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回阵》 ∀ 《大甩卖》
——梦空细雨观影会20221218
∀ 在谓词逻辑中,全称命题是对论域内所有成员的性质或关系的论断结果的陈述。在符号逻辑中,全称量词 “∀” 是用来指示全称量化的符号。
本周我们同时讨论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彼此形成人生体验中的对等面向,展现出在人生规划里不同如果间的相同人生课题,为我们展示出:挫折是如何令内在自我有机会领悟到否极泰来的启迪。一切的铺陈只为了能形成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但是否可诱发质变却并非必然。
这两部影片都是很小众的低分电影,因为其素材不符合当代奶嘴乐的观影习惯,在近乎缓慢的叙事结构中,多数观众对其中触底反弹的主线故事感到乏味,给与低分。
很多人其实都会面临中年失业的人生危机,这在今天与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多数人必将面对的魔咒。
一个人步入中年后,体力下降,家庭负担沉重,上有老下有小,多年来累积下来的工资水平还相对较高,多数企业会选择在35岁后解聘老员工,用同样多的薪水雇佣两个年轻人,只留下少数老人带领团队。那些中年没有创造力的高材生,对企业来说成为累赘,他们被辞退后很难再就业。所以那些从小在体制化羊群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标准答案们,其手中的文凭只能证明自己是高素质的任劳任怨实干者,他们普遍丧失了创新拓展性开放的思维能力。
《大甩卖》2011年5月上映。改编自短篇小说《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讲述了突遭解雇的推销员尼克努力从失业和失婚的窘境中走出来,创造的自己新生活的故事。评分:7.0
《回阵》是一部2011年同年电影,由于其平淡的叙事手法和乡间农夫的故事背景,很多人都极不看好它,甚至懒得看。很多人单从海报的封面上就判定本片为体育类励志影片直接略过,所以影评褒贬不一,评分只有6.0。
多数人表示根本不知道影片在说什么。其实如果你真的看进去了,会发现它犹如一瓶上好的香槟,慢慢地酝酿,最后怦然让人心动,泪目感叹。
之所以把这两部影片同时拿出来说,是因为其存在着“如果”的对等体验之对比性——
如果我当年没留在乡间,娶了美娇妻、步入大城市会如何呢?
如果当年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娶了那个爱我、肯和我不离不弃的平凡女人又会如何呢?
如果人生有机会让我做出不同的选择,我又会如何呢?
如果能放下那些积累半生的各种物相与在意,离开那房子、妻子、可怜的自尊心与过时的攀比骄傲,又会如何呢?
人到中年遭遇毁灭性的挫折后,有些人指天骂地,有些人沉醉逃避,有些人报复社会,有些人把一切苦难的因由归咎给家人朋友,更有甚者会选择终极逃避——自我结束生命,想要借此退出自己这一失败的角色。
可是多数人并不知道,自杀并不能带来解脱——故事线会在意识泡中被重启,之后会一遍遍犹如环形跑道般,形成鬼打墙般的无尽重复。直到你领悟了,并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或在相同的故事脚本里,领悟到不同的人生启迪,之后完成本次课业的核心领悟。转念转识即可转运。
每天做好当天该做的事,用做而不是用想。不是说不思考,而是不要停留在空想上。很多人学了心想事成的愿念,见天儿在那里起心发愿地空想,而不去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以为空想就能像给圣诞老人的纸条一样——只要够乖,睡醒时礼物就在床头等着自己了。
人生要有目标与方向感,但没有行动力的空想与纸上谈兵的夸夸其谈是不能推进实相显化的。人生中唯一可确定的就是其不确定性,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人生中唯一需要小心的就是恐惧感本身——你可以选择迂回,但不要退缩和逃避自己的功课,因为根本就避无可避。
人生中很多东西不是这个角色我能决定的。当你步入自己的人生剧本后,你就要把它演好演完。你很难去创造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剧本,但是当你选定了某一个剧本后,进入到这个角色中后,你就要把它演好,做到你该做的事情,并且坦然接受它其中的事与愿违。
要知道你之所以选择了这一时代剧、这一角色、这样的原生家庭、这样的配偶与同事,就是因为这其间含有你希望体验到的人生启迪。磨难不是惩罚,人生也不是炼狱,确实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学校与看似无尽的考试,更烦轮番而来的课业。
每个孩子都渴望假期与成年后的自由,有些道理、有些感触只是成年后才会明白:校园里的那些磨难与是非、压力与烦恼、爱情与背叛是何等的单纯又甜蜜。没有哪里或什么时候对自我来说是绝对轻松的:上学烦,上班更烦;老师烦,老板更烦;课业压力大,业绩压力更大;考试难,生存更难……
没有一了百了的解脱,死亡只不过是一种存在形式到另一种存在形式的过渡。如果你觉得子宫里憋屈黑暗、伸不开手脚,通过光道来到更广阔世界后你才知道,那温暖与安然是多可贵。地球上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神魂体系里的幼稚园,如此安全、稳定、简单。
这里的人生故事都没有超纲的内容,出生前画重点,人生中几次随堂考,没学会没领悟还有一大堆助缘人在旁帮忙提词提示,梦里现实里不断给你必要的启迪、漏题,旁敲侧击地送参考资料来,帮你开卷考试。
但凡脑子稍微灵光一点的,这幼儿园毕业简直是毫无难度;就怕一脑子浆糊,把自我的意识焦点都放在了守护那一院子的杂物,执意地在意那房子、车子、位子、名声与面子,结果放不下、拿不起、走不出、看不透、想不通,也就悟不到、改不了。
命还是那个命,运还是那个运,我还是那个我,但若能转念,天地皆变:劫难成助缘,挫折变阶梯,所失成所得,所悲化所喜。神魂不会安排自己无法达成的课业难度给自己,也不会安排没有意义的意外来体验。生活在时间线中的角色我,可以不理解自我的良苦用心,可以因感受到压力而在泥沼里挣扎,但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对自我价值的信念、面对任何挑战的勇气、达成内在热忱的热情,是自我角色在否极泰来翻盘前,需要领悟的三项自我内在的认知转变。谁都能在顺遂时乘风破浪,但逆流逆风时考验的是如何掌舵、如何控帆、如何通过改变自我配重来保持平衡、如何能确定前进的方向并一往无前,最后打破矩阵的束缚,踏上彼岸的天梯。
“杀不死我的,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风会熄灭蜡烛,却也能让火越烧越旺。不确定性就像风一样。你要学会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反而是自我成长和壮大的机遇。”
“伤疤是一个男人的勋章,曾经的伤口让精神与力量更强大,因为你从中获得了必要的韧性与所需的见识。”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舜原来是务农的,傅说这家伙原来是个修墙的泥瓦匠,胶鬲起初就是个倒腾海产品的,管夷吾在被举荐前在蹲大牢呢,孙叔敖被提干时还在赶海,百里奚当官前就是摆地摊的。
你看,若上天想要安排给你重大的使命,让你演绎时代剧的主角, 一定先要锤炼打磨你的心意:令其备受苦恼, 使他的身心筋骨受到劳累, 让他疲倦饥渴身受贫苦,令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受到干扰,体验挫折。
这样便可震动他的心意,锻炼其坚韧的心性,增强其耐受能力。扛不住的死了也没关系,若达标不了就再来一遍。能触底反弹的人,经常透过这些磨砺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然后获得了必要的改进与认知提升,在心意困苦、思虑艰难时,人才能发生认知上的质变,奋发而起。
觉醒后的人,拥有坚毅的神采,发出坚定的声音。人无忧患没有压力,不经历挫折、感受不到潜在的危机,那就会麻木沉沦在故有的现状中,慢慢失去活力。这就是为什么说:忧患能使心灵获得成长与发展,而安逸享乐会让人最终灭亡。”
最后给感兴趣的朋友再推荐一部同时期的电影:《合伙人》。影片讲述了资本为什么要遗弃那些中年的公司高学历骨干精英。或许这能给持续渴望通过体制化教育、靠拿文凭让孩子日后衣食无忧的家长早日明白:时代已经改变了风向,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只有拥有自主创造力的孩子才能有饭吃。不然就算是学霸,人到中年也会面临突然失业,只能到处去要饭乞食。
现在的体系化教育里匮乏三个最重要的人生科目:对性的认知,对爱的认知,对死亡的认知。而这三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分别针对着人一生中对自己身体、心灵和灵魂的正确认知。
身之所欲、心之所向、神魂之所来去,构成了生命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活丢了自我价值感,那也就活丢了自己,身边哪怕拥有再多的物质与莺莺燕燕,心也是空的。若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神魂自我价值,并努力地跟随内在热忱,朝着自我价值的达成与完善而不断努力,那即使经历再多的磨砺,也只会越发地璀璨,犹如雕琢后的瑰宝,在人间散发出自己的光与温暖。
在你的人生历经中你获取到了哪些觉知和领悟?而你又为所在的位面提供了哪些光彩与温暖?
内在自我渴望通过创造性的展现来彰显出自我价值,同时又渴望通过交流体会到其它心灵展现出的创造力,进而领悟借鉴到那些助缘启迪,用来丰盈自己的认知范畴。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完成能令自己骄傲的一生。
当你离开时,扪心自问:我这一生,可曾做过什么能令自己为之骄傲的事吗?
此生无悔,回首欣然。
细雨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