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溪缘 改写:细雨

在从事幼教的岁月里,我越来越觉得: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意识频率状态。

0-3岁

小家伙很纯粹,其内在意识频率与因此频率显化出来的性格非常明显,觉知力最高,不做作也不擅伪装,很容易愉悦,沉浸在自己快乐的世界里;也最为敏感,需要被关注。这时的孩子不是听你在说什么,而是在看与感受你对他的态度;角色小我的心思还不明显,在萌芽阶段;

3-6岁

已经初步掌握了所处时代与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自我独立意识开始延展,“我的”被不断强化。随着角色小我逐渐成型,开始认知社会和周边环境,学习用语言表达与伪装自己,开始趋炎附会并形成不稳定的小团体;小我的心思健硕成长,内在意识被世俗的棱镜少许扭曲,接触文化知识、各种故事,观察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6-12岁

内在意识频率在随着文化课的深入而逐步递减,不再相信内在自我的直觉与心念;接纳科学与宗教的侵染,在人文中变得世故,结成小团伙,小我开始慢慢地定性与定型。这段时期,家庭里父母与祖父母、老师与同学的行为是其观察与模仿的主体,也奠定了其后前半生的主旋律。角色小我成长迅速,自我认同的重心从内在自我转化到载具角色我中。

12-16岁

这是非常不稳定的一个阶段,生活的环境开始接触到社会与大量更广阔的资讯——内在自我、角色我、校园的正面教育,社会的五浊恶世、家庭内父母的针锋相对、妈妈与奶奶间的成人矛盾……让童年时信奉的爱开始变得模糊、扭曲、多元,进而渴望找回淳朴的爱与被爱,因此萌发了早恋的渴望。早恋中充满对异性的好奇,但很少肉欲的诱惑,更多的是渴望重新找回单纯的爱与被爱。

各种相互矛盾的见闻与道理、现实与理念,让内在自我迷茫困惑——人们渴望的、教导的与自己所为的大相径庭。在这一认知强烈摇摆的阶段,需要大量的来自外界的肯定和助力。这三年决定了小我怎么定义这个世界与最终认同哪一种生存理念,也是角色我完成自我角色构建的最后阶段。

在这十六年里(女孩到十四岁),完成自我角色人生铺陈,形成那个自己渴望体验的角色状态与抵达那一内在意识频率状态。之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完成从家族业力与自我习气中脱离和扬升自我内在意识频率的课业习题,为内在自我达成意识完型做出努力。

作为父母,要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无比艰辛的战役。不论你处于怎样的困境中,请不要把你的情绪与强势的地位施加给你的孩子。小孩子远比你想象得要明白,只是太多矛盾的信息让他们迷茫,尤其是一个家庭里出现多种不同的主张时。

每个父母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人生中的如果在孩子身上试验,可是这个看似由你而出的小人儿,其实真的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他有他的人生蓝图,所有的一切在你这个父母还没有出生前就已经被规划好了。而他的高我远比你俩来得聪明和高瞻远瞩。

父母最经常做的就是把自己孩子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看看监狱里的吴某歌手、不能游泳的孙某冠军,如此的例子数不胜数,都是父母强势介入十六岁后孩子的人生导致的。有些孩子始终无法步入自己的人生规划,只好选择从角色中尽快退出,重新开始,导致的悲剧更是不胜枚举。

那么父母到底要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呢?

溺爱不对,管教不对,这也太难了吧!

首先,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地沟通。

父母要先学会什么是有效的沟通。这里可不包含威胁、压制、奖金等手段。

其次,要学会稳定地爱与被爱。

你拿到我想要的成果,达成了我的面子与渴望,我就是爱你的;你听从顺服于我,我就是爱你的。这种有条件的“爱”与爱毫不沾边,这只是萝卜大棒的交易体系。爱是无条件的、不住相的。爱是一种稳定的、可信赖的、犹如阳光雨露一般可预期的常态。

最后,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家永远是你疗愈自己的港湾,我们永远支持你、爱你、鼓励你,而你永远可以与我们探讨人生上的迷茫。或许我们也只是人生的小学生,或许我们也有自己的偏见和不足,但毕竟三个脑袋要强过一个,而自家人的利益永远是一起的,不会在后边挖坑等你往里跳。家里的意见是参考意见,听与不听都是自由意识的平衡,从与不从我们都不会问责。这是你的人生,大不了多重来几次就好了,没有什么真正的损失。每一次所谓的失败都离领悟真谛更近一步,仅此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你的经验与正确都是你经历的产物,而你的经历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复自己的失败,可是你连自己怎么失败的其实都没能搞明白。所以做父母的首先要能做到足够的自醒,再去指点江山。不然结果就是孩子教孩子怎么当大人。

内在意识频率的差距,让彼此的沟通有时候会鸡同鸭讲,同龄的夫妻间尚且如此,更何况三代人间。在未来的十年内,元宇宙是下一个财富密码,而此刻的家长还在逼着孩子背数理化、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去争夺就业岗位、比聪明;觉得打游戏、沉浸在网络世界是耽误了学业。

你错过了50块钱的茅台、2000块钱的房价、10年前的主播,现在让你的孩子去错过他一生的每一次大潮流的机遇,因为你看不懂也看不见时代的走向,而他们出生前就知道今后百年的格局。结果瞎子给明眼人带路,还说“都是为了你好”。真要为了孩子好,早早地把自己活明白了比什么都强。孩子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智慧的榜样。而你是吗?

父母要能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低到与孩子成为平等的朋友,才能做到最为有效的沟通;而同时你也要明白,朋友就要有朋友的界限——朋友间是没有“必须”、没有责任和义务的。

从另一个方面,父母又不能和孩子谈平等,因为你养育他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他的;你不应该期待平等的回报,或老年时被其照顾。因为你决定要这个孩子时,你有着自己很自私的考量。你把他拖入这个世界,本身不是他欠你的,而是你欠他的。就好像你把某人骗入传销组织,令其无法脱身,然后说:看看,我对你恩重如山,照顾你的吃喝,培养你成才,现在你要做什么什么,让我开心、生活舒适。

你享受了自己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的“乐趣”,拓展了自己经历社会的第二次、第三次可能性,你已经拿到了你想要的,孩子从来不欠你的。你给他生命不是什么恩情,你照顾好他是你应尽的义务。仅此而已。

我知道这些话非常地犀利,与当代人文理念差距巨大,但这就是事实。我们现有的理念体系让整个亚洲社会与家庭系统都很畸形,孩子被道德绑架,来做其本心想要做的事的时候,爱的通道硬生生被扭曲,从而又形成新的家族业力,不自觉地传给下一代,如此周而复始。这一状态真的有待改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意识频率,不能简单地用高和低来形容。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他们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固化成见。

孩子最怕的是三点:

一,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无法正确地评估自己。

把自我价值的衡量权交给了别人,导致过度地在意他人怎么评价自己,进而讨好他人、活丢了自己。

二,没有安全感。

没有可以倾诉心声的地方,把信赖交托给社会人(朋友、同学甚至社会老油条),却不能信赖家人。结果就是在爱情上、事业上、友情上重复地理解人间冷暖、聚散无常,导致心门紧锁,活得封闭自我。

三,没有归属感。

爱与被爱本应是家庭内天经地义的事情,结果从小看着父母为“平等”相互争执,人人捍卫自己的利益与认知;用大棒萝卜的把戏经营家庭,爱只是口头的蜜枣,背后总是有附属的条件和看不见的秤在计量得失。这样的家庭无法营造归属感。最后离异也是难免的。

差异来自见识的不同,每个人成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有了孩子后脱离了社会,从此无法在世上练,就在家里耍。后果就是丈夫见多识广,自己却孤陋寡闻;然后每天担心两个人不再认知同频、他渴望与更说得来的人共度余生。这时女人不急着调高自己,却每天防微杜渐、严防死守,耍脾气要关注,抬高自己的家庭地位,突出自己的重要性,把提升自我的压力都转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砝码。

很多父母,自己最看不上自己的爸妈,可是对待孩子时又复制了自己童年习得的榜样;并将这样的习气代代传承,形成家族业力,恶性循环。其实他真的不想这样对待孩子,可是真心没有见识过其它的方式与榜样。情急之下,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东西就下意识地拿出来应急了。

教好孩子,不在于怎么教导他,而是让他有个可以效仿的榜样。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教好你自己,让你自己成为你渴望他成为的样子。让孩子能看到这样才是幸福、

这样才让人温暖、这样做是大家都喜欢的样子,然后渴望如此地去做、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孩子会向什么样的父母敞开心扉?

一定是会让孩子的自我成长之路前进得毫无后顾之忧的父母。允许孩子去试错,让家成为孩子在外摸爬滚打后,能随时过来停靠的港湾。或许是热在炉子上的一煲藕汤,或许是新铺好的暖暖的被褥,或许只是简单温柔的一句“孩子别怕,我在”。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内在的花火,可是多数家长并没有那一方面的天赋,既不重视也不看好。很多家长的内在意识等级比自己的孩子差得很远,却要求孩子听自己的,只因为自己虚长几岁。最终让孩子在自己很不擅长与毫无兴趣的领域上与那些在那领域非常擅长的孩子一较高下,然后每天骂自家孩子笨,不长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被进化成了自我贬低,孩子被当成宠物、家畜、犬子、虎女自称。

孩子有了成绩,要棒喝,并树立更高的对比;实在没得比对了,和自己比,反正就是打压其自我价值感;如果没有成绩,就打骂;不光打压,还要践踏,让孩子不但没有自我价值,还丧失自我尊严。

人们通过竞争而彼此激励,又通过从众相互协同。竞争带来攀比,比较中可以认知到自我当下所处的境地,从而见其不足,知耻而后勇。可是多数家长把初衷与方向搞拧巴了,转化成对孩子的批判和谴责。不想着自己怎么进步(太累),只想着逼着孩子完成自己当年的梦想。总觉得自己人生过半,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孩子刚起步,自己的成功可以被复制,自己的失败他不要重复,全然不去理解与尊重孩子的内在人生规划。

当竞争程序起作用时,会不自觉地和周边的人做比较,从而产生竞争,非你即我,固化了你和我的边界。不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投生人世的目的与目标,每个人都在探索不同的意识面向与可能性,一味地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渠道、统一塑造模式,还以为这标准化流程是社会的“进步”,把这个作为不可撼动的信念,大肆宣扬。

在未来的二十到三十年间,我们的孩子在职场上要去竞争的不是名校毕业生,而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一个苦读二十五年的博士后,比不上一个装机时间不到五分钟的机器人。

下一代的生存压力要比我们大很多,但机遇也多很多,能脱颖而出的必定是那些有自我想法的孩子——因为不一样,所以有价值。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十年中失去了自己的创造力与独特性,那你只是把奴隶的烙印刻在了他的心性里。

从众意识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每位卷入其中的人。当这种意识映射到孩子身上时,如果你的觉知够清醒,你会看到心里升起的种种念头:

“大家都在学乐器,我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学一个?”

“其他孩子都报了学前培优,我是不是也应该报一个?”

“孩子不好好学习,这可怎么办啊!“

“孩子一定得受高等教育,以后的路才相对好走。”

不一枚举。

我知道生活在集体社会的我们,想要屏蔽这些声音相当不容易,似乎是在和社会普存的价值观做对抗。何不放下对抗和挣扎,尝试用孩子的频率聆听他们的心声?

我支持在更广阔的领域挖掘孩子的兴趣点,但不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地去达成攀比,只为了自己发朋友圈时能让同龄人羡慕,让自己在社交时感到优越——孩子和自己的包包、鞋子一样,要能用品牌的logo去点缀;至于孩子的感受嘛,“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就扼杀过去了。

可是家长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相同的技能根本就没有价值。价值来自于互补,互补的前提是你拥有其它人匮乏的技能。这就是:当卖冰棍的都去买股票了,就是该抛售的时机了。这时入场就意味着惨痛的结局。

给孩子们接触多的学习机会是好的,可是出发点不能是为了显摆:

学习音乐和美术,是为了孩子有更广阔的意识去欣赏艺术;学习游泳、网球是为了孩子有强壮的体格;学习滑冰、冲浪是为了孩子接触更多的运动形式,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当出发点不同时,就不会把自己的意识期待强加给孩子,孩子更能在学习中获得扩展、愉悦感和自信。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意识频率,想和孩子沟通,要认同他才能兼容他的频率,要用他能接受、能听懂的方式与他沟通。这就好像你穿越到了孔圣人的课堂,他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句句珠玑,你每个字都认识,可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好像都很有道理,可是那些道理与我何干呢?大人讲的理与孩子们能接受的道,不在一个频道上。你觉得自己苦口婆心操碎了心,孩子觉得你絮絮叨叨没见识。

请家长先尝试扩展自己的意识,感受孩子的频率。用他的处境想问题、看世界与这个时代中他周围的人。要知道你当年的校园生活经验与这个时代已经截然不同,你面临的社会问题与这个时代也截然不同。你的经验很宝贵,但未必适用。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很多时候会“被迫”地或“眼盲”地看不到自己对孩子爱的方式其实是一种伤害。被迫是被“家族业力”、“社会”等所迫,眼盲是随自己“习气”所致。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可去申述的。只要你愿意往内找因,在你寻找的那一瞬,很多事情的走向就已然发生了质的改变。

不惹麻烦、让你很省心的孩子,通常心和你是生疏的。因为没有谁活得不辛苦,哪怕小孩子。你觉得他一切都很好,只因为你并不真的了解他,而他也压根儿不觉得跟你说能有什么用。

当你的孩子很省心或很费心时,就都需要警惕了:一种是自我封闭,一种是自我放逐。请静思自己的童年,你会发现相同的问题再次重复。看看儿时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所欲、你的忧虑和欢喜之所在,拥抱一下儿时的自己,再去拥抱一下自己的孩子。

孩子就是你的镜子,而镜子中你看到了自己的不完美——你无法接纳的不是他,而是自己让自己失望的模样。你的人生,不是要去塑造出一个多完美的孩子,那是他自己高我的工作;你的任务是让自己在这个人生中,让自己更能让自己满意。

比如给孩子你能给予的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这种力量是相互的,你在给予的同时,也是爱自己的同时。很多人把这件事情彻底搞颠倒了。

没有哪个孩子会觉得有一个把自己培养起来了的父母让自己骄傲。让孩子有脊梁的是让自己都能为之骄傲的父母。这父母不一定要多有钱与地位,但一定要真的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最让孩子有底气的不是父母的社会地位与财富,而是其它孩子都没有的理解与支持。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自己的心性平稳健康,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会笑的孩子、温暖的孩子、性格平稳的孩子,一生中处处遇贵人扶持。因为所有人都是趋光向暖而生的,所有成功人士最看重的是这个人是否可交。人人心中都有杆秤,婚姻如此,事业如此,人生如此。

能力可以培养,财富可以累积,但这些在无常的生死面前毫无价值可言。一生是二十年还是一百年,当你的孩子走时,他是感激你让他的童年不在扭曲与压抑中度过,还是憎恶你毁了他的前半生,让他在后半生里咒骂着你的坟墓,因为对你的恨意,心中仍充满了对世界深深的失望。

我们与孩子的隔阂,不是因为孩子不对你打开心扉,而是你的内在卡顿尚未融通。当你放下自我的成见与自己的身段后,你会发现孩子始终就在那里等着你。他会捶打你,咒骂你,哭着说“我等得好辛苦、好无助,我爱你们,可是你们太把自己当成长辈了”。

自一体,却在“您”中有了一个你隔了心,而失去了我们。

以下三个案例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希望或多或少地能传递一些力量给正在阅读的你。

案例一:陪伴是我表达爱你的方式

Lenny是不到四岁的男童,有着漂亮的蓝眼睛。他和妈妈还有两个姐姐生活在一起。Lenny的爸爸因为暴力倾向,被禁止探望小孩,Lenny的记忆中,没有见过爸爸。在三岁的幼教班上,Lenny被老师判为了问题孩子,因为他不止一次地咬过其他孩子。我刚到这个班的那天,写了四份报告,每份都和Lenny有关。

这是一个星期四,幼儿园最忙碌的一天,Lenny平时一块玩的小伙伴Jasper今天没来。Lenny显得无所事事。其他小朋友似乎都被告诉过,尽量离Lenny远一点。过了一刻钟,听到了几个小孩的哭声,原来Lenny先是拿书打了一个女孩的头,后又咬了一个男孩的胳膊。整个房间陷入了混乱。

房间主管生气地把Lenny拉到一个角落,跟他说:你现在只能呆在这里,哪里也不能去。主管声音比较严厉,Lenny也哭了。

我安慰好几个哭的孩子后,放下了手中的活,陪在Lenny身边。他已经不哭了,似乎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摆弄着上面的小狗耳朵。

我:Lenny,你想我陪你一会儿吗?

Lenny(无精打采地):是的。

我:听你妈妈说你们家养了小狗呢?

Lenny(精神了一些,用小手比划着):是啊,它这么小,多可爱。

我:它有名字了吗?

Lenny:对,它叫Milo。

我:我也好想看看Milo呀。

Lenny:老师,到我家来,我跟你一起玩啊。

我:好啊!肯定有机会的。Lenny,你会打Milo吗?

Lenny:不会啊,为什么?多疼呀。

我:对啊。那为什么你会打Mitchell和Stella呢?

Lenny(头又低下了):因为他们不跟我玩,我很无聊。我想和他们玩。

我抱了一下孩子,说:会的,如果你可以多问几次的话,他们都会愿意跟你玩的。

Lenny:真的吗?

我:当然了,不过你不可以再打人了。会疼的,对不对?

Lenny点点头,起来,小跑到Mitchell和Stella那边,分别和俩孩子道歉。

当天,我花了更多的时间陪在Lenny身边,我们一起折纸飞机,玩拼图,搭积木。中间开始有其他孩子也加入进来,Lenny有了新伙伴,也越来越开心。

后来我和Lenny的妈妈沟通了一下,她很沮丧,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因为她自己一人带三个孩子,还得工作,平时能陪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我建议她每周多抽出半天时间,多陪陪Lenny,做什么都行,说不定会有神奇的变化。

Lenny妈妈决定尝试一下。

这之后仅仅两周,我们所有老师都看到了Lenny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不再动手打人,他变得更爱笑了,也更能融入集体的活动。他现在是班里的小明星,有很多个好朋友。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多花点时间,陪陪你的孩子吧,和他们一起,做什么都好,在共同的空间里,频率在互相振动着。你会发现,有时候,你们似乎心意相通了: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都是符号,沟通从未如此畅快过!

案例二:赞美和鼓励能给予孩子最棒的力量

入睡前,我和女儿随心所欲聊着各种话题,女儿突然说了一句:妈妈,其实,你和爸爸一点也不懂我们。

我一下子有点懵,看着渐渐熟睡的女儿,轻轻抚摸她的额头,心想:我怎么不了解你,难道我不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吗?

我和我先生说这件事,他是生气多于难过,硬生生觉得自己的一片丹心喂女儿了。我理解女儿那一句话的意思:你们成年人不懂我们孩子的世界。是啊,我们长大了,俗事也多了,渐渐地,那颗童心被掩埋在记忆里。

开始理解女儿,是在一次睡前,女儿和我探讨生命的意义。女儿刚过11岁生日,我那会儿正在读赛斯的《灵魂永生》。

女儿:妈妈,既然人最终都是要死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好无聊。

我:宝贝,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平凡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体验自己独一无二的一生。

女儿:怎么不平凡了?我觉得自己就很普通啊。很多人都很普通。

我:你觉得什么是不普通呢?

女儿:像一些很厉害的伟人。

我:很厉害的伟人那是在别人眼中嘛。他们不是一样得吃饭拉粑粑。

女儿:哟,妈妈,不要说这个。

我(哈哈笑了):普通其实也很好啊。宝贝,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的,关键是你自己的感受,你是怎么看自己的才是重要的。

女儿:我就是觉得自己很普通,也有好多缺点,我都很讨厌。

我:你哪里有缺点了,我怎么看不到?

女儿:那是因为我是你女儿啊,你爱我才会这么说。

我:宝贝,不是的。即使你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我看到你身上的,都是优点,你看啊,你很有爱心,很多时候都会为别人着想;妈妈难过时你也会来安慰我;你也很独立,每次上课都把自己时间安排得很好;你想问题也很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女儿(带点笑意):我有那么好吗?

我:当然啦。有句古话,叫当局者迷,你每天和自己在一起,所以被迷住啦,看不到啦。

女儿:可我觉得自己挺笨的,很简单的数学题我都做不会,我的朋友Anna、Kiera都好聪明。

我:噢,宝贝,这只是你不擅长数学。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啊。你看看,你画画多棒呀,你还会说中文,对吧!

女儿(开心起来):妈妈,你觉得我以后可以靠画画养活自己吗?

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你知道吗,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养活自己,这是多棒的事情啊。

女儿害羞地抱了抱我。

我回抱了女儿,亲了亲她的额头。

案例三:信任是叩开心门的钥匙

墨尔本封城的一段时间里,学校开始了网课。老大15岁了,享受自己的独立空间,讨厌被监督。我们给了他信任和自由。上课时间,老大和朋友的嬉笑对话声不时传出来,我知道,他没有在上课。

我走进房间,问:儿子,你在干啥呢?

儿子还保持着和朋友聊天时的笑容:我正和朋友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呢。

我半信半疑地说:你好好上课哦。

儿子:知道了。

过一会儿,讨论的声音更大了起来,我听到了游戏中的OC代名词,如何提高技术什么的。我第一情绪升起,觉得生气又有点难过:儿子当我是傻子,他在骗人呀,他是不是认为妈妈很好骗。

我忍住了冲进门去质问他的冲动,我知道,这是剧情的一个拐点。

我在拐点处,上到阁楼,静坐了十多分钟。冥想中,不同视角的剧情展开了。

小我的视角:

你推开门,生气地问:你们在讨论什么?你不是说在上课吗?怎么玩游戏呢?你以为我是傻子是吗?

他: 不是的,妈妈,你不懂!What the hell. 你根本就不信任我。

高我的视角:

这次剧情安排有点太假了。戏剧张力似乎不充足。不如安排确实孩子在讨论和游戏相关的项目,安排一个误会的情节,让剧情升级一下。

剧情A:

你认为孩子就是为了玩乐选择撒谎,博得了你的信任。你不再信任他,上课时,一定要在边上监督。孩子感觉很委屈,因为他是无辜的。他认为你在剥夺他的自由。两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剧情B:

你知道当下是灵魂安排好的剧情,是你的一次考试。你静下心来,在打坐后,尝试用高我的视角来看待事件,持有开放的态度,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信任。

当然,我选择了剧情B的走势——

我(敲门):妈妈可以进来吗?

儿子(不开心,不愿意理人):嗯…

我:妈妈想和你聊一会儿,你有空吗?

儿子转过头,看着我,说:聊什么?

我:刚才妈妈听到你和朋友在上课时间讨论一些游戏中的角色,是课堂上的内容吗?

儿子:对啊。我在写一篇论文,就是以游戏为背景的。我和我们小组在讨论呢。

我:你们讨论主题是啥呀?

儿子:主题是:很多网络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

我:哇,这个主题很棒啊。

儿子(有点得意):还可以吧。

我:你调查了吗?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呢?

儿子:妈妈,游戏公司设计游戏时,有专门的心理学家研究如何设计游戏会让人喜欢,泡在里面,因为这样才可以赚很多钱啊,他们就是会让你上瘾,花很多时间,还会让你花钱买一些设备什么的。

我:真的吗?游戏公司真是狡猾啊。

儿子:肯定啊,我一个同学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我听同学说他朋友整天玩游戏,什么都不做,这样太傻了。我觉得偶尔玩一下可以,但是不要当傻子。

我:妈妈觉得你很棒,自己能明白这些。

消除隔阂的最好办法,是信任,无条件的信任。就像自己犯错了,选择原谅和鼓励自己一样。

我在一次冥想中,得到过一句话:不要太过关注自己,在“我”的世界把所有其他人和物都当成是我来修行。(意识的扩展)

衷心地祝愿每位读到这篇文字的父母,都能用爱温暖你的孩子,用信任打开彼此的心扉,用赞美叩开卡顿的顽石。温柔真诚地与你的孩子在同一频率中共振吧,在爱的体会中,整个世界都会为你们欢呼。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