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梦空细雨筑缘同行
QQ驿路细雨读书会
720645294
Line梦空细雨读书群
读者问:看到《思想的阶梯》文章中提到逃避和逾越,想问细雨老师,面对一个坎,和自己的处理方式,有时候分不清自己是“逃避”了,还是“逾越”了。判断标准大概怎么把握?
细雨:不想了和想通了,差别在哪里呢?
从牛角尖中出来了,是一种放下;
换个维度或角度去观察、思考,明白了,是“逾越”;
想不通,那我现在不想了,还不成吗?就是“逃避”。
逃避也没有什么,有时候理解某些卡点上的知见,需要凑齐几种不同的素材,才能达成。
您没有豆沙或蒸笼时,非要做豆沙包,就是难为自己了。
做不出来就蹲在地上哭,就是愚在牛角尖中;
算了,我今天吃面条吧,就是逃避;
找不到红豆,我用芸豆;找不到蒸锅,我用竹笼。这就是逾越。
读者:谢谢细雨老师。我还得慢慢琢磨呢!你这个例子很好很具体,我就是没琢磨明白,改吃面条,到底算逃避还是逾越?
细雨:变通是一种能力,但卡顿点是否被突破了呢?
卡顿点分内外两层:外层是事,内层是心。
事可以换个法子去做,心思的思路也可以换个法子去想。
但形成卡顿点的因由是思想上的认知不足或认知上的偏差成见。如果没能舒缓、清理,之后的事上多数还会用同样的习气去处理,得到类似的结果。
其实就是法和术的差别。
上边让你学的是思路,就好像我们上学,真学多少知识吗?学的是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也是欧美学校和中国学校的差别,欧美更重视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考。
读者:真是谢谢老师,我想我大概知道玄关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