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玛丽公主》
——梦空细雨观影会 20230409
女性在历史上总是被幽禁于男权之下,被视为繁殖“纯种”后代的母体。因为过往医学的局限性,女性在生育时死亡率很高,并且幼儿可活到成年的比例较低。男性为了确保在无常中有大概率得到自己血脉的继承人,往往需要同时与多名女性发生与保持亲密关系。为保证后代与自己有血源关系,又极大地设法限制女性的身心自由,为此在礼法、宗教、民俗、立法等多个面向特意为女性树立起一面面思想的高墙,把女性私有化成“生养与泄欲”的宠物家畜。
随着社会生产力与医学的逐步提高,幼儿成年率与女性生产过程中的死亡率在大幅下降。一夫一妻制得以在法律层面上被确定,这有效地确保大多数底层男性拥有了最基本的繁殖权。而女性也逐步拥有了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力,进而女性的性欲和性快感被提上议程。女性不再仅仅是为了受孕或满足男性性欲而进行性生活,女性有了自己的性主张与主动权。
随着对女性也是人、也有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医学经历了一系列对女性生理与心理甚至心灵的认知提升,从很纯粹的物理、生理、心理层面上逐步提升到潜意识、集体意识、集体无意识层面。
人们逐渐明白了身体载具虽然是有性别差的,但身体内的内在自我却没有注定的性别,其内在自我的性别与内在神魂的自我认知偏向有关,与躯体载具的性别无必然关系。从赛斯资料上我们可以得知,人格本身虽然并不存在既定的确定性别,但内在神魂有着自己的性别认知倾向性,有些更刚毅果决逻辑,有些更柔软细腻温暖感性。
但不管你的内在神魂人格是怎样的品性,想要从本界面上完成指定的课业,需要至少完成三种不同的科目课业面向:做一次“男人”、一次“女人”,养育一次子女。这科目看似很简单,但真能达成且毕业离校的人却不多。因为不是说你用了男身或女命、好歹糊弄着把一个婴儿养大就算是及格达标了。很多人,做男人的时候很不男人,做女人的时候却很汉子,养孩子却把孩子养成了世间祸害,或让孩子对这父母既失望又愤恨。
本部电影长达三小时,并非是商业片,可说是很小众,影片在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心目中以及在心理学殿堂级教程中举足轻重。因为影片真实地反映欧美女性主流上层社会中的一场认知革命。其女主角是玛丽公主,她是拿破仑的曾侄孙女,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的姑妈。
玛丽·波拿巴(Marie Bonaparte,1882-1962年)被视作女性性学的先驱。一生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女性性高潮以及精神分析。她用一己之力推动了当代西方主流医学界的认知进步,让医生了解到女性的性体验不是只与物理摩擦、神经传导和激素有关,而是更多地与女性的内在心理渴望、自我认同、爱与被爱的需求、情绪状态、内在性别认知有密切的关系。女性的纵欲、性饥渴、性冷漠、性排斥与体内的激素水平是有关系,但影响激素分泌水平的却是内在自我心理的郁结。
女性的子宫、卵巢、乳腺、甲状腺,如果发生囊肿、包块、癌变,很大程度上是与情绪和心理郁结有关,而根治这些疾病时如果单纯地用切割、化疗、激素干预、放疗这些物理生化手段,往往只能一时短暂地去除可见的病灶,而无法抑制复发。患者五年内的生存概率并没有明显的指数性提升。结果就是饮鸩止渴,罪没少受,病没治好,命没保住。
政治联姻与自我价值,内在需求与婚姻忠诚
玛丽·波拿巴,1882年7月生人,1907年11月,25岁时在巴黎与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次子“乔治王子”结婚。丈夫比她大13岁,婚姻持续五十年并生有一儿一女。怎么看都算是世俗上很成功的婚姻了,但其实并没幸福可言。
乔治王子真正迷恋的是自己的叔叔瓦尔德马王子(Prince Valdemar),对女人没兴趣。婚后玛丽也决定寻找自己的御用情人,并担心自己是性冷淡。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研究性快感与女性性欲的领域中,并从中得到慰藉。
1924年42岁的她以笔名A. E. Narjani发表了关于性冷感的科学医学理论论文。她亲自参与测量了243位女性阴蒂和阴道间的距离并分析她们的性生活史后得出结论,认为两者间的距离和女性获得性高潮的难度成正比,其“间距”超过2.5厘米即容易发生性冷感或干脆无感(当时还未发现G点高潮、乳首高潮、幻想高潮、受虐高潮等)。
玛丽断定自身的问题就来自此处,她要求“尤塞夫Josef ”医生为她做下阴整改手术,移动阴蒂位置以达成缩阴的目的,让下体结构更紧凑。之后她公开了自己的手术过程并将之命名为“哈尔班-纳贾尼Halban-Narjani”手术。但手术后的效果与想象相差甚远,之后她又让医生动刀整改,可是效果也收效甚微。
玛丽的研究与实践,虽然没能找到对性无感的物理解决途径,但却帮助医学界明白了女性性快感与生理结构的关系不大,与性激素有关,但与女性自身的内在心理感触是紧密相关的。
公主在经历了一系列物理生化医疗实验后,1925年玛丽针对性冷感问题开始求教于弗洛伊德。最终与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相识,公主成为弗洛伊德的信徒和好友。弗洛伊德有效地帮助她医治好了神经衰弱,而她则出资推广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在二战期间营救他脱离纳粹迫害。
她从德国籍犹太裔耳鼻喉科医生“怀亚特Wilhelm Fliess”的遗孀那里买下了弗洛伊德与医生来往的书信,帮助弗洛伊德隐藏多年吸食“毒品”的事实。玛丽应弗洛伊德本人要求,从未阅读过这些信件内容。这批信件直到1984年才被公开。
虽然她患有严重的性冷感,但她先后与法国多位政要或平民有过广泛的亲密关系。现在不知这是压抑的释放还是学术上的实践,或者单纯是想尝试不同器型对女性感受的影响力。当然另有一种说法,她只是在为政治稳定做出自己的努力。
玛丽终生致力于推动精神分析学的普及。她把弗洛伊德的许多著作翻译成法语,并在1926年参与创立法国精神分析学会。除此之外,她还是“爱伦·坡”的研究者,撰写过爱伦·坡的传记和作品研究。她还积极赞助人类学的研究活动。
玛丽在195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女性性行为》的新书,书中她撤回了她所有早期研究的结论,对自己尝试多年的手术疗法、激素疗法都给予了负面评价。在书中玛丽阐述说,生理结构跟能否达到性高潮毫无关系,一切都是女性自己的心理因素。玛丽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实践结果,并认定让女性可以达到与享受性快感乃至性高潮的途径只有一种,那就是不被压抑的内在渴望得以充分表达。
玛丽离世是1962年,享年80岁。
注:
埃德加·爱伦·坡(英语:Edgar Allan Poe;1809年1月-1849年10月),美国作家、诗人、编辑与文学评论家,被尊崇是美国浪漫主义运动要角之一,以悬疑及惊悚小说最负盛名。爱伦·坡以短篇小说闻名。
萧伯纳评价说: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爱伦·坡和马克·吐温。
1849年10月他被在街头绑架,以左右选票走向。之后发现他醉卧街头,情况危急,并且需要立即救助。他被带到华盛顿医学院,在四天后的凌晨5:00逝世。他没能清醒地指出究竟是谁导致他沦落到这个地步,而且当时他所穿的衣服并非他自己的。当时的报纸上登载他的死因是“脑炎”,是酗酒“酒精中毒”导致的。当时年仅40岁。
之前我们说过了男性的储精囊与性欲的关系,其实女性也有自己的生理器官与特定结构。
要说起前列腺,不管男女现在几乎人人知道;并知道如果男性没能定期地排放生理需要,会因此导致前列腺肿大、前列腺钙化,甚至前列腺炎症与癌变。
其实女性也有类似前列腺的组织,位于膀胱下尿道周围,名叫斯基恩氏腺和前庭大腺。前者负责潮吹与保持尿道健康,后者为性生活提供润滑剂。在性交过程中,通过阴道碰触所谓的G点,就是在压迫因“蓄能”饱满膨胀后的斯基恩氏腺。
当接触过程中,柱状物提供的压强和摩擦频率足够持久,就会诱发盆底凯格尔肌节律性非自主抽动,导致潮吹。潮吹出来的液体,非尿液也非前庭大腺的润滑液,而是斯基恩氏腺内的腺液。这一过程被感受为子宫宫颈口与凯格尔肌节律性非自主性抽动,即性高潮。
很多未经生育的少女因子宫宫颈口紧缩,导致经血不能顺畅排除,子宫内淤血导致宫缩,形成痛经;而性高潮可以有效地让紧绷的宫颈口扩张舒缓,在经期前达到高潮可有效地预防痛经。但经期不要性爱,哪怕戴套的。因为子宫内膜有开放性伤口,经期性爱会增加出血量并且导致感染,并且经期内射会诱发女性抗体对男性精子的排异,日后导致不孕。
导致不孕的情况还经常有:女性在性爱中无法高潮,宫颈口紧缩不开放,精子无法进入子宫与卵子相遇。想要提高受孕概率,需要足够的刺激量与时长。如果男性做不到,女性需要自己动手做好事先或事后的预习与复习。
如果女性长时间不能获得足够的性满足,也会出现憋得慌的感觉。这虽然没有男性三天一次那么频繁,但基本上每个月会出现两次,在排卵期与经期前。如果长期禁欲会导致腺体过度肿大,甚至形成囊肿,之后必须手术切开引流。这种疾病叫做前庭大腺囊肿。
所以女性不仅需要理解男性的正常生理需求,也需要正面直视自身的正常生理需要。在2023年的今天,不要活得连百年前的女性还不如。这包括心理认知、知识储备、心灵诉求、自我价值等多方面的自我人格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人生中总是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难题与问题。这些当前被你所重视并感到迫切压力的人生问题有着层次之分:
温饱、空气、水这些维生问题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当温饱无忧时,人渴望自身的安全稳定感,即如何确保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生存资源可以有效稳定地获得,并保留住自己需要的和后备的所需;
当活着、安全地活着不再成为首要问题后,爱与被爱、群体与团队的归属感成为自我关系的核心。所谓温饱思淫欲,孤独这时被看作是一种压迫的窒息感,渴望能被某人所爱、所珍视,渴望去爱与互动,渴望被更多的人爱,被群体认可,被社会接纳。而被群体与社会敬重、高看、甚至尊崇,就在这一基础上慢慢变成内在渴望的核心。相对于两人相爱的狭义,互助与群体共鸣在此刻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说生理需求与安全感需要是对利益的追求和维护,那到了这一阶段,人们更注重名声和名誉的获取与保持。
名望带来利益,也带来是非纷争。在社会中不同认知群体,形成相互争辩、彼此攻伐的阵营,理念、认知、经验、社会阶级、所处地位相同近似的人们彼此抱团互助,相互支持。这形成了圈子与阶层。这样的人际关系社群,稳固了社会结构,带来安全感,但也让社会阶级跃迁变得困难。
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需要首先改变认知观念,增加学识智慧,扩展见闻觉知能力。认知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也是形成上流社会与市井民众的分水岭。
上流社会不是名牌包包、车子洋房这些东西,而是具有形而上思想能力的一群人。他们已经可以摆脱基础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对名利不再在意,其诉求与追求主要集中在完善自我意识、寻求隐秘知识、提升审美能力、扩展内在学识、完成自我实现这一阶梯上。渴望追赶超越的不再是攀比下的可估价商品,而是内在无价的心灵内在建设完成度;渴望赶超的不再是某名人的名望或某富豪的资产数值,而是昨天的自己。这就是最终的内在需求,即自我超越。
我们的公主大人,富甲一方名望无双,但被困顿在自我下体无法燃起渴望、无法在纵欲时感受到快感这一烦恼上。她是个行动派,但也很理性,在理性中又包含着悲观主义的思想主线与相对自负的偏执。
她渴望激情的生活、爱与被爱,但不管是内心还是下体都无法被“点燃”,这让她很是苦恼。
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卫性心理保护屏蔽机制,当自己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感受到了问题,首先会下意识地选择:这是别人的问题或错误,我是受害者。此时最常见的就是抢先指责,好让自己占领心理“高地”。指责带来被动防御,两个防御相互碰撞时就成为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容,互不相让。双方都感觉如果自己退缩,就被迫需要接受自己是有“错”的一方。
另一种情况:我们找不到代罪羔羊,于是就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被害者,把物理或生化身体认作罪魁祸首——都是身体结构上的问题、都是激素的问题、都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的问题、都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都是化学药品的问题……反正就是没有自己心灵与思想上的问题。
当一个人真的明白了,人生中自己遇到的绝大多数所谓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时,也就开始做到一半的人间清醒了。但为什么只是一半呢?因为很多意识到是自己出了问题的人“疯了”。在意识到后,无法面对、无法接受、无法停止自我内在攻击性自我审判,在气恼、懊悔、内疚、不甘中,却不肯、不能、不愿做出任何自我改变;甚至哪怕想改变,也找不到方向与方法可以逐步展开。
在心理学医疗的过程中,心理医生有个共识:
能自愿来看病的患者都是明白人;
能说出我有“病”的人已经比社会上大多数人要在心理上健康很多了;
能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核心关键所在,并能以自己本来的面貌接纳自己、以世界与世人本来的面貌接纳全然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在接纳、谅解、理解的递进过程中,还能用同理心明白世人的种种无奈与不易,部分认同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特定经历中,人格会被扭曲成自己无法认同的样子是一种合理的必然,也就能明白穿怎样的鞋子走怎样的路,无法强求,也不应说教。
比如你穿着厚重的胶鞋游泳,穿着恨天高走沙海,穿着木屐跑马拉松。不穿鞋一公里也坚持不下来,穿着又步步艰辛。很多人真的没的选,辛苦与无奈怎是说大道理的人能懂的呢?
本片中的公主,就是把自己内在的爱无能,罪咎到了自己的下体,又把下体的问题罪咎到了生理结构,这是典型的自我防卫心理。
她立遗嘱这一行为本身是非常明智理性的,但因为总是想着自己下不了手术台,所以立遗嘱,这就是心理疾病的症状之一了。相同的行为、不同的动机,结果一样,但心理历程却很不同,所以说菩萨畏因。起念的第一因有问题,后续哪怕结果是好的,也只是在强化自己已有的故有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问你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其重要性远比你怎么想、怎么做来的关键。
人在清醒时,会为了自我保护而无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各种掩盖性的欺瞒,好美化自己,避免碰触自己的伤痛。但在梦中,这些自我内在的潜在问题就会被浮现出来,成为自己需要直面的内在心魔。
公主年幼丧母,在她的心里下意识地认为:自己的父亲与姥姥会对因她诞生导致的失去爱妻与女儿怀恨在心;甚至家里伺候过母亲的老管家,她也觉得自己面对她时有无法言表的愧疚感。这种看似毫无根据的臆想,其实很普遍地发生在幼儿到儿童期,并且很多未能被及时心理疗愈的孩子会带着这种被扭曲后隐藏起来的罪疚感长大,并在成年后影响他们的一生。
这种心理问题经常发生在单亲家庭中,或父母双方都无法在孩子身边时。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自己匮乏父爱、母爱的缘由——那是因为自己犯了不可被宽恕的错误,自己必须被惩罚。
在公主的梦里,父亲把蜡烛台深深地插入到她的嘴里,这带来窒息与死亡的恐惧,但也反映出内在的自我渴望,渴望让父亲能发泄出郁积的怒火,由自己替代妈妈安抚父亲。
另一种被自己认可的可在台面上说的解释是,那烛台上的铜锈被视为一种毒药,被刮下后可以充当毒杀的药剂。
深水是一种危险的隔绝;棺材沉入不可见的深水中,寓意着入土下葬的过程;被鲨鱼撕碎遗体,是映射了被地下不可知的虫子们啃食尸体的过程;而被毒死或闷死,表示了一种被迫害妄想与体面的死亡形式之混合。不过这死亡要充满了挣扎、无奈、痛苦和漫长的过程,要很富有戏剧色彩与仪式感,是被精心谋划的,是被重视的,是被期待的。
这梦表达了公主既畏惧死亡也期待死亡的矛盾心理——既渴望让家人都关注自己,哪怕是用残暴的方式,又恐惧家人们重视自己。
这张由红地毯铺垫成的床,在许多影片中被引用,它是后世心理医疗床的最初原型。利用舒适放松的身体姿势,让求助者尽量地忘却身体与角色我,慢慢地随医疗师的引导,进入到自我深层的心灵状态,放弃逻辑脑的干预和阻挠,直面自己被隐藏和保护起来的内在真实想法与诉求。人们总是嘴上说着一套,手上干着一套,心里想着一套,其实希望达成的是另一套。
例如:“你别过来,你个禽兽。你还来,我可叫了。我可不是那种随便的女孩,今天和你一起只是因为没有其它房间了。不要啊,别,你放手啊,痛的啦,不要,不要亲,你胡子很扎人的呢。”
“昨天那个人真是的,禽兽不如!难道让我一个女孩说我想要,我是个浪的贱的随便的吗?一点儿不坚持、一点儿不爷们儿,我等了一宿,他就在那里打鼾,烦死人了。老娘我不够辣还是裙子不够短,天下怎么能有这样的男人,白花了俩小时上妆。”——第二天女人和自己的闺蜜抱怨着那没能得逞的艳遇。
男人一直不明白,女人想要被理解、被认同、被关心、被呵护、被嫉妒,但这些不是我说出来要你表演给我看的,而是你出于本性本心本愿如是自然做出来的。就好像你真的疯狂地喜欢我想要我,那就应该让我看到你疯狂的一面。如果我说我想要,那就是想要;如果我说我不想要,有时还是想要你强迫我接受那我不好意思说的“想要”。女人不想被敷衍、被应酬、被大众化对待,女人想要与众不同,又要和别人一样——她们有的我也要有,我拥有的她们要没有才好。
女人要个霸道的男人,但这男人不能霸道。女人想要个博学有能力的男人,但这男人不能压制自己。女人想要个温暖帅气并开朗的男人,但这男人不能对别人也好,包括自己的姐妹闺蜜。女人想要自己能独当一面,但又不想活成一个汉子。女人想要永远苗条但胸脯却长肉,想要完美的腰臀比,但不耽误吃零嘴……
女人其实很简单,多数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知道不想让男人主宰自己的人生;但这男人需要有主见和行动力,可以安排好一切。
多数女性需要靠诉说与聆听来梳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被认同和鼓励下找回自己的力量感;但大多数男性在聆听时,主要思考着问题的关键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女性的情绪并不在意。
往往诉说只是为了诉说,女性自己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即使男人给出合理化建议,最后也只是一个建议而已。事后男人又会和女人争吵:我都说过了,你为什么就不按我说的办呢?而女性更委屈,因为不想成为附庸、傀儡,想要有自己的人格与特质感。
女人需要男人聆听、反馈、支持、同情,一起哭笑着责骂那些在情绪化中被痛恨的家伙。一些男闺蜜因此与丈夫和男友大不同,自家男人做不到这样的同理心,还不理解自己的男闺蜜。其实很多时候,一起说笑,一起搂抱,一起逛街,一起哭泣,并不是因为他是个男人,而是她住在一个男人的躯壳里,却能与女人共鸣。但朋友永远只能当朋友,一旦知己变成了丈夫,那也就变了味道,再也回不去了。
同性恋不仅仅是同性相爱并有性关系那么简单的事,同性恋这一行为本身其实存在着很多种由不同心理构成的分支。
比如住在异性身体里的异性性别自我,男性身体女性人格,找一个男性身体男性人格的人恋爱;同性共鸣之恋,女性身体女性人格,但想找一个能理解与情感共鸣的女性恋爱;女性身体男性人格,想找一个男性身体女性人格的人恋爱;男性身体女性人格,想找一个人格中性化、男女身体不限的人恋爱。
在现今社会中,一个男性身体男性人格的人和女性身体女性人格的人结合,已经比较罕见。两性都在快速地中性化和多元化。但不管怎样的性别相结合,无外乎理性与理性、感性与感性、理性与感性三大类。
第一种经常争执是非,搏杀;第二种情绪经常相互激荡,愤恨;第三种经常感觉不被理解,苦闷。只有感性与理性达成圆融的人格,在是非上无是非,在情感上富有弹性,犹如水般有质无形,坚持可穿石开山,柔软可滋养万物,咆哮可怒浪拍天,宁静可映照梵天。这样在心智与人格上相对成熟的伴侣,不管人格性别还是载具性别是什么,都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好。
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是旧称,后统一为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神经症”一词最早由苏格兰医师威廉·卡伦(William Cullin)于1769年提出,其定义为:“由于精神系统的扭曲造成了身体‘感官与运动的障碍’。”本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内的异常放电与阻抗异常。
美国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现在已移除了神经症这个分类,且根据《美国遗产医学字典》,神经症已不再用于临床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名词。现在认为,神经症不应被误认为是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与现实失去联系;也不应该被误认为是神经质,神经质指的是一种容易焦虑和精神崩溃的性格特征。
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对神经症的定义为: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现在在临床上把本病细化拆分成多种具体的人格障碍。比如:反应性依恋障碍、去抑制性社交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这让求助者更容易接受。
神经症症状的恶性循环在于症状之间的正反馈加强效果。
例如,焦虑会引发额外的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紊乱等症状,这反过来又加剧症状,带来更多的焦虑和晦暗思想。患者不断自我暗示自己有病,这样的暗示进一步增强了自律神经系统下的抑制性神经和兴奋感神经的功能性紊乱。
焦虑——由不合理的焦虑感引起的非理性行为。
植物神经系统障碍——导致疼痛、睡眠障碍、食欲障碍、性障碍。
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
完美主义——认为只有具有完美特征的行为是唯一可被自己接受的行为。
自我中心主义——注意力过度集中在自己身上,对环境拥有不合理的期望。
成瘾性——对吃、某人、药物、习惯、烟酒等。
主要症状:
躯体症状:
运动器官或其某些部分肢体的麻痹感,功能性的失调紊乱。思想越乱,身体系统也就越乱。
皮肤某些区域出现缺乏感觉的症状,麻木、瘙痒、灼热、肿胀、失去触觉等,在视力、听力上明显下降,过度忧虑,甚至会失去味觉与嗅觉。导致超敏反应障碍,皮肤过敏、支气管内水肿,导致呼吸困难、胸闷、窒息感。
紧张性头痛、呕吐、胃痛、心脏痛、脊椎痛、头晕、四肢震颤、心悸、潮热、性功能障碍(例如勃起功能障碍、性快感缺失、早泄)。
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所特有的症状综合症(例如幻孕、言语障碍、平衡障碍、类似癫痫的癫痫发作等),只要患者想到什么,就能真实地出现什么症状;患者越是说不想,症状就越猛烈;当患者沉睡或被催眠,或被麻醉,或因为什么事遗忘了这些念头时,症状就会快速消散。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的认知障碍有:
侵入性思维、强迫症、记忆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
情绪障碍有:
恐惧症——对某些物体(例如锋利的工具)、动物(例如蜘蛛、老鼠)、情况(对开放空间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封闭空间幽闭恐惧症、对公共汽车、人群、社交、旅行的恐惧)的病态恐惧、自由漂浮的焦虑、不确定的焦虑。
此类患者心里掩藏着许多特定“扳机点”,即触发词汇、场景、人物、色彩、天气、音乐,当患者感知到触发条件后会突然地焦虑发作,表现出缺乏动力的冷漠、丧失感受愉悦的能力(快感缺乏)、超乎常态的紧张、易怒的烦躁、情绪无法稳定、沮丧、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失眠。以上症状均无器质性基础。它们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
很多人觉得,如果我身份显赫、资产丰厚,在择偶的过程中就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其实这种认知是很片面的。在多数情况下,名门望族的婚姻一般都很不自由,即使自由恋爱,其配偶也并不“单纯”。
自幼耳濡目染的风气与认知、习惯与经历,铸就了一个人的基本观念。当不同阶级的人生活在一起后,这些差异就会逐一表现出来。巨大的文化差异、认知差异、理念差异,让争执不断,各有各的在意,各有各的不在意。
如果不是官、富二代,而是创业的一代,那就更麻烦了:
如果配偶源自望族大姓,自己靠对方背景起家,不管折腾多大的摊子,却始终都要仰人鼻息受窝囊气;
如果对方是出自小门小户,你飞黄腾达后,见识眼界谈吐学识都今非昔比,而照顾老人抚养儿女的伴侣却已与时代脱节,形成阶级迥异的结果,可说有财富无贵气,更别说一起谋划讨论宏观大趋势了,处处鸡同鸭讲,在意的全然不同;
如果夫妻双方都在职场打拼,半斤八两就幸福了吗?还是不能。孩子从小被忽视,被冷漠,被用金钱与物质堆砌,心里却匮乏被关注的爱。长大后虽然什么都不缺,但满心都是对父母的怨恨与疏离。
其实人们并不知道,人们羡慕的那些光鲜亮丽背后浸满了无法言表的心酸与委屈。几乎所有这些高高在上的家伙,心里其实只想着有一天,能过上小门小户的平淡日子,靠体力靠手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山望着水绿,水望着山青。
玛丽公主的丈夫比她大十三岁,而且是双性恋。在这一政治联姻中,他俩可谓是“模范夫妻”,生有一儿一女,丈夫也从未与其他女人有染。但她丈夫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情商能力、见识广度都极其有限,几乎可说根本无法与玛丽公主同日而语;对心灵层面的需求更全然不知,毫不理解,绝不支持。对于他来说,女人就该在家煮饭,生孩子带孩子,抱孙子带孙子,他不看好也不理解玛丽公主的心灵诉求与自我成长。
结果玛丽公主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并且深远地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走向,而他随着时间变成一捧灰尘被世人遗忘,在被提及时也只是唏嘘嘲讽。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婴儿是无知的,是无察觉的,是不懂事的;但在近一个世纪的心理案例中,我们发现婴儿乃至胎儿都有全然的自我意识和完整的觉知力,甚至在7-9个月后的胎儿阶段,就已经全然懂得了父母所说的语言,甚至可以在催眠过程中,完整地复述出来。
至于幼儿何时形成记忆认知,在学术界争论还很大,因为大量的案例证明,自我意识进驻身体的时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有些确实较早,有些甚至在出生后第一次喂奶时才入主载具。而且因婴儿期存在大量的睡梦过程,在婴儿期,自主意识通常游走在载具内外,并不是持续存在的。
儿童什么时候能开口说话,通常与它是否了解当地语言有关。在胎儿期就能听懂父母对话的人,往往对当地民俗、民风、传统文化都很精通,说话早,学字快,对古诗词上手很快,甚至过目不忘出口成章。
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个人的智力水平与觉知力和大脑的发育状态没有必然正相关,个体智商与能力的差异在婴儿几个月时就已经展现出来。
当婴儿表达需求时,如果家人对此反应较迟缓,或干脆置之不理,小家伙就会产生被疏离感,并且不信任这个家人甚至他人的爱;成年后也经常在情感中伴随不确信性、不安全感;
如果家人反应很及时,甚至可说无微不至,孩子成年后,会出现同理心的问题,觉得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会因他人不能及时回应自己的需求而产生莫名的负面情绪变化。
幼儿需要学会有期待的等待,理解自己不是全宇宙的中心;也要知道自己是被关注着的、被照顾着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自己需要学会体谅他人,有次序性地解决问题。
不要以为婴儿智商很低,大多数婴儿的理解能力并不比成年人低下,只是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封闭期,直到内在自我稳定住了对载具的控制。
在配偶或子女未能自立前,它们有着明显的依赖关系,尤其是对家庭内生存资源的提供者。这种依赖、讨好、亲密,往往与爱无关,虽然展现或表演得很像爱,但这种关系很脆弱,一旦滋养者、保护者无力提供滋养与保护,就会翻脸无情,展开言语攻击和行为指责,进行道德绑架。
当玛丽表明有对于自己很重要的人生经历要去体验时,她的女儿立刻拉下脸来,转身就走,并且言语攻击她,只想自己。这个只想自己的女儿,眼见自己的需求不能马上被全然满足时,立刻更换嘴脸,冷漠刻薄尽显,一秒钟前的母慈子爱全都卸妆;但为了不显得自己过于自私,就把父亲与兄弟拿出来当棋子说事情。
其实从根本上就是:我开心,你们是病、是痛苦、是死是活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始终是核心第一位的,有绝对的优选权。这样的子女就是在童年时被照顾得太好,没能学会延迟满足和同理心。
延迟满足:
是对眼前快乐的诱惑的抵制,希望在长期内获得有价值和持久的回报。换句话说,延迟满足描述了当主体抵制即时奖励的诱惑而偏好稍后奖励时主体所经历的过程。一般来说,延迟满足与抵制较小但更直接的奖励有关,以便以后获得更大或更持久的奖励。
大量的案例与文献将延迟满足的能力与许多其它积极成果关联起来,包括学业成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这代表着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度、情绪的把控力、谋定而后动的城府。一个人是否成功地培养起了“延迟满足能力”,具备了耐心、冲动管理、自我管理、以及意志力这些内在技能,拥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决定了其一生中在大事小情上所能展现的智商与情商。
从广义上讲,自我调节包括一个人根据需要调整自我以满足环境需求的能力。有选择延迟奖励能力的人,在认知与情感人格系统的控制上都较成熟。
五岁以下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最常见的是寻求即时满足,他们明显不相信未来可期。如果一个青年或成年对延迟满足并不能接受,那表明其心理成熟度尚且未成年。在男性和女性间,女性更擅长享受延迟奖励。
无法选择“等待”而寻求立即得到响应的人,在得不到满足时会进入情绪化状态,而同时选择展示攻击性的人,在临床上可以判定诊断为与如焦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抑郁症有正相关,并且这是主要病因之一。
弗洛伊德讨论了自我在平衡本我的即时快乐驱动欲望与超我的道德驱动选择方面的作用。精神分析研究发现,冲动或缺乏自我控制的人匮乏选择延迟奖励的能力,虽然明知等待可以奖励变得更加丰厚。
童年不可控与不安定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在这方面,发挥着负面的经验作用。在早期的母子关系中,失信的父母会被记忆为承诺不可靠的,孩子更多会选择即刻的小利益;如果父母言必行,孩子则更期许日后的大好处。
行为专注度、延迟满足能力的习得与教导,现在已经很成熟,并开发出了针对成年人提高延迟能力的治疗技术。行为分析师在塑造行为时,利用强化特定记忆的方式,通过奖励机制促进个人当前对延迟满足的信心。其中重点是:若想使行为矫正方案取得成功,奖励必须对参与者具有“价值”——如果你给出的奖励是不被期望的,那延迟的意义就无法覆盖立即的满足。
研究证明,训练延迟满足对五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不佳,但在五岁后到十三岁前却非常有效。五岁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主动分散注意力,甚至使用自我指导,来提醒自己等待会产生更大价值的回报。在八到十三岁之间,孩子们发展出区分和运用抽象思维与唤起思维认知能力,以分散他们对奖励的注意力,从而增加延迟等待的时长。一旦孩子习得了延迟策略、抵抗诱惑的能力,这能力就会在其一生中令其受益。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轻松可言,家庭中不光有夫妻关系的难题,还有自找的亲子关系和无法回避的氏族业力传承。从小没有感受过父爱与母爱的玛丽,没能习得正确的关爱方式,于是只好自己探索,结果却自感很是失败,两个孩子都被养育得很自我任性、情绪化且高傲自大。
看着俩孩子的状态,玛丽很不舒服,但又深感无力。其实孩子全然映射着她自己的状态:自我且情绪化,充满对世界童话般的单纯理解。
玛丽很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要走自己走过的弯路,但她很不善于和孩子沟通。她摇摆在冷漠的逃避和情绪化的粗暴干预中,一方面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可是每每发现自己的干预又总是适得其反,于是选择逃避退缩;逃避久了又自责内疚,再次去不合时宜地干预。如此反复,让家庭中这一母亲的形象,在两孩子心中都充满疏离的不确定性和大家长式的压迫感。
儿子学业成绩不成,被学校淘汰,只能凭借身份去上剑桥,还有恋母情结,对大龄女性趋之若鹜——这种恋母情结表明其心理上极度匮乏母爱;女儿则不被容许去上学,只在家中等待政治联姻,嫁人生孩子;夫妻间貌合神离,各玩各的,且都彼此心照不宣——一个看似光鲜的家庭,其中没有一个人过得开心顺意。
1923年4月,弗洛伊德下颚上发现癌变肿块,当即施行了手术,接着开始有计划的放疗。在公主的监督和全力资助下,使用了西医全部能使用的最好的医疗手段,希望能抑制癌症的扩散。
弗洛伊德一度坚信西方现代医学可以治愈自己,但在经历了33次手术和长期痛苦的放疗、化疗后,他的病情日益严重,癌细胞不断扩散,最终没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痛苦地死于多发性癌转移上。
弗洛伊德说:只有压抑的记忆被完全解开并妥善处理,生理症状才会消失。癌症患者唯一的处方就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心结,并全然地学会理解与接纳自己的问题,尝试做出必要的自我调整,尽量不把现在的问题带入到日后的生命中。
癌症反映出了我们的行为以及这行为的结局。问题不在于克服癌症,而在于认识癌症,好从中学会认识自己。当我们不喜欢自己的长相时,打碎镜子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现代科学热衷于对抗癌症、但又不成功的原因。要学会打开闭塞的心,放全然进入,与之合而为一,进入到更大的整体中。癌症最大的问题是“我”和“团体”的对立。
癌细胞造成有机体的死亡,结果也造成自己的死亡,就好像环境的破坏殆尽会造成人类的死亡一样。癌细胞相信自己与外界是分开的,我们也是如此。这想法把自己与全然割裂,否定了内在神魂,也把世界和世人看做身外物。
玛丽公主的学术著作与主张,为后续在欧美展开的女权运动带来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认知观,让女性可以自主地主张何时与何人发生怎样的性关系,是自己当有的人身权利。女性不再被传统礼法束缚、“自愿”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进而有了完整的平等的人格与人权,在主动性和主导性上都实现了重大突破。
随着女性的性自主权得以释放,女性与女性间的“非侵入式”爱情得以萌生,以相互慰藉为基础的情感共鸣,在这一基础上得以被认知转化为爱情。
每个人无论性别与年龄,在任何时候不论其身处某种关系中,都随时有权利选择做全然的自己,不压抑不放纵,不委曲求全也不肆意妄行。始终确保自己的内心与内在人格处于一种舒畅的状态中,不压抑、不割裂、不做作、不逃避、不虚伪地做好这个自己。
在世俗社会体系中,人们庸庸碌碌地在自建的人文体系里摸爬滚打,只为了活着、活得更好、活得让人羡慕,于是来来往往如过江之鲫而无非名利。
在犹如丧尸般追逐着血腥而奔跑的人群中,有些人突然放慢了脚步,开始思索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从何来?往哪儿去?
结果,有聪明人告诉他们:放开头脑,不要思考,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这看似转圈闭环的废话好似答案,但几人能懂?宗教为信徒画大饼,只为把穷人口袋里最后的铜板当作中介费拿走。他们晃着手中的经文,承诺着永生与彼岸、天国与处女,让人们不再思考,只知跪拜和呢喃空洞的咒语。
人们很少知道,为什么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屠刀,真的只是杀人夺宝的刀吗?这要放下的“刀”到底是在手上还是在心里?
其实寻找心灵答案、甚至皈依宗教的人们,哪个不是苦命的迷茫者呢?质疑、彷徨、愤恨、不甘、如果、迷惑,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时;人们仰天长叹、质问苍穹时,难道不是在问心?
可是又有几人真的找到了那大自由大自在呢?又有几人找到了自我内在的自己呢?去看看那哲学院里的学究、那躺在心理病床上的心理医生、那在寺庙道观丛林教堂里数钱的神职人员,职称、官阶、名声、地位、社会关系网,一个比一个累心。嘴上不说钱,心里都是“缘”啊。
事业失利、家庭不睦、身患重病、学业不成、高层的想升迁、底层的想跃迁……鼎炉里飘的香火,去看看那其中的信息流,其实很简单:我要、我要、我还要;给我、给我、再给我。于是有了求不得、留不住、拿不起、放不下,种种心“苦”,难解脱。肉欲、情欲、爱欲、食欲、利欲、名欲、五蕴之欲、七情之欲,欲欲如潮,此消彼长日夜不息,何谈逍遥游?
很多时候智者的一句话,就是人生的一扇窗;当光从窗中透射而入时,却很少有人真的会跳窗而出。总是:等等,再等一下,还有这个,还有那个;等等,再等等,等我全然地准备好,等我放下自己的各种在意……
在心理干预与意识矫正的过程中,被帮助的人,经常会因相互深入的意识共鸣而发生“移情”。这种把心灵共鸣转化为肉欲缠绵合一的内在欲望,其实很真诚、很正常也很常见,但这种爱并非“真爱”,而是一种内在契合后的外在显化。如果心理医师被这种爱慕所蒙蔽,与求助者形成了肉体关系或确立了情侣关系,那整个治疗与治疗效果会因此蒙尘,遭受期望与失望的反噬。
人非完人,心理治疗师也一样。在专业的领域中,在特定的环境下,在指定的题目中,智者用一种很不“自己”的状态与求助者都处于一种半迷离的清醒状态,任由心流激荡。但在退出魔法人格后,人就是人,有自己的种种缺陷不足和弱点。这让把心理医疗师人格神化的求助者在日子里慢慢看到,并因完美与自然的落差开始质疑自己与对方。
魔法人格是一种职业状态。在常人与匠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角色替换,当穿上特定的服饰,拿起特定的道具,进入特定的场域后,一些经年累月日积月累下的习惯性状态就会被无意识地激活,这很类似于一种自我快速催眠,让角色我可以快速地进入到某一种特定的心流状态,成为某一领域上的“专家”。
这样身份切换的过程,在不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仪式”。这些仪式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与作用,但其固定的节奏、仪轨,在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心理暗示次序,形成了切换人格的特制密匙。犹如拳击手的手套、医生的白大褂、道士的法袍、厨师的围裙……凡此种种。
而退去魔法人格也很必要。如果不能在两种不同的人格状态中有效地安全切换,那很容易入戏太深——一个退伍的士兵继续在家乡都市里用战地思维,一个心理医生走到哪儿都说您有病,一个下班后的警察看见乱停车就上去找茬,一个厨师抢着给别人家做饭,那就乱套了不是。
另外魔法人格还在保护从业者可以借用切换人格来保护自己的意识状态稳定性。比如医生、演员、服务业者等,在工作中,需要承受与进入到某一特定的指定状态里;但当下班后,如果你不能快速地切换回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那工作上的情绪、压力、信息流还会继续侵扰你的个人生活与情绪状态。这样走不出戏的人格就会把工作中的情绪、烦忧、麻烦、杂乱的信息场、甚至病气,带离工作场所,并引火烧身、祸及家人。
二战是欧洲大陆文明发展方向的分水岭,大量的科学家与思想家被迫害和杀戮,大量的文献被摧毁。世界上没有偶然,从来没有,只是宏观中的必然在哪天以哪种形式被激发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变数。
如果说一战是因萨拉热窝的刺杀而起,这绝对没错;但那也不是一场意外,而是大国大格局角力中的临界点显化——协约国联盟和同盟国联盟,相互拉帮结派,维持着彼此的震慑力,当这平衡被有预谋地打破时,天平的摇摆就成为偶然中的必然。而尸山血海成为天平摇摆中的阻尼,直到一方的人口下降到新的格局被确定。
人类所有的战争其实都与人口指数相关:当一个地区的人口总数超过其土地可供养的上限,扩张就成为当务之急。扩张的结果当然还有两个:成功后单位面积中的人口被稀释,失败后单位面积中的人口也被稀释。其实说白了,战争、瘟疫、大天灾,都是从女人旺盛的生育渴望中爬出来的恶魔。
或许战争与瘟疫好理解,与人口密度指数有关;大天灾怎么与人数有关呢?其实你想想,太平洋某无人荒岛因地震而沉没,会被叫做大天灾吗?巨大的人口伤亡、巨大的财产损失,才叫大天灾吧。其实说到底还是和人口密度有关不是。
如果说一战是欧洲皇权中几个叔侄间领土与权力的把戏导致的人祸,那二战就是基于这人祸上的贪婪导致的延迟炸弹引爆。一战后,德国被极不平等的战败条约所累,又无足够的男人来推翻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力日下,国内民生凋零,日子一年比一年艰辛,德国全国上下都处于要不饿死要不战死的激愤思想状态。在这样的民心底蕴下,纳粹主义得以壮大成长,民粹主义打着维护国家与民族最后尊严的旗号,振臂高呼而一呼百应。
可是随着犹太氏族在欧洲数百年间的经营,整个上层社会,包括政经文化医疗司法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水泼不进的固化体系,没有犹太血脉姓氏,你就很难跻身上流社会,也得不到资本培育。整个欧洲都陷入无法合法打破故有格局的僵局下。在当时,如果德国想要打破故有格局,需要在政治、司法、经济、军事上重新掌权,并打破金融垄断的格局,把商业、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都快速民族化、国有化。
想要推翻不平等条约需要力量,穷苦无路的民心成为撬动时代变迁的杠杆,而打破犹太对各个领域的垄断成为撬动这杠杆的支点。无差别化的泯灭让这样的意图蒙上了可被言说的外衣,民粹化成为煽动无知百姓投身死地的旗号宣言。人们为了既得利益而前仆后继,知识分子为了打通自己与后代的仕途之路慷慨就义。
在赛斯资料的《早期课》中,赛斯曾被质问:为何二战中出现了种族灭绝事件?难道这就是天道宿命的安排吗?天理良知何在?赛斯给出的答案让人咋舌,它说:被害死的人之前都曾是蒙古铁骑,他们曾驰骋欧洲,屠城无数,死后自感无法安息,只想血债血偿,给世人一个交代,所以演绎了这样一场历史剧。
这一说法有多少可信度,我不知道,也无法评说;但是在意识界,在灵界,在同时性中确实没有任何意外可言。至于为何如此众多的灵魂明知如此结局,还会义无反顾地来投身到这个时代剧中演绎这样的一个角色,就很值得思考了。不管是被送去当炮灰的战士,还是被战士杀害的贫民,或是那背后喝着红酒摆弄地图权谋的将军,哪个又不是自己命运蓝图中的棋子呢?
如果我们跳出线性的因果认知,从本维度的舞台剧中抽离,在宏观的大尺度里去观觉所谓的“事实”,人们的很多故有认知、很多被各种政治利益灌输进的历史观,就变得很可疑、很值得推敲了。
我们都知道二战的过程是在1939年-1945年,我们也已知,珍和罗都反复地经历了十数次在1920到1980年间的人生历程,每一版都不一样。那问题来了:在一次次时间线被重置的过程中,这些世界格局下的纷争和纷争下死而复生、生而又死的人们,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大多数人在深入地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心理与心灵知识后,都会渴望利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去帮助他人,一方面这出于绝对的善意,另一方面也可借机磨练自己的知见,好查缺补漏,完善成长。这是必经之路,也无可厚非,但其中有两个很常见的坑,不得不说。
第一就是移情。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说过,求助者会产生爱慕的错觉和渴望深入交融的共鸣感,如果协助者借机半推半就地搞男女关系,或刻意往这一领域进行诱导拐带,说什么双生或一体之类的暗示,那就很没有职业操守了。
这样的行为初期会让求助者加速意识共鸣,但后期却会让当事人倍感困惑;而且求助者的家人、朋友、旁观者都会清楚地看出,这思想盛宴中蕴含着捕蝇草般的甜蜜杀机。
另一种问题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巧,展开对亲近之人的人生干预,甚至发展到驴不喝水强按头的地步。当知医不叩门,师不顺路,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体验的人生、当经历的苦难挫折。为善与伪善其实很多人是分不清的,总觉得帮他人少遭罪了就是菩萨。
其实很多人生功课的铺陈,是动辄十年几十年的,就为当事人能在其因果中,透过反思领悟到自己当觉悟的意识卡顿。您一出手把局给破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就留对方一众助缘在那里骂街;而当事人不但什么都没学到,还领悟了外求外祈、花钱消灾的“觉悟”。你说你这是积德还是作孽呢?和那念着阿弥陀佛、在小区绿化带放生毒蛇的无知好心善意信众,有何不同?
当知善行无语,以身作则;佛陀无言,不讲利益。得失善恶好坏都是二分心在自我的基础上的一时计较,众生生生死死来来去去求的是一个道理,故讲道说理没问题;凭借本事干预个人因果,甚至入局他人因果,那就很不善了。
1、异装癖
异装癖是指个人喜欢穿异性的服装,从而满足自己的性幻想,这本身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个人性爱好上自我愉悦的一种行为方式。女性男装或男性女装中,男性普遍被认为“有病”被指责,而女性被认为是自我意识格局的突破被羡慕。
其实当代的长发、裙子、高筒袜、高跟鞋,这些在半个世纪前都还是标准的男装;后来随时装风潮的改变,成为了女装;又被人们认知成女性专属服饰。
在心理学上,对于穿戴异性别的衣物或者化妆等行为的喜好,并不认为是一种心理问题,而是一种性偏好。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异装癖可能确实会引起心理问题。这是因为当事人承受了家人、外人给予的心理压抑,导致当事人内心在自我渴望与自我所是间形成了内在矛盾和撕裂感。
异装癖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歧视,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异装癖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症状是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和身份认同障碍等。心理治疗的主体是帮助求助者和他的家人接纳多元不同的内在需求,理解与谅解差异性人生。
如果一个人感到他们的异装行为正在影响他们的生活、情感和人际关系,他们可能需要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专业人员可以帮助他们探索其异装癖的根源,处理与其相关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建议。
通常其心理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单一的。许多异装癖者都过着正常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异装癖的影响。而且异装癖并不存在性别认知障碍,他并不想变性,也不认为自己是异性,但异性的服装让他们感到内在的欣喜。这根源通常是由于个人“性”偏好、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异装癖可能与一些心理问题相关,只是性别认知障碍浮出水的那一部分,是变性前的铺垫与尝试。但不管是哪一类,每个人渴望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用哪一种性别形式与世界交往,都值得尊重,是个人选择和内在需求。这本身不是病态,纠结挣扎困扰才会形成扭曲撕裂和意识卡顿。
因此,对于一些异装癖者来说,心理问题的根源可能涉及到身份认同、情感问题和社交压力等方面。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和不安,从而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来解决。心理专业人员可以帮助异装癖者探索其内心世界,处理与异装癖相关的情感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建议,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异装癖的心理成因是多方面的。当前主要与少女社交优势、童年期处于女性审美包围中、童年期匮乏成年男性陪伴、青春期性压抑、成年后被女性回绝性诉求有关。
此类人在内心中的认知是:女性服装是美的、是被赞扬的、女性有性的主导权和回绝权,在关系里占绝对主导地位。所以渴望自己被认同、被欣赏,并拿到性生活的主张权。
2、暴露狂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反复地向他人展露自己的生殖器,男性与女性皆有此类行为。这种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性器官的渴望,其实很普遍。在欧洲各地都有大型的天体海滩,供人们释放内心中的展露欲。
但如果以炫耀、惊吓他人为目的的此类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以欣赏异性惊恐的情绪而获得内心满足的暴露狂,其心理问题其实并非是露阴癖,而是性侵扰。其心理问题的根源点是不同的,其主体是自卑和性别不自信。
这类患者普遍有焦虑、抑郁、性侵犯等问题。有些人可能因身体形象、自尊心、情感问题等方面的困扰,无法得到性满足或被异性贬低过,他们为证明自己具有性能力和性尊严而寻求通过惊吓异性来疗愈自己的内心,在异性惊恐的眼神下获得一时的自我满足。
曾经有暴露狂对社区长时间地骚扰,直到一个路过的女孩子被骚扰时,镇静地蹲下,仔细地看它,然后说:大叔啊,你这也太小了,看不见啊。后来这位无法自制的暴露狂就再也没有上街去骚扰路过的女孩子了。
正反馈与负反馈对暴露狂是否用这一行为取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他不能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自己预期的良好效果,甚至自取其辱,就不再会以此为乐,并乐此不疲。
溴化物:是一种精神类药剂,被用来治疗各种情绪和神经症状,如焦虑、不安、抑郁、失眠和癫痫等。它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来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
然而,溴化物也有一些副作用,包括:
依赖性:长期使用溴化物可能导致依赖性和成瘾性。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溴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头晕、昏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降低等。
其它神经系统副作用:溴化物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视力模糊、口干、心跳不齐等神经系统副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溴化物还可能导致心跳减慢、低血压等心血管系统影响。
对肝脏和肾脏的影响:溴化物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包括肝脏损伤和肾功能障碍等。
因此,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溴化物,并遵循剂量指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副作用的发生。溴化物对于医生和家人来说都是一种立竿见影的良药:患者服用后,可持续保持痴呆状态;而其有极强的成瘾性,可确保患者再也不惹事生非。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强迫思想或行为。强迫思想指的是不停地出现在患者脑海中的想法、观念或图像,通常是一些使人感到不安或痛苦的想法;强迫行为指的是为了缓解这种不安和痛苦而进行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洗衣、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检查东西是否带齐等。
强迫症发作前后的心理变化:
- 焦虑:强迫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症状,而这种焦虑可能是由于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挫折或者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的。强迫症患者通过强迫行为来减轻焦虑,但这种行为只是暂时的缓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强迫症的心理基础是异常认知:强迫症患者可能有一些异常的认知方式,如过度重视某些细节、过于强调完美主义等。这些认知方式可能使患者更容易产生强迫思想,并导致强迫行为的发生。
强迫症诱因包括:
- 精神创伤:曾经遭受过精神创伤的人,比如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或者失去亲人等,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 遗传因素:强迫症可表现为家族性的,但没有遗传学证据。临床上发现多数后代是在童年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强迫症,如果家族中有强迫症患者,那么后代中出现强迫症的比例会很高。
- 药物滥用:某些药物的滥用也可能导致强迫症状的发生,比如可卡因等药物。
强迫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强迫症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强迫症状。目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常见的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疗法(ERP)等。CBT通过教育患者有关强迫症的知识、调整患者的不适应思维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强迫症状并逐步改变。ERP是通过让患者面对恐惧的事物,并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对强迫行为的依赖来缓解强迫症状。
-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之外,患者还可以采取训练延迟满足来慢慢增长反复行为的周期,直到这个周期近乎合理。比如一天洗80次手,拖延成每小时一次,两小时一次。以上措施来缓解强迫症状。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说,医学界对病症的命名分为三类:
一类叫XX病,比如糖尿病、传染病、血液病;
另一类叫XX症。基本上说是病的那就是病,说是症的都和自我心理问题有关。比如过敏症、抑郁症、焦虑症、癌症、妄想症。
最后一类是病因未知、也不知道怎么治疗的。比如牛皮癣、湿疹、癫痫。
所以在医学上说对症治病,病是身体上的物理生化问题,好理解好解决;症就只能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如果患者打不开心结转变不了认知,症状只会反反复复;遇到既不是病又不是症的,基本上就是缓解可见的症状和改善生化指标。
在婚恋关系里,经常会看到以死相搏的“爱情”。
这类人普遍偏执、坚决、不懂得退让,更别说延迟满足了。他们黑白分明、是非明确,而且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都毫不看重,就好像上了赌桌动不动就全押上的赌徒,没有脑子、没有策略,但做事果决,也够狠。这类人在人生中经常经历大起大伏,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敢闯敢拼,一条筋,没有后备方案,不知变通为何物。
与这类人合作共事或交朋友甚至组建家庭,你会感受到热情似火的真挚与日后决绝无情的冲动。
公主在成年后,游走在一众男人之间,渴望找到自己期许的心灵共鸣,可是初恋只是个骗子,丈夫对女人毫无兴趣,情人老迈又不懂自己,弗先生不肯满足自己的恋父情结。
儿子被熟女拙劣的爱情伎俩所蒙蔽,犹如自己年轻时那样,想要钱和自由的爱情。眼前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姘头,虽然年轻力壮,但毕竟在业内好说不好听。
半辈子在找爱的公主,此刻学了心理学,却不再笃定自己的任性洒脱不羁真的给自己带来了自己以为的内在填充。看着儿子的执迷不悟,反省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榜样爱情与婚姻呢?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爱、真的有资格去指点孩子应走怎样的路径吗?
自我(ego)、本我(id)、超我(superego)、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ness)、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弗洛伊德虽然有很多自限性,但无可否认的,他是西方第一个提出多重自我的“学者”。是他把西方医学从纯粹的唯物主义歧途中解救了出来,率先提出了除物理脑自我意识之外,还有其它的什么。
弗洛伊德的自我(ego)体系是他的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类心理学中三个主要的心理结构之一(另外两个是本我和超我)。
自我是个体意识当下所认同的核心,它是个体在现实中的这个自我或说实际我、理性我或”我的”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个体的内部冲突,从而平衡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之间的冲突。自我作为一个中介,多重自我间的中介,起到缓冲和平衡作用,更重要的是桥接多重自我之间的意识流。既要满足本我的本能性冲动和欲望,又要考虑超我对道德和伦理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外部现实的限制和要求。
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此生中最早形成的自我认知。它很“本能”——口唇之欲吃喝吞噬,排泄之欲拉撒性交,拥有之欲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生存之欲贪生怕死。
本我是人类肉身基本的本能意识,它驱动着人们无脑的内在渴望,是大多数人思想的主流。吃喝、健身、性爱、生养、谋求利益、怕死养生,十六字一生蔽矣。一生都活在本能的欲望和冲动中,不能满足就形成压抑,然后闹脾气,把压抑扭曲成愤恨,把不满足夸张成嫉妒。
自我(Ego):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对外部现实的适应机制,通过它人们能够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和做出决策。自我的主要功能是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要适应外部环境。开启了自我意识的人,是有脑子的人,懂得了思考与自我调节,不再情绪化和肆意妄为,不在动物性的事情上欲壑难填。这类人有很强的逻辑性并遵守人文道德,对知识与科学推崇和渴望。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最难被体现出的一部分,它主要受到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是一个人内心中的良知与道德规范,还包括价值观念。这道德可能与当地的人文道德和司法理念并不一致。超我在人们的内心中发挥着道德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又可被叫做良知。人们通过它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弗洛伊德认为,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和平衡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协调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他认为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人们达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荣格因为自己能通灵,所以与弗洛伊德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说在心智上还有两层自我意识,分别是自我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当然这无意识不是说没有意识,而是说没有一个主体意识或唯一意识。现在把自我无意识更多的翻译成全我,而集体无意识翻译成宏一意识。
在荣格的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清晰地区分开来。荣格认为,人类的心灵是由许多不同的意识层级构成的,每个层级都有着独特的功能。
荣格认为,自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人的意识中心,也是人与外界沟通的媒介。自我是由个人的经验、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共同塑造而成的。
荣格将本我和超我合并成了一个更广泛的概念,称为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ness)。在个人无意识中,包含了一个人的不可知的本能和冲动,以及个人经历的无意识记忆和心理结构。
此外,荣格还提出了另一个更深层的意识层级,称为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集体无意识是一个人种普遍共有的精神结构,包含了所有人类共同的经验、符号和神话等。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个人无意识的更深层次的表现,它的内容无法被个人所控制和理解,但却可以通过梦境、象征和文化等方面得到表达和理解。
总之,荣格的理论中,自我被视为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包括了本我和超我的概念,而且将它们与更广泛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联系在一起。这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不同,后者将本我、自我和超我作为独立的意识层级来看待。
荣格与后世的众多拥有大量实践并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心理学家们,都说出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只是高层意识的意志投影,所以梦是了知内在多重自我很重要的一个桥梁,而我们其实也都生活在自己的梦中。
对于荣格来说,梦境是心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梦境是一种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工具,通过分析和解读梦境,人们可以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潜在的问题。荣格认为,梦境是人类心灵中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表现之一。这意味着梦境不仅仅是个人无意识的表现,更是一种超个人、超文化的心灵层面的经验。在荣格的理论中,梦境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探索的心灵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与自己的内在世界联系,并揭示他们的心灵层面的需求和想法。
荣格还提出了梦中的象征(Dream symbols)概念,认为梦中的各种符号和象征,是潜在的无意识信息的表现,包括个人的无意识内容,以及集体无意识中的象征和符号。因此,荣格认为解读梦境需要有一定的象征学知识,才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层信息。
总之,对于荣格来说,梦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灵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潜在的问题,同时也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之一,需要进行象征学的分析和解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信息。
梦总是在用其很独特的语言体系和符号系统来为逻辑脑提供最精准的非逻辑答案,其内容在一般人看来总是光怪陆离、不着边际的胡搭乱配,但在了解梦与理解内心世界的人看来,梦中的信息与信息中蕴含的人生启迪都是无价之宝。
当我们把自己活丢了、活拧巴了的时候,在迷惘无助进退失据的时候,梦是内在自我高声呐喊的剧场,是自我无意识为你指明方向的明灯,是自我窥见其它可能性的桥梁。但前提是你能记住自己的梦,并相对完整地积累下来。
记梦与解梦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养成习惯。这是继养成延迟满足之后的第二个助益人生的好习惯——一旦你学会了驾驭梦,并从中受益,你将获得预知力、遥视力和洞见力,这三种至关重要的超能力是任何名校都不传授的秘中秘,因为一旦集齐这三种能力,你也就能破幻见真,了知台前幕后的矩阵运行规则之力了。
迷茫与苦难,聚散生死间的往来,身心扭曲出的疾病,还有滴血的心和哭干后无泪的眼。有人因此感叹:人生是苦难的牢笼,人间仿佛就是地狱!
这样的思想与说法没有错,但也不对。世间本就是一个多元多维的复合体,所有的体验都在其间展开;而我们到底着眼何处、记忆哪些取决于自我观点与内在观念。你可以愤世嫉俗,也可以心存温暖感激;你可以怨天尤人,也可以广布善缘。
在历史洪流中,一切都不过是朝夕的晨露,就算万年的青松也不过犹如一夏之草木。我们来到这世界,走过这世间,经历了自己的生灭,也一起观摩了众生的起落。
随着一部部影片的落幕,当灯光亮起,观众离场,你可曾有所观觉有所明悟?不用多,哪怕点滴,每次就一点点,我想你能随我一起漫步在时间的长河中,把这璀璨遍览。
在一次次欢笑的泪滴中,在一次次叹息的感动里,看着伟大的平凡,看着白描中生动的山水,用这一场场舞台剧,启迪与荡涤灵魂中内在的心流,让温暖的爱能在胸腔里激荡不息。让那些我们不曾认识的生命与他们的智慧与我们相容益彰,彼此同行,感受到集体无意识中的辉煌意识共鸣。借由这无局限的意识共振,打开你我的心扉,从此相互依偎,彼此成就。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贡献在于将人类心理学从哲学和神秘主义中解放出来,提出了一种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科学解释。
弗洛伊德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发展出了心理动力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心理行为的本能驱动力和无意识因素。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无意识驱动力的支配,而这些无意识驱动力来自于过去的体验和压抑的冲突。但其认知局限止步于婴幼儿期,虽然他提出了重要内在自我概念,如自我、本我和超我等,但他畏惧科学派对其学术体系的攻击与嘲讽,终生止步于此,故而也因此与同时代的各个心理学精英分道扬镳。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性:
首先,他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那个时代极小受众的病例研究,换句话说,他所能接触到的佐证,具有时代背景与认知背景的高度雷同性,却匮乏普遍性。因此其普遍适用性和科学性其实并不严谨与广泛适用。
其次,他的理论过于关注“性”的驱动力和潜意识的力量,而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
最后,他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对女性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认知局限性,导致并不广泛地适合当代环境中的大多数人群。
弗洛伊德的成就:
1.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这是现代心理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派将精神疾病视为心理冲突和不满的结果,并强调个人经历、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提出了无意识和潜意识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受到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影响,这些意识层面的信息是我们日常意识不能感知的。他提出的这些概念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
3.阐述了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了意识、潜意识和超我三个层面的概念,这一理论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并促进了许多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
4.将精神病视为一种疾病而非神秘现象:弗洛伊德的理论将精神病视为一种疾病,而不是神秘的超自然现象。他的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科学基础,并促进了精神病学的发展。
弗洛伊德个人的局限性:
1.缺乏科学验证:弗洛伊德的理论基于他个人的临床经验,缺乏科学实证的验证。许多实证研究发现他的理论无法验证或反驳。
2.过于侧重童年经历:弗洛伊德过于侧重童年经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而忽略了其它因素,例如遗传和环境等。
3.不适合所有文化和社会背景: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基于欧洲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不适用于其它文化和社会背景。
弗洛伊德建立了精神分析理论,率先提出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本质源于非本物质层的潜意识,而不是头脑意识。他的理论涵盖了童年经历、性、压抑、心理防御机制等概念,这些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指导性引领作用和影响。他率先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并开发了一种叫做自由联想的技术来研究它。这项技术是让人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的方法,它帮助人们进入心流状态,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潜意识意识流。
这一认知突破打破了西方科学医学领域对人局限性的认知,把自我意识的定义范围从物理脑拓展到了心理层面,但他终生未能打破自我格局,步入心灵层面。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解决心理疾病谜团有着重要作用。他认为心理疾病是由潜意识中不愉快的经历和情感冲突所致,并率先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许多疾病的症状与物理和生化身体其实毫无关系。
弗洛依德的理论强调了人类的共性和普遍性,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他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经验可以通过普遍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但忽略了每个人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差异。他过度偏爱自我分析,在自我分析上非常成功,并且认为自我分析是治疗一切问题的最佳方法。然而,他忽略了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很难从自己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多元多维问题,而且自我分析并不适合所有人。
弗洛依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他的临床经验得出的。然而,他的临床样本可能不足以代表整个人类群体,导致他的理论缺乏普遍性。加上弗洛依德的理论主要关注心理因素,而忽视了生物学因素。例如,他对生化污染、毒品作用、区域性遗传病等对情志可产生影响的问题并不了解。
弗洛依德的理论和当代心理学之间存在许多差距,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差距:
- 方法和理论的科学性:弗洛依德的理论和方法是在很长时间前提出的,缺乏现代心理学所需的科学性。现代心理学强调严谨的实证研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和检验。
- 忽略环境因素:弗洛依德的理论主要关注个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和个体经验,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当代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
- 对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解:弗洛依德的理论认为无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当代心理学更加关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
- 对于性和性别的理解:弗洛依德的理论认为性是心理健康和疾病的基础,而当代心理学认为性是个体发展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心理健康和疾病的唯一因素。
- 个体差异的关注:弗洛依德的理论强调了人类的共性和普遍性,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当代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视为理解和预测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弗洛依德的理论为心理学奠定了基础,但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弗洛依德的理论在当代心理学中已经被部分取代,但在精神病学和精神治疗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综合来看,弗洛依德的贡献和局限性并存,对于心理学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应当在承认和借鉴弗洛依德理论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解释和应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
(全文完)
细雨 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