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谈金钱名利与偶像崇拜
宗教的造神运动与敛财的心灵导师
(本文是针对群友提问撰写的专题文章:
老师,从小家里人就教育我:钱不是好东西,有钱人的钱都不是正道来的。
工作后,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后来又学了赛斯,慢慢转变了对钱和赚钱的看法。
最近在灵性学习中,看到人们对于传授灵性知识该不该收费一直有争论,有人说不收费不足以彰显价值,有人说灵性的东西就应该免费,要是收费就是境界不够高、不纯粹了。
这些又让我想到该怎么看待钱的问题。
还有就是偶像崇拜。我个人对此非常反感。上学的时候身边同学追星,我完全无法理解。可是在灵性圈里,大家都早已是成人了,怎么感觉很多人也和那些年轻的追星族一样呢,特别容易去追捧迷恋某位大师、上师或者沉迷某个神。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多年来我对各种宗教也一直敬而远之,因为不能接受信徒的那种死心塌地的痴迷。
请老师谈谈这两个问题好吗?)
细雨:
你提到的这两个问题,其核心无非名利二字。
造神的渴望自古不绝,平权的诉求也始终不息。追名逐利者过江之鲫,看破红尘者也比比皆是。何去何从,是是非非里,中道何在?
被妖魔化的名利
自古对名利的追逐让很多人沉迷,难以自拔。名利被修行人视如蛇蝎,冠以蹉跎一生的罪魁。故而追名逐利的行为历来被修行者所不齿。尤其在亚洲文化传统中,道教的逍遥豁达、佛陀的四大皆空、儒家的洁身自好,都反对人性趋利,这奠定了在亚洲文化圈中看待修行者时的人文理念标准就是:清淡寡薄、素服乞食、高风亮节、仙风道骨。
名利作为角色扮演体验的一部分,真的犹如原罪般地存在吗?
为什么现代人会反感宗教、造神运动、敛财的心灵导师呢?
被名利腐化的宗教
在本“版本”的地球历史中,全球的各种宗教利益集团都对原教旨的信仰与信念进行了漫长而有计划地扭曲,其行为的本质就源于对既得利益的不断追逐。宗教的神职人员们为了让自己有更高贵的地位,刻意地扭曲了高维意识对人类的教诲,把人与自我心灵的沟通分割开,把自我意识与自我人格间的交流复杂化,从而树立起僧侣、神父、祭司存在的价值,成为了高维信息与信念的中间商,并因此收取高额佣金。
各个教派内部施行阶级化、集权管理,形成层层压榨的供养体系。上座部努力造神,传播恐慌信念,为神职人员输送理论体系和话术脚本,收割既得利益与剩余价值。
对利益的无尽贪婪让宗教社团与政治集团相互勾结,达成彼此的利益互动,联合贩售恐惧与缥缈的希望,愚腐民众心智,排除异己。宗教不再引领自性的觉醒,而是成为政权巩固统治的帮凶,把臣服自我良知的心与愿引导到巩固与捍卫统治阶级特权的面向上。教派与政客相互钳制对方,又彼此扶植、相互认证对方的合法性,共享既得利益。
当阶级体制、官僚体系被植入信仰团体结构内后,宗教社团开始腐化变质,主动收割百姓赋税后的剩余价值,来滋养自身奢靡的生活和扩充臃肿的体制机构。高维的信息传递者就这样从心灵的净化者慢慢蜕变成了名利的奴仆,从心灵的医者变成了灵魂的税官,收售着智商税。
在当代,巨大的既得利益让心灵的导师沦为一种网红职业——很多人渴望借由贩卖信仰达成社会阶级的跃迁。假修行者通过宣扬鱼目混珠的一知半解构筑迷信,对名、利、色进行着贪婪的收割;甚至组织邪教贩卖希望、原罪、救赎,承诺安康幸福与天堂永生;在自己压根儿都不知生死为何物时,就敢站上讲坛替神发声。这类假大师与伪活佛,不断收割着群众的智商税,让有识之士深恶痛绝。所以人们都很警觉一个所谓的灵修者是否在为自己封神敛财。
多数人对于心灵导师是否良善有着自己潜在的判别标准:是否洒脱低调、仙风道骨、无私救世、远离名利。
那这样的期许与判别标准是否正当呢?
名利:名利并非原罪,而是一种力量——“名”是号召力,“利”是驱动力。
如何获取与运用这样的力量是人生体验中必要的环节。如果执着并沉迷于对这力量的渴望、贪婪,会让内在心智入魔成癫。力量与心智需要保持动态的内在平衡。有了力量,如何运用它、如何把控它、如何使用它,就成为自我内在心智的功课,心智的成熟度也通过自我的外在行为被体现出来。
名利是放大镜。能力越大,影响力越大,造的业也就越大。
业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它的本意是人生中的自我课业,指的是有待修习的自我心智短板。修习的过程意在寻求与把控“躺平”与“造作”间的平衡。掌控平衡的能力即自我智慧的次第。
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角色、旅行过的这段人生、经历的这个时代,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注定了我们要面对与探索的人生主题。在这个大背景下经历对名利的体验是一种必然。
这经历本身也是一种修习,其过程与结果带来自我人格发展的感悟素材,为内在自我意识与外在自我意识的平衡提供了必要的体验,填补了某些面向上的认知亏蚀,并平复了对等体验内的“如果”与“不甘”。
每一种可能被均等地探索,每一面向上的探索都被做到极致。没有亲身品味过的理解总是肤浅的,没有经历过的理解只停留在想象。
所以,追逐名利的一生与潜心修行的一生本无差别,都是人生经验、觉知的累积、无漏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
别让灵性的高傲蒙住了眼,没有偶然,一切都在它当下的状态中,不多不少。存在即合理。
最后说说财富与钱。
钱本身是能量具相化后被赋予意义的一种符号。它表现为一枚贝壳、一张纸或一串电子符号,这些并没有本质差别。能量没有善恶与好坏,在聚散与应用这种能量的过程中,却可以看出自我的初心。
起心动念的初衷往往比过程和结果更重要。损人利己、舍己利人、共赢互助,这些初衷决定了自己的后续言行。能不能办成那是因缘际会,但心念动时就已经真实地左右着自己的意识频率和后续将会进入的实相世界。没有什么阎王或上帝在那里审判谁,每个人点滴间的意识活动引导着自己意识频率的高低变化走向;而吸引力法则与感受平衡法则,让系统自动地把你引入与你意识频率相符的实相世界中,完成后续的体验。一念念间是我们自己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遭遇、处境感受。
在利益面前耍手段,试图达成自我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放弃了共赢、利他的选项,这样的行为会连锁地引发出下德失德、失仁、失义、失礼、失信。最后失去了自我的良知。得而贪得又恐有失,为富不仁、不义、不信、不德,进而活丢了自己的灵魂。
获取、掌控、应用财富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意识、觉知、认知、智慧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修持。所以赚钱与花钱的过程和手段并不应该被诟病,那也是人生体验中的一个面向。名利本都是人生课题所在,不应当视为原罪或肮脏的。财富本身不是魔鬼,只是一种力量。怎么运用这种力量,取决于自我的意识趋向。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名利都是修习中的道具。既然用了这个角色领取了这一时代的命程,那就不应该去纠结这些。名利并不是违背内在意识的罪恶之源泉,它是一种可被显化出来的驱动力。如何获取与运用自身的号召力与推动力就是此生的关键。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造成的正负面的业力动荡也越大。在放大镜下的一言一行都当有所担当。
目标、手段、作为,对应:初心、涟漪、结果。
“我认为的”与“我所是的”往往必须要通过“事上练”才能看清楚。“我以为我能做到的”与“我以为的我”,只有在了那个位置上去经历才能真切地显化出来差距。一生中经历一系列的抉择,最终看看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存有。一世功过换来自己的一声叹息。
很多初期的修行者,渴望让自己从红尘中快速地剥离出来,于是把“钱”妖魔化、符号化了,认为名、利、情三个面向上的体验都是人生困苦的源泉,结果过激矫正,进入苦行僧的队伍。释迦摩尼曾苦行多年,最后觉知到饥寒贫苦不是通往开悟的道路,认知的改变、视角的迁移、多维自我的立体观念的建立,才是正法大道。
钱是可见的能量显化。如果一个人为了赚钱,囤积无尽的财富,手段无不用其极地扩大自我利益,到最后一定会导致失去内在的自我平衡,在自性良知的层面上形成问题。这问题会显化为有待平衡的后续人生课业。
很多灵修者视金钱为粪土,认为俗,但每天都不断地聚集囤积宇宙能量,堕入法执,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痴迷,一样也会因法执无度导致自我意识的失衡。所以对于钱或能量这些必须品的获取与运用,不应避之唯恐不及,也不能贪得无厌。
当如老僧背美女过河的典故一般:
身当渡人舟,心无色挂怀。但行方便事,莫执律法严。
在名利之事上当做个敞亮人,不要偏执一隅自困身心。取舍之善在于有度。
真假大师、偶像崇拜与感恩
意识体本身是没有固化形象的。它们既不是人、外星人或任何我们肉眼可见的“东西”,同时它们又可以化身为任何东西,使用任意角色,应用任意的名字。当你聚化了某一形象后,就已经偏离了真实。
不要去制作与崇拜偶像——真正的内在意识不在庙堂上,不在金银铜木的雕塑中,它就在你我自己的内心里。在你安宁下心绪后,闭上那四处寻求的眼睛,去聆听内在自性的光明。每个人最好的导师就是自己的高我。
民众习惯了外求与外祈,嗜好“造神”,并把自己造的“神”捧上了供坛,结果往往会发现一片真心照沟渠。这世上唯一的真神、造物主就住在自己的心里,而自己就是整个宇宙。(这是一种辩证的说法,需要理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知识点)
有人造神,自然就不匮乏愿意来当神的;有人上供,就不匮乏来收钱的。名利的高台就是这样在点滴间被堆砌起来的。活人当了灵媒,滞留灵演起了大仙,乌七八糟地传递着低阶意识群体被扭曲的灵界信息。你说那不是来自灵界的信息吧,那还真是;你说那是吧,可都是些没活明白、死清楚的滞留鬼说的鬼话。用那些来引领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未来真的适合吗?
一个自我内在丰满充盈的意识体,其能量是散发性的,因与天地一炁相同,内在自性之光常明,拥有无尽的能量与不会枯竭衰减的“温度”,无需反馈也可以犹如太阳般普照世间,温暖心流;不会和谁因为什么去计较、计算、记仇。无住相布施,乐于给予、分享,可以并乐于“独处”,隐于市井,安贫乐道,洒脱地游历在世间,随缘行止,随口点播觉悟,不受体系的制约与摆布,不受政治的左右。这样的存有在本版地球上极少见。
在意识的初始阶段,个体渴望组成或加入群体,进入群体后又希望成为核心,在核心中便期许壮大自我的群体并始终保持自我的核心领导地位,这一系列操作是源于自我价值感的亏蚀——渴望被重视、被尊重、被看见、被爱。这样的导师极力宣扬“感恩”、对等的回报,甚至要求弟子奉献所有,并立下长久的灵魂契约。这种师父看似给予心灵引导,其实持续地在吸取社会资源,关注于弟子们的奉养。
说到这里,顺便谈谈感恩。
太多的人对“感恩”有很深的误解,经常用作客套话,口头与书面地客气着。其实高维意识非常不注重你的感恩,因为他们本着行无住相法布施、金刚无畏布施的心做事。哪个起心动念、唠叨感恩,那就成为对等回报或有价交易了。这样的信念一动,别说觉他了,连自觉的初心都被破了。
真实的感恩,就是自我的内在行动、内在转变,并用爱去无偿无住相地去温暖众生。感恩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回向不是许愿念叨出来的,是一件件的事真实做出来的。让自己开始行菩萨事,才是地道真实的感恩。普及感恩的人,就会期许感恩。当看不到自己的善行被认可与回馈的时候就会失落,甚至指责别人忘恩负义。一旦心念中有了这样的想法,你的无住相就变成了功德心。
什么是功德心?说白了就是利益心的一个变种,言行都成了赊账的买卖,计较得失、期许回馈,有了烦忧(中国老一代封建意识家长就是典型)。
由于人们习惯地对高位者使用贿赂与吹捧的交流方式,于是这一套“礼仪”也被移植到了与“高人”或高维意识相处的互动中,被认知为有“礼”。可是内心中又觉得高维意识是不该讲这些虚礼的。于是一边这样做着,一边等待“免礼”的明示;而高维意识却在尊重着你的自由意识和人文文化。结果就搞出来一堆虚头巴脑的东西来,整出一大堆仪轨讲究。
这其中一类属于是民俗人心污秽了高维师父,而另一类则是浊者自浊——本来就是靠兜售捷径与神通敛财的骗子,当然吸引的弟子也都是偷巧与“机灵”的学生。
如果说修行有捷径,那只有一条,就是踏实——踏踏实实地做人,做好自己当下手头的事情,带着觉察用心地去做事与生活。让自己的观与觉时刻处于清明的状态中,而又不落入刻意与做作的表演里。
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无所有处”之无想,缘念“非想非非想”之法,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成已,诸想不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名“非想非非想处定”。
灵性的“傲慢”
灵性的修为本身是一个内观、内省、内觉与品悟所感的过程。
灵修到底“修”的是什么?
灵修是对自我内在的心灵开启觉知,对身脑逻辑思维外的意识心与内在灵感形成关注与感知,开始逐渐地强化并重视内在自我意识的心声,逐渐地从单一的角色“我”中升起更广阔的视野,形成多维度、多次元、多视角的立体人生体验。利用这样的觉知力、观察力,更通透全然地清晰理解内在自我意识与当下饰演的这一角色的人生遭遇。
在人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生命认知的原始素材,经历“历经”的过程,面对不同的抉择,感受抉择后引发的涟漪,品味其间的各种感受。没品味过苦涩与甘甜的滋味,怎么能知道这名词的意思?一个生来就盲眼的人,能知道红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却无法与绿或蓝这些名词形成认知上的对比。
修习灵性就高人一等吗?灵修的人比名利场里奋斗的人更“高级”吗?
对灵性导师应该有怎样的期待?
不要因为自己开启了灵修,就去鄙夷那些看似沉迷于名利场的人。你有你当下的功课,他有他要领略的人生。知道与理解,其间差距着认知的体验。做不到理解时,说谅解就是空谈,没有谅解,哪里来的同理心呢?更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了。太多的人活在自己的理所当然中,匮乏换位思维、对等体验的能力,导致伤害着别人还不自知,或根本就不在意。
太多的人在误解着角色“我”历经人生的用意。这误解源自宗教对灵界事实的扭曲和上个世纪原始的经典唯物主义科学论,这两者都秉持了狭隘的低阶意识认知形态,把单向线性时间的一维认知误当成了真理的基础,从而构建出了看似合理的因果论认知体系。进而因果论成为了本版本地球文明的主体意识共识。
单一线性的一维意识认知与思维形式,严重地阻碍了人们理解高维的意识形态,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启多维觉知的方式。意识进化不是让你突变成什么神仙,而是让灵修者可以容许自己展开非线性的时空认知,并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实相全然取决于自己当下的意识频率和认知次第,完全与这个世界或别人无关。
线性的一维秩序论导致人们渴望寻找生命的捷径、跳跃式的进阶,不觉得人生是自我提升、自我平衡、自我觉知的必要历练,反而看世间的经历为苦难,不愿再入轮回;期许着被神“解救”出苦海,最好直接被大德、高僧、神人启蒙顿悟,然后一路开挂般地被引领着直达“立地成佛”的果位。
这样的期许让很多人渴望得到名师大德的垂怜,仿佛攀援“名家”后一切都可以事半功倍。因此生出许多对自己导师的道德绑架。因为从拜入门下的那一刻,这导师就失去他的人性,而成了自己要超越的榜样,所以期许着导师最好是一个完美的人。其实自古无完人,每一个导师甚至高灵都只能提供一个阶段上、一个面向上的引导。你因此有了自己的收获就足够了,谁都不该用自己渴望的标准去苛求与绑架谁。毕竟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他自己的修行。
每一种经历、每一个角色、每一条途径,都可以入道。关键是要存有觉知、品悟、观察、思考的意识,用心去生活,去演绎,去感受。
别用人文的是非去审判某一种行为,那只会局限了自己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