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面对、抉择与渴望

在成住坏空的首尾相衔的环中,得失、生死、成败、好坏,所有二元对立的景象与感触,被我们明确地认知为中轴线上下的两个不同领域,而持续渴望着趋利避害。 

在我看来,它只是一个螺旋升降的环路。它的起点与终点在二维上看,似在同一个地方,在时空中也没有产生真切的实质变化,但意识其内在的频率与觉知确实有了次第与境界上的差异。这差异导致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自身能量消耗的速度与获取的速度有了显著的分野。

许多更复杂更庞大的高维系统性认知与体验,依赖成熟的心理素质与巨大的能量来支撑其可持续性的显化,以供观察者可有序地历经这一历程而不致心智崩溃。 

就好像在我们这个维度的世界中,那些自身稳定性匮乏的体验者,会选择逃避而提前自主终结本次故事体验,被迫进入补考循环中。这是灵性认知匮乏导致的直接后果,误以为一了百了可以用逃避解决问题。如果那个自杀者可以提前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都要因此再、再、再经历一次次,直到自己能放下、能面对,那就不会选择决绝地逃避面对。

每个人在遇到人生的问题时会有三种反应:应激、发呆、逃避。这分别对应了三种自身能力的评估结果。应激里又划分出四种:利己、利他、均损、双赢。逃避中划分出:推诿、责难、自悔、无视。 

总结起来,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有九种常见的反应状态。一个人经常会习惯性地使用哪一种方式去处理问题,就是这个人当下智慧层次的直接反应。

回到主题。

在周期性的起落中,如果能把自己的维度抬高拉远一点,就不会被困在当下,被一时一事的得失心所扰。高我与灵魂不会布局无解的难题给你,很多时候旁人看或看旁人都是明白的事,自己却在牛角尖里感受着澎湃的情绪与绝望的煎熬。 

高维眼中所有的二分都是一体故事的铺陈,密不可分、互为因果、阴阳如轮往复。所以言“聚散无常”。这个“无常”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没有不散的宴席,盛极而必反,故不可满不可常;其二是天道混沌,你觉得你懂了的时候,却发现其实很片面,懂的越多越觉得无知和渺小。

进而会开始懂得臣服与敬畏。这个臣服并不是匍匐依赖于某一个“神”,而是顺应与无争无谋,观而无所求、无所为。无所为,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不用自己的力量去强制干预进程的走向。能力越大,涟漪因果越大,造成的混乱也越大。

就好像我们进入蒸汽时代,燃煤毁了一方的空气;然后改核电,核电带来一海的核子污染;然后改水电,水电带来一域的水系与动植物体系崩溃;然后改风电,风电带来大气流动地域性减弱,空气滞留成为雾霾;然后改太阳能,太阳能带来全球气候蝴蝶效应,千古自平衡的冷热空气与洋流的变化引发极端气候。

人类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的家园搞得千疮百孔,只因为无尽地渴望繁衍。可用资源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渴望,所谓的科学和工业化带来物质的财富与灵魂的贫瘠。人们把意识聚焦在更多的名利上,把生命与人口看作地域国家赚钱的机器。人不能安然逝去,又不断地鼓舞着生育。 

地球上这一幕经历了几次?四次、五次?不同的尝试被展开,然后落幕。每一次都拥有过自己的高傲与辉宏,在时间看来不过是万年间的一场场儿戏般的聚散。

作为不朽的灵魂,当你看完这篇短文后,当你有机会被本源无上的荣光照耀而能随意显化任何你的渴望时,你会起心发愿去历经怎样的后续呢?这值得每一个修行者深思。

你到底在渴求着什么?你到底觉得“自己”或灵魂匮乏与渴望的是什么?

这个答案就是你当下最真实的自我,你智慧次第的显化。

整体以光影为题,用水的涟漪表达了动静间的时,而用多面镜子营造出了空。

主体,藏在两个镜子中那黑色的夹角中,起到了遁甲的作用。

而多面镜子中往复映射出的我,实则都是虚妄的色空幻觉。哪个才是我呢?

就好像两世中的显与中阴里的渡,哪个是真我?或许都是舞台而已。

观察者始终没有进入画面,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经历者只是布景,觉悟的是意境。

定格下的一个当下,却可以跨越时空带来启迪,仁者见仁。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欲牵于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

故艮之道,当艮其背,所见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见也。

止于所不见,则无欲以乱其心,而止乃安。

不获其身,不见其身也,谓忘我也。无我则止矣;不能无我,无可止之道。

行其庭,不见其人,庭除之间,至近也。 在背则虽至近不见,谓不交于物也。

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于止,为无咎也。

可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行其庭,不见其人”:庭是正屋前的庭院。

屋间里是比较隐秘的,庭除间人常来往没有什么私密可言,所以“庭除之间至近也”,庭除之间多生是非之处。

“在背”,背最近于心,却无观。谓“不交于物”。 

也就是说“行其庭,不见其人”,虽然在人来人往的地方,我也跟任何的外物没有任何的接触,为什么?

你能“艮其背,不获其身”,自然而然就“行其庭,不见其人”。

人聚散无非一利,同谋者合,克损者疏。 

试问,谁能利益众生而尚善呢?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