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影评:《龙猫》

《龙猫》是在1970年代画图板制作成绘本的作品。起初绘本中只有一个小女孩五月,但在改编与拍摄成电影时,发现原著内容只够六十分钟,所以在后期又加入了一个十二岁的姐姐丰富剧情,让片长达到八十分钟。

龙猫造型的原型混合了猫头鹰与毛丝鼠,后来皮卡丘也是毛丝鼠的变形。

龙猫的故事线很清晰,妈妈因肺结核长期住院,作家的爸爸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乡间生活。

电影中的家是有原型的,但后来毁于火灾,没能留下。

这部动画中,灵异部分主要是展现了儿童心目中的乡间幻想,精灵、龙猫、有趣的乡野童年。

在梦想与现实中、在虚构与写实间穿插展开故事的情节,呈现出儿童心理层面上的内在成长与渴望和需要陪伴上的内心需求。很多四到十二岁的儿童,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会虚化出一个陪伴自己成长的无形伙伴。这可以是一只毛绒小熊、一个布娃娃,或者是自己心目中的一个人物。

这样的“人物”甚至可以伴随着她们长大,乃至到成年后,还是内心脆弱时最佳的心理支撑与倾诉对象。

在《龙猫》这部电影中,我认为最可圈可点的是两个女孩的父亲。他的教育方式,他的父爱,是东方父权中很少见的;也正是这样的父爱,让很多观众观影时弥补了自己心中对父爱的渴望与遗憾。开朗、积极、乐观,包容、鼓励、称赞,是这个父亲给两个女儿人生成长中最棒的礼物。

一家人刚搬来这里,两个小家伙胡闹,差点把门廊的柱子搞塌;发现灰尘精灵,说这是鬼屋,都没有被爸爸骂胡闹;一起和父亲洗澡,在大风天互相壮胆……一系列的过程中,父亲没有给孩子灌输任何负面的、恐惧的、压制的思想认知,总是在守护,在鼓励,在教导孩子勇于面对未知,善意地去理解世界。

当小女儿说遇到怪物时,没有呵斥孩子胡闹,或不理睬孩子的胡言乱语,而是很认真地与孩子们去爬山,去敬拜自然,教导孩子尊重与敬仰自然万物苍生;没有看见所谓的树洞时,也不会急于否定孩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是鼓励孩子们继续探索与尝试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给出开放式的世界,让孩子去勇于探求自然未知的奥秘。

当孩子担心妈妈,自己跑了很远的山路,来医院探望妈妈,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时,孩子怕被爸爸骂而没敢露头;爸爸也欣然接受孩子们对爱的表达,没有对着窗外训斥孩子,来释放自己对孩子乱跑产生的恐慌。

故事一直都是轻快温馨的,这让两个孩子能在一个较为开放宽松的环境下,自然地成长出对世界的善意和对未知生物的亲近。这比成年人鼓吹的黑暗森林法则、弱肉强食体系、相互毁灭逻辑,不知道要好出多少呢。

儿童的心理阴影是童年时父母有意无意间埋藏下来的,总觉得孩子生存在恐惧中,就会自己困守在房子里,好管好带,省心省力。说鬼故事,说狼来了,讲再哭就有鬼敲门了,妖怪在夜间横行,天黑不回家就会被叼了去……这样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就算遇到影片中的奇遇,也没有机缘把人生过得精彩,只会躲在草丛里被吓得尿裤子,而一生中也都是谨小慎微的,说起妖魔鬼怪就不敢关灯,更别说愉快地一起玩耍了。

很多孩子胆小内向,不敢与人亲近,都是因为家长从小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泯灭它们的好奇心、动手能力、求知欲,把孩子管束得很安静,很自律,很懂事,很没人味儿,就像是个小老头,每天就是背诗词、练钢琴、学外语,要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传说中人家的孩子。

然后呢,也就没有然后了——没有开拓性思维能力,没有主动的拓展能力,没有勇于自我展现的勇气,没有走出现有舒适圈的胆识。长大了只会也只能成为打工仔,天天祈祷不被裁员。在职场上也只能刻板机械地完成指定的制式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拿出富有建设性的作为,让领导刮目相看提拔重用。

一个人一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多数都是在童年被父母和长辈镌刻入脑海里的。父亲展现出了男性意识面向和男性的互动榜样,妈妈则是女性的榜样与如何和女性互动的方式。父母俩让孩子在父母身上看到,男人和女人当有的样子与不当的行为。

即使很讨厌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很多无意识间的行为、言辞、动作、思考模式、后果预期,都秉承了父母的影子;长大后成为了那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把自己曾经厌弃的教育模式又不自觉地用在了自己的后代身上,成为家族业力,代代传承。

在临床医学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家子都遭受同样的疾病,连发病的年龄都差不多,可是这些疾病并不是基因遗传的。

为什么不是遗传病却遗传呢?原因很简单,相同的作息、饮食、认知理念,相同近似的行为模式性格特征。孩子有样学样复刻着祖辈的人生,结果遭受同样的苦痛。

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首先就要自己做出必要的改变。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可见的榜样。原来事情可以这样做,问题可以这样想,人生可以这样过。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