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 章智慧树下

灵体非魂体是名灵体,灵智非魂智是名灵智,魂体非本体是名魂体,魂智非意智是名魂智。

人身非我身,灵魂亦非我身,身体、头脑、心思与神智四种所欲各有偏重,都是我,亦皆非我。

所欲构成了一切所行后台的基调,在意什么、渴望什么、计较什么、谋求什么,皆与自身所欲相关,而所欲所不欲之事决定了在得失取舍间自己到底真的看重什么、在种种抉择选择时真的想要什么。由点滴间的取舍构成了自身当下的所是,也勾画出了生命的趋向所现。

不管自身当下是红尘中的肉身还是滞留灵,亦或灵界色界中的灵体魂体,这些被自己当作是自我的各种能量频率显影与显相,都是无色界矩阵生成的舞台剧之大梦角色而已。若参与经历了解尘世是初心热忱所在,那无所谓体验什么,什么经历都可带来惊喜与觉知的收获。

I

但若已经在色界欲界中沉浮千年万载,作为一个老灵魂,自身的热忱与渴望就不再是做个好奇宝宝了,而是让自己尽快地达成平衡中正且全面的多元多维认知,让自身完成自我价值的表达与达成自我意识的成长规划,令自身无限趋近于自我意识完形。

而若想达成自我意识完形,需要全面的无漏智慧,这包括对三界内外的全然了解、平衡中正的感性与理性思想情绪结构、线性与非线性的逻辑思维水平、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中皆可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认知上,不把自己具化成某一与全然分裂对立出来的个体,不认为自己具体是谁或什么性别、种族亦或所是。没以任何阵营、归属、种族、物种、身份、形态、次第来划分定性自己的所是。

任何说自己是神、外星人、灵体、或其它什么的意识存在,它本身的意识水平状态只介于第七识与第八识之间,离全然还相差甚远。任何主动干预线性因果时间线上历史故事的行为与操作,都还只是角色剧中的角色,与能认知到多重平行实相的全然意识觉悟还相差甚远。

II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在与弘一整体意识同心同德时,自我的个体视角成为了全然多维多元多重平行视角中的某一点,在利用弘一整体意识观觉力去感受与观觉多维多元多重平行大千世界时,就会发现,任何以个体自身认知好恶为主导的所欲都会人为地搅扰自然而然的宏观平行,续而诱发自己无法掌控又无法接纳的各种涟漪效应。

所以在宏观与微观上其实同时并行着两套全然不同、不可划一的道理体系。

III

任何想要强行把广义真理和狭义真理统合成唯一真理的尝试,最终都只会发现,非一不二的模棱两可才是至理。最有智慧的存有会以最无知的状态始终保持着绝对开放性的空明状态,兼容一切可能性在多维多元世界中同时发生。而在一维线性时间轴上被某一域界之因果律所束缚了眼界五感的凡夫,则会傲然而笑地说:我知“道”就是这么一回事,只有我的道理是真理,其它的可能性都不科学。

知者不辩,辩者不知。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刑,道隐无名。

争辩之人力求他人认可同意自己的意见,不能明白道理非是唯一的。感受观察的焦点与角度不同,是非的认知自然不同。

大道不评判任何人,不惩戒任何人,只帮助与滋养万有万存,把一切交给自然的生克兴衰。圣人明白了大道后,干预世事的心越来越少,在意的事情也越来越少,是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IV

人合看着眼前逐渐璀璨明亮的“名”​:

她的身型面容在光辉下模糊得失去了边界感,全身进入与光同辉的粒子化状态,成为一大团七彩光雾,不断自旋着,凝聚成一颗璀璨的耀眼光球。那光球脉动着明亮的光辉,光球有节律地缩涨,犹如心跳,光波荡漾开,四周的泥地长出绿草,开花结果,又凋零化成飞灰,如此快速反复。林间树杈上的叶片变黄,飞旋而下犹如落樱之雨,而同时新绿嫩芽萌发,抖擞舒展。四季同框日月如梭,星辰犹如彩带环绕夜空穹顶而划出白线。

V

人合被这样的氛围所激荡,自感全身也因同频而进入亢奋的粒子化状态,逐渐地也化作一个光球,两个光球在林间空场处相互吸引,相互旋舞,相互越转越快,难分彼此。最后突然犹如点燃的礼花弹一样,冲天而起,在极高之处砰然绽放,化作无数流萤光辉融入天地暮色间。

人合打了一个冷战,回过神来:眼前还是那片熟悉的小湖,手里拿着翻开的经书,东方天边正泛起鱼肚白。

刚才的梦好真实,刚才的梦好离奇!环顾四周,没有看见绿渡母,也没有亥母的踪迹。

林间影影绰绰有人影晃动,口中呼唤着:​“师父,师父,你在哪儿呢?​”人合好笑:人仁这小子,昨晚来偷看经书,此刻睡饱了回来,却欲盖弥彰装做找不到我。他的那点儿聪明劲都用在这些地方上了。

再说智慧树下无名湖畔的高岗上,由白鸽化成的智者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眼前的女人,笑盈盈地说:​“回来啦。此行可有收获?可找到了我所求的三花并蒂莲吗?​”

VI

女人看着智者,许久才稳住心神。她看向四周,自己好像只是一走神间的功夫,已经历经千年万般,又好像从未离开过这里。她不确定哪个是幻觉哪个是真实,可当下的她已经不再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境、谁是我、我是谁”这些问题缠绕纠结了。

她摇摇头,又点点头,说:

“我没能拿到三花并蒂莲,但我就是那三花并蒂莲。我已经明白知晓了男性与女性、理性与感性、真实与虚妄、逻辑与妄想、行动与等待、神智与意志等各种奥秘。​”说话间,她凝神化虚,同时激活自己左右二脉和中脉能量,三条磅礴的能量带带着精纯无比的金色通透光辉由海底轮直冲巅顶,然后透体而出,在头顶上形成一个金色的金字塔。

VII

金字塔先是缓慢自旋,然后上下翻转同时自旋,越来越快,形成了一个肉眼可见的金色光球,光球内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曼陀罗几何花型。

女人缓缓地说:

“三花非花乃是三华,精气二合与神同行,世间无数人误解了这简单的八个字,把男女意识与性别认知的和合理解成了肉身交合,搞出无数匪夷所思的笑话邪法,渴望通过肉身的欢愉达成神魂的净化。

确实,在幻境中的男女只能有一人获得三华的秘密,从容地走出幻境;可真正的答案,却不是任何舍己为人或舍人利己的选择,而是明悟知晓合一的真理,让被分化成不同意识面向的内在自我,重新化合成一个无人相、我相、寿者相、众生相的合一意识。进而从个体意识逆向回归到未分化前的神智范畴,达成三位一体的真实全然的自我状态。

这就是破解第七识从角色心思提升到第八识神魂意识的秘密所在。​”

VIII

高岗上的智者笑着点头,然后在名的面前投射出一个光影幻相光团,透过光团可以看见人合在小湖边与一个男人在说话。

智者说:​“他还在他的世界里,你还在你的世界里,你们并未合二为一啊,你如何解释呢?​”名看着光影幻相中湖边说法的男人,恬淡地一笑说:

“我们本是一体,又归于一处,各有机缘,又彼此相助。色身法相报身化身依缘法遍布三界,各有造化各有前程,犹如蜜蜂采蜜往复不休。而此刻我已非我,他亦非他,我即是他,他即是我,我亦非他,他亦非我。​”智者频频点头,捻须而笑说:

IX

“善哉善哉,大善大善。当如是思量,当如是觉知。世人皆我而非我,我即万有万存亦非万有万存,三界内一念化生而非一念化生,念念相随,息息相续,无有无忧始终,亦无因果究竟。​”“那我此刻可有资格呼唤那‘母狮’渡引我跨越无名湖去亲近智慧树了吗?​”女人问智者。

智者大袖一挥,眼前景色幻变,女人已经站在金光大树之下。

只听大树用智者的声音说:

“恭喜你完成了懊悔之山最后一块石崖的跃迁,成功登顶!

你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完成了最后的试炼,找回了过往的记忆,也重新化合了自身不同意识面向。

X

现在你作为一个全然的自我意识整体,作为我的一个意识分支,可有什么心愿还想要得到探索与满足?任何你尚且觉得还有遗憾或困惑的心念挂怀,此时都可以向我提请出来,我会安排你再入三界红尘,去找寻那一念无明中无法释怀的困惑。

你现在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自我人格意识体了,如果你想重新融入到我的合一意识中来,我很欢迎;

如果你想留下一缕神识,化作任意角色,去陪伴此刻正扮演‘人合’的‘明’,帮助他完成其此生传道、解惑、著书、弘法的大愿,我也可以帮你安排。你可以随便选择一个或多个角色,在他出生前或日后进入到他所在的故事线内,成为他的助缘人。​”“名”以通透光影的形式站立在金光智慧树前,恭敬地询问:

“我只有一惑尚未明了,恳请解惑,除此再无遗憾可言。​”智慧树说:​“请问是怎样的困惑在扰你轻安呢?​”名问:​“三界皆是幻梦所化,众生不过泡影所显,明他为何还要执意传法渡世、立志启迪心扉呢?​”

XI

智慧树说:

“万般世事种种可能在各个意识面向中都同时存在,也都无可厚非。晦暗的明亮的、衰败的兴旺的、独裁的共和的、利己或利他,其实都是品悟真知的道场。犹如画师面前的十八般颜色,犹如厨师案头的各种味道,有人喜好欢快明亮甜蜜的,有人欣赏暗淡曲折酸辣的,一切可被调和的感触都有其意义与价值所在。

本源是一体的,但一体的本源却永远渴望着多样化的表达与探索无尽的全然。我们生于一处终归为一体,但在再入无余涅槃前,我们都要为本源对无穷变化的探究欲做出自己的贡献,好让本源可以尽量地越发接近对全然的无漏认知。​”名问:​“我还是不明白,这与明此刻的生命历程有何关系?​”智慧树说:​“这涉及到本源自身发展时遇到的一个无解难题——它要想达成无漏智慧,就需要探究所有可能的意识面向,而在探究所有面向时又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自我意识成见。在现有的已知上涂涂改改是无法激活或打开不可知领域的。

XII

所以你们进入三界幻梦前,都被抹除了全然意识的烙印,让你们可以随机发展,拥有自由意识,任何选择都被鼓励和尊重。

只有这样,本源才能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在无数种随机突变中,发觉到自己尚且未知的某些领域与意识面向,进而展开更全面的探究。​”名说:​“好吧,就是同时放出无数小白鼠跑迷宫,总有一个能无意间找到出路,并通知大家从那里突围,这个并不难理解,我也没有疑意。毕竟利用混沌突破无常的混沌反而是最高效的做法,因为任何理性的自我束缚在面对无常的混沌时都是作茧自缚。可这与明的心愿有何关系呢?​”智慧树说:​“本源想要快速地达成自我发展,就需要多重平行自我的随机发展,可没有束缚的随机发展与不断分化在到了一定阶段后,反而因缺乏引导而导致在低端领域重复投资,在同一个坑里反复摔倒,深化探索的效率极低,大量的时间与能量被浪费在了低端的重复上。​”名说:​“所以在随机的混沌中需要加入宏观规划性的调控与大趋势引领,好让全然有一个可控的大趋势,好达成某种混沌与秩序的平衡、无为与有为间的道理。​”

XIII

智慧树说:​“正是如此。所以在三界中需要培养出一些心灵与神智上的导师、传法者与说法者,在三界大梦中为近乎成熟的意识体们,提供可窥见弘一本源的真相的渠道。​”名说:​“我明白了。就好像洋流海风一般,航海者拥有绝对的自由意识,但在需要时可借用不同的洋流海风去往不同的港口。明所扮演的那个角色就是为集体实相中留下一条真正的回家之路,点燃一路上的灯塔。他没有专门接引或指引谁的任务,只是把航线勾画标注出来,给有心有缘之人做出必要的指引。​”智慧树说:​“正是如此,又并非全然如此。其实地狱本空世间无人,渡人即是渡己,明他所要达成与做到的就是通过大乘之慈悲心,成就自己的全然认知,完成他自己的自我意识完形,并借此找到自我热忱所在、自我价值所是。

毕竟明的志向初心与你不同,他渴望有朝一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全然的自我人格意识体,成为某一神魂家族的执旗者、话语人、大家长。若他不能习得宏观整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教化能力,那他是无法在日后执掌属于他的一家一族之自我神魂分支的。​”

XIV

名惊讶地问:​“你是说,他不要再回归回来,而是想要独立门户,成为一个全然独立的自主人格意识?这样闹分裂削弱本家的团队与能量,你也能支持?能接受?能忍?

不成,我要好好和他去说道说道。​”

智慧树说:​“我们哪个不是从全然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呢?融合与互助、分裂与分离都是自然中的必然与常态。孩子早晚有离家之日,可离家了就不再是自家的孩子了吗?束缚捆绑约束所有意识面向都要喊着口号整齐划一地走方阵,那不是自然当有的样子,那会形成独裁高压统治的,有太过人为的管理痕迹。你忘了天道无为、上德不争、滋养而无判吗?

他自立门户、自建队伍、自成体系,可所言之理、所传之道、所愿之初心与热忱都是助益世人又能自我成长的,我何必要与其论是非短长呢?

若你有心助我,倒真有一件让我一直挂怀的事,你可愿为我分忧代劳?​”名好奇地问:​“什么事啊?说来听听。​”

XV

智慧树说:

“明与你本是双生火焰,而你还有一个对等意识面向此刻尚且滞留在中阴层与滞留层间的幻境中,她名为‘冥’,是你过往的一念所执,尘世名叫做‘艾萌芯’。我几次想要接引她回家,可是都没能成功。或许此刻的你可以尝试着收回你过往的这一缕残念所执形成的滞留人格意识面向。这对我们整体来说都意义重大。​”

X6 第六部《道理始末》上下篇(129-177 章)结束XVI

下部预告:X7 第七部《融会贯通》​(共六册178-334章)

178 冥

话说普鲁沙与上地各自领受任务,上地要带队,帮一大群半生不熟的家伙快速地提升知见水平,并学会团队协作,从绝对利他的认知境界中,转变到合作共赢意识阶段。而普鲁沙的任务看似简单,目标对象只有三个,但难度都相当大,分别是:点醒一个“天人”​、拯救一个恶鬼、还要让一个觉得自己是大“智”者的逻辑脑囚徒,看透自己近乎狂热的宗教理念……

XVII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