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衡法则、吸引力法则与镜像法则、命运

假设全世界上的所有人,其实都是你自己所扮演的:其中20%的人生活在纸醉金迷中,60%的人被迫提供着剩余价值,还有20%的人连温饱都成问题。那如何能让“自己”们的平均状态过得幸福些呢?这是一道考验智慧的难题。

当80%的财富积聚在20%的人手中,这是要感谢吸引力法则还是平衡法则呢?  

这个世界中绝大多数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在抱怨,匮乏平衡感与平等待遇。可是当这些人有了机会成为那绝少数幸运儿时,又会适可而止吗?会去均福或停止累积吗?这不正是人生最真实的功课吗?有谁能安住当下、知足而喜乐? 如果你能领会到这个,你还需要更多地去使用吸引力法则、可望获取更多、更多的恩典吗?

吸引力法则是新思维运动的一种概念,认为人可以通过正面或负面的想法,从而取得正面或负面的人生体验。吸引力法则亦泛指吸引具有类似思想的人、事来到自己的身边,形成后续生活体验的主旋律.自己同时又被同样频率的人所吸引,形成一个相互吸引的结果。这是一个思想对另一个思想的影响。两个具有相似心态的人会彼此吸引与影响形成共鸣,而彼此增强对方与自己当下频率的能量,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比如,你每天都听伤心情歌,很快就会和爱人闹别扭;你的朋友都在买楼,你也会想要投资;你的圈子里都在比包包、比宝宝、比首饰,你也会跟进;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在关心获取智慧与觉悟,那你也会走入探索思维的哲理中。  

你所在的氛围的频率场会增强或消耗与同化你。在什么频率的人群中,你的心智与业力渴望就会跟随在这杂染里,形成自己当下的渴望与努力方向。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共鸣效应。

你无法在石头上收获麦子,也无法在贫瘠的土地里孕育茂盛。所以在改变自身的认知与频率后,你就会主动地去改变自己所处的世界。人们通过学习与了解吸引力法则应该明白,自己的初心功课有哪些,而哪些是自己后天给自己添加的额外“补习班”。你所苦不堪言的,不是高我给你的主线剧情,而是自己通过负面思维而报名进修的面子、名声、妥当、拔尖等等虚荣的新新业力.这多数是家族业力的遗留,然后通过你又流传给你的孩子,让悲剧在自己的家族中周而复始。

这都是自我价值无法自我评估的心理病态反应。自己的状态从小被家长、老师的小红花、分数、糖果等认可体系绑架。 人家说自己有价值、说自己好才是好;别人认可我,符合他人的价值观时,我才有价值、才会被爱被关注。反之则被冷落、排挤、羞耻、责骂。为了迎合与获取他人的认可与肯定,慢慢地就丢失了自我认同的能力,而跟随他人的话语评断自己、迎合与跟随,成为了傀儡般的社会人。

吸引力法则不是用来满足物欲、爱情、财富、名禄的现代符咒体系;不是操控股价、遥感加薪、迷惑美女倒贴的新时代玄幻魔法。

吸引力法则是让一个人明白,你的起心动念是会形成业力的,而且这个业力的背负者只能是自己。 你的频率决定了你将会生活在哪个频率的实相世界中,和同样频率的人一起感受你们自己心中信念加持出来的世界。这就是宇宙给你的镜子,让你通过观察他人,看清楚自己真实的样子。

所以吸引力法则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镜像法则。

可惜人们自我审视的时候,总是不自主地添加了美颜、滤镜、去斑,还自带最美角度。怎么看自己都好,看镜子里的“别人”时,就能很客观地说出那个家伙的种种不足和让自己恶心的斑斑劣迹,好为人师地在那里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甚是高明。 可惜就是不知道那只是自己心境的反射而已,是通过自己眼睛上的滤镜看到的一小部分世界。

你渴望吸引什么,你就是什么的匮乏者;你厌恶什么,你就是什么。

但你渴望获取的那些,真的是你所需要的吗?还是你为了迎合周围人而让自己觉得必须拥有呢? 

其实你身边的大家最不需要的就是比自己聪明的智者,他们永远都不会渴望你成为那个聪明人、明白人,而你渴望成为什么呢?

业力在这个层面上,是灵魂自身的初心。

是渴望与意愿所促成的、所形成的行动力。

人生故事将按步骤开始逐步呈现,逐一铺陈,直到你这个角色步入舞台的聚光灯下。为了能有效地促成你所渴望经历的故事主线,业力在五个方面做了不可变更的安排。它们分别体现在: 

你所选择的星球与地域文化时代背景;

大背景下的人文与社会状态历史在这个阶段的大事件;

你父母家庭与其双方家族的悲欢离合故事线;

你在这个家庭中到16岁前所有的必然经历和遭遇、与得到的感受认知与记忆;

你的教养与被教育的程度。 

这些固化的铺陈有效地形成了你后天被加载的习性与业力功课,是用来塑造你之为你的故事习气模具。当然你原始的灵魂习性也隐约可见,并相辅相成。

(你的父母家人、爱人、子女、同事等等,可以是和你搭戏的其它灵魂所出演的,也可以是你当下经历的这段历史中,原始版本里原有的那些角色映衬过来的。它们在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灵魂,但未必是和你本次同一纬度次元。这很像是从不同影片中剪辑出一部新电影一般,每个角色都由一名演员所扮演,但它们却不是来自同一部电影,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历经的目的与意义

16岁后,你的塑造已经完成,你进入自由意识掌控的阶段。但还有其它保证主线剧情的因素潜在地等待着你。它们是你所能支配并拥有的总能量数量、你什么时候遭遇什么样的重大人生变故、你可以支配的清醒时间与金钱总量是多少、你什么时候必须退出舞台以及因为什么离开。这里涉及其它角色后续的戏份可以顺利地展开。从这些你可以看出其它的隐藏设定对你人生流转的巨大影响。

在这些经历中,你会遭遇到大大小小许多分支的抉择点、机会点。这些抉择会形成与诱发后续的业力,就是各种的不甘与如果。在日后回顾与思考时形成了新的业力,推动自己日益完善,丰满自我的智慧。

有的信仰认为这是个坑,让人留恋与沉迷,无法脱离苦海。

在这里可谓是见仁见智的:有人感受到成长中源源不断的法喜,因为觉知到了智慧的日进;也有人赔光了自身的能量积蓄,周而复始毫无长进苦不堪言,让各种不甘与如果萦绕其中。渴望幸福,但无力摆脱自己累世认同的习气与成见,在同一个地图跑好几遍,却都死在同一个坑里,就是想不明白。最后只好删号退群。

每个灵魂在中阴里回顾自己一生时,都渴望找到那个更完美的故事路径、更智慧的抉择方式,其实知见与智慧就是在一次次的苦难与坎坷中被验证与点亮。  这些体现在家族业力、个人业力、集体业力之间相互涟漪,让各种变量形成相互抗衡与妥协。

说到现在你或许已经可以明白,业力就是高我孜孜不倦地对完美进行追求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力,是在自我审视时那渴望丰盈的原动力的外在显化。 

业力不是你苦难的源泉,虽然它确实以苦难的形式所呈现,就像沉重的书包和期待又抵触的考试一般,是你攀登智慧之山的阶梯。在这攀爬的崎岖山道上,你或许会肌肉酸痛,身体疲惫,一路只能风餐露宿。但在登顶后,这都会成为自己谈笑间的回味,暮年时摇椅上的思绪。 

一步步的曲折,深浅间的踉跄,迷雾中的彷徨,携手攀登时的汗滴,都有其非凡的价值,虽然当时只觉得辛苦和委屈。这远比一路缆车包揽风景来得真切许多,也记忆深刻。

在攀爬时,你会遭遇各种险阻、各色路人和队友、竞争者与协助者。你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这些互动,会激发出那些后续的涟漪,这和你个人的过往习气有关。

你要学习的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克服自己惯有的习性来适应与匹配当下的团队与状况。当你不能总是依据同一惯例处理所有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处于完美的状态中,找不到看不见也感受不着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是因为始终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真正地面对与经历风雨。

在感受挫折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自己过往的习惯限制了自身变通的能力,而故有的习气让自己对变化中的事物,把握程度总是力不从心。在千变万化中,你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态平衡,而不能僵化保守在某一个固定的对错中。这样不断调整与变通的心路历程与觉知促成了你的成长,也就是业力功课铺陈的意义所在。当你可以有效地、从容地掌握这个平衡时,并安住在这个摇摆的平衡中,一切突然就都变得好简单轻松。一旦你有了这个感受,那这一阶段的学”“也就可以顺利地毕业了,因为你需要练的科目都已经全然掌握。

✦命运 

当了解习气与业力的相互作用后,我们来看看命运。

前文提到,你报名参加了某个生命故事脚本并承担演绎其中的某一角色,顺利地进入了剧组。出生后你会忘却了剧本的存在,但你确实是被规范在一个铺陈好的剧目中,同时有义务向其它角色传递出你必须要传递的剧情。在故事里有时你是被害者,有时是加害者,有时很被动地在承受,有时又表现出很强势的一面,好达成他人的人生故事铺陈。在这一系列的得失聚散中,给予了你帮助的人总是被自己定义成天使,而为你带来痛苦与损伤的被记恨成恶魔。

可往往就是这些恶魔才是你得以领悟自身不足的天使,不然你只能有如赤裸的国王一般,傲慢地炫耀着自己的新衣。在你迷茫、蹉跎、匮乏力量与勇气的时候给你帮助的人、引导你的人,是天使;但很少有人能明白,那击倒你的和扶起你的是同一个天使饰演的两面。压力和苦痛、勇气与抗争总是相辅相成,在人生的剧目中你也是别人的天使,有时可恨有时可爱,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你所经历的命运,不是你专属的剧目,就连你的这个身份其它意识体同样也有权力扮演,并在另一个时空中展开,这就是垂直平行世界。当你经历了一遍后,选择再次历经并激活不同的抉择路径、展开其它的故事线时,一样的人物不同的故事,就形成了平行世界。这里或许你隐约已经可以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其实没有别人”这句话的真实意思。

在演绎完自己的人生时有不同的选择,浅尝即止或深度领悟。

前者没有意愿花大量的精力去尝试找到完美的通关路径,体验了,达成了,了知了,理解了,就OK了;后者会累次选择回到同一个剧目中扮演同一个角色或不同角色,走出不同人生线路,在各个细微处尝试改变,最终引发不为人知的可能,完成经验与智慧的累积。

所有一切可能的支叉与路径其实都已经在那里了,在你没有经历它前,对于你来说它根本不可见、不存在;在经历时,你被进度的时间框架所绑架着;经历后再经历时就有了五维时空的体验,一切都似曾相识,但又仿佛陌生。

当你的意识体觉知等级足够开启时空的当下模式后,就可以在各个关键机会点上存盘,任务不再需要跑整个流程,只是从重要的平行分支关键点直接切入,探索那些有待激活的可能性与观察其后续隐藏的故事线,这就是六维时空的意识感觉。当下模式里每一刻都是威力点,不必须遵守段落、等待故事线进行到岔道口时才尝试变更线路。

这个如此反复的过程就是中阴第二科目,考的内容:“如果”。 

你反思本次流程的遗憾时,就是中阴一考的科目“不甘”;

当你选择“退出”的一刹那,就从某一个小我变回了高我的一部分,那个参与历经的所谓的灵魂只是高我的一念无明分身而已。你这个灵魂在戏里边是他,是她,是它。

小我所经历过的那些角色好像都曾经是自己,又都不是自己。 

意识在一个个小我间聚焦与游弋,关注谁,谁就是活的,但同时其它未被关注的也没有“死去”。

这里有点烧脑,我们做个比方: 

你是个演员,一天里扮演了曹操、宋江、唐僧、贾宝玉四个角色在四家剧院里,那你到底是谁呢? 

你离开了剧场,剧场里这四个角色还被其它演员演绎着,那你们到底是谁?是这曹操、宋江、唐僧、贾宝玉吗?

你不断追求自己艺术的新高度,每天演同一个角色,剧情一样但感受全然不同,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那哪个才是真实的这个人物角色呢?或许已经不重要了吧,在相同的剧本里,每个演员都演绎出了自己的那个它。

“完成”了一遍人生后,但是又好像还错过了很多。

诸多可能性还没开始探索,看着流程线,所体验的剧情内容只是一连串筛选后形成的一条细丝线,像一条长长的蛇蜿蜒在幽谷里。幽谷内,蛇身周遭散布着幻梦般的微光,忽明忽暗,似乎在低吟:“来啊,这里隐藏着智慧的秘密,来经历啊,拿去这宝藏背后的奖励。” 

这声音令人躁动,想化身万千,遍尝其间的隐秘,这就是一次次沉醉轮回的业力。

有说一念无明,所执为苦;有说得失皆有法喜,欢喜不断何苦之有,乐此不疲。

或痴或迷或执,乐意就有意义,不愿随人附和,定义出个东、西。

学习面对险阻困难,练习与险难相处,学会智慧地应对,不盲目造作,也不逃避畏缩。

在面对问题时,奋力前进需要勇气,左右变轨需要智慧,原地不动需要毅力,扭头就跑需要借口。能真正地静下来好好想透彻而不妄动,需要什么呢?

当前后不能,左右无路,站立不得时,请放空自己去俯仰天地。静下来,不要沉浸在咒骂与哭泣中淹没了上苍的提示。怕不能解决问题,逃也无法规避,是你的功课早晚要面对。请让高我给你牵引,而放空自己的执着,无条件地信赖、臣服、跟随。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