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关于残疾儿、早夭、自杀的讨论

学生1:老师,我接触和认识的一个残疾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工作不错,智力正常,经济条件优越,家庭祖辈里也没有残疾缺陷,但夫妻二人生的孩子却接连是残疾孩子,甚至是老大弱智,老二聋哑,让人崩溃。而且老大和老二之间相差十几岁,仍逃脱不了残疾的命运。这是为什么,该如何解释?

学生2:我想起另一个例子。我先生的一大学同学特别漂亮,嫁给另一同班同学,不幸的是,后来她丈夫得了抑郁症,抱着四岁的儿子一起跳了江。最后孩子死了,他活了下来。

当时女方的家人还有他们同学们都恨死那男的了。可是二十年过去了,他俩也没离婚,至今生活在一起,挺正常的,没有再要孩子。当年那段时间这女生瘦极了,现在应该都正常了,男方的抑郁症也早就好了。

当年我听到这事觉得太受不了了,现在则可以学着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我感觉这是三个灵魂共同的安排,做父母的学到了一课,应该也算是过关了。

今天看到赛斯书里赛斯说,没有一个死掉的人是不想死的。我想这件事里的孩子可能是想初尝物质实相的灵魂或人格片段,偷窥一下人间吧!

学生1:你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是美国魏斯博士写的《前世今生》。魏斯博士有个儿子出生几个月就死于千万分之一几率的先天性心脏缺陷。这让魏斯博士异常难过,身为主治大夫却救不了自己的孩子。

后来,魏斯博士在给一个患者进行催眠治疗时,偶然从灵界传来的讯息是,那个儿子是一个很高级的灵魂,他来人间是为了报恩,是为了帮助魏斯博士转变对医学界的看法的。魏斯博士就是从儿子去世后,开始转到精神治疗心理治疗方面来的。

而这个讯息也震惊了魏斯博士,因为那个患者根本不可能知道魏斯博士曾经有个儿子,还有心脏疾病去世等很多细节,患者不可能知道。但她却明明白白地把这个信息从灵界传递回来。

所以就和你的故事里那个四岁小孩一样,他在来投生前就已经选择好了这样离开,是为了帮着父母来完成某项功课的吧!

学生2:我们也一起受教育了,比如无常,原谅,放下……

学生1:后来那个残疾家庭的结果是,父亲长期压抑,无法接受,一次醉酒后上吊自杀。而母亲则坚强地带着孩子继续生活。那么也就是,父亲的灵魂命题没有过关,还会再继续回来经历,而母亲则通关了。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吧?

细雨点评:先天残障与短命的儿童,一部分因为是初级人类灵魂,刚从动物上来,尝试感受一下做人的滋味,但不会深入展开课业。其生命周期与它原先熟悉的生命周期类似。

另一种就是义工,来帮助某人体验丧子的人生体验而友情出演几年。

还有就是平复心结恩怨。灵魂在上一个剧情中演绎了被遗弃者,怀恨在心,灵魂无法安宁。而演绎离弃者的灵魂也感到亏欠,需要救赎,自我检讨。

这样那离弃者就会扮演父母,而被离弃者扮演夭折的孩子,看到这父母悲痛欲绝,开心了。这叫做冤亲债主。其实就是幼儿园灵魂间的游戏。自杀很多时候是逃避,其灵魂需要反复面对这功课,直到选择其它方式达成预期课业。但有少数是命定,就是演绎这个冲击,把题目铺衬出来,给生者体验突发的落差,形成有效反思与巨大的社会性启迪。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