本体却纹丝未动。

好,我们现在回到这段文字,看看外在感官是怎么被同时性欺骗,形成时间感的。

上面这张三格图无疑是静止的,但当你的注意力扫过它时,它有了因果,有了时间,有了外在感官依次经历过的顺序。它始终就在这里,你不看它时,它就在那里;你看到它,它被演绎了一次;你看几遍,它就演绎几遍。在你看的时候,它就真实地坍缩并依次发生;你不看的时候,它什么也不是,存在但又不存在。

如果你能理解这张图,就能破解本维度层面上的时间幻相与因果幻相,并理解外在感官是怎么被自己生成的外在扭曲与伪装所欺骗。

请仔细看这张图,慢慢地在你的思想中放大它。你会发现你眼前的景深是虚假的,时间是虚假的,呈现的一切不过是矩阵中的光影像素点,被你理解认知成树、房子、街道、车子、车祸等。而实际上,它们从始至终都是一堆根本没有动过的矩阵像素点,只是你的关注与意识焦点扫过了它,一遍又一遍。

有些觉知是载具角色特有的,比如温度、阻力、摩擦力。灵体可以幻化出一个鲜美的橘子,然后看到它的色泽,闻到它的味道,尝到它的甘甜,但无法感受到果汁在口腔中爆开的冲击力、咀嚼的真实感;还有比如热巧克力的温度,这些都是角色特有的觉受体验。

[11:22。在11:28继续。]

-今晚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耽误你太久。然而,我确实想说一个事实,即内在感官能够以一种外在感官无法做到的方式扩展和聚焦。它们就是能延伸得更远,我现在用的是你们的术语而不是我的。至于在你们层面上,内在世界究竟在哪里,我在下一节课会谈到。

-内在世界当然是所有层面的一部分。并不是说它与外在世界同时存在,而是说它形成了外在世界,外在世界存在于它之中。

当你收到更多关于内在感官的资料时,你就可以开始以比现在更高的程度使用它们。对于那些对内在实相感兴趣的人来说,当然可以利用内在感官来探索和感受部分的内在实相;内在实相毕竟是你们在追求的。

在某个时间,我非得谈一谈我们现在所称为的演化,以解释内在世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因为就内在实相而言,你们有幸所属的物种,现在正朝着突破性发现的方向发展。这里还有很多要说,你们可以拭目以待。

游戏中分三类人:

90%的是终端玩家,他们渴望的是经历游戏的过程;

5.9%的是程序员,他们负责编写、更新和维护外在世界的稳定;

4%的是组织者,负责运行和吸引玩家进入,并留住玩家持续沉迷其间;

0.1%的是创世者,它们想出一个有卖点的欲望,并把其从思想中搬运、显化、构建出来。

前90%的“玩家”感觉自己在玩,后9.9%的想着自己在玩,0.1%的在玩。谁设立规则,谁才是玩家。

-我讲得比平时慢很多,因为我希望这些资料能小心翼翼地记下来,尽量减少失真。现在,我超棒的好朋友,我将留给你们这份超棒的资料,虽然和往常一样,我不喜欢说再见。甚至对我来说,你们的下周一似乎还很遥远。

[在通灵板旁,我们像往常一样说晚安。]

(赛斯自动回答)

-一个最温暖的美好夜晚。

[11点40分结束。珍说,赛斯在课程结束时感觉很亲切,如果我们要求他继续,他也会很乐意。我们很有兴致,但也很累。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节课期间,我们没有像平常那样拉上窗帘。另外,珍的眼睛似乎也没有平时那么黑了。]

-在某个时间,我非得谈一谈我们现在所称为的演化,以解释内在世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因为就内在实相而言,你们有幸所属的物种,现在正朝着突破性发现的方向发展。这里还有很多要说,你们可以拭目以待。

我们现在就好像站在站台上的学生们,全校多个年级的孩子都在这里。这是一次让人兴奋的远足:

高中生即将踏上载人火箭去火星游历;初中生将坐飞机去外国看看;小学生们则会坐火车去远郊的植物园爬山;而幼稚园的小朋友们最兴奋,他们可以坐大巴去市中心的游乐场。

变革在同一刻发生,结果依据个人的成熟度而定。虽然都站在同一个站台上,各自的后续外在实相是全然不同的。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