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节 中间层面,参照点,再谈第五维度

前情摘要:

希望你们都了悟到你们的能力是如何开始成熟的、我们的课是如何已经指引你们在各种各样的焦点和活动中,进入一种日益增长的觉知。我们的动作虽慢,但进展稳定,奠基在自律的敏感上,因此没有那些在过度强烈或狂热专注在单一聚焦方向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我们不主张牺牲理智为代价去启迪直觉。我们试图以更高明的方式工作,让理智也能够得知来自直觉内的额外知识,并利用这知识做出更综合全面的理性人生考量。

我们试图利用这些课程发展出各位在很多方面的内在能力,同时我们还兼顾维持一种高明且必要的发展平衡,这样的心灵发展方式会有效地避免学习者头重脚轻、失去必要的平衡而倒下。引领这样稳定、平衡的发展有明确的原因。从我们的课一开始,你们就一直在学习我们将用来探索“全我”的方法,但我们并没有一头钻进任何一种有勇无谋的探险之中。

我们在建立必要的基础,吸取必要的知识,为自己做好准备。自我是一个必要的保护者,不应该用势力或压力削弱它的屏障。它首先一定要觉得够安全才会愿意自发地变得更灵活、富有弹性,同时还保有它完整的自身本质特色。

“自我”并不是和“全我”失去连结的一个后来添加的东西,当角色的理智觉察到直觉或“内我”在给它资料时,是有能力通知这个“自我”的,接着“自我”可选择是否据此改变它现有的态度、是否愿意和“全我”展开必要的合作,避免因过分的自大而动用自由意识主动地搞分裂,与自我主意识背离,导致自己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对抗。

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可爱的读者们,你们会有很多的收获。你们一定会明白你们自己的态度已经在变得更好,而这也必将积极地反映在你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可不是小成就。就心灵能力的发展而言,整体平衡的保持与维系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这早期阶段的课在这方面至为重要。维持自发的内在自由与专注的自律这两者的平衡,永远有其必要。两者是自我意识平衡发展的必备条件。

赛斯评论了珍的房东——这夫妻二人的心灵发展状态。“吉姆”与“玛丽安”这两个角色的内在自我意识都发展得很好,有相对开放的心理和相对成熟的心灵认知。但两人各有各的问题,这问题对两人的内在发展形成了阻碍。

“玛丽安”若能透过发展她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不可计量的收获。不过她对灵性的觉知力与内在的心声心怀恐惧,其实主要害怕的是她自己相当缺乏自我纪律,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不知止,容易过激,过激了又停不下来。她目前太关注其它世俗的问题,没有精力发展她的内在自由。同时她的自我在体验着困苦的人生,哭喊着渴望透过开发这些内在的能力,达到其期许着的成就。

如果她把重点放在发展内在觉知力上,这样的一种发展会让她的内在自我被强化,产生更多的自信。而且她的能力是够强的,当她的自我卸下对心灵引导的戒备心时,她可以成就非凡,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运作。

“吉姆”在他的家族与前世家族中是一个具有高度直觉天赋而且内在感官高度开发的人格。这是相当不寻常的状况,他已经具备很有效力的内在感官。他的小儿子“J.J.”也遗传了这份天赋,从小就可以与无形意识体们玩耍。父子俩都有极高的心灵天赋,但匮乏系统的传承训练。

所谓的死亡,只是一个意识从当前的角色中撤离了出去。死亡之后自我形象依旧存在,这形象与其人格各部分在物质层面上的自我认知有关。一个人格或人格化的能量永远不会被消灭,但其形式与形象的转化仍然是每个人格持续下去的必要条件。而且在某些情况当中,生者那一方在情感上对这个事实的否认,就人格而言,可能导致那些不再和物质场域连结的人格产生心理上的抗拒。这种抗拒一定要被设法化解,可以透过生者对亡灵心理学的了解减轻这一难题,让往生者可以平静而满足地放下过往的身份与彼此的牵挂。

对于亡灵来说,它们离开了自己的肉身,但又还继续地存在于我们的舞台上。它们既不想被持续地纠缠,被迫地裹入后续的剧情中;又不想马上被遗忘,感受人走茶凉的落寞。就像退休了的老干部,有事别来烦我,我都退休了,可是礼数、待遇、尊重还渴望被保持在原有的高度。人们天真地以为只有那些能在物质场域内打交道的人格才是活的,这是一个非常有局限性的狭隘观念。

第101节 中间层面,参照点,再谈第五维度

1964年10月28日星期三晚上9点定期课

(今晚珍从8点睡到8点半,一起床就觉得很不舒服。她说她不喜欢在天黑的时候起床。其实她只在那段拨出的时间睡了最后几分钟,她决定今后,有课的时日。她要在白天的时候小睡。

(随着上课时间的临近。她对今晚的资料毫无想法。她用正常的声音开始传述,中间有停顿,仍然没戴眼镜。她的眼睛和往常一样黑,踱步均匀。)

晚安。

(“晚安,赛斯。”)

今晚我们会关注很多不同的主题。

我确实会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补充你们的一般知识。我告诉过你们,你们房东的父亲和他本人之间的沟通确有其事,我相信还有其他的沟通。至少在其中一些情况下,就像这次一样,这位男士的妻子充当了中继站。

(见第100节对这次经历的叙述。)

这位父亲结束了在物质的场域。他处于你可以称之为存在的中间层面。处于这种过渡期的人格们,因此能在一个中立和相对被动的时期适应自己。

我们可以把伪装层的人生比作话剧的舞台剧,而当一个角色死亡后,演绎这个角色的演员会披上和背景色相同的幕布,在观众的眼前“隐形“,可是这时他还没有走下台去。

人生的经历不光是舞台上的那一小部分,从选剧本、排练、挑选演员、一次次彩排,到一场场公演,剧情被反复推敲改良,平行展开数百次都很平常。在一场戏剧的不同阶段,一个演员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演员们台上台下地来回跑,有的甚至需要扮演数个不同的角色,刚死下去就换身衣服换个角色又再上台了,直到演出结束才真正地告一段落。

在此期间,在不同角色切换的间隙,演员们在后台休息与化妆,对台词,总结刚才表演的失误与心得,相互商量如何在下一次能演绎出更富表现力的表达方式。在幕后有一个宽阔的区域,它属于后台,但又不是演员的休息区,这一区域就是所谓的中间层,在剧场中叫做备场区。

他们实际存在,但不是以你通常熟悉的形态存在。中立是保护性的,是在广阔的现在的一段持续时间,然而在值的充盈方面却有一定的加速。

(见第41节,赛斯对广阔的现在首次发表的长篇论述,这是在4月6日给出的。第44节也包括了很多内在宇宙的基本法则,在此期间收到的其他课也是如此。随着这些资料的不断扩充,要把某一主题的参考资料明确地指出在第几页就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整体自己的各个部分再次聚集在一起,相对的,中立的被动也得以达成。当整体自己的不同部分相互作用时,精神上的加速就开始了。这是一个电磁序列或行动,最终将有助于为整体自己投射到另一个实际领域提供动力,因为加速的速度增加并变得更加统一。

在这一点上,自己当然会超越或穿过所涉及的特定中间层面。这个说法本身只是适用于一个参照点的持续时间,只有当它与处于与维度现实之间的过渡架构中的特定人格有关时才具有意义。

因此,人格本身做为一个精神行动,要为这个参照点或中间层面负责,因为如果没有人格或精神行动,这个特定的参照点或中间层面就没有意义。

自我意识群体是由主意识、主人格、人格、人格片段构成了全我这个存有。犹如人的头、肢干、手指、指甲,每个部分都是自我的一部分。当你弹奏钢琴时,十指各自忙碌,双脚踩踏踏板,手臂飞舞,头左顾右盼,相互配合,达成舞曲的节律美。

全我把自己各个不同的意识触须同时探入不同的伪装实相层,同时演绎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时代里,甚至在不同的星球上。这些看似互不相关的角色们,各自涉及到对等体验的某一具体面向,并通过切身的经历替主意识采集回经历中蕴含的不同对等启迪。

比如一个是悍匪,一个是被害人,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有可能见义勇为的路人。这四个人却都是同一个意识演绎的四个角色面向,每个角色的自我得失都带来全局感,受变量的不同而体验。警察可以不作为,悍匪可以一念之仁,被害人或许主动把钱捐助给匪徒让他去支付儿子的医药费,路人可以协助被害者或自己躲起来。不同的变量,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而总体感受也不同。那是否存在一种最优解的可能性呢?

每个意识触须独立地演绎与经历自己的角色,然后把所有中立的体验汇总到全我这里,获得综合的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全我为保证采集上来的数据没有人为干预的偏颇干扰,对每一个角色的自由意识都不设立前提或指导,但会把故事背景、人物角色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好让事件可以按计划发生。

再好比一只八爪章鱼,它想要往前快速地游动,需要把自己的触须们快速地收缩,然后激射出去,每个触须朝向不同的方向,好让自己可以直射向正前方。

每一个人格被主人格安排入某一个角色中,分担这一意识面向上的精微探索。每一个主人格都分别负责不同的意识面向,好让全我的自我意识可以基本平衡地得到不同对等领悟和均衡发展。从人格到角色,从角色退回人格,从自我意识分化出独立意识深入到伪装角色中,再到从伪装角色退回到自我意识群体之一体性中。

这些伸缩的小触须们,为自我的全我带回滋养它意识成熟全面发展的养料与知见。但在意识能量层和物理伪装层间,需要经历中间层这个能量频率过渡区域。而有些时候,为了减少来回转变的能量消耗、增加效率,意识触须有时并不完全地撤回意识层,只是在中间层梳理所获、总结经验、补充能量、调整布局、重新组队,就又一次潜入到了伪装层中。再次深潜时,可以还使用上一次的角色,进入相同的历史故事中,演绎出不同的人生抉择;或进入不同的角色,体验对等的感受认知平衡,成为上一个角色的伴侣、仇人、家人、导师、贵人。

自我意识人格本身,做为全我的一个精神行动,要为自己负责探索的这个意识面向上的某点或层面负责,拿到所需的必要感悟领悟与中正的全面认知。若没有人格勇于深入地展开这一精神行动,那全我对这一意识面向上的参考点或层面就没有任何觉悟可供其参考,那全我的意识就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然通透与无所不知,这无疑会影响自我意识完形的纯粹性。

当在所有层面中负责体验的各个自我带着相互看似冲突的认知与经验,回归到一体中时,这些彼此对立的认知,反而形成了可相互平衡的对等领悟。这些彼此看似对立的极化,犹如电磁场域中的正负极一般,彼此的冲突反而激发出势能动力。犹如发电机内的正负场,彼此激荡出无穷无尽的能量输出。这种意识内自发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充盈自我生命,并支持着它持续丰盈扩充着自我的内部复杂化和外部扩张,为自我意识进军更复杂的意识场域做好心灵与能量上的必要充足准备。

你可能需要重新阅读关于广阔的现在的资料,因为我们在这里的解释必然是根据事件的顺序,而你知道,在广阔的现在,事件实际上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当人格从身体形象中抽离出来时,是在一种实际同时发生的慢动作中,这就是所发生的事情。

身体形象不会立即消失,原因有很多。人格,通过内在的自己,确实创造或建构了身体形态,但正如你所知,建构它的物质本身,也含有它特有的意识。

器官、原子和分子、细胞和其他成分的意识,无论它们最初拥有何种程度的意识和生命力,都不会减少,不过,当然不足以保持任何程度的形态或组织。然而,这个形象也被那些其他的观看者部分地维持着。你会在我们对物质本质的讨论中找到对此的解释。

当一个角色我的载具死亡后,这角色的自我形象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消散掉。就好像你看着一个灯泡,然后闭上眼睛,那灯泡还是会被看到,虽然你什么也没有真的看到。这样的意识残留犹如冰块的消融一样,需要一个过程;而这过程的长短,在于创造这个集体实相的人们对这一形象的记忆持续多久,也跟意识对自我角色形象的痴迷程度和认可程度有关。

就好像女生化妆后出门,她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公众形象,大家并不记得她素颜的样子。一说起她或看到照片,大家会指认出那个妆容下的她,而对她本人却没有多少认知。而她自己回家后是马上卸妆,还是临睡前再卸妆,这取决于她自己更认可哪个形象是自己。

我们记忆里的家人逝去后,它们会回归到一个比较中性的自我状态里。但如果与某一世的家人会面,它需要幻化成那一世角色的轮廓,展现出那一角色的状态。但这绝不是它的全部,只是某一人格片段上的面向。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东西,读一读过去关于物质的课就会清楚了。你当然明白,身体形象内的原子和分子,在物质场域的存在期间继续改变。开口,可以这样说,新物质涌入身体形态的开口,是由内在自己所促成的。当它放弃的时候,它就关闭了这种修复型分子行动的可能性。

角色我在载具中存续的时候,内在意识通过与意识能量微粒的广泛合作,持续维系着自我角色形象的显化。但当内在意识撤离后,支撑这一显化的意图就从内部消失了,于是载具开始分解消融,重新尘归尘,土归土。

我建议你们休息一下。

(9:30休息。珍像往常一样解离。现在课开始了,她的感觉好多了。9:37她又摘下眼镜,以同样慎重的方式继续。)

敲黑板,重点来了。

再次记住你们那广阔的现在的资料,人格的一部分滞留,仍然围绕着人格所熟悉的那些物质参照点。

当载具我死亡后,有些角色我并不会立刻从舞台上撤离出伪装层,它们留恋这个自己认为是所有的地方,或深感迷惑为什么自己还继续存在,这与科学的和宗教上的说法不同。它们会滞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如自己的家宅,或跟随自己的遗体,在那枯骨旁盲目地等待牧师应许的复活;更有甚者,会持续跟随它们生前钟爱的东西,比如名贵的饰品、稀有的古玩。

实际上,这种滞留是精神上的,是对其他精神活动或人格的一种精神性的吸引;但这种吸引虽然是精神上的,仍以某些方式投射到物质场域。吸引力会减弱,但在其持续期间,如果某些条件吻合,沟通可以发生。

这种滞留灵是被自己的在意所吸引,它可以在意自己曾经用过的载具,在意自己的房产,在意自己的爱人是否忠诚,在意自己的珍宝是否被他人占据……这种意识上的在意让它们聚焦在这些焦点上,形成了新的意识焦点,并持续跟随着这个意识焦点。

这样的执着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弱,不再在意;但有些滞留灵对“我的”的持续执着是常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而具有通灵体质的人可以与它们形成沟通,在条件吻合时。

由于参照点必须改变,这里通常会有一种紧绷(strain)。人格已经深浸在维度转换中;当物质层面内的那些人,因情绪的需求而呼唤交流时,他们会增加仍旧存在的吸引之拉力或力量,将人格的一部分綑绑在物质场域,并会增加人格在转换中遇到的阻力。

通灵时需要通灵者改变自身的意识频率,而改变意识频率需要有足够的认知和必要的训练,除非你是天生的——即在前几世中你已经完成了这之前必要的铺垫功课,并且拿到了高分。在切换不同的意识频率时,犹如一个演员在镜头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可以控制自己表达出愤怒,也可以瞬间切换回平静。不同的心态带来不同的意识频率,向下兼容是容易的,但向上兼容很难。

因为理解你感受过的历经与境遇是容易的,而让你明白从未接触过的理念就会很难。滞留灵们与人们的思想近似,拥有相同的心理机制,只是它们更偏执与低频一些——不是糊涂,就是贪婪,要不就是各种舍不得、放不下、拎不清。

当角色从载具中退出后,可以有一段时间合理地滞留,但过久的滞留就会对内在意识形成过度的能量消耗,没有一点好处。过度滞留除了其内在原因外,还有外在的原因,那就是其家人对其的思想束缚和情感绑架。

死亡后内在意识应该撤回中间层进行述职和调整、充能与自我意识频率的矫正。但若家人不断地祭拜、滋扰、联络,或用它的名义去打官司、坑人赚钱,它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不得不把意识能量更多地关注到后续的事态发展上。这种羁绊让它本该去显化的过程无法顺利达成,拉扯着它持续与自己曾经的角色我认同,抗拒人格转变回意识中正的中间状态。

这可能会对这样一个在转换中的人格带来困惑和迷茫。后来,可以这么说,当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场域时,那么这样一个更高维度的人格可以毫无困难地与你们的场域进行这类的沟通。

到这个时候,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参照点,不过他的经验更加生动,比例也更加饱满,对他来说,这种经验可以比作为下到一个窄小的隧道。

如果内在意识我在载具死后,可以快速且顺利地从角色我中脱离出来,那它就可以回归到自我意识群体当中,恢复被隔阴之迷遮蔽住的认知与智慧水平。这类意识还是有能力和伪装层中的家人沟通的,但它们更加睿智,并且观点中正,全面透彻,给出的建议富有启迪和建设性,没有利己或对他人的攻击性,不会误导判断与认知。

通灵分为三个意识水平层面:通鬼,通仙,通圣。一个通灵者可以与哪个层面上的意识体形成沟通,取决于通灵者自身的当下意识状态和整体修为的高低。在中间层的意识们,经常依据自己的人文理念认知,扮演各种宗教派系里的各路“名人”。它们给出的建议远比滞留灵们给出的要好很多,但格局有限,全面性和认知深度还是相对欠缺的。

这也是我们课程的困难之一,因为你们无法直接领会概念。也就是说,你们无法直接体验它们,我必须削减它们,从维度上来讲,以使你们能在你们更有限的维度上感知它们。

顺便说一句,鲁柏值得祝贺,因为他刚刚开始阅读物理学方面的书籍,以便在智性上,跟上我给的资料。他以前从未读过这类的书,他惊奇地发现,我知道他不知道的东西。他现在应该已经习惯了。

(珍带着微笑说出了上面这段话。的确,她已经开始读物理学了,我也是,只是读的较少。从学生时代起,我们俩就基本上忽视了这门学科,当然,我们在其他阅读中也会遇到关于这门学科的参考资料,因为这门学科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珍相当惊讶地发现,这些书中的许多参考资料与赛斯所说的相符。书中的其他许多观点也可以成为赛斯资料的跳板。)

在他的阅读中,他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大意是想像中的二维人无法理解三维系统。很显然,你们是在物质系统中,按照你们的说法是四维的。你们的梦世界,我已经说过,可以比作为第三维的宇宙。然而,物理学所说的维度,同样是你们自己的参照点和你们被围在其中的系统的结果。

我们当下普遍认知的维度与维度说,是一个扭误的认知体系。那是数学的产物,可以说靠近了真相,但步入了歧途。我们把长宽高的空间尺度直线当做三维;加上了时间轴,成为四维;然后我们自豪地说自己是四维的生物。

其实我们这里只是一维的线性意识架构,空间与时间根本就是意识构建出的幻觉,不能当作一个可靠的度量单位被带入严谨的逻辑思考当中。

当我们从线性的思维、因果论中走出来时,我们的意识认知才进化到二维——多平行时空体系。进入二维意识的标志是理解与认知到,多个平行的我同样真实地存在于广袤的当下。

而三维意识是意识的矩阵——多重平行时空被意识认知和理解,27种抉择在每一刻都能被感知到,多重实相体系相互交织,并且都同样真实。这就是梦的世界。

中间层是第四维度,那是伪装层们和意识能量层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域,也是意识能量之无形存在转化成有相世界的频率中转枢纽。在佛教中说我们是欲色界,然后是色界,之后是无色界,这里的“色”不是指颜色,而是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五维基本属于无色界的外围范畴,是与色界交替的过渡区域。之前我们说过,没有一个明确的黑白划分,在黑白间是无数渐进的灰。

例如,一个第五维的宇宙不一定要具备前四维的所有属性。一旦你的进步超越了四维宇宙,那么就会获得自由,这将使之前维度的属性变得不必要。

一旦你的认知能力、心识水平超越了对相的执着,不再为我相、人相、法相、物相等执着计较,那你就可以进入纯粹的意识能量的领域,去探索五到九维意识领域的层级。

这将是未来物理学必须要走向的方向。

在我简要提及我们在许多次课上已经谈到的第五维度之前,我建议大家休息一下。

(10:02休息。珍解离如常。关于第五维度的资料,请参见第12和第16节。

(10:10珍又摘下眼镜,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生动的方式恢复。)

超越了某一点,自由就达到了。还有许多维度,简直数不胜数,物理学家无法想像,因为你们系统的局限性。

在你们所知空间中不存在的维度里,宽度、高度、长度没有任何意义。时间作为一个参照点,在一个完全存在于广阔的现在的维度中也没有任何意义。

那里不存在这样的参照点。我曾多次告诉过你们,层面或场域,或活动的维度,不管你们喜欢怎么称呼它们,都经常穿越彼此,并不相撞。如果它们的参照点相同,它们就会相撞。

很久以前,我也告诉过你们,在一个层面上看起来是重量或质量的东西,在另一个层面上可能完全是另一种东西。而这早在鲁柏拿起他的物理学书籍之前就有了。

我告诉过你们,一个层面不一定是空间中的一个位置,而是一个精神活力的场域。我提供给你们的关于第五维度的资料,在这里将证明是无价的。我告诉过你们,它是空间,因为我们那时才刚开始讨论。在我们最早的课上,我使用了空间这个词是为了简单起见,为了你们而使用的,但同时还是非常仔细谨慎地解释了这个第五维空间和你们认为的空间有很大的区别。

(我推测,赛斯所说的”最早的课”,是指他在第12节,第一次提供的关于第五维度的资料。然而,在第一次课上也提到了作为第五维度的空间。见第一册。然而,这第一节的资料是由法兰克·沃茨为我们提供的。法兰克·沃茨是赛斯存有的一个片段。赛斯最近表示,赛斯资料从他向我们宣布他的名字时开始,这应该是在第4节。赛斯关于弗兰克-沃茨资料的声明,请参见第85节。)

我为你们设立的想像架构是一个极好的架构,是一个特别好的实际情况的模型。而即使是我仔细描述的这样一个模型,也无法在你们的特定系统内实际构建,因为它所包含的流动性程度,你们的系统没有空间容纳它。

(珍笑了。)

我会建议约瑟,当你有空时,或如果你能够强迫鲁柏为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在这里插入一份早期的资料,以方便任何读者,我在其中设立了迷宫的想像结构。

你可以看到,在那个第五维度存在中,就参照点而言,不可能有恆定值,因为从维度的本质来看,随着结构本身的不断变化,会采用伪装来适应无数的其他维度。

一旦你的认知与意识踏足到第五维度,你就开始接触到真实的本真范畴,虽然那还只是极其浅显的皮毛,也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在第五维度以上的认知将围绕意识和能量的互动而展开,不再探讨与钻研任何伪装物相层面的虚假知识。那是属于虚空的意识领域,是意识本源的外围光辉,是可以仰视与意识完形轮廓最边际的地方。你将不再与幻相打交道,而是开始认真地、真的理解与思考一些真东西。

重读资料就会明白这一点,但还有其他的维度是基于完全不同的系统。而在这些维度之间,不可能有任何交流。它们对我来说很陌生。

就好像我们很难甚至无法理解五维一样,在五维上想与九维沟通也几乎不可能。

当我说不可能有任何交流时,我当然是从我自己的参照点出发。甚至还有其他的物质维度在你们看来并不是物质的,你们的反物质就是其中之一。但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有些维度,或层面或场域,还包含其他维度,有些维度本身就足够充裕了,而其他的维度则依赖于它,例如我已经解释过的你们的第五维度。

但有些维度是用任何代数都无法理解的,它们的基础是建立在情绪方程上的,这些方程永远无法解决,甚至无法从你们的系统中接近。然而这些情绪方程却形成了效应,时常在你们的系统内发生反应。而你们自己的情绪爆炸,则被转化为质量出现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

在我们的这个体系内,有着自己的规则之力,是我们自身虚空的意识贯彻。但在我们这个虚空之外还有其它各种的不同虚空体系同时运作着,它们各自负责探索更加广袤的未知意识领域,那些我们连想都无法想象的可能性之拓展。

我会再继续几分钟,然后结束课程,或者如果你的手累了,也可以休息一下。

(“好,我休息一下”。

(10:35休息。珍完全解离——她形容出去很远。“有人找到方法,从我身上拿到比我所知道的更多的东西”,她笑着说。她的速度相当快,我写字的手几乎抽筋了。

(10:40,她以同样轻快的方式继续,还是没戴眼镜。)

我不会留你们太久。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深入研究这些课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以及为什么鲁柏在一些课结束时感到疲惫,而在另一些课结束时却精神饱满。

这些效应有化学上,也有灵性上的原因,当然在某些时候,他的操作比其他时候更有效。在课程期间,能量不断地从一个维度-层面转换到另一个维度层面,而他这边的参照点也在改变,使这种转换得以发生。

灵性的机体比身体的有机体更适合处理这种转换和转移,而且在你们的系统内还有来自周围灵性环境的影响,很自然,可以起到阻力的作用。

这些阻力当然需要鲁柏付出更多的能量。它们对我没有影响。我们将在以后具体讨论这些问题。

我只想说,在这些课程期间,鲁柏对你们的系统内外的其他参照点可以说是开放的,容易受到其他影响。他自发地设置了自动的阻力,阻挡了这些影响,或者打开通道,让这些影响进入你们的系统。

这需要消耗能量,在这类活动多的情况下,会看到他变得很疲惫。不过,抵抗显然是必要的。正是这种同样的阻力,在一个简单得多的层次上,每当他的自我变得过于关切时,他就会用这种阻力来阻挡我。现在我真的要结束我们的课了。这是成果丰硕的一节课,我感到与你们两位非常亲近。

一个利用意识连接其它意识维度的人,需要持续地支撑起一个意识的纽带,让意识波的能量可以不间断地透过这管道进入到自己的显意识中。而这个贯穿多维的管道必将跨越多个意识频段,每个频段都会试图把其意识信息融入到这个管道中,而这成为一种嘈杂的噪音。通灵者必须要设法屏蔽掉这些不请自来的嘈杂,不然就好像你打开了某流氓程序,广告弹窗、信息滋扰、强行下载、欺诈式点击,就会层出不穷,让你疲于应对。

(10:53结束。珍再次完全解离,并面带微笑地结束了这一节。她很累,但并不像上一节结束时那么累。

(摘自珍的心理时间笔记:

(10月31日,星期五,中午11点半到12点:刚一躺下,我就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周末,今天或明天,我就会收到一封邮件,关于超感官知觉的书卖给费尔出版社的事,我相信,信里有一份合同。我想它可能是指出售一本短篇小说,但真的认为是指这本书。在这个经历发生期间,我的情绪非常振奋,就像我已经听到消息了。

(整整半个小时都是对心理感觉的研究。我的左脚,首先,开始感觉在空中,准备消失。我扭动着脚趾看它是否在。这种感觉部分地从我的左侧上去了。胸口的位置有轻微但明确的空洞感。用鼻孔深呼吸,手帕盖住闭上的眼睛。突然间,所有感觉的强度都加深了。我感觉自己好像能上升起来。眼睑后的区域变白,似乎在膨胀。刺痛的感觉。)

下面来自我的心理时间笔记:

(10月29日,星期四,下午5:30:我看到一个孩子脸的特写,从3/4的正面朝向我的右侧。粉红的脸颊,张开的嘴唇。接下来是我几丝震颤感。 [另外,今天下午画画时,我也感受到同样的感觉,但形式更强烈。]

(然后,我的双脚[我穿着鞋躺在床上]分开约6英寸,感觉好像有一个肉做的桥或绳相连。这明确是一种拉扯,持续了几分钟。感觉相当强烈。同时我的脚后跟也在刺痛。

(有一次,我的四肢感觉好像要从自己身上抬起来。特别是左手,感觉好像很僵硬,肩膀处有一个铰链,就像一个杠杆一样僵硬地抬起来。)

(10月30日,周五,晚上8:10:各种效果。许多我的感觉的例子。有一次,我的手感觉被交叉放在腰上,尽管它们实际上是放在我的身体两侧。我感到脚跟紧紧地挤在一起,有时我的手也觉得胀大了。一些声音。一次,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对一位年轻女子说:“你是我的大女儿。我对你很有信心。”在起床之前,我忘记了其他的事情。)

(10月31日,星期六,晚上8点:同样是各种各样的效果。我躺下后不久,我的感觉从脚到头都笼罩了我。几分钟后,它从头到脚。有一次,我觉得自己的双手非常大,相距有好几英尺远,但实际上它们是平躺在身体两侧的。有一次我的手和脚感觉好像会升起来。我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声音和模糊的画面,这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经历。)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