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道轮回”的情结

死亡的瞬间不会带来更多的觉知与骤然的灵性升华,反而迷茫与不知所措的感受会困扰着被宗教与习俗多年熏陶的人们。那些激起这些内心期许的许多故事性的美好,被真实的中阴(去世后未投胎前)经历无情地击碎。亡者们渴望得到自己所认为重要的仪式化的流程与引导,这甚至也包括习俗中规范了的生活用品。(亡者是可以用吸引力法则快速生化出自己需要的一切的,但生前认知的局限会跟随着它。)

于是一个又一个自己信念编写出的幻境与人物接踵而至,成为自己一生红尘业力熏染的写照。犹如中国很多地域出嫁时的各种讲究,如果不齐备称心会导致婚礼的混乱甚至不欢而散。

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爱与孝是含蓄的,一个家人在安康健壮时不会主动或被动地诉说自己对丧葬仪式与物品的讲究和执着。但当无常降临阴阳两隔后,亡者却期许着家人侍死如生般地周全。亡者较真的各种讲究与说法,会成为亡者固执的期待与无法被满足的欲望,甚至由此而心生怨恨。(比如:要鞋穿的鬼,要白色石碑不得而闹脾气的祖先, 嫌弃自己的塑料花没有邻居绢花好看的自杀者等等,不一而同。)

亡者灵魂的滞留是对尸身的执着,多因信仰而等待着末日审判或复活去天堂;挑理更是常事,和家人说不明白就闹脾气的亡灵屡见不鲜。

亡者因生前的信念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

① 你们遗弃了我,不祭拜也不嚎哭——这样的心念甚至持续多年不散。

② 求求你们,放过我吧,我要去投胎或休息了,不要不停地念叨与祭拜,纠缠不清,涟漪不断——意思是我在中阴被你们的惦念搞得好辛苦啊,犹如枷锁铁链。

中阴(两世之间)是你这个学期的终考,分开卷与闭卷两部分。考试中不及格的可以选择复读或转校先搞下其它专业;过关了的也没什么可欣喜的,新的难度与挑战任你选;累了没关系,放个“寒暑假”,欢迎再来。

在经历不同世、不同故事线的时候,平衡性的觉知体验是必要的:男性的逻辑与刚强、女性的柔美与感性都需要均衡发展;乞丐与富豪、残疾与健将、罪犯与僧侣、叛徒与忠信……都是体验的不同面向,交替轮换着来。

不过好在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大家的学分可以汇总在云端共享——小我同时有多个分身在不同的故事线中。

中阴考试————回顾一生, 然后答辩

开卷部分:你觉得自己这一生有何收获呢?什么让你为自己感到骄傲?那你会说些什么呢?三套房,存款百万,儿子上了耶鲁,睡了好几个女人,这些死不带去的东西多半你那时是不好意思和自己的高我说起了吧。

然后是闭卷部分:你觉得自己最懊悔的事情是什么呢?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化解?然后你会重新经历那个历程,并尝试找出其它的方法与路径。但是老问题会带来新麻烦,如此环环相扣地,一次次地历经这些不同分支选项的平行世界。

在进入世界后你不会记得这是幻境,一切都和上次一样真实,历史会一次次地重演再重演着不同与相同的版本,而时间在这环路里毫无意义。直到你的智慧成熟到不再有懊悔与不甘,也不会托词于 “如果当年”。

你放下了,放下了自己的内疚与执拗,放下了记恨与懊悔,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那个他/她的爱与不爱。这时你就成了一身清爽的你,终于可以“回家”了。

其实,我们现在就是在闭卷考的幻境中,为防止作弊而被抹除了前几次的记忆。或许你会问,为什么不让我记住之前的失败,那样我不是可以更快地领悟到真知吗?这个问题我也问过,答案是:你需要的是成熟的智慧,而不是所有选项都被尝试后,最后所剩的唯一选项。

智慧不会被转世没收,其它的认知与知识都会清零,但极度发展的专长还是会留下无法泯灭的根基,你上次尝试时最侧重的发展重心会成为你再一次起航时的默认技能属性。

有多少种技能呢? 

——大脑中每一种基础能力扇区就是一种技能项。

周而复始的我可以把技能点都练满吗?

——可以,但毫无意义。极度完美的人生体验与获取到多少能转化成智慧的经历成反比递增。

幸福与富有、聪颖与多才难道不是被祝福的人生吗?

——那确实是一种体验, 但顺遂平安、健康富有的生活不会触发你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六道轮回是真实的吗?

——某种意义上是真实的,不过那是一种被童话了的比喻。这六道都是人世中的六种人生历程状态:享受人生富足的人;好争斗竞争的人;贪婪成性永不满足的人;执着又执迷不悟困在自己局限中的人;常人好坏参半;劳苦大众负重一生……这本称为凡间六途,是不同面向的极致体验。

那六道的轮回是如何触发的呢?

——这是一种平衡性的体验过程,当生活中你的感受与认知被自己所处的状态局限而形成偏激的成见时,当失去了同理心与对他人的无住相的爱时,就会触发六道轮回。对他人去评判与鄙夷,去不解与斥责,去傲慢与不屑,去憎恨与妒忌,如果这些是你的常态, 那么你所厌弃的人与人生就成为你所亏失的人生经验,它们就成为你需要弥补的经历。因此你被引导轮转入那一道去感悟,这样才能拥有无漏的智慧和认知。这绝不是惩罚或奖励,只是一种觉知平衡的必然需要。

有什么人可以不再去经历六道吗?

——是有的。那些有机会听闻灵性知识,并愿意践行于生活中、肯于做出行为转变的人;那些心灵通透可以自己“想明白”,又能逐步放下成见的人;那些可以融通各个层面苦乐认知,并愿意用自己的能力无差别地帮助他人的人。

如果我通达了一切事理,还会再在这幻境中沉浮吗?

——如果你有幸通达了一切,那你就不会再问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你已经对身在何处、行于何方、境遇如何都不再有所计较了。理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臣服的心能在每一个时刻中安住于当下,而不求解脱。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