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心灵访客》 Finding Forrester

——梦空细雨观影会20230319

《心灵访客》 Finding Forrester,Finding 发现,Forrester 人名,寓意是“护林员”。本片法语翻译是“寻找自我”。

在本片中,你很难界定出,到底是谁帮助了谁走出内心的迷茫,是谁成就了谁内在自我的意识觉醒。就犹如老人的遗言那样,这是一次文脉与思想的传承交替,是冬与春的默然过渡、相互成就,是被认可的自信与被理解的共鸣在两代人间的无声共赢。

神魂借助人生的经历而获得必要的成长,但人生的经历是化作滋养神智的资粮,还是对世间人性的怨怼失望,只在一念之差,而这一念之别就成为很多自我多年或累世无法突破的认知瓶颈。过来人看着其实就是一转念间的窗户纸,而迷雾中人却似鬼打墙般在其间兜兜转转百年千年,难遇明灯棒喝之言。

本片故事内容比较单薄简单,导致剧情展开得缓慢,犹如溪水无声。在这看似拖沓静安的叙事节奏里,其实隐藏着心灵的启迪与无言的感动。

作家原型

影片是2000年在美国拍摄的剧情片,影片中的人物故事、书籍并非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影片中的隐居作家和年轻作家其实却有原型,他就是现实中的作家“JD 塞林格”。

JD 塞林格(1919年1月1日 – 2010年1月)是一位美国作家,代表作是1951年发表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影片不同之处是,塞林格一生中的作品众多,影响力极大。

《麦田里的守望者》于1951年发行,出版后立即大获成功。书中着重描写了青春期的少年开始叛逆,对家庭与社会感到疏远,随着童年纯真的逐步消散,迷茫在自以为是的自傲与懵懂造作间的困惑。

因书中对青年人的心态感触、思想蜕变都描写得很到位,所以书籍在当时很有影响力,尤其受到当时青少年读者的共鸣。这本书被五十年代自感不被理解的一代奉为心灵的共鸣读物。但这部小说被当时的成年人们,尤其是评论家看作是挑战权威的芒刺,诱发极大争议,也因这争议成功引起了公众对《麦田里的守望者》更多的关注和审视。当时的权威书评家这样评论这本书:“单调的语言和霍尔顿的‘不道德和变态’。他使用宗教诽谤和自由讨论、随意性行为,离经叛道,亵渎了宗教人文”。

在这部小说中,16 岁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描述了他被寄宿学校开除后在纽约的经历。霍尔顿一方面抗拒成人世界的期待,另一方面又觉得大人不把他当回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一年后,1952 年,塞林格 (Salinger) 写信告诉朋友们,在修习冥想几年后,他的生活与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后塞林格开始隐居起来,发表文章的频率明显降低,但文章的思想深度与启迪性却越发地显著。

1955 年夏天,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小店面印度教寺庙,他开始接触克里亚瑜伽。他学习和接受了冥想与呼吸练习,此后多年每天对此练习坚持不懈。之后出版了《天路历程》。

塞林格的大女儿出生后一直多病,他的家庭生活充满冲突。随着对权威西医的彻底失望,他渴望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医疗手段可以真的帮到自己的孩子。随着他对宇宙真相了解得越发深入,他开始寻找更贴谱的内在信仰。放弃了印度教的瑜伽术后,他尝试了山达基教,但很快认识到这更不靠谱,随后他决定更深入地去了解古东方的先圣智慧。其后多年对许多意识类、东方医学类和东方饮食营养类学问展开很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先后接触过基督科学教、埃德加凯西超心理学、顺势疗法信息学、东方针灸学和草药学。

与电影中不同的是,塞林格本人是于2010年1月在他家中自然离世的。他享年91岁,一生中因修习冥想和自然医学,身心一直都很健康硬朗,就连死亡前的上午还精神矍铄地忙乎着自己的事。

说回电影中的内容。

老作家

在影片中,老作家名为“威廉·福雷斯特 (William Forrester)”,出生于1930年的苏格兰,他的父亲是当地学校的教师,父亲在二战期间担任过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全家在威廉十几岁时移民到美国并在纽约定居。

福雷斯特(Forrester)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奖学金,在那里他学习了化学、写作和新闻学。毕业后不久,23 岁的他写了第一部广受好评的小说《阿瓦隆登陆》,并因其内容包含了二战记忆、戏剧冲突和与当时现实交织的内容而一炮而红,被誉为“现代童话”。

他也因此囊获“年度图书奖”和 1954 年普利策奖。

然而就在福雷斯特成名后,他却被舆论诟病打压。之后他躲入自己的小世界,利用望远镜隔着玻璃窗,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旁观者、观察者和隐士。

1999年在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不久,他决定用心辅导一名16岁的非裔美国青年“贾马尔·华莱士”,帮助他成为一名“开窍”了的好作家,学会利用心流而无意识书写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作品。两人亦师亦友,彼此成就,相互打开了对方的心结,并顶住了又一次世俗权威对青年人才华的无情打压。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福雷斯特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并在遗嘱中将他的公寓遗赠给华莱士。一代巨匠默然退出时代舞台。

一个我认识的人写道:

当我们走入这梦时,会害怕失败,但又更担忧成功后的压力,这我很早就知道!

年轻人,我知道你会实现你的梦想。

我之前没想到,我还能再次实现我的梦想。这要感谢你。

人生如四季,年轻人,

直到这生命的冬季,我才明白,一生的风景,都富有蕴意。

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无法突破自己的制圐,或要等很久很久。

天才、恩师

很多人很羡慕那些所谓的天才、天之骄子,他们好像或确实是带着某种令人咋舌的天赋来投胎的,可谓生而知之。与其说他们可以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无师自通,不如说他们只不过是回想起了故有未被尘封的某些记忆与天赋。

这类人虽然不多,但各个都是某一领域的天才,而这类天才所展现出来的才华,与和那才华不相匹配的年龄阅历,让那些靠苦读逐步登山而不见金顶的世人深感气恼。世人喜欢公平,但一生中几十年的水磨功夫怎么和某些老灵魂几世的匠心积累相提并论呢?

在世人一生一世的认知下,公平被定义得很狭隘。因此对天才的态度,世人总是又羡慕又愤恨,既无以争锋又心存怨怼。所以很多龌龊的小动作、小心思就被这些“小人”暗中捣鼓,抹灰扯后腿下绊子,无所不用其极。

但其实,不管是那些守护与教导我们的,还是那些刻意阻碍牵制敌对我们的,都是人生中的“恩人”、助缘者、教诲者,是我们人生中得以体验各种觉知觉悟的天使。就犹如给你出题、给你考卷、并在你答错时骂你一顿的老师,和那给你补习、帮你回顾、划重点讲难度的老师,都是你的恩师一样。其实当我们长大后,回想校园生活时,当年那对你放羊、治学懒散的老师和对你很痛心疾首、动不动就逼着你写作业答卷子的老师,你会更感谢后者的用心与在意。

知道

有些人在一生中慢慢地把自己活得越来越没“问题”了,这其实是因为不再追求与思考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又好似无人能解的人生难题。而另一些人则好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从来不求甚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看似学问繁杂、涉猎颇广,但实际上脑子里一团乱麻,什么也想不到点上。

能够知道自己不知道、能够想明白自己什么不知道、能够找到可以回答自己问题的人、能听懂智者的点拨、能把智者的提点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内化成自己的本领,需要成熟的心智、谦卑的态度、开放的心胸、成执的渴望、求先的勇气、破立的胆识、命运的机缘。知不知是为有知,知道不知道方寻道。

规矩人

我们经常会为了“省心”故意地去扼杀与抹除孩子天性中的特异性,好让其在人群中不被针对,不让老师“费心”,不给父母找麻烦。可是当孩子既“听话”又“懂事”、安安静静、乖巧地成为一个“规矩”人后,我们又觉得孩子过于普通、无力创新、没有自主性,只能靠拿文凭给没文凭的人打工,为别人赚钱,仰人鼻息。

人们害怕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所以往往会自限自家孩子的志向与好奇——家里熟络的门道代代相传,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打工仔的孙子还是打工人。人们畏惧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知道踏足陌生领域需要交“学费”;而自身价值越匮乏的人,能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就越小,结果就是永远不敢走出自己的“圈子”,画地为牢,一边看着外边的“风景”,一边怨天尤人说自己命苦。

现代人把孩子送去学校,获得教育,但却很少能在学校学到知识以外做人的道理。世间的上德、下德,为人师者自不知,何以解惑传道?只是把术法与时代性的知识告诉孩子们,而这些知识绝大多数都是百年前就已经被证实是扭曲与谬误的过时科学理念。

比如,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地球是真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吗?基础力有几个?两点之间是曲线最近还是直线最近?牛顿发现的引力还是科学吗?你喝的牛奶里真的是牛奶吗?你所知道的历史有多少是政府授意下扭曲改变过的呢?你知道的宗教教义有几分与原教义还雷同呢?

有多少你知道的知识,只是商业集团设法想让你知道的某种被扭曲后的概念呢?

本部影片中,我认为有两个最主要的亮点:

1、编剧借老作家的口,说出了历史上所有伟大作家一直秘而不宣的一个真相。那就是几乎所有神作都是作家在忘我的心流状态中,利用无意识状态,“盲”而出的作品。即无意识书写,也就是用灵魂创作。或说透过这个所谓的肉身我,把某些触及心灵的艺术带入到我们这一位面中,展现给世人。

2、不要用年龄、社会地位、肤色、出身、原生家庭社区这些参考数据去武断地评估他人的内在神智与心智成熟度。有忝居高位德不配位的专家,也有屁嘛不是市井游荡的圣贤,有为老不尊糊里糊涂的长辈,也有世事洞明兰心蕙质的青年。年长不代表着就更心智成熟神智清明,年少也不意味着即要礼让屈膝埋头听命。

皮囊有新旧,年龄有大小,但神智与心智的成熟度与皮囊、性别、阅历、受教育程度都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一个三岁黄口小儿如果内居子丘、李耳之魂,也不可小觑。所以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人都应心存善意的谦恭。人生中的每一个助缘人,都是自己此生的师傅,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教着这个我如何完善自己。

无意识书写

很多人很不能理解如何能进入无意识书写的意识流状态。不管是作曲、作画、写作、搞设计,所有这些艺术类创作,都不是把他人的各种素材进行再拼装。所以用头脑逻辑搞出来的作品,都难免有着很明显拼装搬运的痕迹,不自觉间就落了下乘。难有很特色的风采韵律,自然也就很难成就传世佳作、搞出自己的风格,让世人眼前一亮。

想要开启无意识书写,首先要学会动笔,当然现在都是打字。先让自己培养起写东西的习惯,随便写什么,就好像一种自言自语,一种在键盘上的信马由缰,不要去管文体、韵律、错别字、符号使用的规矩、通顺程度这些虚礼,只是让自己能进入到一种意识流输出的状态中,并尽量让自己能保持在这一状态里更久些,更稳定些。

在进入忘我的心流状态前,需要注意,别让电话、门铃、杂事、宠物、儿女、爱人、父母在这段时间内来烦你,因为一而再地打断与扰乱心流的自然抒发,甚至成为某种习惯,会落下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心病。

《失去的家》

当我们远离了家乡,才知有种莫名的羁绊叫乡愁与想家。

越是在喧嚣的焰火夜,内心中就越惦念,远方的“家”。

有一种行程叫“归乡”,有一种寻觅叫“探亲”,

游子方知离乡愁,冷灶追忆娘亲恩。


在世间有生养了这肉身的家,

在你的臂弯有驻心育儿的家,

在柏拉图式的共鸣中有心意相通的家,

在“某处”有神魂所来所归的家。


“家”不必总是我们血缘上的家,

而是那能让我们的身心

得以被滋养、慰藉、调整、成长的地方。


尘世间有大家的小家,

而我们应具有智慧,敞开自己的心扉,

寻觅与奔向我们的心灵之“家”。


在寻家与归家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一路上有祖辈对我们的期许,

有曾利用各种“方式”,启发过我们的“兄弟”。


我们唯一能说的就是,我希望我经历过,

我希望我做到了,我希望我没让自己与你们失望。

活到了今天,我才有幸明白这些道理,

我才在珍贵的友谊中得以实现曾经以为的奢望。

小彩蛋:

在高我或说主人格视角内,各个自我的角色我,在各平行实相间,同时演绎着不同的或相同的角色,它们各自同时走过不同的人生。而人格的意识焦点,聚焦在哪个我的身上,那个自我就在那一刻贡献出其经历与那经历所蕴含的启迪。

有的角色很乏味,日子一成不变、周而复始;有些则很缤纷跳脱,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或许并非每一次突破与尝试都能“成功”,但所有的经历过的历经都肯定会为渴望不断发展的神魂带来更多的觉知素材。

细雨 2023.3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