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玩的不是游戏而是……
游戏是什么
电子游戏伴随着电子时代成为当下的娱乐主流,这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特定产物。它满足了人们猎奇、消遣、社交、达成自我价值、平等竞争、时空无缝对接的种种心理诉求。电子游戏从粗糙的像素模拟到拟真还原生活,最终将有能力让人们可以畅游任何思想可以到达的地方。它依据市场大数据为支撑,不断地推陈出新又大浪淘沙,让游戏运营和开发商从懵懂的少年逐步成长为老道的心理学精英。他们开发出来的娱乐电子互动产品,通过模拟我们熟悉的世界,引导我们探索高
于生活的异度虚拟空间和虚拟人生,在加快的时间轴上高密度地快速呈现出一场场低成本的生命体验,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感受到自己渴望历经的经历。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模拟?什么是唯物、什么是唯心?在电子游戏里,一切都变得模糊了。当你离开荧幕时,脑海中的记忆、觉知、经验、认识与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一生,其实没有多少本质上的差距。
在过去几十年中,电子游戏产业摸索出了一整套渐进成熟的游戏机制,针对玩家普遍拥有的心理诉求、内在渴望展开有针对性的游戏设计,其套路逐渐细化到个人心理学、群体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的各个层面,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的心理匮乏面的内在需求。
游戏市场通过一系列后续的反馈机制不断快速矫正自身形态,在优胜劣汰中逐渐完善着、进化着自身职能,做到最大程度上对玩家的诱捕、黏着、防脱设计。利用人们猎奇、交流、渴望自我成长的心理底层诉求,快速可视化地实现自我价值、短期目标,满足个人内心中对自我肯定的心理需要,又使用沉没成本等心理机制黏着进坑的玩家,让其在虚拟人生体验中有强烈的归属感,设定了交友、金币、团队荣耀、个人荣誉、排名、家庭、爱情、宠物、孩子、世界故事线、个人故事线等环环相扣的密集体验。一旦你设立角色进入游戏,那就被自己所拥有的、渴望拥有的各种名利、责任、好奇、友情、爱情、亲情所绑架,无法再从中脱离出自己的意识焦点。
电子游戏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人们低成本交流互动的渴望,又通过排名攀比,直观地显化出在某一领域上个人自我价值的高低,让名利变得直观可视,并成为游戏内的普世价值。名利、爱情、友情、尊重程度都直接被与之挂钩,让在生活中摸不着头脑的人们可以明确直观地理解到,只要自身有数值上边的强力,就可以享受到自己渴望体验的一切。于是幸福感与角色数据被巧妙地暗合在了一起。
现代社会的现状
一个个住在鸽子笼里的都市人,可以低成本地达成相互交流、相互伤害、相互陪伴,在满足自身探索欲的同时解决了自我渴望达成内在成长的心灵诉求,至少潜意识里是这样认为的。没有人真的愿意虚度此生,但现实中又无力摆脱现状的束缚,于是荧屏后的一个个虚拟亚空间就成为了最好的去处——既实现了自我意识的扩张与探索,又能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固化环境。
每一个灵魂都对更多的经历如饥似渴,对更丰富的体验、更多元的知见爱不释手。在游戏的世界里,这些都可以轻易地、快速地达成,并展开一次次不同面向的自我体验。
在游戏的世界里的性别是可以轮换的,角色是不依托家族业力的,自身属性是依据自我需求累积出来的,一切都变得逻辑又有条理。这些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生活是混沌的,而游戏是直白的。对于大多数小灵魂来说,在直白的、快速的、明确的故事线中做重复的事情,是一种自我快速成才的良好体验。况且进入与跳脱又“看似”毫无压力。
在游戏的世界里,个人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条件明确的,这远比现实中要让人感到公平;而达成个人成就的手段也是被明确书写规范出来的,这让自我实现变得很有逻辑,简单直白、有迹可循。这满足了自我努力被普遍认同的心理诉求。在群体中被认同、被肯定是群居动物群体心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内在需求。现实中被班集体、小社团、公司同事、宗教团体明确地认可高举是困难的,而游戏中做到这一点却相对容易很多。
每一个人的内在都烙印着群体意识网的记忆,没有谁能全然地脱离与他人的互动而独立生活。交友与社交的需求不比吃喝、睡眠、性、排泄的需求更次等,在社交中每个人都渴望在公平的环境中展开竞争,真实地彰显出自我能力,并因此获得群体的认同。而现实中有着太多自我无法改变的家族与社会因素,制约着自我能力的表达与自我展现的可能。每个人都想要成为那个自己渴望所是的状态,游戏的虚拟空间里,提供了低成本、快节奏的无限试错机会,只要你有不甘、如果、无明、痛恨不公,那你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达成自己的渴望。至少玩家是这样被商家告知的。
这让现代人,找到了弥补内在亏虚的六大显化要素和六大隐藏要素:
1,自我价值(被认同) 2,社交需要(被理解)
3,自我成长(被肯定) 4,公平竞争(被尊重)
5,爱与被爱(被关注) 6,团队协作(被需要)
这些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内在感受,在真实的成长过程中、在生活里却明显地被父母、老师、家人、社会所忽视了,导致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多少感受到了内在的缺失,有这样或那样的空洞需要弥合。而最大的亏蚀莫过于自我成长的瓶颈——感觉自己每天犹如行尸走肉般,陷入无尽的死循环,找不到生命的热忱、存在的意义。
当智慧与意识力成长到某一阶段后,个人开始进入迷茫期:“现实”世界中的虚名假利、尔虞我诈、宗教社团里的伪善阶级、理论体系的自相矛盾、唯物主义科学教的自我局限性、偏激和短视,让角色我环顾四野找不到发展的方向,渴望自我丰满但好像做什么都会导致内在亏蚀越来越显著巨大。于是邪教、毒品、酒精、致幻剂、药物成瘾、性瘾、暴食等等行为充斥了社会。现在电子游戏也加入了其中。
那电子游戏与前面那些行为是否同样存在危害呢?
其实一切的体验,最终都归结到“适度”上。而自我把控这个度,成为了自我成长的关键所在。智慧不是IQ智商,你脑子有多快、能想出多少种问题的解答方法与答案,而是你认知成熟度与思维网格宽度的表现。自我把控力、自我稳定度、自我觉知力,才是你智慧程度的显现指标。因为有度的前提是你能认知与了解到全局观:明左右方能见中道,知前后才可控进退,晓上下故能控高低。智慧是对全局通透圆融的认知与自我状态的十足把握。
在游戏的世界里,自我与团队的成长是被数字化诠释出来的,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个小里程碑。困难是被合理化规范在可达成范围内的,难题总是能有办法得到解决的,而办法是被明示或暗示着让玩家可以关注到的。这都是现实生活中对内在自我无感的人无法体验到的生命乐趣与捷径,让生活中那些心理有诉求但被忽视了的人们,特别是孩子,找到了自我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可达成与满足的捷径。
后果就好像糖果、烟草、酒精、性交易、跪拜祷告一样短暂地慰藉着内心的空虚,把自己从一种空虚的状态中暂时抽离了出来,置放入某一满足感的内在麻痹中,享受大脑空灵的状态。这状态是灵魂所熟悉的滋味,是“家乡”的感觉。这种空灵其实是可以通过禅修或内在意识连通达成并稳定住的。但是因为迷信,人们从
自我内在觉知中脱离了出来,沉醉在外在五感当中而不能觉知内在的自我觉悟。“当你睁开眼睛时,一切都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了。”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在那些把否定与贬低当成教育方式的家庭里,家长用简单粗暴的奖惩方式督促着自己的孩子去达成自己当年未能达成的渴望。在孩子真的做到后,又依据传统理念,开启戒骄戒躁的理念模式,继续施压与折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用个别传奇做新的标杆,用超越自我做后续标准来继续持续鞭策子女的成长。导致孩子不管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在被贬低、被责骂;稍微策略点儿的家长则是先少许表扬,然后马上转话题到“但是”上。
整个教育过程刻意抹杀掉家长自己不能了解的发展领域,扼杀孩子固有的天赋异禀,把所有孩子统一到同一衡量标准上。而教育机构的宗旨不是培育人才,而是批量地缔造奴才;不是让孩子有为,而是让产品有用;去掉个性化个体强项,培养可以被广泛应用的庸才。
数学系的天才高材生因为英语不能达成四六级而拿不到毕业证,无缘深入研究数学;文史系的小李白十岁能七步成诗,但因为微积分掰扯不过来,就无法被学院派认可,继续自己的文学生涯;一个自幼就能看到患者体内运作的透视眼,年轻轻就能知道所有植物的归经属性,却因为不苟同于西医的辩证处方理论,拿不到行医执照;电子竞技奇才,天生手脑反应奇快,却被按在案头背唐诗四百首、练习钢琴。
家长的视野局限、认知局限,教育机构的普世平均标准,让在某一领域上可以达成突破的孩子被消磨成了庸才。“这是为你好”是每个家长与老师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孩子们沦为了教师自己评级、奖金、名誉背后的百分比,成为一个个家长相互攀比、相互贬损的道具,好像不这样或那样,自己就失去了与同龄人攀比的资本——
别人生孩子了,自己也要生;人家生老二了,自己也要生;别人的孩子喝洋奶粉,自己的也要买;人家的孩子穿名牌有保姆,自己也不能输了;别人家的孩子有早教,开始学琴、学语言、学奥数、学舞蹈了,自己的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有了投入,就攀比产出:分数不如人证明自己的基因不好、投资不到位,证明自己是社会里的底层屌丝。每天朋友圈里就是晒孩子,用来彰显自己的社会性自我价值。而真实的自我价值、自我觉知、自我智慧,早就丢干净了;然后逼迫孩子要拥有自我价值、自我觉知、自我智慧。
问题是教孩子的那些教师自己还没能找到自我三宝的所在呢,他们又拿什么来教给你的孩子呢?结果就很畸形了——一个不懂自我三宝的家长让一个没有自我三宝的老师培养出一个有自我三宝的孩子,最后纳闷自己付出了这么多,怎么孩子自杀了呢?
孩子始终在被与其它传奇(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的过程中生活成长。没有鼓励、没有肯定、没有表扬,被关注的永远是暴露出来的短板,而优势与内在热忱又被不能理解的家长扼杀。这样的成长环境与文凭至上的培育理念,让人生从起点就失去了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彰显自我天赋的渴望被不能理解其内在价值的家长扼杀。
家长要求很单一,根本不考虑自己孩子天赋趋向领域在哪里。不理解带来不认同,成见带来偏见,只是一味地对分数提出要求,用物质和关爱奖励高分,用打骂与冷漠惩罚低分,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我不爱你,因为你让我在和同龄人的攀比
中丢脸了。爱成为了交易的筹码,而不是亲子的本真;爱成为了奖罚的货币,而非无条件的所是。
孩子都是聪明的,它们知道你养我、关心我、给我花钱、陪伴我、辅导我,不是因为爱我,而是因为你要在那些叔叔阿姨面前吹牛的时候更硬气。如果我没能做到、让你没了面子,爱立刻就会消失。随时会消失的爱、随时会变脸的妈妈、只关心自己感受的妈妈,是不值得信赖依靠与仰仗的。你们的所谓爱、食物、关心、衣服,都是你们自己炫耀自己的资本,与我的感受其实无关。
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人所不欲自勿强予才是正解。有一种爱叫做姥姥觉得我冷、姥姥觉得我饿。同理心不是把自己的觉触与需求强加给别人,而是有了知他人觉触与需求的能力。孩子看似是从父母处来,但没有一个孩子是真属于你的,每一个角色与灵魂都是全然独立的,拥有着自己的人生课业与生命主题。家长不过是生命的公交车而已——一个灵魂借着你的肚子爬出来,拥有了自己的载具。别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产,也别把自己大家长的身份太当真。每一个角色、每一个灵魂其实都有它自己的高我在照应着、在规划着。是儿不死,是妻不散。
中国是压力式教育模式:低分的要被责骂,平均分要积极进取,高分的需要防止其骄傲自满。鼓励的肯定只是再次施压的前缀台词,背后总是要再树立起更高的目标等待逾越。如果找不到更高的目标,就会要求坚持不懈。这样永不松懈的压力、罕少肯定的教育,让孩子在漫长的成长周期内根本感受不到自我价值被认同、
自我需求被理解、自我努力被肯定、自我人格被尊重。于是内在压力、内在亏缺长期无法得到平复。家长与学校对心理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精神病的显著症状者领域内,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会有内在自我意识的诉求需要被平衡,一个孩子也会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需要,要体现出自我的价值、尊严和意识共鸣。
如何看待游戏
谁不知道那些游戏内的世界是虚名假利呢,谁不知道那些道具奖励不过是过眼烟云呢,可是一旦进入到游戏的世界架构里,就是想要得到更多、变得更强、看上去更酷、排名更靠前。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被看见、被关注、被认同的内在渴望,是显化出来的心理诉求。
为什么会渴望呢?因为亏缺啊!
为什么亏缺了呢?因为家长舍不得给啊!
为什么家长舍不得给呢?因为觉得自己孩子不配啊!
为什么觉得自己孩子不配呢?因为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啊!
那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呢?
没时间没精力关注孩子、让孩子独自成长,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呢?
没有能力陪伴孩子却要接二连三地生孩子,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呢?
那为什么自己有了问题后,到处去问怎么让孩子做出改正呢?!
很多家长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们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沉迷在游戏的虚空泡影内,耽误了学习,耽误了成长,耽误了自身知见的累积。有时间看看名著、听听交响乐、练练书法不行吗?背单词、练钢琴、背古诗不好吗?
其实每个人的高我看着我们的一生时,其内在感受都是这样的。
我们在骂着孩子不争气时,孩子充耳不闻;高我指点我们时,我们又何尝留意过呢。每天睁眼就是去打金币、买装备,约了朋友去胡吃海塞。什么叫智慧,什么是觉悟,什么禅定功夫,哪个在真花时间修习自己的觉、证、悟、静观止心呢?多少妈妈自己刷着快手、骂孩子不努力!
大人沉迷在自己所谓的现实里,孩子沉迷在所谓的虚幻里。大人担心孩子今后没有资格进入自己的游戏,而大人又有几个真搞懂了孩子们的游戏呢?
其实每一个人内在都渴望不断地提升自我,但现在提升的道路太过单一。几乎每一个灵魂都知道追求名利是没有结果的,但又找不到其它的路径有效地提升内在自我。没有哪个灵魂真的渴望学习当下文明的知识体系,这些人类当下的知见科学在灵体看来狗屁不是;没有哪个意识存有真的在意我们现有的宗教,谁都知道那早就与真相无关。
于是在游戏人间的时候,借由游戏进入更深一层的虚拟世界成为快速拓展自我知见、浓缩得失体验、跨时空意识交互的新新有效手段,是这一时代中的特色旅游项目。对于内在意识是体验这个角色我还是那个,在此幻与彼幻间经历什么,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
对于家长游戏与沉迷游戏是个问题,对于灵魂这只是又一种可选的体验形式,成为内在意识成长中地球本时代里除宗教、科考之外的其它特色体验项目。一种可能,一种如果。
八万四千法门
在后机械化时代里,八十年代思潮遗留下的人文社会认知还在持续着其主导地位——科举、被赏识、被雇佣,然后君君臣臣的一辈子。其实在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中,这样的传统认知早已不合时宜。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下一代的孩子要和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竞争工作岗位。今后的岗位比拼的不是体力,不是年轻,不是知识储备,不是学历,不是熟练度。你的孩子书法、钢琴、外语都无法比一个廉价的机器人更精通。一个用二十五年学出来的博士后是比不过一个用五分钟下载程序的人工智能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和逻辑判断力的。在熟练工种与技能型工种方面,现有知识的搬运与贩卖是没有后续市场为其买单的。
在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文凭,不是知识,而是想象力、意识力、灵力、洞见力、创造力这些机器无法达成的灵魂项目。他们长大后,要了解电子世界,要深切地懂得电子世界背后运作的机理,会编写程序、修改程序、创建虚拟空间,成为造物主。而这些前提就是他们要能在小的时候认知到电子世界,体验电子世界,了解人们需要什么、缺失什么、亏欠什么、渴望什么。今后的饭碗不来自文凭,来自知道哪里有需求与怎么补足这一需求。在电子时代里,一个用旧体制、旧行为标准培养起来的好孩子,从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因为他不知道所有新时代的内在核心需求。看不到瓶颈就看不到需求,看不到需求就只能给能看到需求的人打工,可打工又拼不过廉价机器人的人工智能。
电子代码衍生出的一个个平行世界,其前台是游戏世界、交友界面,后台则是程序与代码构建的矩阵。学习写代码并不是很难的事,但学会后你成为一个码农还是创世纪,就依据你前半生的积累了。想要创新,需要了解;想要了解一种文化形式,你需要先能沉浸在这一文化中把自己泡透了。知道怎么写代码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写些什么才有价值。
想拥有和电子世界新新人类人文交流的能力,就需要知道他们经历了些什么、在经历什么、他们的语言与交流方式、他们的理念与信仰组成、他们说的梗、他们在意与不在意的点,最后归纳总结梳理出他们表层下的心理架构。这些新时代的人文脉动蕴藏着无尽的商机与可能,是我们这些后机械时代的老人家们无法理解的。不理解就会带来排斥与成见。
就好像其它孩子都在用手机计算器,而祖爷爷依据自己的经验逼着重孙子学打算盘今后当掌柜的。当今的时代不再是一辈人一次变革,而是每年一次变革、每几个月一次变革。今后,对电子社交系统的纯熟认知、对游戏世界、游戏理念、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被时代淘汰。
基因编辑、代码编辑、中子编辑,会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向。未来是编辑底层逻辑的时代,社会将两极分化为写规则的人与被规则的人,即创世者与底层用户玩家。
当今的游戏确实是被过度商业化、娱乐化了,它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被扭曲成了畸形的怪胎,满足着社会中畸形的渴望与诉求,以宣泄性的杀戮、竞争、利己为引导核心,以榨干玩家荷包为自我的己任。但玩游戏并不是一个灾难性的现象,其实它也是一个入道的门户,可以快速地让孩子经历复杂的人性,累积社会经验,认知资本运作;在得失间看破与放下虚名假利的诱惑,在男女间识破情执的困扰;锻炼出团队配合能力,了知责任与担当的重要;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合理分配有限资源,有逻辑条理地规划自我成长秩序。
过去老一代的我们跌跌撞撞地在社会上闯荡二十多年才能遭遇的各种人情冷暖,现在小孩子在上学前就已经在游戏中密集地经历过了大半。今天的孩子非常早熟,吃过见过,很难再被套路、被忽悠,小小年纪就已经显得老成持重,懂得的甚至比大人还多。只是孩子要不懒得跟你说,因为你听不懂,要不表达与你不在同一个语境频率中。
“为什么不开心啊?HYH话废弧长,W扩列,他说我天秀,XSWL. 我还要因吹斯汀……”这不是香蕉人的对话,而是现在国内孩子们间的网络用语。
这些都是新生代的汉语语言,不玩游戏就无法知道同龄人在说什么,结果就是没人和你说话,笑你是乡巴佬怪胎,被团体孤立排挤。语言、文化、圈子,形成认同感.今日的游戏已经不是任天堂、小霸王、魔兽争霸,老一代人理解的游戏与当今的游戏是全然两个概念。很多家长都是好孩子长大的,标榜自己不玩游戏,连NPC都不知道为何物,觉得游戏都是虚幻的,就自己生活的996是真实的。结果家长觉得孩子可悲,孩子觉得家长可笑。
游戏入道
玩家在游戏中体验着密集的各式人生,然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自己所当真的一切成就、自己所向往的一切荣誉,不过是屏幕后形成像素点的代码而已,疲惫后沉静下来的人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渴望什么、匮乏什么、在意什么。
有些人会继续在自己的不甘与如果中“玩”下去,换着游戏变着花儿地玩,总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换个游戏、换个地方就都会好起来。有些人则逐渐地理解与领悟到了被他人左右命运的可悲,开始思考一切背后蕴藏着的道与理,转而自己写代码、自己开发游戏,成为生命的主宰,创建自己的世界。最后极少数的人可以借用台前幕后的一系列经历由此看破世界的本真,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游戏中了悟到:写游戏的与玩游戏的其实都是一种游戏体验,自己始终都是个游戏角色。
在人生的历程中不管角色选择走哪条路,兜兜转转,早晚都能悟道,进入下一个科目。一切都只是知见的累积,没有什么是所谓的歧途谬误,都是正确的。被当代老一辈人定义的失败人生,在高我看来很可能是收获满满地硕果累累。高我看重故事性与戏剧的冲突性,而小我看重的是一路顺遂、波澜不惊、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平安到死。哪个更有意义?哪个能带来更多的领悟呢?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很多家长很糟心: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本硕连读、毕业后去应聘拿高薪时,自己的孩子却贪玩辍学,去车库里和一群狐朋狗友瞎鼓捣鬼混。怎么骂孩子都不听,真是急死人。五年后,人家的孩子拿到博士学位,月薪八千+,自己的孩子还在到处借钱度日,只注册了个什么网站,叫脸书、亚马逊、谷歌,只搞了个空壳公司叫苹果、微软,只做了简陋的摩托叫哈雷、简易的电脑叫IBM,用两年画了个动画叫《爱丽丝在卡通国》起名迪士尼……
这些不务正业的孩子们大好的青春不读书不拿文凭,自己贪玩瞎鼓捣,太没有出息了,太离经叛道了!如果在中国,家长早就把他们强制考学去了。用六年学出来,给某个公司打一辈子工,不香吗?到了中年,老婆孩子加房贷车贷,跪求老板不要裁退自己,那就是后话了。家长的认知格局决定了孩子的前半生,毁了孩子的后半生。
其实回头看看,从明、清、民国、解放初,到今天,哪一代家长不是在叹息着自己的孩子沉迷于自己无法理解的谬误?哪一代社会精英不是那些一无是处的孩子成就的呢?一个孩子最核心的社会竞争力是什么?是他的热忱所在——那是他的灵魂人生主体能量的所在。若顺其所是,天佑其福;逆其所是,万事皆坎坷。
学校里的好孩子,在多年后都在为那些当年班级排名靠后的人打工,感恩戴德地领取着人家的残羹剩饭。符合上一代老年人观点的好孩子、老实后生,在他们自己的时代里没有自我的社会竞争力,苟且在社会的中低层。因为核心竞争力源自内心的自我渴望,自我渴望可以形成无尽的能动力,这动力让一个人才华横溢、灵感爆棚、不知疲惫。
一无是处的人知道我要用人来达成我的梦想,于是根据自己的梦想去组织人力资源。而好学生们拿着自己的文凭四处求职,渴望被一无是处的人赏识,给自己一个职位,赏自己一碗饭吃。风险形成价值,从小求稳的家长只能培养出价值最低的打工族,为那些从小不羁的孩子铸造梦想帝国。
当一个人安稳地被迫苟且在自己生命的夹缝中时,无奈地接受父母安排下来的宿命轨迹:升学、就业、嫁人、生娃,逼着孩子读书、升学、就业、娶妻、带娃。这一眼能看到头的浑浑噩噩,是会让人从觉受思考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感到无助又无望的,这带来挥之不去的抑郁状态。
最后用四个关键词:地下室 儿子 魔兽世界 葬礼,给大家奉献出一个短暂而灿烂的生命故事,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探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