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业、业力、习气
前言
各种前世今生的资料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生命开始前与结束后,存在着一种意识,它不因机体的灭亡而消失,也不因生命的诞生而开启。 它存在于我们的时空中与维度外,在各个不同维度、时空、身体与身份间相互进行着转化。
【累世】与【前生】是人们对单向时间线上这种转乘行为给予的一种粗浅的认知命名,但灵魂在转占各个肉身时并非是按时间线上的单向排序进行规划的。时代先后的次序对灵魂没有具体的意义,很可能先经历过3020年的宇宙时代,然后是公元前200年的地中海文明,又到我们中做个普通人,而与此同时它的分身们又同时经历着另外不同的年代。灵魂是依据所需匹配的人生题材而做出选择决定要进入哪个时代的,而非年代次序的类推,除非它非常执着于连续剧一般的感受与体验。
当然年代跨度很大时,对于灵魂来说是有困难的,因为从头熟悉某一物种机体的操作、认知某一陌生的文明形态、人文体系,是相对吃力的。重复使用同一星球上的近似文明时代,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体验具体的故事细节,而不用浪费精力学着怎么为人处世,怎么操控机体,也能更好地塑造相匹配的人物外形与性格特质。
同一灵魂家族的意识体在各维度间的不同层面上,共享着觉知,彼此间相互影响,导致灵魂家族内部需要在集体意识层面上进行持续的认知平衡矫正,使其业力与习气不至于过度扭曲进而形成偏执。这种感觉有点儿像班集体的荣誉,每个个体的言行都最终影响着整体的氛围。小我个体的所谓宿命与命运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规划形成的。这就是小我投胎前“初心与使命”的诱因,是小我个体【业力】的源头。
下面我们将探讨什么是【业】、【业力】、【习气】与【宿命】和【占卜】,为什么命运可以被各种形式的占卜描述出来?宿命与自由意识间的冲突又要如何解释?我们是否可以真实地做到逆天改命?
要理解人生主线是被如何安排与铺陈的,首先要知道【习气】与【业力】是什么。
我们来认识一下【习气】与【业力】这两个名词真实的含义。
【学习】是,仿照与练习的结合,从而了解与掌握前人解决问题的知见和手段。
【习性】是,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学习所养成的固化行为模式与特性,呈现周期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习惯】是,解决问题时惯用的手段与方法,是一种常常出现的行为,而且常常是在无意识下出现,表现在思维、动作、作息等方面重复而有规律、可预见的行为。
【习气】是,习惯与习性的混合,承载了业的印痕,是在下意识间被流露出来的,过往历程中用惯了的,特有习惯动作与反应形式和反应程度。 它又衍生出个人气质。
【气质】是,个体散发出来的外在频率波,它由无数细节组成,它搭载着个人的许多符号性信息,透露出个人的修养层次、认知水平、嗜好方向、身体状态、情绪心态等无言的信息,但是我们在阅读他人气质时,因自身关注的偏好,经常容易误读他人的实际状态。
【学习】成就了【习性】,【习性】衍生出【习惯】,【习性】与【习惯】在【业力】层面上跟随着灵魂意识进出于各个身份,就成为了灵魂自身特有的【习气】,而【习气】的彰显形成了外在的个人【气质】。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之所以是你跟自身的习气息息相关。在个性化的一生后,会遗留下习惯与习性的痕迹,它们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张扬。
【业力】的力是形成或抑制改变的能量。
能动是力,不动也需要力,改变是力,维持不变也需要力。
力是能量间抗衡与作用的显化,每一种能量都拥有自身的频率与当量级别。
这频率的属性和当量级别被作用在“业”上,就形成了业力。
【业】是什么?
“业”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指当时悬挂乐器架子上的横板,这横板被刻成锯齿状,用以悬挂钟、磬等,后被引伸指筑墙用的夹板,再引伸成皮革、草纸等文件的夹板。当时的上师会问学生,你的业带来了吗?明天要带来自己的业啊!
学业与作业,是两个带夹板的册子,就像我们今天的教材与练习本,完成学业就是学完了教材上的所有内容。之后这个业被不断深化变形,成为了自我提高、自我学习与练习的代名词。并再进一步引伸出“合集”的意思,行业、事业、产业。
佛教流入中土后,在翻译佛经的时候,佛经的纸稿卷册被叫做“业”。这个“业”在宗教中被广泛化,成为当下功课的代言词。而在寺庙里修行的人行为不当与过失时,会被师傅罚抄经文,咏念业集,期许弟子在抄写中能领悟到自己的认知偏差。
所以一旦犯错就意味着要去抄业,留下古语,你这是做业啊,进而有了口业、眼业、所行业等引申名词。其实就是自己尚且还没有明白的道理,自身有失中道的认知与行为。业本身没有不好的意思,是指向你尚未体会到的认知缺失,是你当下与今后会因此遭遇到与要面对的人生功课。偏激的面向与遭遇的挫折有其相关的必然关联性。
在梵文经卷中“业”的本词是karma,我们的古人就把“业”字对境了上去。
语根kar,有作、为、行之意。karma,是“作事、作者、作之力”之意。
业有五义:一、作用;二、持法式;三、分别果;四、行动;五、造作。
分别对应:激发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己见,突破成见,实践验证。
部分后世佛教认为,业既是行造作的果,又是再次遇到缘境时产生行的因。 这是因为,只看见了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与矫正的往复。
按造作划分,业分三种:身业、口业、意业。
前两者是对其它个体外在的互动,传递了必要的人生功课与体验;后者是对内在自我的认知调整,当然调整是可以双向发展的,更积极或更忧郁。 以上这种理解与认知相对比较局限了业真实的意思,是从人的角度观察与总结出来的,人的视角存在着极大的时间流向的局限性和认知层面的单一性。
综上我们可以理解到,【业力】本身是渴望智慧觉知时所产生出的行动力。
当个体习惯了用某种形式解决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为止时,就形成了【习性】。
【习性】中的【业力】,一个意识体习惯于下意识地不自主地重复之前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甚至到最后这习性与习惯已经深入到了灵魂层面进而形成了【习气】。累世如此重复而不自知,这无疑框架住了自己的多样性与可塑造性,让自己在同样的问题前重复相同的挫败。这就是业力的束缚。意识体渴望变更自己被固化了的习气时,就是看到了习气自身裹挟的业力功课。