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片段,人格片段,约克海滨
前情回顾:
刚硬的角色阻碍内在自我的表达与显化。柔软而不软弱,坚韧而不倔强,通透而不空洞,灵动又有所坚持,这种种微妙的内在自我平衡,犹如优雅地在钢丝上行走,摇摆而不失稳健,凌空高举又脚踏实地,舞动着犹如艺术体操般的美,举重若轻间踏入空谷与苍穹的交界。
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需要多久,因人而异,语言环境与反复使用练习是关键。心灵的语言同样需要你去聆听与学舌,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却一脑子浆糊说不出来,张不开口。表达是自我梳理的过程,让知识归类,让知见流淌,让自己看到自己尚且亏缺的环节与卡顿的认知隐藏在何处。
人生是由片段构成的,每一个当下都有多种可能的片段。在资料库中,它们因内在频率的不同而形成分隔,而你依据自己当下的意识频率去激活某一个成为你所经历与记忆了的“唯一”真实。但那些你未曾经历的同样地真实、同样在发生,有时会因为一时的恍惚,导致显像串台,无意间看到其它的自我,犹如鬼魅。
同一个频率中的同一个实相里,不只你一个人拥有自己的灵魂,很可能与你搭戏的好几个其它角色都是你自己演绎的。而这种可能性比你想得要大很多。善待他人,尤其是和你演对手戏的冤家,对等体验中另一面也是自己的几率超出半数。
耶稣说:爱你的仇敌吧,那是通往天堂的密钥。谅解那些亏欠了你的人,犹如父神豁免了你的罪。
在进入今天的话题前,我们首先要把之前的要点名词顺一遍,这样后续的名词才不会乱。
从大往小排列,首先是“一切万有”:
“一切万有”是无形无质的纯意识,它的意识分化出无数的“心智”,借由意识让能量弦化成微粒,形成“存有”。“存有”没有具体形状,如雾似烟,无形无像。驱动“存有”的是它内在的“心智”。“心智”依据自身心意,对不同意识面向展开对等的探索体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得失、生死、离合、悲欢。
不同的意识面向被叫做“人格”。一般一个完整看似独立的角色中拥有一个意识面向,即一种认知与行为模式、一个心智面。但如果一个载具中同时承载了多个不同的意识面向,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习气、行为模式,就叫做多人格。一个载具内出现超过一个人格时被叫做人格分裂。
这多出来的人格有可能是主人格的一条分支,那就是自我人格分裂;也有可能是其它失去载具的人格长期或短期地进驻入你的载具中,比如珍处于通灵状态时。其它客体人格通常是无法进驻你的临时专属载具的(“临时”——因为角色载具是公共资源,你只是借用这一角色体验这个人物的一生。)。但如果你宣称对自我载具放弃管理权或请求灵体进驻到自己的载具中,好让自己表现出超人的能力,那就不能说客体人格没有尊重你的自由意识了。很多时候好借不好还,比如出马仙。
“人格”是一个意识面向上的探索主体。比如我要探索人或动物或精灵或非实体有情之灵,不同的频率角色、不同的生命体验、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生存架构,这时人格需要被细分入人格片段,即不同的角色走向。比如约瑟与鲁柏,就是两个在同一人格(人类)上的对等发展:约瑟分化出赛斯,赛斯又分化出弗兰克。这是一系列人格上的分化,而每一个人格又都演绎过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被演绎过的角色形成片段。
每一个看似独立实则一体的片段、人格片段、人格、存有,其内在贯通着“心灵”。心灵与心智不同,心灵是内在的那个灵;心智是灵的智。灵有其品性,叫做灵性;有其觉,叫灵觉;有其感,叫灵感。灵的智反映在其对万物认知的通透、全面程度上。慧在这里是其理解事物的准确与敏锐程度。智慧是成熟的“灵”唯一真正想要的。
片段在各种场合、年代、星球、文明、维度中使用的各种角色,都是角色我。罗、珍,都是角色我。它们之前演绎过的大画家、香料商、罗马军官、姐弟等都是角色。角色不光是在前台架构一中,后台的灵体们同样也都是角色,只不过是更大的角色而已,甚至到了存有也还是角色,它们统统都是一切万有划分出来的层层“角色”。不光光有形有相的是角色,无形无相的意识雾也是角色,都是意识的一种法身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