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奇 祈福 开挂
我看到在灵修中有不少的朋友,明明已经是慧命双馨,却始终苦恼自己没有他人炫酷的神通或异世界神游的经历,更觉得自己无法直观地和其它意识体交流,因此觉得自己在修行上没能登堂入室,进而自轻自贱。
其实灵修的过程是多样的,每个人的短板不同,所需各异,因此拿到的课业素材也就不同。并不是说能鬼语、神游、驱魔、读心等就是高人了,而心地良善、言行中肯、思想豁达、说佛语行菩萨事、自觉又能觉人的存在就庸俗了。一个人的道行、修为、果位、次第,不是依据世俗的宗教封号、可展现表演的神通、游历三界的幻梦而定高下的。本来也没有一个所谓的高下,每个人去探索的面向是不同的,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比如:一个人的课业是无常,而另一个是坚守,前者经历了数次婚姻,后者守寡四十年,哪个更高尚呢?
一个想要体验富贵,一个却好奇贫穷,哪个是福报所指呢?
对于灵魂已经达成了完美性别能量平衡的,中性的装束、双性恋就是其修为的体现,不被世俗的压力所伤害、勇敢地表达自我就是其课业。那当个变性人或游走在两性间难道就是罪念的沉沦了吗?
你想要体验做英雄、当正义的化身、行菩萨道,为此配戏的助缘灵魂同意去扮演黄世仁、容嬷嬷、大坏蛋,那他就真的十恶不赦了吗?
耶稣还没有降生,要为金币出卖他的犹大就已经领命投胎了。耶稣知道自己有奇迹护持,可以开挂重生,而犹大自己去上吊,还要背负千古骂名,哪个为人类付出的更多呢?
灵修群体中最常见的渴望与初心:
1、好奇宝宝
在内观中连接上了某意识体后,开始按照世俗习惯了的方式进行社交。首先就是察言观色,看看灵体长相如何?有没有明星脸或神佛法相、与电影中的某个上仙或年画里的门神类似雷同?如果和某科幻剧中的外星人同款也忍了。如果形象不符合自己的法眼,那就会心生芥蒂。
灵体面对这样的人一般都觉得好笑,会扫描你的意识,然后配合你的心思演绎出你心中最渴望看见的形象——华光溢彩、法相庄严、坐骑飞船一样不少,而且都说中文。这样的扮相会一直伪装到你真正心智成熟后才会停止。
其实它们都是各种颜色、浓度、大小的光雾云团,并且始终都是,只不过给你的意识投影在你的脑海中成像时是你渴望看见的样子。它们可以幻化出任何的样子,随便哪个宗教人物、民族英雄、传说神话角色,或者你的至亲之人。你记得的它们都能知道,因为你的记忆对它们是全然敞开的。所以说出很私密的话语、用特有的语气和动作完美还原出你记忆里的人物,对它们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看完长相,接下来就是问名字、辨别性别、看服装品味等。而灵体本身没有名字,也没有性别,更不穿衣服,所以只能依据你的认知偏好去现编个名字,从你的性取向中显化一种性别,从你的认知观里幻化出一套衣服来。不过很多灵体不愿意这样陪小朋友玩,它们会选择压根儿不展示自己,只是单纯地进行必要的意识传输。有时沟通甚至还是单向的,因为上来问灵体性别、名字、年龄、所属宗教抬头的小朋友认知还太过肤浅,有些灵体懒得从零展开科普。
如果你有幸连通了意识体,然后抛出问题:是帅哥还是神仙姐姐啊?哪里人啊?叫什么啊?在天国什么官职啊?有没有什么离奇的故事说来听听啊?会什么法术啊?教教我吧。明天买彩票的号码或股票涨跌知道不啦,告诉我啊。一般问到这里你会发现,就突然掉线忙音了……
灵体是没有性别的,但有自己喜好的某一角色;没有固化的名字,但为了和你交流可以编造一个名字。有些灵体根本没有在地球人类中体验过,所以它们可以选择的法身形象与名字对于我们来说非常诡异。所以不太建议大家在这方面太过纠结。
虽然说在与意识体接触时别去在意表象,但对其内质与气质还是要做鉴别的。用你的意识去碰触对方,甚至深入到对方的灵体之内,去感受一下是温暖的还是寒凉的,是让你渴望亲近的还是感觉抗拒的。如果对方很讨厌你这样的试探,或说你这样对它不尊重,那就别和它玩了。放心,你没有错过什么好机缘,只是躲过了一场磨砺而已。
2、祈福
灵修中很大一部分的群体是被生活打磨到怀疑人生的“失败者”,而渴望灵觉者帮忙的人里却多是莫名其妙居于高位而危机环伺的“成功者”。失败者渴望借助莫名的外力让自己翻身,而成功者渴望借助神鬼之力铲除竞争对手,并护佑自己安康永驻。
两者有着很相似的共性,对于自身的成败都摸不着头脑,把自己当成高维生命游戏中的棋子。就好像在跷跷板两头的双胞胎同时央求着妈妈让自己成为那高高在上的存在一样——双方的祈祷同样的真诚,如果你是妈妈会怎么做呢?帮着谁打压谁呢?帮着谁占用谁的生存资源与生存空间呢?
智慧说共赢,那么跷跷板上的共赢怎么达成呢?俩都在一边,俩都是低点;轮流在高低位上玩过山车?或者谁力气大豪横一些听谁的?谁给妈妈的礼金重就帮着谁?谁第一时间给妈妈上高香就偏袒谁?要是我们的高维意识也都如此腐败官僚,那真的是高维意识吗?
在内心中平和地接纳平衡性是高维给出的建议。双方持平是一种平衡,但那也是脆弱的僵持,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失衡。坦然地面对生命历程中的摇摆、上下周期的起伏,也是一种内心平衡,因为智慧已经成熟到了能理解宏观总量的平均值是守恒的,即概率论中的等概率分布。
在灵修中,初学者容易主动为自己或家人在那里祈福,而中阶灵修者已经小有名气,容易被善男信女用名利或道德绑架,然后用神通去为有为法,行“善”举。但当你开始求财、求功名、求福利、求平安、求爱情、求健康后,高维意识就会无语沉默很长一段时间,而很多同频的小神通灵体却会踊跃地与你对接。
它们多给自己起很响亮的名头,都是你非常信赖的历史名人或传说中的上仙大神。帮忙很痛快,并真的帮你做到了,然后逐渐地培养你外求、外祈、外寻的习惯,杜绝你的慧根,让你对自我能力、自我智慧、内在发展、自己的高我失去兴趣。
它们也不贪心,一次只要你奉献一点点“心”意——香火、美食、酒水、鲜血、金纸什么的,让求助者觉得特别划算。其实自己不知道,这叫做灵魂契约。你交付兑换出去的这些“心意”和你所得到的游戏内虚拟的金币数量、恢复血条、游戏排名、橙色装备、角色皮肤,根本就没有可对等性。你得到的都是虚拟的代码,而付出的是自己累世中积累下来的灵魂生命能,淤堵了自己智慧的可上升通道,盘旋滞留在名利场中。
你以为这样就达成了平衡吗?那你真小看出卖灵魂的成本了。你开挂获得的人生体验,并没有解决你此次课业的初心,该不会做的题还不会,没能掌握的认知要点还是不懂怎么解决。于是没的选,从头来过,你又出生在同一天里,但是你的初始意识频率要远低于上一次的基础设定。这意味你要从更低的起点开始攀爬智慧之巅。这才是真正的平衡性体验。走过捷径的你要更艰辛地去攀爬自己的生命之途。
所以除了智慧的渴望之外,其它的诉求一旦获得,那不是人生的助推器,而是自己请来的金砖宝玉——拿着太沉,放下可惜,导致德不配位,自招其祸。
3、开挂
开挂人生——美国超级英雄的电影看多了后,很多人参与修行的目的仿佛就是为了开挂,借此获得与众不同,进而别开蹊径、弯道超车,获取到关注、财富、名利、智商、寿命、爱情。
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发生呢?还真能。
因为每个人其实都只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世界中,然后大家一起在云端“协频”交织出群体实相故事线,利用集体意识显化出相同的事物来,形成集体意识“共识”的实相,这就是矩阵的第四维度。
意识上给自己开挂的人,除非有真切的特殊历史轨迹受命来塑造公共实相的变革,不然只能在自己的单人副本里自己跟自己玩。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角色小我是察觉不出来自己当下的世界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的。其实我们经常在两者间相互切换着,这段自己开挂玩耍的历史不会被合并入集体实相中,但会永远保留在自我记忆里。自己可以玩得很过瘾,看上去也很真实,但不过是自己的黄粱一梦。这在高我看来也没什么,不过是小我的一种心智体验而已,是自由意识的一种选项。
“开挂人生”也是一种体验,达成后也能获得相应的智慧提升,之后就不再会渴望这种高大上自迷的小我把戏了。人生总是要喝大那么一次的,这不是坏事。
有人渴望开挂,纯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欲与验证自己的信仰。
这种情况下渴望获得开挂般的神通,并非为了世俗间的欲望,而是对自身与智慧的探究,对非科学的认知进行科学的证伪实验论证。这样的精神与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初心是好的,只是需要掌握好一个度,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种对自我成长的辅助。如果太过痴迷于探究灵界奥秘、探访异维度空间、玩弄玄幻游戏,那就会慢慢地背离初心,成为法执,失去了做人经历人生的本意。
灵魂来此是有自身课业要达成的,过度沉迷在灵界资讯的挖掘上,让角色过于脱离人生,会导致自己的生活太不接地气,最后未能达成人生预设的初心,还要返工再来。这样的结果就很不划算了。
真真假假
“地球在线”这个游戏的主线故事线与相应的时间线,其数量是亿万级的平方数,而且还在不断被更新增加着各种旁支副本。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着这一伟大的行为艺术。我们依据自己的意识频率和体验渴望在地球实相的矩阵中游弋着,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平行世界分支进出,同时又被系统自动地归纳到与自己意识频率相符的实相世界中感受。
如果说自由意识,首先,自由的定义有两条:想干嘛就干嘛,不想干嘛就可以不干。你真觉得自己的意识是自由的吗?事实上,我们始终生活在规矩里——层层叠叠的各种规矩里,逾越出这些规矩,结果只有一个——从这游戏里消失,或被封号,或拒绝沉迷。有聪明人因此学会了在规矩里玩不规矩的事,于是它们成为了这游戏中的异类。而当异类是福是祸,各自品味。
什么是“真实”?你所经历、你所见闻、你所记忆的片段属于“真实”吗?如果你通过灵觉回想起或看到你利用这同一个角色已经经历了数十次近似又不同的人生,它们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经历过了出生与死亡,问题来了,哪个你的记忆与经历或哪个你是真实的呢?如果你连自己都不能确认哪个自己是真实的,那背景世界与其间的其它人物角色们又怎么是真实的呢?
人们渴望忆起其它世代的记忆,从中找到相互的涟漪、因果关系,心想:如果能知道上次我犯过哪些失误,这次我肯定能搞得更好。
其实真没有几个人有足够的心智来面对重复的人生体验,那会引发对自我生命与其它角色的轻慢——不再觉得父母、妻儿连同自己是可贵的、唯一的,反而看什么都是意识微粒形成的像素堆砌,进而不能再全情地投入到这一角色的塑造与剧情体验中。
大觉悟者,确实因为能量与能力过大,一旦左右其手都会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而让自然无法平衡。所以当意识当量到达某一境界后,无为成为了其当守的道——漠然视万物为草芥刍狗。
可是如果你过早地无为无不为,那反而失去了攀爬阶梯的行动力,不能对着程序代码激发出真情实感的爱与感悟。在匮乏戏剧冲突性的冷漠中,很难领悟到自己当下所匮乏的知见,失去了年轻人当有的活力与热忱。所以法无定法,不同年龄段、成熟度的意识体与角色需要不同的引导,不能一刀切、统一标准。
很多人在追究宇宙编年史、本星系编年史、地球编年史、地球文明编年史、人类文明编年史,这在不同时代里诱发出不少为迎合这一需要而撰写的玄幻、科幻、编年史故事,有的甚至可以做到有理有据。
其实真与高维意识对接过的人都知道:时空是在同时性下运作的。整个宇宙中的未来、现在、过去,时刻都在被不同参演角色随时改写着。我们看待历史,犹如明信片上的江水,是已经固化下的一瞬,它真实存在过,但之前与之后和现在,都在随时变换着。过往的历史不是被定格在某一个瞬间里江面的照片,被盖棺定论一成不变了。
所谓的历史,它确实有过那么一种组合形式,有着那样一个版本存在过,这是事实;但它的实相是分分秒都在整体改变着的,坍缩态只是无尽套叠中某一因观察而呈现出来的可能性显化。
对于角色来说,有意义并看似连贯的所谓真实只存在于当下这个角色从生到死的百十年内。其实就连这百十年也同时拥有着海量的不同版本,并同时在被不断更新着。
我们信赖的历史是由证据堆砌起来的。但你是否知道,所谓的未来会发生在所谓的过去之前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家有一天真的知道了时间的可套叠性与同时性,那就能理解,我们面对的各种不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同时性是在套叠中形成的。
即:未来可发生在过去之前,过去与现在是同步的,现在与未来并肩同行着。
平行多维时空体系的关键认知还有待被揭开。不同的平行当下,每一帧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频率码,通过调整意识频率就能在时间轴前后穿越;但是抵达的目的地能否是同一个地球,又是下一个问题,因为平行空间的不同面向频率代码是由不同可能性线程发出的。时间线构成纵向频率码,可能性构成横向频率码,意识强度构成竖向频率码,三者构成了矩阵中的三维。不同意识体在同一意识矩阵中进行意识交汇时,构成了矩阵中的第四个维度。这里说的维度与物理显像系统中的距离维度是完全两码事。
因此,从不同信息渠道流传出来的各种编年史故事彼此不尽相同,都似乎合乎逻辑,但又相互抵触,有的能一部分相互印证,有些则截然不同。不用去纠结哪个历史版本是真的,从本质上来说毫无意义。图个乐则另当别论,谁当真那就输了。
每一个传递出信息的信息源,很有可能确实都亲身历经过所在维度线上的这一实相历程。真实只代表着某一种被激活过的可能性。如果那“信息”所传递的故事是线性分布展开的,拥有连贯性的因果关系,那作为听众的你应当知道,这个信息的传递者并非高维的意识存在。它自身意识维度还没能超过一维,与你是处于同一个意识维度上。不管它把自己说的多高大上,其本质到头来不过是另一条故事线上的某个小我角色而已,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