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提线木偶》

梦空细雨观影会20230416

外文名:꼭두각시 / The Puppet,这是一部2013年公映的韩国影片短片。

本片作为本月心理学主题的对等体验之一被提出,是为了让大家对心理学与心理医师这个职业与当今的乱象有更全面的认知了解。

当今的心理学已经是一个很庞杂的大体系,它流派众多,且涉及到了人类甚至生物学上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社会性行为、有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集体无意识行为等众多领域;而且我们通过这一个世纪的研究,明确地发现具有心理活动的不止是人类,动物、昆虫、黏菌、植物、藻类,都具有意识和不同复杂度的心理活动和群体意识。

植物被啃食伤害时,并不比动物更坦然安然,一样会感觉到痛苦与恐惧,有抵抗和抵触的生化电磁反应。植物也是有感官和思想的,比如猪笼草、含羞草、捕蝇草这些动作敏捷的植物,我们可以发现其互动是很灵敏的。植物间的交流主要靠信息素和意识波,这些信息素和意识波甚至可以跨物种起作用,帮助植物吸引保护性物种,驱逐伤害性物种。

其实哲学就是早期的心理学,但心理学不是哲学,两者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很在意四个人生主要命题:自由、孤独、死亡、意义。这是一个递进式的思想成熟过程:

自由

我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什么时候能干什么,干到怎样的一个程度是被欣赏的,而太过不及或退缩过激,都会诱发自己不愿面对、不可承受的现实问题。这一认知就是“知止、知进退”的思想成熟过程。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知如何把控这个“度”的平衡。

孤独

是每一个自我意识在成熟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诱发或引发一系列人生悲喜剧的引子。没有人愿意活在与世隔绝的纯然中,交流与共鸣、被关注与被理解、被赏识与被肯定,成为任何意识存在渴望的东西。其实这些就是那缥缈之词“爱”的核心。

但为了不孤独,很多人把自己活成了讨好型人格,活成了舔狗;而有些人则为了避世而刻意选择孤独,并因此欣然自赏。曲高和寡或孤僻冷漠,好像只是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其实大有不同。前者是具有向下兼容能力的,而后者却没有向上兼容的能力。

一个人要能学会享受孤独、又要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做到很合群。我能但我不想,这是一种状态;我想但我不能,则是另一种状态了。

死亡

向死而生是每一个生命体的宿命,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其实生命的倒计时已经启动。很多人很避讳谈论死亡这一话题,这是因为内在恐惧的刻意逃避。

为什么人们会对死很抵触呢?因为无知。

本应为无知者无畏的啊,可是我们在宗教和人文故事里,从小被灌输了许多似是而非的偏见,结果对死亡与亡灵有了太多的误解。

唯物主义者的一了百了,让死亡显得冰冷无情,且人生的经历毫无意义价值。迷信的人看待死亡则搞得犹如阶级分化——天堂、地狱、天使、恶鬼;种种民俗宗教故事,让从事迷信活动的专职人员大有可图——贩卖赎罪券、天国票、符咒经文、转运物,成为了一个商业体系,并为建立品牌效应精心地编故事。

犹如给亡者烧纸钱,其由来是因为蔡伦发明的可书写的纸张,而其兄弟蔡莫眼红就和媳妇偷学也想获利,但造出来的纸无法成为文书用纸。结果夫妻俩动脑子:不能成为银票书本,还不能糊弄鬼吗?于是做不成银票就有了纸钱,做不了书本就有了纸人纸马。然后编故事,叫孩子在市井里说。

慢慢地给死人烧纸就流行开了。大家信其有又花费不大,穷人没有陪葬品,就拿这个凑活事,表孝心。年月久远了,活人信了,死后还真的觉得那成为标配、必需品,没这个流程还觉得少点儿什么。就好像钻戒被近三十年商业炒作成了结婚的必需品一样。其实毫无价值,连回收都没有珠宝行想要。

如果你真的了解了死亡,知道那只是一个自我存在形式的切换,犹如在子宫内和出生后一样,从一个现象界进入到了另一个现象界而已,那死亡就不再能成为困扰和恐惧的根源了。

但当你了解与认知了角色死亡的本真后,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这反反复复的人生到底我在忙活什么呢?来来去去的又是为哪出呢?

意义

开始思考意义是思想步入成熟的标志,也是有灵众生和人世间 NPC 们的差别。

很多人是不能去想比肉身现实更深远的问题的,这倒不是他们不肯想,而是不能,是因为其角色的自限性,导致其内在程序不能碰触形而上的东西。那会带来其内在程序的紊乱甚至疯狂。

一旦人们开始展开对意义的思考,哲学就诞生了,有了从何来、我是谁、去何处的问题与思考,进而问出其过程的价值与意义。而每个内在意识,其实早晚都要面对这样的扪心自问,但很少有谁能真的顺利找到自己渴望的那个答案与启迪。

这是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意识在自我不同的成熟阶段上,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与认知是截然不同的;而每一答案在那一阶段上又都是相对正确的。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答案却又能在不同的阶段上与其所体现出的问题达成自洽。

所以认知存在着阶梯性。虽然我们几乎一生或累世都在完成着自我否定的破立,但这一过程又是不可避免的。从尼采到少年的弗洛依德,从老年的弗洛依德到荣格,思想的进步,认知的更新,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彼此接力。他们透过无数实践为我们打开了心灵的大门,才有了今天这大好局面。

我们无需再盲目地跪拜金木雕塑,无需万千遍地念祷自己上师都不知其意的经文咒语。我们可以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扪心自问自己的无知与成见,并借由意识网格与远在天边的他人共享意识的共鸣和心灵的激荡交汇。

我无法告诉你生命乃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我在陪同大家游历过一次次的生死,走过一个个的人生故事,透过品味与琢磨这一场场的人世剧,去快速地积累与理解群体意识中那些可被共鸣的、最深远通透的思想盛宴。

话归正题。

今天的影片其实是个反面教材,我知道很多朋友对心理学分析、催眠感到神秘渴望,甚至想要亲身体验,这里我想通过此片揭示一下当今各国心理学从业者的乱象,帮助大家形成一个必要的觉知。

当下心理学被炒得很热,而从业拿证的门槛很低,各种学校函授很多,导致业内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看了三字经就敢当先生的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对求助者的心理影响却相对地大,在好心无意间,就已经左右了他人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日后多年才醒悟当年有多蠢。

其次,催眠疗法对回忆清理反思自己过往的认知卡顿确实有很好的协助作用,对展望未来、窥见其它平行实相也有很好的作用,可形成借鉴与低成本的尝试;但在催眠的过程中,一个催眠师自身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引导方向,决定了被催眠者的体验和认知塑形。一个催眠者如果自己还没能活明白呢,就开始给他人做思想导引,那结果就是一个坑里俩蛤蟆——谁也别想跳出去了。

催眠确实是很有力量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依据催眠的深度可分为多个等级,但无疑都会形成心理暗示与心理烙印。一些催眠师为了日后让求助者可以快速进入被催眠状态,特意在催眠成功后,为被催眠者留下瞬间进入催眠态的密语口令,并要求被催眠者在逻辑层忘掉此事。

结果催眠师不管是会面或通过电话,哪怕只是邮寄一张画片给被催眠者,就可再次激活催眠态,让被催眠者无条件地去做任何催眠者命令其完成的事情,并事后对此毫无记忆。

比如把你家里所有的资产通过银行赠予给某人,比如成为某人的秘密性奴,比如在某些合约协议上签字,比如定期去重复问诊并支付高额的诊费,这样的案例在各国都有业内的报道,但因为都是被害人“自愿”的自主行为,所以即使证明了些什么,在司法上也不构成任何犯罪行为。

很多催眠,犹如勾引社群 (Pickup artist)、PUA(Pick Up Artist的简称)这类负面的心理学应用,就是基于“煤气灯效应”(英语:Gaslighting)这种心理学原理而衍生出的心智操纵行为。 

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一种心理操纵的形式,其方法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隐秘地让受害人逐渐开始怀疑自己,使其质疑自己的记忆力、感知力或判断力,其结果是导致受害者的认知失调和其他变化,例如低下的自我尊重。因为其使用否定、误导、矛盾和错误资讯,煤气灯效应使受害者心理上去稳定化以及使受害者不再相信她/他原来的信仰。在现实案例中的范围,可以从受虐者否认先前发生过虐待事件,到虐待者意图使受害者迷失方向的怪异事件的发生。

许多打着上师或灵性导师旗号的人,利用这一技巧接近被害人,慢慢在看似普通的谈话中植入一些概念或理念,慢慢地让求助者自认为有了爱情或是双生火焰,具有一体性,甘愿成为其性伴侣,并为其提供资助或社会资源。这类催眠无需近距离接触、摆钟、沙发等道具,但也已经把某些信念偷偷地植入了被害者的无意识中。

其实催眠本身,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角色我、载具我的虚假性。当角色我被催眠技术切断与内在自我的意识沟通后,载具我会一切如常,角色我也不妨碍运作、说话、行为,但这不受内我控制的角色我,还是我吗? 

如果是,那被剥离屏蔽的是谁?如果不是,那这走路、生活、互动的又是谁?

如何定义“我”呢?这就是本次影片带来的思考。

问题是:你的这一生,到底是在为载具我而活,还是为角色我而活,或者你真的活出了自我呢?

不同自我间各自有自己的在意和渴望,在单位时间内,你会优先满足与达成哪一个自我的需求与欲望呢?肉身的?逻辑脑的?内心的?神魂的?全我一体意识的?

在目标与作为相互冲突时,在单一时间内只能多选一时,你怎么选择呢? 

去吃吃喝喝练腱子肉描眉画眼护理肌肤;

去疯狂打工为银行户口添加数字额度,然后买房买包买买买,在朋友圈晒幸福;

去争名夺利明争暗斗好让自己成为被下属“敬仰”的上司,成为别人眼中的精英;

每天烧香拜佛祈愿还愿、修桥铺路,只想着来生可大富大贵、死后可去极乐天堂,享受72个处女伺候;

或者每天拿着花瓣一瓣瓣地撕下,嘴里念叨着爱、不爱、爱、不爱;

亦或者把乳头塞进哇哇哭啼的孩子嘴里,换个清净,然后抚摸着又开始渐大的肚子,幸福地憧憬着第N个孩子的再次降生……

提线木偶,到底谁是那木偶?谁是那手?

除了影片中鬼迷心窍的催眠师外,那盗取我们人生的可不止一个。你那画饼的老板、那些成功学导师、商业鼓吹消费信贷的广告、一心想要攀比的伴侣、渴望在攀比中胜出的父母……哪一个不是枕边的催眠师呢?哪一个不是提线人呢?

其实最隐秘的提线人,不就是你自己吗?毕竟各种行动的决定还是你自己在架空与屏蔽了内在神魂后,自己搞出来的啊。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是一种心理障碍,很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在较早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PD),后来为更显得专业,改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其特征是解离性失忆和身份认同转变,患者出现两个以上明显不同的身份的人格,同时使用同一个载具、两个人格,各自有自己的性别、年龄、姓名、性格、经历,但同时居住在一个身体里。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多重人格是罕见的,但事实上是由于太多临床工作者缺乏正确认知,以致大量误诊和漏诊,再加上一般人不就医,所以无法形成统计数据。

解离性障碍其实在社会上相当普遍,因为人格切换后彼此不构成记忆,有些切换只持续几秒或数分钟,所以主人格一点儿都不记得次人格做过什么,连那段时间也毫无印象。导致根本就不自知有过人格切换、载具易主,只是觉得一个恍惚,有些记忆和他人对不上。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独立思考模式和记忆的。这些人格并非是分裂出的,而是看着角色从小长大的,本应是观摩者,后因主人格退缩,从属人格不时当家,帮助处理某方面的特定问题。

主次人格在临床记录中可包罗万象,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会依据角色遭遇不同的人生困境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角色载具,做出主人格做不出的行为。比如一个完全没有学过西班牙语的人,在切换人格后可以流利地用西班牙俚语交流;再切换人格后又是数学家,虽然主人格只有初中学历,但可以和教授深入探讨逻辑难题。

过去医学界认知这些人格是分裂出来的,叫做人格分裂。但现在发现人格分裂和多重人格有本质区别。多重人格的多人格们在角色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它们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话,他们甚至可以进行内部沟通、会议,或进行外部会议(在旁人看来会像是个自言自语的疯子)。这些人格或旁观角色的一生,并不帮忙;或每个人格在角色遭遇不同困境时,利用自己固有的特长完美地化解难题。

如果主人格与从属人格之间彼此匮乏沟通,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在临床上发现,幼年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有些主人格可能被多年屏蔽在意识后台。

在临床上定义“原人格”时,普遍采用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第一母原始人格,即自我意识群体中的高我本我。与原人格不同的,主人格则是在平常大部分时间主宰这一当前角色身体的那个人格。虽然原人格有时也会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仅存在于潜意识幕后,身体则交由其分化出的、有待成长的新“主人格”管理的情况。

多数人的主人格并不知道“其它自我”的平行存在。即使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记忆断层)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并经历过维度或故事线的跳跃。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可被“沉睡”十多年,但催眠是可以帮助求助者从云端下载回所有记忆的。

如果当前当家的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用的资料。另外,多重人格患者发生记忆断层或某一人格强硬地出现时,会表现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动不动就哭了,一会儿又笑了,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也存在着多种全然不同的极端。昨天说你是我的唯一,感谢生命里有你;今天就说你就是个祸害,我一刻也不想和你在一起;上午说自己是自信成功的,下午就说自己一文不值一生很失败。

人格切换的过程可以有明显的情绪化反应,有可能伴随强烈的头痛、一时的失神,也可毫无征兆、毫无延迟。最新的研究显示,人格间有四种不同的并存状态,而人格间知道彼此存在的比例,比不知道的还多,意味着将来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对解离型人格疾患的定义即将改写。但现在主流科学和宗教都不想也不肯承认,人只不过是一个意识的临时载体,更不想公开所有的研究结果,让社会陷入崩溃,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自己的一生不过是矩阵中的一梦的。

近年顶尖的医学发现,根据不少关于大脑的研究显示,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身体和大脑),不同人格的脑部摄影结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对大脑的研究和实验有力地显示,多重人格既不是“伪装”出来,也不是因为社会文化期望或治疗师的暗示(suggestion)所产生出来的。并且在同一个载具切换不同人格时,肉身上表现出来的身高、体重、瞳孔颜色、容貌特征、器质性疾病病变都会在瞬间改变。比如老年痴呆、癌症、衰竭性重病患者,在切换人格后,这些症状都会在几分钟内全部消失,不管是生化采血还是断层扫描都可证明。这发现让现代医学的因果论全然失去科学支撑。

很多重伤昏迷或濒死后的患者,在苏醒后性情认知大变,并且突然具有了其它语言能力,并拥有详细的他人记忆。那抢救后复苏回家的这个人还是入院抢救的那个人吗?现在存在争议,也无法在法理上妥善安置。此类病例都被严格管控,成为机密。

人格分裂:

是其确实有主人格,但主人格因各种自身的原因和问题,屏蔽与内在自我的意识沟通,从多重自我的序列中分裂出来,成为一个唯物的、独立的、孤独的自我,仅相信物理脑与当前可接触到的知见,全然不理睬自己的内心和直觉。这样的角色载具内没有其它人格的存在,但又已经不是原先的那个“原人格”或“主人格”了,它形成了一个次生的病态人格,全然独立,孤傲不群,其中充满了扭曲的认知与思想、病态的逻辑观念。

在临床上,失控的多重人格和无法达成自我整合的人格分裂,都是需要心理治疗的对象。这类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行为规范是无法获得根本帮助的。现在主要流行的药物治疗,都是致力于减少家庭内部矛盾,减少家属负担,让“患者”可以安静地吃饭、呼吸、睡觉就好。

过去在宗教上,把多重意识人格状态认知为被鬼魂附体,现在已知,多数多重人格中的多样化内在自我,从胎儿期就已入住载具的身体。人格入住载具一般在第七个月到出生后第一次被哺乳前。流产的胎儿中是不存在人格的,因为没有人格会选择将被流产或“意外”流产的载具入住。

在失控的多重人格案例中,有很少的一部分涉及到了某些滞留灵的参与。这类案例中,主要是角色选择了自杀,主动放弃了载具的所有权,身体进入一种无主之地的境界,但又没死成。

另一种状态是:主人格持续在生活中表现得很懦弱,总是退缩,没有自我主张与主见;在这种状态下还参与了请神降灵的仪式,在自主意识自由意识上,首肯了非本家的灵体进驻自己的载具中,并授予了部分或大部分的生命活动主导权。

有些家长带着小孩子去墓地扫墓,或孕妇去墓地,也会导致那里盘桓的滞留灵对某些无主的载具下手,进驻到其载具中冒充主意识人格。

在我们的舞台剧中,有不少角色其中是没有主人格的,它们只是按照故有故事剧情,完成必要的人生互动——有点儿像街上跑的无人出租车,功能性、互动性都不匮乏,但没有司机。

很多人很好奇:被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是怎样的?

可以这样说,被催眠后的角色自己是不觉得自己已经被催眠了的,头脑意识没有明显的隔膜或间隔切换感,但角色我的物理脑已经被和内在自我剥离开。催眠师可以选择是与物理脑交流还是和内在自我交流,而被催眠者就好像在梦中一样,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在梦中的——听觉、视力、感觉、意识活动、逻辑思维都不存在任何自己可察觉的差异。

从催眠中苏醒后,催眠中发生的事情,自己是否都有所记忆,这依据催眠师给出的最后心理暗示:如果暗示你可以清晰地记住所经历的一切,那被催眠者就能回忆起所经历的一切;如果催眠师要求你全部或部分遗忘,那就会全部或者部分遗忘这些记忆。不过可以通过再催眠,命令回忆起被要求遗忘了的记忆,包括其它生命历程中的记忆,或投胎前、死亡后的那些记忆。这时这类资料因为“不科学”往往不能公开出版。

爱情与性欲,往往被捆绑在一起;而性欲与色欲又经常被含混,进而爱慕与心灵共鸣在心理治疗中很容易被移情所混淆。结果就是很多心理或心灵导师,在外在可能性与内在原始冲动的双重鼓动下,想入非非,甚至付诸行动。把患者所表达出的真挚情感、内在欲望,当成了“爱情”,当真了,然后就开始各种麻烦上身。

不管是《当尼采哭泣》里的想要治愈她、但其实自己深陷情欲海的第一代心理医生布雷尔与莎乐美,还是他的学生弗洛依德与自己的小姨子和女病人玛丽公主,再到后来第三代心理医生荣格与史碧尔埃,每个心灵导师一生中都会遇到多次来自异性的倾慕和以身相许。这时如何自我把控自己的内在生物性欲望,控制住自身渴望新鲜爱情、摆脱故有生活的躁动饥渴,成为每一个茂年导师的人生必修课。

是像布雷尔那样差点儿把自己逼疯,还是像弗洛依德那样陪着姐妹俩一起安然度过一生,或是像荣格那样浅尝即止然后一生守望,或者像这部影片中的男主一样,成为自己肉欲的提线木偶。

现在有很多种化学药剂,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被害人陷入无意识状态,或木偶状态,剥夺自主意识,并在苏醒后对药物药效过程中发生的事毫无记忆。

这类精神类药剂,被不法分子伙同医生倒卖到市场上,成为酒吧或列车上的乖乖水、迷奸药、发情剂。此类药品无味无色,且在体内分解代谢极快,导致事后被害人取证很难。而在监控录像上看,是被害人自己主动配合,并且在犯罪过程中没有表达过不同意的意思。当然现在被下药性侵的受害者不止是年轻女性。

现在催眠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被使用在心理学医疗技术领域,在犯罪侦缉、军事审问、间谍获取情报、杀手隐藏身份等多种领域被军政商综合利用着。而这种催眠技术其实在很早就被各个古文明的宗教所使用,用来控制信徒,形成指定的致幻体验,让信众把家里的钱财都捐献出来,甚至主动“自愿”渴望献身给上师,终生为奴。

被催眠的人,如果处于深度催眠状态,又辅以某些特定的致幻剂药物,就会对催眠过程毫无记忆。被植入的命令会被牢记,只是在触发前自己是想不起来的,在触发后自己也想不起来。比如把所有家产捐助给催眠者,比如去自杀性谋杀某人,比如去自己跳楼,比如成为指定的性奴,被害人对此毫无记忆,甚至不记得自己有过之前的存款要去核对,不记得突然蒸发了几个小时或几天、几年的时间。

所以现在为保护求助者,在医疗单位的诊室都设立监控,防止医者进行私利的心理暗示。但很多民间很不正规的心理诊所或宗教场所,在一般的接触中,利用这样的技巧骗钱骗色并不罕见。

被害人基本无法投诉,因为自己不记得、也没证据,所有行为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比如去银行转账,去酒店约会,去自杀,去杀人,找不到被指使或强迫的任何痕迹。有些时候我们常听说,谁谁信奉了某一邪教,着迷了,又是自杀又是捐钱,拦都拦不住的,那就是被特定手段催眠暗示洗脑了。

当心理暗示被植入后,可触发心理暗示的手段是多样的。犹如影片中那样周期性持续的心理暗示,是被公庙最常用的赚钱手段。信众一段时间不去捐钱,就会觉得沮丧别扭倒霉。

还有暗语型暗示,比如潜藏的间谍或被洗脑的“丧尸”杀手,一旦在电话里听到某一个特定的声音或词句,就会切换人格状态,成为之前被命令塑形的人物角色,不自主不自知地去完成某个指令。

还有日期指令,比如几年后某一指定的一天里,你会不自知不自主地去干什么,事后全然忘记。

我们最常见的催眠还有:

音乐旋律指令和广告短语指令——这些被放在反复播放的广告小视频中,一旦你听到这一音乐节奏或广告短语,就会觉得饥渴难耐,想要消费指定产品,或购买自己根本没用的垃圾产品。在购买时还谁都拦不住、劝不了。

除此之外,政治运动、宗教仪轨也经常使用类似的手段,反复重复简单的话语,成为生活的背景音,植入人格的无意识层,日后成为仿佛是你自发的认知与行为。

最成功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催眠就是十年前开始流行的女性心灵毒鸡汤——几句话,反复换着人说,然后就让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情侣劳燕分飞。而被害人还浑然不知、理直气壮、甘之若饴。

你是否经常听到下面这样的话?这也是催眠的一种,信了,就被心理暗示了:

1、女性需要具有独立的灵魂,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东西。

2、真正爱我的男人会无条件包容我,对我好。

3、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爱你的男人不会在意你的容貌。

4、真正爱我的男人,会把我当成女儿一样宠着,他有多爱你就看有多容忍你作。

5、不要在该挣钱的年纪忙着恋爱,等你成为独立的灵魂,美好的爱情自会到来。

在心理学的术语上有个词汇,叫做“扳机点”——就好像手枪的扳机一样,一旦碰触就会处于激发态,形成无法自控的后续连锁反应,直到反应完成自我周期。

有些人让你觉得她情绪与反应怎么那么怪啊,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不知道哪句话,或想到了什么,或听到看到了什么,就进入了情绪态:刚才还欢天喜地说说笑笑的,一转脸,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展现出攻击性,耷拉着个脸,开始闹脾气、耍性子,还哄不好。

这就是其在过往的众多经历经验中,预埋了很多心理死结,一旦某个场景、词汇、颜色、形状、味道,触发了其扳机点,她就会回想起某一段经历,并把当时的情绪投射到现在,把现在眼前的人看做过往的某人;并依据移情,把过往的恨与无奈,全部投射到现在这个人身上。

很多心理创伤,虽然随着时间被淡忘到了前意识中,但并没有真的消散,一旦某些条件要素满足,就会再次被浮现出来,并形成一叶障目的失魂状态。此时处于失神状态中的人,其行为与言辞、表情与思想都瞬间不再属于和出于此刻的她,而是那过往的她。其指责、愤恨、抱怨、哭泣、愤慨,也都不是针对眼前的这个男人,而是她意识中所见的“那个”男人,所以续任者会莫名其妙,不知所以,还怎么都哄不好,甚至越哄闹得越凶。

处理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第一时间脱离接触,远远地避开,打破其场景感,打破互动感,让失魂者惊讶地发现失去了舞台剧的对手戏演员,而因此从自己的忘我失魂状态中醒来。当醒来后,再进行理性的逻辑沟通,了解问题的症结,是必要的。但多数女性不会坦言自己之前众多的情爱史,所以最好是借助第三方了解过往问题的症结核心。

有心结的女人即使恋爱结婚一切顺利、生活没有压力,也会因各种毫无道理的原由,找着矛盾闹麻烦,这是因为其未能宣泄化解的心结并不会因现在的好生活而得到修复。渴望修复心结的女性或男性,自知有严重的心理负担,但又找不到可埋怨指责的问题时,会鸡蛋里挑骨头,挑起冲突矛盾,然后吵架发泄。这看起来很无厘头的胡闹,作着过日子,其实是由潜在心理郁结无法发泄诱发的。

就好像陈年旧伤的淤血,平日里不影响活动,也毫无症状;一旦天气有变,就开始隐隐作痛,甚至无法行走运动,可是怎么查也找不出生化与器质性的病变证据。

这类伴侣在未能治愈心理疾病前,不建议步入婚姻或要小孩,不然会有很多莫名的悲剧处于不可控的未知隐伏状态,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物品不只只是唯物的物,其中还蕴含着强烈的符号性、心理暗示性、集体无意识层的作用与意义,所以不同的物品能沾染上祝福或诅咒的心理暗示,成为走运或倒霉的扳机点。

不过这与自己是否相信很有关系,如果你不相信,心理形成电磁与生化的能量壁垒,那你的不在意就导致其不能对你形成正面或负面的心理影响;如果你在意了,那就会与能对你形成你所觉知理解到的影响。

比如你把一顶绿帽子送给华人,对方会很生气地骂你一顿,而老外会跟你讨论这绿是否和他的迷彩裤很搭;而如果你送给西方人一个长角的雄鹿,那对方会很生气,而你还不知道这工艺品怎么就得罪人了呢?

不同的物品,对于不同文化认知中的人们形成不同的心理暗示。

物品本身并不具有什么真实或实际的功用,就好像钻石不过就是碳化结晶体,但被赋予了爱情恒久远的催眠广告语后,就有了价值。而当老婆看见男人口袋里有一张钻戒发票后,那先是高兴,然后就是吵架。这一纸发票在物相上毫无意义,但却可以成为扳机点,甚至导致离婚。

这就是自我意识对物品的“赋能”——你定义一个物品具有怎样的作用和价值,如果你相信,那它就具有了这样的意义与价值甚至功能。说好听点儿就是“开光”。

到此,本月的四部心理学影片就讲完了。

到底在这世上,谁是谁的木偶、谁真的活出了自己、谁又活丢了自我呢?

谁成为爱情、家庭、名望、利益的傀儡和附庸,在幸福地被爱着、被观照着、被拥有着、被“绑”“架”着?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孤独?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意义? 

有些人死了但却还活着,有些人活着却早已死了,这是比喻还是陈述呢?

到底载具我是我、头脑我是我、心理我是我、神魂我是我、还是人格我是我呢?

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在有意识的我上,还有那无意识的我,还有那集体无意识中的宏一自我。谁倒底活在谁的戏中、谁站在谁的舞台上旋舞、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戏、什么是人生,分辨清楚真的有意义吗?

或许到最后,只有那觉知中的觉悟,让我们能若有所思。

(完)

细雨 2023.4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